PSA集團與FCA集團都是全球非常著名的汽車集團,它們之間的合併也牽扯著眾多行業人士的目光。
眾所周知,PSA旗下擁有的標緻、雪鐵龍、DS、歐寶等品牌以及FCA旗下擁有的Jeep、克萊斯勒、菲亞特、阿爾法羅密歐、瑪莎拉蒂等品牌都是全球知名汽車品牌,在每個國家的汽車市場都有一定的市場基礎。
但大家同樣能看到的是,近些年來無論是PSA還是FCA,集團整體銷量數據並不理想,不僅如此,集團旗下主力品牌對原本陣營的失守更為嚴峻,畢竟失去的「蛋糕」再想要拿回來著實不易。
而雷諾-日產-三菱聯盟的成功讓這兩個汽車集團看到了應對市場變化的解決方式,如果PSA和FCA合併,那將會成為世界第四大的汽車集團,而在各個方面之間的互補也會為旗下產品帶來新的生機,所以這一想法逐漸被推向現實。
根據之前的報導,PSA以及FCA會在2021年1月4日召開股東大會,擬批准雙方的合併交易,並於2020年11月23日在各自的官方網站上公布了股東大會議程、投票決議草案以及會議的參加條件。
其實在去年12月18日,PSA就已經和FCA正式籤署了聯合協議,約定雙方以50:50的股比實現全面合併,新集團將被命名為「STELLANTIS」,而雙方旗下原本的汽車品牌名稱則保持不變。
這樣做的好處在於,雙方一旦成為一個集體,並可以重新規劃手中資源,精簡工廠、產品、人員等冗餘配置,重新梳理成本及市場目標,集中精力恢復旗下主力產品的市場份額,改善用戶口碑。而同樣的股比協定也說明了雙方對集團決策有同樣的話語權,重新崛起後的市場盈利也能均勻分配,呈現雙贏姿態,這一切都很合理。
可是讓大家萬萬沒有想到的是,近日一家海外媒體曝光了一份多達714頁的Stellantis招股說明書,該文件表明:「合併將按照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3號《企業合併》(「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3號」)的規定,採用購置會計方法進行核算,該會計方法要求明確合併方和被合併方。基於對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3號下指標的評估以及所有相關事實和情況的考慮,FCA和PSA管理層確定PSA是出於會計目的的收購方,因此,本次合併一定程度上可視為收購。」
雖然PSA以及FCA之前一直表示雙方是對等合併,誰也不會吃虧,但從官方文件的角度來看,本次合併從會計角度來看的確是PSA收購FCA。其實這一點從Stellantis董事會的現有規劃也能看出,在全部11名董事會成員中,有6名成員與PSA有關,而且Stellantis的第一個CEO也將會是PSA集團現任執行長Carlos Tavares,與之相對應的代價是PSA股東將會支付合併前的溢價。
說到這可能大家會有一些疑問,因為之前雙方在所有有關於合併的文件中都表示是「對等合併」,並且合併後的Stellantis最大股東是目前FCA的最大股東阿涅利家族公司,佔比達到14.4%,現在怎麼又成了PSA佔據上風呢?
首先「對等合併」只是雙方集團持有相同股權的表述,並不是一個法律定義,即雙方在合併後在利益上是完全對等的,但不意味著在權力上也對等。其次,雖然阿涅利家族擁有Stellantis14.4%的股份,但標緻家族持股比例為7.2%,是第二大股東,其次是法國政府,持股比例為6.2%,而中國東風集團持股比例也有5.6%,後三者目前都是PSA的股東,總持股比例達到19%,所以在話語權方面,PSA仍有優勢。
但話又說回來,既然PSA和FCA都是體量差不多的汽車集團,之前協商也一直是按照「對等原則」,雖然從財務角度來看是PSA收購FCA,但從法律角度來看,卻是FCA.N.V.收購了PSA,並會將Stellantis集團總部設立在荷蘭。PSA也曾表示,雙方已經共同決定建立Stellantis最有效的財務和法律基礎。
不過,這些問題對普通消費者來說意義似乎不大,大家更為關心的還是這兩個集團合併後會對自己買車用車產生什麼樣的影響。而在這方面,Stellantis集團的確有可能會捨棄掉雙方現有的一些表現不佳的品牌,精簡工廠、產品及供應鏈體系等,不過主力品牌肯定不會受到大的影響。
而對於國內用戶來說,Stellantis集團還可能會重新整合國內工廠資源,降低一定生產成本,從而給大家更具性價比的產品選擇,也可以看做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