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原油市場都在關注這歐佩克限產協議的一舉一動,任何風吹草動都將給原油市場帶來影響,一些研究機構稱,有人認為未來原油價格將會在3-5年內迎來反轉,重回100美元/桶以上。而受益的卻是美國頁巖油。
未來原油價格走勢
近期石油市場影響最大的事件無疑是OPEC凍產協議的達成。業內人士預計,今年4季度全球產能過剩不超過150萬桶/天,明年需求增長至少有100萬桶/天。
權威組織國際能源署官員近期表示,歐佩克減產協議可能會讓油價上漲至每桶60美元,但是也可能會減少全球石油需求,油價上漲可能會打壓石油需求增長,但是歐佩克不採取任何行動,市場可能在2017年下半年重新平衡,如果採取這樣的行動,重新平衡可能快一些。
一些研究機構稱,從歷史經驗看,油價一輪完整周期往往歷時30年左右,上升期12年,下降期17年。由此,從2014年開始的油價下跌無疑還是長路漫漫。在短期油價的波動方向上市場雖然各有觀點,但大趨勢上卻罕有人認為油價會在3-5年內迎來反轉,重回100美元/桶以上。
美國頁巖油受益匪淺
公開信息顯示,相比傳統油田普遍5-7年的投資周期,頁巖油要短很多,新開油井只需要3個月左右,產量又都集中在前兩年,現金回流速度極快,因此對價格也就更為敏感。因此雖然總產量只佔全球的5%,卻貢獻了過去幾年全球增量的45%,成為最大的邊際產能。
業內人士表示,頁巖油目前40美元/桶的成本和極短的投產周期相比絕大多數傳統油田都更具優勢,未來可預見的新增產能也將主要集中於頁巖油,這就為未來石油供給埋下了巨大隱患。但是頁巖油產量畢竟不能無限增長,一旦達到極限產量,需要傳統油田增產來滿足需求時,就會發現傳統油田即使立刻重啟投資,產能釋放也都在5年以後,屆時的供需錯配就很難避免。
因此,未來石油市場面臨的最主要矛盾就是短期邊際產能是頁巖油,而長期邊際產能卻還是傳統油田,未來幾年頁巖油產量的高增長是以犧牲傳統油田長期供給潛力為代價的。當新增供給必須從頁巖油切換到傳統油田時,供給不足就會很顯著,而需求還會持續增長,屆時就只能通過提價來調節供需。
一些機構分析認為,由於近期油價走勢再次企穩,且OPEC最終在阿爾及利亞非正式石油會議上就石油產出目標區間問題達成一致,美國頁巖油生產商也因此而「躍躍欲試」,繼續提高活躍石油鑽井數量,預計油價的進一步上漲必將加快美國頁巖油鑽井數據的復甦步伐。
小編推薦:
10月21日百微盤操作建議:石化寶白銀價格走勢
原油價格調整最新動態:美元走強拖累油價高位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