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來,疫情導致國內網際網路醫療行業迅速發展,國家政策也鼓勵醫療機構通過網際網路信息技術,解決老百姓的醫療需求。
11月2日,國家醫保局發布《國家醫療保障局關於積極推進「網際網路+」醫療服務醫保支付工作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這與2月28日國家醫保局發布的《關於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開展「網際網路+」醫保服務的指導意見》相比,進一步明確了網際網路醫療的醫保支付政策等內容。

《意見》指出,做好「網際網路+」醫療服務醫保支付工作是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理念的突出體現,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重要動力。有利於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培育新業態新動能;有利於促進醫療服務供給側改革,擴大優質醫藥服務供給;有利於推動醫療機構和醫保經辦機構提升管理水平,為參保人提供方便快捷的醫療和醫保服務。各級醫保部門要統一思想認識,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做好「網際網路+」醫療服務醫保支付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意見》指出,做好「網際網路+」醫療服務醫保支付工作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則:一是優化服務,便民惠民。支持符合規定的「網際網路+」醫療服務發展,做好醫保支付政策銜接,發揮網際網路在提高醫療資源利用效率,引導合理就醫秩序方面的作用。二是突出重點,穩步拓展。優先保障門診慢特病等複診續方需求,顯著提升長期用藥患者就醫購藥便利性。在「網際網路+」醫療服務規範發展以及醫保管理和支付能力提升的基礎上,穩步拓展醫保支付範圍。三是線上線下一致。對線上、線下醫療服務實行公平的醫保支付政策,保持待遇水平均衡,鼓勵線上線下醫療機構公平競爭。要適應「網際網路+」醫療服務就醫模式改變,不斷改進和完善醫保管理工作。
《意見》指出,根據地方醫保政策和提供「網際網路+」醫療服務的定點醫療機構的服務內容確定支付範圍。參保人在本統籌地區「網際網路+」醫療服務定點醫療機構複診並開具處方發生的診察費和藥品費,可以按照統籌地區醫保規定支付。其中個人負擔的費用,可按規定由職工醫保個人帳戶支付。提供藥品配送服務的費用不納入醫保支付範圍。各地可從門診慢特病開始,逐步擴大醫保對常見病、慢性病「網際網路+」醫療服務支付的範圍。結合門診費用直接結算試點,參照《國家醫療保障局財政部關於推進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試點工作的通知》(醫保發〔2020〕40號)規定的異地就醫結算流程和待遇政策,探索「網際網路+」醫療服務異地就醫直接結算。
《意見》指出,落實「網際網路+」醫療服務的價格和支付政策。按照《國家醫療保障局關於完善「網際網路+」醫療服務價格和醫保支付政策的指導意見》(醫保發〔2019〕47號)有關規定落實價格和支付政策。對於醫療機構申報的新增「網際網路+」醫療服務價格項目,各地要堅持以結果為導向、反映資源消耗規律、線上線下合理銜接的原則,加快受理審核,科學確定項目名稱、服務內容、計價單元、收費方式等,為跨機構合作開展服務、分配收入提供政策依據。定點醫療機構提供符合規定的「網際網路+」醫療複診服務,按照公立醫院普通門診診察類項目價格收費和支付。發生的藥品費用比照線下醫保規定的支付標準和政策支付。
網際網路醫療作為一種新的醫療服務形態,是醫療服務供給側改革的重要環節。當前,從事網際網路醫療的上市公司A股市場還沒有,港股上市的概念股為阿里健康和平安好醫生。阿里健康主要是醫藥電商模式,平安好醫生是健康保險融合模式,「網際網路遠程醫療+HMO」模式尚未有公司上市。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預期未來行業內將誕生一大批網際網路遠程醫療行業的「獨角獸」企業,存在豐富的投資機會,當前正是提前布局的良機。
當前,國內從事網際網路遠程醫療的企業並不多,業內企業大多處於經驗積累階段,比較成功的公司如微醫。6月9日,泰安市醫保局與微醫泰山網際網路醫院正式籤署網際網路醫院醫保定點協議,泰安也成為山東省首個由醫保部門與網際網路醫院籤署醫保服務協議的地市。
投資網際網路醫療行業,建議篩選營業收入快速增長的公司,增速越快表明後續發展更有潛力;業務上要篩選覆蓋醫療、醫藥、醫保和醫養,形成「四位一體的健共體」。同時,還要注意政府購買服務、和地方醫保局的合作等情況,這也是衡量網際網路醫療企業實力的重要部分。
投資網際網路醫療行業,還要注意投資風險,儘管利好政策接連出臺,但行業增長速度或低於預期;如果發生負面事件,或招致嚴厲監管等。此外,還要注意企業的科技水平,能否支撐網際網路醫療產生的海量數據等。
提示:本文僅作為知識分享,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對內容的準確與完整不做承諾與保障。過往表現不代表未來業績,投資可能帶來本金損失;任何人據此做出投資決策,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