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原標題:藥易購受行業政策利好影響 終端純銷收入提升快
近日,藥易購(300937.SZ)發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招股意向書》,宣布在創業板上市,擬發行股票不超過2391.7萬股,保薦機構為申萬宏源。
藥易購成立於2007年,屬於批發和零售業。藥易購是一家醫藥流通綜合服務商。公司通過網際網路及大數據技術、倉儲及物流系統和品類管理等,為醫藥終端和基層醫療機構提供醫藥流通服務。報告期內,公司80%左右的營業收入來自四川省。
據招股書引用的數據,截至2019年末,公司與5.3萬餘家醫藥終端建立首營企業檔案,客戶遍及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其中覆蓋了四川省80%以上的醫藥連鎖企業、60%以上的單體藥店和40%以上的診所,並形成700餘家下級分銷商的醫藥分銷體系。2019年四川省院外市場醫藥流通行業市場規模約370億元,公司的市佔率約6.15%。
1月18日,公司將開放網上申購,這家公司的經營情況如何?又有哪些風險點值得注意?南財AI新聞實驗室來為大家扒一扒。
終端純銷收入提升快
先來看公司整體的營收和淨利潤情況,2019年,公司實現營收22.89億元,同比增長13.11%,同期歸屬淨利潤為6466萬元,同比增長14.33%,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增速較2018年均放緩。
據招股書最新數據,2020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13.35億元,同比增長29.75%,歸屬淨利潤為2250萬元,同比下降25.59%,公司營收增長的同時,淨利潤卻下滑,主要是公司當期毛利率下降而期間費用率保持穩定所致,公司收入不存在明顯的周期性和季節性特徵。
從產品結構來看,公司的產品結構以藥品為主,報告期內的收入佔比分別為96%、96%、95%和90%,此外,配置了院外市場醫藥終端常見的中藥飲片、食品及保健食品、醫療器械、非藥品等產品類型。其中,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公司的醫療器械和非藥品及其他類的收入大幅增長,合計收入佔比達到6.88%,主要是口罩、手套、體溫計、消毒液等抗疫物資的需求大幅增長所致。
按業務類型分,公司的主營業務主要分為終端純銷和商業分銷。
終端純銷業務是指公司直接將醫藥產品銷售至各類醫藥終端的業務形式。受益於「醫藥分開」、「處方外流」等利好的宏觀政策影響,近年來醫藥行業院外流通市場保持快速發展的態勢,年增長率保持在15%以上。公司覆蓋的醫藥終端、基層醫療機構數量也顯著增長,帶動公司終端純銷業務收入從2017年的6.56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13.07億元,佔比從2017的41%增長至2019年的57%,逐步成為公司主要的收入來源。
商業分銷是指醫藥流通企業作為代理商或分銷商,將代理或經銷的醫藥產品銷售給其他醫藥商業企業,再由後者根據自己掌握的渠道銷售給各類藥品銷售終端。商業分銷業務是公司的傳統業務,報告期內,商業分銷業務收入分別為9.08億元、9.91億元、9.48億元和5.24億元,總體保持穩定,但隨著終端純銷業務的增長,佔比有所下降。
期間費用率上升
公司的毛利率情況如何?報告期內,公司的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8.99%、8.33%、8.78%和8.59%,整體較為穩定。
從不同業務類型的毛利率來看,報告期內,終端純銷的毛利率分別為9.24%、7.42%、7.7%和8.49%,其中2017年的毛利率較高,主要是當年的採購返利增速高達184.4%,明顯高於收入,形成較高的毛利率。2020年上半年,因為抗疫物資需求大幅增長,而該等產品毛利率較高帶動了終端純銷毛利率增長。
商業分銷的毛利率在2019年有所上升,主要是因為公司優化了客戶和產品結構,縮減了跟中小型商企業的合作,選擇和毛利更高的廠家及品種合作,提升了整體毛利水平。2020年上半年,由於疫情影響,民眾減少外出,公司代理/經銷的以商業分銷為主的感冒、抗生素等高毛利藥品需求下降,是導致商業分銷毛利率有所下滑的主要原因。
報告期內,公司期間費用總額分別為8373萬元、9856萬元、1.29億元和7553萬元,期間費用率分別為5.28%、4.87%、5.62%和5.66%。其中2017年因員工股權激勵確認股份支付對當期損益的影響704萬元,導致當年期間費用率較高,若剔除其影響,報告期內的期間費用率分別為4.83%、4.87%、5.62%和5.66%。期間費用率呈增長趨勢。
期間費用率的逐年上升,主要是受佔比較大的銷售費用率的增長影響,報告期內,公司的銷售費用率分別為3.88%、3.92%、4.47%和4.65%,呈上升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