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率先成功破解鼻咽癌全基因組圖譜

2020-11-29 中國新聞網

香港中文大學率先成功破解鼻咽癌全基因組圖譜

2017-03-07 17:22:4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魏巍

    資料圖片,香港中文大學赴北大開放日招攬生源。中新社發 張勤 攝  

  中新社香港3月7日電 (記者 殷田靜子)香港中文大學(中大)7日公布,其醫學院研究人員率先成功破解鼻咽癌全基因組圖譜,這是在全球已公布的研究中,首個有系統地進行鼻咽癌全基因組測序分析的研究。

  研究人員指出,鼻咽癌患者大多涉及感染EB病毒(Epstein-BarrVirus),中大醫學院於2015至16年間分析了超過100名感染EB病毒的鼻咽癌患者腫瘤樣本。

  中大醫學院病理解剖及細胞學系教授羅國煒表示,是次研究發現了更多基因變異及結構變異的數據,這或許能解釋為何免疫治療或標靶治療在不同病人身上,會有相異的臨床反應;同時也有助於醫生評估病人接受特定治療的預後情況。

  研究還發現多種助長鼻咽癌腫瘤生長的新基因特質,例如負責調節細胞發炎機制「NF-κB通道」的蛋白若出現基因突變,便會使得細胞擴散、複製及增長,進而會引發癌症。新基因特質的發現將有助於發展個人化治療,從而幫助患者選擇合適自己的治療方式。

  數據顯示,每年香港的鼻咽癌新症達800宗。由於缺乏早期病徵,60%至70%患者在確診時已經是晚期。2014年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數據指出,834名鼻咽癌患者中,約44%達第三期,29.5%為第四期。

  56歲的徐先生是其中一位鼻咽癌患者,也參與了是次研究。最初他因為視力減弱幷出現重影,去醫院檢查後才發現得了鼻咽癌。他說:「當時連走路都看不清,上街都要老婆牽著。」

  徐先生表示,當得知這一研究治療時,「仿佛看到了希望」。他說:「我想獻出自己的一份力。如果沒有人願意參與研究,那這個病就永遠不會有下一步的進展,停留在原地,永遠都治不好。」徐先生覺得參與這次研究很值得。

  經過近10年的治療後,他的活動能力已基本恢復,幷在2010至2017年,每年堅持跑一次全程馬拉松。

  羅國煒透露,學院正跟英國的大學研發針對「NF-κB通道」的相關抑制性藥物,相信會為病人治療帶來新希望。(完)

相關焦點

  • 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的癌方向的醫學博士
    香港大學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原稱香港大學醫學院),為一所坐落於香港島的醫科學院。其校址離大學本部有數公裡之遠,鄰近作為其教學及研究基地的香港瑪麗醫院。學院現提供醫學、中醫學、護理學、藥學及其他生物醫學科學的教育與研究項目。
  • 我國率先繪出石斑魚全基因組序列圖譜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林浩然表示,這是我國完成的第三個魚類基因組測序項目和全基因組序列圖譜,也是世界上首個鱸形目鮨科石斑魚類基因組序列圖譜。 石斑魚類隸屬鱸形目(Perciformes),鮨科(Serranidae),石斑魚亞科(Epinephelinae),石斑魚屬(Epinephelus),為暖水性礁棲魚類,廣泛分布於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熱帶、亞熱帶海域。
  • 科學網—穀子全基因組序列圖譜構建成功
    本報訊(記者高長安 通訊員全志武)近日,河北省張家口市農科院和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等單位的科研人員成功完成了穀子全基因組序列圖譜的構建
  • 科學網—我國科研人員成功構建穀子全基因組序列圖譜
    穀子遺傳連鎖圖 【科學網 高長安 全志武報導】近日,河北省張家口市農科院和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聯合成功完成穀子全基因組序列圖譜的構建。這些特性使穀子能夠成為基因組分析和研究的一個很好的新的模式作物。 在本研究中,科研人員通過新一代測序技術對一株來自中國北方的穀子品系進行了全基因組測序和從頭組裝,獲得了穀子的全基因組序列圖譜(組裝得到的基因組大小約為423Mb,N50達到了1.0Mb)。通過基因組注釋和分析發現,穀子基因組中的重複序列約佔整個基因組的46%,大約含有38,801個蛋白質編碼基因。
  • 中國科學家領銜的科研團隊成功繪製出鐵皮石斛全基因組圖譜
    央廣網深圳1月12日消息(記者鄭柱子 通訊員謝高昌)由中國科學家領銜的科研團隊成功繪製出鐵皮石斛全基因組圖譜,在藥用開發研究方面取得階段性成果,研究成果於1月12日在國際頂級學術雜誌Nature(自然)子刊Scientific Reports(科學報告)公開發表。這是世界蘭科植物基因組學研究的一個重要成果。
  • 科學網—華中農業大學繪出最完整甜橙全基因組序列圖譜
    3月21日,甜橙全基因組序列圖譜在華中農業大學宣告完成。
  • 首個染色體級別山蒼子基因組圖譜構建成功
    【來源:科技日報】最新發現與創新 科技日報北京4月7日電 (記者馬愛平 通訊員宋平 王舒琦)7日,記者從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獲悉,該院日前在《自然·通訊》雜誌在線發表重要成果:成功構建全球首個染色體級別的高質量山蒼子基因組圖譜
  • 中國人參全基因組圖譜測序完成
    中國人參全基因組圖譜測序完成
  • 小鬚鯨全基因組圖譜獲破譯
    11月25日,韓國海洋科學技術研究所、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等宣布成功破譯了小鬚鯨全基因組圖譜,並對鯨類獨特生理習性的遺傳學機制進行了分析。
  • 蒙古族人全基因組序列圖譜繪製完成
    2011年12月19日,由內蒙古農業大學、內蒙古民族大學和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合作開展的第一個蒙古族人的全基因組序列圖譜繪製工作已經完成。科學家們將此圖譜譽為「天驕一號」,這標誌著我國的人類學、民族學、人類遺傳學及醫學健康研究進入基因組水平。    基因採樣的成年蒙古族男子系成吉思汗黃金家族的34代孫,具有完善的家族系譜記錄,且沒有和外族通婚史。科學家們利用新一代高通量測序技術,採取了從頭測序和重測序兩種方法分別獲得全基因組序列。
  • 中國人全基因組甲基化圖譜發布
    來自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的研究人員繪製完成了中國人全基因組DNA甲基化圖譜(炎黃甲基化項目),該研究對「炎黃一號」的外周血單核細胞DNA樣品進行亞硫酸氫鈉處理並用新一代測序技術進行深度測序,應用自主開發的生物信息學軟體,研究人員繪製了「炎黃一號」高精度的全基因組甲基化圖譜,可以分辨單個鹼基的甲基化水平。
  • 香港中大教授盧煜明獲「科學突破獎」
    中新社香港9月11日電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11日發布消息指,該校醫學院教授盧煜明榮獲有「科學界奧斯卡」之稱的「2021年科學突破獎–生命科學獎」,以表揚他憑藉血漿DNA診斷技術,開創「無創產前診斷」方法的革命性貢獻。
  • 中國科研人員繪製完成民豬首部全基因組序列圖譜
    原標題:中國科研人員繪製完成民豬首部全基因組序列圖譜新華網哈爾濱11月7日電(記者王建、潘祺)7日,由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和中國農業大學共同組建的科研團隊對外宣布,已完成民豬的全基因組從頭測序工作,並成功繪製民豬的首部全基因組序列圖譜。專家表示,這有利於更好地保證中國豬品種的多樣性。
  • 桑樹全基因組圖譜繪製完成 西南大學團隊推動現代桑樹學科建立
    2013年,桑樹全基因組圖譜面世。繼繪製完成世界上第一張家蠶基因組框架圖及精細圖譜之後,西南大學家蠶基因組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研究團隊再次引人矚目。  在中國工程院院士向仲懷的帶領下,家蠶基因組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何寧佳教授領銜的研究小組聯合浙江省農業科學院、廣東省農業科學院等單位的專家,歷時三年完成了桑樹基因組研究,為桑樹學科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 世界首張西瓜基因組序列圖譜完成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日前為一名患有罕見先心病且室間隔缺損長達5釐米的男子成功實施了手術治療。美國國會圖書館館藏文獻檢索結果顯示,迄今為止,全球尚未報告過對如此巨大室間隔缺損進行成功矯治的病例。   據了解,「室間隔缺損」是一種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畸形,約佔先天性心臟病的20%~30%。
  • 首個鯉魚全基因組序列圖譜完成-光明日報-光明網
    本報北京9月22日電(記者李慧)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首席科學家孫效文研究員牽頭,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聯合黑龍江水產研究所、中科院基因組研究所、哈佛大學、奧本大學等單位組建的國際合作研究團隊,完成了鯉魚全基因組序列圖譜繪製,成為國際上首個完成全面解析的異源四倍體硬骨魚類基因組圖譜。
  • 華中農業大學聯合西南林業大學解析蠟梅染色體水平的基因組圖譜
    同時該團隊利用二代測序技術完成了蠟梅近緣種夏蠟梅的全基因組測序。研究者利用蠟梅、夏蠟梅以及其他15個具有代表性被子植物的基因組數據,通過溯祖法和串聯法構建了系統進化樹,結果表明木蘭類植物與雙子葉植物互為姐妹關係。
  • 香港中文大學姜裡文團隊因數據造假被撤稿
    2019年5月23日,
  • 海洋所科研人員繪製完成牡蠣全基因組序列圖譜
    近日,牡蠣基因組計劃(Oyster Genome Project,OGP)項目組宣布,歷時兩年的牡蠣基因組序列圖譜終於繪製完成。這是世界上第一張養殖貝類的全基因組序列圖譜,標誌著基於短序列的高雜合度基因組拼接和組裝技術獲得了重大突破。據悉,目前的基因組圖譜已達到國際領先的基因組圖譜標準。近年來,我國的海水養殖業取得了長足發展。
  • 四川解密美洲大蠊基因組圖譜
    近日,四川大學和四川好醫生藥業集團共同發布藥用美洲大蠊全基因組研究的階段性成果,首次揭示了這一藥用昆蟲的基因組圖譜。  2月9日,該藥業集團總經理助理沈詠梅告訴記者,她最近填寫了幾個國家的申請,希望讓與美洲大蠊相關的中藥更好走出國門。「以前嘗試過多次,因為標準不一還沒成功過。美洲大蠊基因組圖譜研究,將增大中醫藥走出國門的可能性。」沈詠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