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曝光「奪命碗」,1歲女童用後患白血病,你家可能也有

2020-11-22 騰訊網

本文為小步在家早教原創,歡迎個人關注、轉發、分享

平時逛超市會看見很多家長給孩子挑選仿瓷碗,仿瓷碗結實耐摔,容易清洗,而且造型可愛,很受家長和孩子的喜歡,但仿瓷碗並不安全!

曾有新聞報導,1歲的女孩被確診為淋巴細胞型白血病。最後醫生認為:不排除是仿瓷碗甲醇超標導致的。

仿瓷碗又叫密胺碗,它主要是由三聚氰胺和甲醛高溫合成形成的。

聽起來有些嚇人,畢竟這兩種都是有毒物質,不過經過高溫合成,它們就形成了三聚氰胺甲醛樹脂,這種東西是安全無害的。

既然仿瓷碗安全無害,那問題出在哪兒呢?

安全專家解釋,實際上,市場上還存在一種假仿瓷碗,廠家為了節約成本,通常會用價格相對低的尿素代替三聚氰胺來與甲醛合成,形成脲醛樹脂,然後在表面塗上密胺粉,企圖以次充好。

長期使用這種材料做成的假仿瓷餐具會對孩子的健康造成極大危害。因為在高溫環境下,劣質仿瓷碗中的甲醛等有害物質,很容易會被釋放出來。

曾有人用不同質量的仿瓷碗做實驗,測試它們在高溫環境下釋放出的甲醛量多少。甲醛安全的標準是0.10mg/m ,但從圖中可以看出,劣質仿瓷碗遇到高溫時,甲醛含量為0.16mg/m 、0.61mg/m ,已經遠遠超出了正常範圍。

圖片來源:揚子晚報網

對於仿瓷餐具,購買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最好在大型商場裡購買,認清品牌、看清廠家和注意事項。一般來說,仿瓷餐具做得越正規,各種說明標識也會越多。

其次,仿瓷餐具的價格和質量基本相當,一個正規安全的兒童仿瓷飯碗至少要10元左右,而脲醛樹脂的成本價格只有密胺樹脂的1/3。所以千萬不要貪便宜買幾塊錢一個的仿瓷碗,不然碗的材料很可能是有毒的脲醛樹脂。

合格的仿瓷餐具底部會有代表質量安全的「QS」標誌,如果沒有,即使價格再高也不建議購買。

另外,很多人都喜歡顏色亮麗鮮豔的餐具,不過這樣的仿瓷餐具的重金屬可能超標,所以購買的時候最好選擇白色且內部無圖案的餐具。

當然,並不是買到合格的仿瓷餐具就萬事大吉了,在使用過程中如果不加注意,也可能給孩子的健康帶來危害。

因此買回家之後,正確使用的方式很重要:

剛買回家的仿瓷餐具,要先在沸水裡煮半個小時左右,然後冷卻,再煮,如果沒有起泡發白的現象,說明餐具大體是合格的。

給孩子使用的時候,不要用微波爐等加熱,也不要長時間盛放強酸、強鹼的東西,因為在這些環境下,仿瓷餐具也可能釋放出三聚氰胺之類的有毒物質,當孩子吃了用仿瓷碗盛放的食物健康就會受損。合格的仿瓷餐具都會標註耐高溫的範圍。

清洗時不要使用鋼絲球,否則容易破壞餐具表面的樹脂,仿瓷餐具也不要長期使用,用一段時間就應該更換。

除了劣質仿瓷餐具外,以下幾種嬰兒物品也可能會釋放有害物質,影響孩子身體健康,家長一定要注意。

爬行墊

爬行墊幾乎是每個家庭必備的東西,孩子學爬、學走都少不了它,選擇一款質量好、安全無毒的爬行墊非常重要。

央視曾曝光了不少兒童爬行墊存在質量風險,其中最主要的有害成分是甲醯胺。含有甲醯胺的爬行墊風險係數極高,會給孩子造成終身危害。

甲醯胺又叫氨基甲醛,它和甲醛一樣,容易揮發。甲醯胺會降低動物的生殖能力和幼仔的存活率,對兒童的傷害是不可逆的。

甲醯胺在高溫環境下還會釋放氨氣,對皮膚、眼睛等造成傷害。目前甲醯胺已經被歐盟化學品管理局列為具有生殖毒性的物質。

爬行墊按材質分,一般分為4類:XPE、EVA、EPE、PVC,建議首選雖然貴但是安全柔軟的XPE、PVC爬行墊

某爬行墊品牌的材質比較

奶瓶

一些奶瓶生產廠家為了節約成本,使用的材料非常差。

有新聞揭露過毒奶瓶的製作過程:用回收的廢舊光碟,經硫磺浸泡漂白後製成有毒奶瓶,其有毒物質含量超標近兩倍。有些奶瓶廠家的衛生條件非常差,工人赤裸著雙腳踩在奶嘴上……

和仿瓷餐具一樣,並不是選到合格的奶瓶就可以隨便使用,奶瓶的消毒也是一門學問。

雖然家長會給孩子的用品消毒,但不同材質的奶瓶有不同的耐熱度。

一般來說,給塑料奶瓶消毒時,溫度不要超過100℃,要用專門的消毒鍋,而不是蒸鍋,因為蒸鍋的溫度超過了100℃,塑料奶瓶中的BPA會溶出更多。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2010年報告就提出:BPA對胎兒、嬰兒和兒童可能有害

醫生建議家長使用玻璃奶瓶,每個奶瓶最多用8個月到1年就應換新。

溼紙巾

不管是普通溼紙巾還是嬰兒溼巾,其中都含有一種常見原料:丙二醇。

丙二醇是一種石油化工溶劑,容易滲透到皮膚中,造成皮疹、接觸性皮炎等危害。還會堆積在心臟、肝臟等重要器官裡,導致它們畸變和損傷。

所以在給孩子選擇溼巾的時候一定要注意:

1. 注意溼巾中的成分

成分的好壞決定著溼巾的質量,購買前要看清標籤上貼的成分表,成分不明的溼巾不要買。

另外,也不要買含有酒精、香精的溼巾,這兩種成分很容易對皮膚等產生刺激,增加孩子皮膚過敏的風險,所以應確保天然純淨為好。

2.注意密封性

不管是袋裝還是盒裝溼巾,密封性都要好,包裝不能有損壞,否則細菌就會滲入溼巾。

使用後要立即貼好密封條,避免高溫、陽光直射等因素而影響溼巾的溼度。

專家建議,儘量選擇獨立包裝的溼巾,避免多次打開包裝而增加感染的可能性。

3. 注意刺激性

溼巾買回家後,先不要擦拭孩子的眼角、黏膜、中耳等敏感部位,可以現在手上擦拭,如果沒有出現皮膚紅腫、水泡等過敏反應,可以給孩子繼續使用。

孩子出現溼疹,皮膚有傷口或者發紅、腫脹、瘙癢等情況時,不要給孩子使用溼巾。

孩子健康無小事,多留意身邊可能對孩子有害的東西,選購時挑選符合國家標準(3C)或者更高標準的用品,使用過程中也不要大意,為孩子的成長創造一個安全的環境。

相關焦點

  • 央視曝光「奪命碗」,可導致寶寶白血病,家長趕緊自檢,有則扔掉
    導語:大家好,或許廣大家長們已經發現了一種狀況,那就是現在寶寶們患白血病的機率在逐年升高,所以很多家長都是心懷忐忑,總擔心這樣的不幸會降臨到自家寶寶身上。其實,導致寶寶患上白血病的因素有很多,甚至有一些是家長們完全想像不到的。前段時間央視曝光了一種寶寶吃飯用的碗,甲醛超標8倍,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 熱米飯變「毒藥」,「奪命碗」遭央視曝光,家長卻還在購買
    這些年以來,仿瓷碗可以說受到了大家的歡迎,因為仿瓷碗結實耐用,所以許多家長在給孩子購買餐具的時候,都會選擇仿瓷碗。中國每年出口仿瓷餐具價值超過10億美元,佔世界80%的市場份額。然而根據央視的曝光,許多的仿瓷碗可以說是「奪命碗」,寶寶用來吃飯,米飯變「毒藥」,可導致寶寶白血病,甚至會有生命危險。
  • 2歲女童疑患白血病 父母打盹27000元救命錢被偷
    原標題:2歲女童疑患白血病 父母打盹27000元救命錢被偷  兩歲女孩疑患白血病 父母帶其赴蓉就診  孩子治病的救命錢 小偷你也忍心偷?  昨日,華西第二醫院,來自彭山的1歲女童星星正在輸液。19日凌晨,星星媽媽包裡的27000元救命錢被人偷走 攝影記者 鮑泰良  昨天,原本是可愛的小女孩姜夢星2周歲的生日。可就在半月前,她被懷疑患有白血病,從彭山來到成都治病。
  • 女童睡「棕床墊」患白血病?警惕這種毒床墊,別讓娃睡覺變成慢性...
    一、6歲女童睡「棕床墊」患白血病,這事兒是真的嗎? 6歲女童睡棕床墊患白血病的案例,小康君並沒有查到近期有權威新聞媒體報導過。所以,真實性存疑。
  • 央視曝光「奪命保溫杯」開水變毒水!不鏽鋼304和201差多少?你聞一下
    央視曝光「奪命保溫杯」讓開水變毒水!不鏽鋼304和201差多少?醫生:你聞一下!現在保溫杯泡枸杞成了很多人的標配,不光是中老年,很多年輕人和孩子也開始使用保溫杯,多喝熱水成了一個流行,現在兒童保溫杯也越來越來,而最近央視曝光了保溫杯行業的內幕,這種「奪命保溫杯」長期使用,會讓健康受到嚴重威脅,我們都知道保溫杯是用不鏽鋼做的,而不鏽鋼有很多種類型,其中201不鏽鋼做內膽的保溫杯,絕對是不合格的,會讓開水變成毒水!
  • 他點燃白血病女童的生命希望(圖)
    今年11月,讀大四的他戰勝種種顧慮,在家人的支持下,來到長沙湘雅醫院捐獻造血幹細胞,並成功移植到一名患白血病的5歲女童身上。他成為宜春市第四例、宜春學院在校生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其無私奉獻的精神為眾人讚賞。近日,記者與這位年輕的大學生進行了面對面交談,了解到他捐獻造血幹細胞過程中的感人故事。
  • 輿情報告|遼寧撫順6歲女童被虐事件
    據悉,被虐的女童僅僅6歲,被其生母及生母男友虐待傷害時長達三個月之久,期間使用熱水澆頭、鉗掉牙齒、掰碎胳膊、打火機燒嘴、鋼針扎腿、餵貓糧貓屎等手段虐待女童,極其殘忍,致使女童全身數十處骨折,送醫後更是曾被多次下病危通知書。
  • 2歲女童將為患白血病姐姐捐骨髓[圖]
    晚報 賀佳穎 現場圖片  東方網5月25日消息:今天凌晨零點30分,上海道培醫院三樓的單人病房裡,2歲女孩悅悅的媽媽給她吃了一碗骨頭湯麵。在接下來的一天裡,悅悅將禁水禁食,因為下午1點半,她要接受全麻手術,醫生抽取她體內的「種子骨髓」,注入患白血病的姐姐沁沁體內。據了解,悅悅是迄今為止中國年齡最小的骨髓捐獻者。
  • 有毒化工廢桶變炒鍋,奪命鐵鍋遭央視多次曝光,許多人卻還在購買
    在中國,基本上每個家庭都會有一口鐵鍋,很多人認為,不論用什麼鍋炒菜,都不如用鐵鍋炒出來好吃。在很大程度上,這與鐵元素催化氧化的作用有關。因為烹調中的一些風味物質是在炒菜高溫下發生氧化反應而形成的,鐵會促進氧化。我們購買鐵鍋,切記不要貪便宜,因為許多小攤販會使用劣質材料來生產鐵鍋,央視就曾經多次曝光過,許多沒有營業執照的黑心攤販,生產毒鐵鍋,私下流通進入市場。
  • 央視曝光「奪命保溫杯」,倒進去熱水出來卻有毒,家長需注意
    一到降溫的時候,家裡面的大人都紛紛拿起保溫杯,加上一杯枸杞開始了養生的模式。而不少家長也開始給孩子換上保溫杯。希望孩子在秋冬季節喝上一杯暖暖的水,有效的預防孩子感冒咳嗽的情況。但是近期關於保溫杯的安全問題卻成了致命性的問題所在。
  • 你家的鐵鍋安全嗎?央視曝光黑色產業,「奪命鐵鍋」已遍布各地
    前段時間央視曝光了江西一地區出現了廠家以化工廢桶為原料來製作鐵鍋的內幕,相信知道該新聞的朋友當時內心不禁懷疑,自己家中的鐵鍋到底安不安全?你知道嗎?鐵鍋其實也有分類很多人認為所有鐵鍋都一樣,只不過在製作過程將原材料塑造成不同形狀而已。實際上鐵鍋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生鐵鍋,另一類是精鐵鍋。
  • 女童患白血病 親生父母兩次拒絕後終願骨髓配型
    27日,綿陽安州區4歲的小茜戴著口罩,坐在養父袁通雲身上,雖然尚不知生離死別是何概念,但身患白血病的她,面臨著生與死的考驗。而她的生死,目前可能掌握在親生父母手上。  不過,面對養父母求助,小茜的親生父親劉唐(化名)面臨著兩難,因為小茜是他的第三個孩子,他還有兩個孩子,一個已成年,另一個還在讀書。劉唐擔心骨髓配型會讓她們知曉還有一個妹妹存在,與他翻臉。
  • 2歲女童確診白血病,化療30個月!呼籲:生活中的這些都是元兇
    為什麼這麼小的孩子會患上白血病呢?從外因講,首先就是接觸了有毒物質,如劣質家具、裝修材料中含有有害的化學物質、孩子的新衣服未經洗滌就直接穿上身等,這些材料或面料都可能含有致病的苯、甲醛等。其次,孩子生活中汙染的環境下,長時間接觸電力輻射、電磁輻射等。
  • 患白血病的孩子越來越多,醫生「苦勸」:家裡這幾樣東西扔掉吧
    【哈嘍,大家好,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每天閱讀育兒好文哦】導讀:你知道嗎?我國每年大約增加四萬個白血病患者,其中有一半是兒童。如今患白血病的孩子越來越多了,我們也有所了解,室內甲醛超標是孩子患白血病的主要原因。
  • 央視曝光的「奪命保溫杯」長沙仍在賣
    近日,央視13套就曝光了一批「奪命保溫杯」。節目中,北京市消協購買了50種品牌的保溫杯進行檢測,檢測結果顯示有19種保溫杯重金屬含量超標,嚴重危害消費者的健康。究竟使用什麼材質製作的保溫杯才能安全放心地使用?長沙市場上,是否有材質不明的保溫杯銷售呢?11月15日,三湘都市報記者進行了調查。
  • 央視曝光的「奪命保溫杯」長沙仍在賣 正確鑑別保溫杯這樣做
    央視曝光的「奪命保溫杯」長沙仍在賣檢測結果顯示重金屬含量超標 正確鑑別保溫杯要一看二聞11月14日,「劉昊然拿保溫杯上班」的相關內容登上微博熱搜。近日,央視13套就曝光了一批「奪命保溫杯」。節目中,北京市消協購買了50種品牌的保溫杯進行檢測,檢測結果顯示有19種保溫杯重金屬含量超標,嚴重危害消費者的健康。究竟使用什麼材質製作的保溫杯才能安全放心地使用?長沙市場上,是否有材質不明的保溫杯銷售呢?11月15日,三湘都市報記者進行了調查。
  • 「奪命保溫杯」被央視曝光,19種不合格,這些杯子你在用嗎?
    無意間看到了關於保溫杯的消息,有很多種類的保溫杯是不合格的,而且長期使用對於身體有很大的傷害,特別是孩子用的多了,對於肝腎的功能都是有影響的.本能反應,趕緊看了下自己家的保溫杯,一個是保溫瓶,2個保溫杯.但是究竟有沒有問題呢?
  • 央視曝光:這19種保溫杯有害!家裡有的趕緊扔
    央視曝光:這19種保溫杯有害!類似的教訓屢屢上演此前央視曝光一條關於保溫杯的新聞讓眾多寶媽都心裡一顫>這也提醒了諸位家長,在給孩子購買保溫杯的時候,一定要仔細甄別,否則你的孩子喝下的,將有可能是奪命的「毒水」。
  • 「奪命保溫杯」遭央視曝光!熱水變成「毒液」,家中老人勿貪便宜
    如果人類將科技用不正當的手段去生產產品,那將會對我們造成非常的惡劣的後果,比如以前被曝光的三鹿奶粉,就是不法商人使用手段生產出有毒的奶粉,令無數個家庭希望破滅,這些不法商人簡直是該死。「奪命保溫杯」遭央視曝光!熱水變成「毒液」,家中老人勿貪便宜。
  • 電子廠20歲男工患白血病去世
    南都訊記者門君誠20歲的四川小夥子曾宏,在佛山南海一家臺資電子廠工作四年,被確診為急性白血病治療三個多月最終不治。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曾宏突患這種罕見病,是否與工廠的工作環境有關?昨天曾宏的媽媽李天蘭向南海安監局求助,並向廣東省職業病防治院申請職業病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