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中國去」:澳大利亞保健品「老字號」瞄準中國大市場

2021-01-12 新華社客戶端

「到中國去」:澳大利亞保健品「老字號」瞄準中國大

02:33

8月29日,在澳大利亞雪梨,澳佳寶公司的工作人員在總部工廠的員工超市選購商品。新華社記者 白雪飛 攝

澳佳寶是一家有著80餘年歷史的澳大利亞保健品企業。2012年,在進入中國市場後,這家澳洲老字號的生意迎來了突飛猛進的新發展。今年,澳佳寶將第二次參加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希望借著博覽會的東風,讓自己在中國市場的發展更上一層樓。

8月29日,在澳大利亞雪梨,澳佳寶公司的工作人員在總部工廠的倉庫工作。新華社記者 白雪飛 攝

澳佳寶的許多產品在中國市場具有相當的知名度。特別是隨著中國網際網路經濟的崛起,澳佳寶更是搭上了發展的快車,與阿里巴巴、京東等知名電商平臺開展了戰略合作。去年,澳佳寶向中國消費者銷售了超過2億澳元(約合9.6億元人民幣)的商品,年銷售額同比增長超過20%。現在,中國已經是澳佳寶在澳大利亞之外最大的市場。

在歐必得看來,澳佳寶對產品質量的嚴格把控,是贏得消費者芳心的重要因素。

9月15日,澳大利亞保健品公司澳佳寶亞洲總部董事長歐必得在雪梨接受記者採訪。新華社記者 白雪飛 攝

與此同時,中國市場的優異表現也堅定了澳佳寶深耕中國市場的決心。目前,澳佳寶在北京和上海都設立了分支機構,在中國有超過60名員工。去年,澳佳寶應中國商務部邀請,作為進博會參展商聯盟成員參加了首屆進博會。

8月29日,在澳大利亞雪梨,澳佳寶公司的工作人員在總部工廠的倉庫工作。新華社記者 白雪飛 攝

記者:朱宏業

編輯:董琳娜、袁亨瑞

製作:新華FM工作室

新華社音視頻部

出品

相關焦點

  • 中澳兩國「老字號」品牌企業戰略合作 狗不理攜手澳洲保健品領軍企業
    中澳兩國「老字號」品牌企業戰略合作 狗不理攜手澳洲保健品領軍企業 2017-03-24 07:34:00來源:央廣網
  • 澳大利亞保健品大牌Blackmores利潤大跌!老闆放話:給中國市場加錢
    【搜索下載華輿APP,瀏覽世界各個國家媒體的新聞資訊,且無需翻譯】華輿訊 據微雪梨報導,最受華人代購青睞的澳大利亞產品,除了奶粉,大概就是保健品了,而保健品中最響噹噹的牌子,大概要數Blackmores了。
  • 保健品100%是騙人的,真相是這樣嗎
    近年來隨著人們的健康意識增加,在健康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多,導致各類保健品層出不窮。補氣血的、排毒養顏的、護肝護眼的還有最常見的補鈣等等一系列保健品,可謂是消費者想補什麼,保健品廠家就生產什麼。 然而,這一片繁華之下卻是一地雞毛,保健品的負面新聞層出不窮,累累差評。
  • 走進葉卡捷琳堡中國大市場
    新華網俄羅斯葉卡捷琳堡8月20日電(記者嶽連國 楊潔 郭沛然)在烏拉爾山脈東麓的俄羅斯城市葉卡捷琳堡,中國大市場享有很高知名度。該市及周邊地區的許多居民喜歡來這裡採購中國商品。中國貨價格低廉,質量也不錯,當地中低收入人群有很大需求。
  • 中國「老字號」歷久彌新正當時 新品牌科技創新展朝氣
    中新社上海5月11日電 (記者 繆璐)一邊是看布匹、挑花色、量尺寸的手工旗袍店,一邊是站在大屏幕前就能試穿各種款式新品的智能雲試衣;一邊是打造「老字號」海派購物街的沉浸式體驗,一邊是即看即買的新零售交互式體驗……資料圖:2019年中國品牌日上的「老字號」照相館展覽。
  • 期待「三晉老字號」煥發新光彩
    老字號無不具備,無疑是一個選擇。所以,我省開展「三晉老字號」認定工作,固然是為了保護老字號品牌、發掘其商業價值、推動老字號走向振興和創新發展,但傳承老字號品牌特有的傳統文化也是題中之義。  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視察時還深刻指出:「讓旅遊成為人們感悟中華文化、增強文化自信的過程。」
  • 澳大利亞保健品巨頭盼中資出手收購?
    近日,關於我國乳製品巨頭蒙牛收購澳大利亞貝拉米的消息引起熱議。卻不知,除了貝拉米之外,許多澳大利亞嬰幼兒奶粉企業看重了中國強勁的消費需求,都在盼著中國資本的搭救。據媒體9月30日報導,澳大利亞保健品巨頭澳佳寶( Blackmores)的最大股東Marcus Blackmore表示,目前正在中國尋找合資夥伴,以幫助其重新振興業務,並承認被中國公司收購「一直是首要考慮」。
  • 澳大利亞保健品巨頭受疫情影響宣布將裁員
    澳大利亞保健品企業澳佳寶8月25日宣布,受新冠疫情影響,上一財年(2019年7月-2020年6月)利潤下降超過60%,企業因此將裁員約10%。 這是2019年8月29日拍攝的兩名工人在位於澳大利亞雪梨的澳佳寶總部工廠工作。
  • 一張手繪地圖帶你逛遍上海老字號
    央視《舌尖上的中國》曾經報導過這家老字號,特別是醃臘製品,絕對上海頭牌!)  2.上海群力草藥店(註冊商標:群力)  上海群力草藥店是一家有80多年歷史、繼承了「問病賣藥」傳統的中華老字號商店。商店經銷常用中草藥、中成藥、參茸藥酒、部分西藥及營養保健品,還承接中草藥飲片配方、代客鑑別新鮮中草藥及郵購業務。  4.
  • 剛剛,中國和印尼籤了一個15億美元的煤炭大單!澳大利亞「上火了」
    因為很簡單,籤的是煤炭大單,印尼在未來三年內,供應中國2872萬煤炭,金額14.67億美金。  別忘了,澳大利亞出口中國的一個重要商品,就是煤炭。  在澳大利亞出口中國的商品中,最主要的是鐵礦砂、天然氣和煤,佔進口值的76.4%。  但在過去三個月,中國從澳大利亞煤炭的進口量急劇下跌,從5月份944萬噸的峰值銳減至10月份的517萬噸,而到11月份,這一數值降至179萬噸。  中國的市場需求在那裡,不要澳大利亞煤炭,那去了哪裡呢?
  • 中國房企海外畫地圖:從美國到澳大利亞
    見到本報記者時,他手裡正拿著一份澳大利亞當地的財經報紙的複印件,報紙的版面上,列舉的是近年在澳大利亞投資的中國企業家。這些面孔人們十分熟悉,他們是王健林、郭廣昌、許家印。  2014年以來,關注海外房地產市場的人們注意到,繼「美國熱潮」之後,澳大利亞熱潮又來了。這場中國房企的海外「畫地圖」運動,還在酣暢地繼續著。
  • 南京新街口曾經扎堆的「老字號」如今去哪了
    新街口曾經老字號扎堆,如今蹤影難覓南京「Z」字形中山大道建成後,從鼓樓到新街口,中山路、中山南路兩旁老字號扎堆,現如今只剩下隱匿於高樓樹蔭中的福昌飯店和僅在德基廣場「露個門臉」的勝利電影院門頭。「上世紀80年代老城南人提到電影院最常說的一句話是『曙光』在前面,『勝利』在後面。」
  • 路透社:不再續約,中國將失去澳大利亞衛星站使用權
    瑞典國有航天公司提供地面站,幫助中國太空飛行器飛行和傳輸數據。該公司周一(9月21日)表示,由於地緣政治的變化,將不再與中國續籤合同,也不再接受中國的新業務。至少從2011年起,瑞典空間公司(SSC)就與北京籤訂了合同,允許北京使用其在瑞典、智利和澳大利亞的天線。該公司對路透表示,這些合同將不會續籤。
  • 澳大利亞還有人「拱火」!阿富汗學者為中國發聲了
    昨天(11月30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自己的推特帳號上發布的一幅描述澳大利亞軍人在阿富汗暴行的CG圖片,讓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惱羞成怒。莫裡森不僅要求推特刪除相關圖片,還口口聲聲要中國道歉。 但趙立堅並沒有如他所願,反而將有關推文置頂。
  • 擁有180家老字號企業 上海是老字號發展第一陣地
    抓住年輕消費群體老字號要「出圈」  中國品牌日,是老字號展出自我風採的絕佳機會,能看到發展的階段性成果,也能正視轉型遇到的難題。  上海報業集團總經理陳啟偉說,近年來關於老字號凋落原因的討論,可謂紛繁複雜,但核心一點,在於品牌失去了對市場的敏感性適應能力,也就是說,許多老字號正在喪失觸摸消費者的能力和對市場的嗅覺。
  • 專家談中國微米納米技術未來:「小技術」撬開「大市場」
    專家談中國微米納米技術未來:「小技術」撬開「大市場」 2017-11-21 09:50:4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成人保健品店大賣春藥 初中生書包裡暗藏催情粉
    25日,記者在長沙市一些「成人保健品店」暗訪,發現一些成人保健品內販賣春藥,「催情粉」、「暗香」、「紅蜘蛛」等春藥隨處可見。省衛生監督所負責人介紹,這種行為顯然是違法的。  痛心:兒子書包裡暗藏春藥  陽先生家住雨花區高橋大市場附近,兩口子在菜市場做生意,兒子小陽(化名)是長沙某中學初一學生,今年13歲,每天上學都要經過高橋大市場門前的立交橋下市場。  25日上午,小陽從外面回來鬼鬼祟祟走進房間,將一個橙色的瓶子放進書包。其父親感覺很奇怪,趁小陽不在,欲打開書包查看。
  • 過年回家,不要買這九種保健品給爸媽|保健品|冬蟲夏草|人參|膠原...
    ,這些胺基酸不會乖乖地跑到臉上,合成膠原蛋白,而是會被發配到身體任何需要蛋白質的地方。阿膠片水煮驢皮:阿膠片,阿膠固元膏……和上面兩個不同的是,阿膠既是藥品,又是保健品。據中國藥典記載,阿膠的製法是將驢皮浸泡去毛,切塊洗淨,分次水煎,濾過,濃縮至稠膏狀,冷凝,切塊,晾乾[5]。
  • 5名中國老人在澳大利亞被捕:用旅遊籤證去乞討
    據澳大利亞媒體ABC News5日報導,墨爾本警方表示,近日他們控告了7名中國公民,其中5人被逮捕。被捕的嫌犯中有三名女性和兩名男性,他們的年齡都在65歲以上,最年長者為72歲。這些中國公民涉嫌在當地乞討。根據墨爾本所在的維多利亞州的法律,乞討在當地是違法行為,可被判處一年刑期。
  • 澳大利亞開始慌了,它為何偏偏來我們國家?不去中國呢?
    澳大利亞開始恐慌了,它為什麼來我們國家呢?不來中國嗎?一提到兔子,很多人想到的第一個詞就是「可愛」,兔子是中國常見的家養動物和寵物,也是餐桌上的常客。但大洋彼岸的澳大利亞人卻不這麼看,在澳大利亞人的心目中,兔子並不是那麼可愛,更像是一場「災難」,澳大利亞以前沒有兔子,後來有人帶了24隻兔子到澳大利亞,從那以後情況就失控了。因為澳大利亞的氣候和環境非常適合兔子生長,最重要的是在這片土地上沒有兔子的天敵,所以這裡是兔子的天堂,在僅僅6年的時間裡,24隻兔子已經繁殖成數萬隻,現在澳大利亞的兔子已經超過了100億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