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態決定人生
積極的心態是一種看不見的法寶,會在人的一生中產生驚人的力量:它能讓你獲得財富,擁有幸福,健康長壽;可以使你達到事業的頂峰,盡享人生的快樂與美好,體會幸福和成功。一個年輕的銷售員有了一些銷售經驗之後,就給自己定下了一個特殊的目標-獲獎。這對於一個剛剛有點銷售經驗的人來說,是件比較困難的事情,因為要想做到這一點,他至少要在一周內成功銷售100次。從星期一開始,他就馬不停蹄,四處奔波,終於,到了星期五的晚上,他已經成功地銷售了80次,但是,離要求還差20次。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這位年輕人痛下決心:什麼也不能阻止他達到目標。於是他沒像其他銷售人員一樣,趁著周末好好休息一下,而是在星期六的早晨又回到了工作崗位。
但是,星期六這一天他並不順利,直到下午3點鐘,他還沒有做成次買賣。他知道:交易可能發生在銷售員的態度上——不在銷售員的希望上。這時,他記起了他的自勵警句—我覺得健康!我覺得愉快!我覺得大有作為!而且還熱情滿滿地重複了五次。大約在那天下午5點鐘,他作了3次交易。這距他的目標只差了17次了。此時,一句話縈繞在他的腦海中:成功是由那些肯努力的人所取得的,並為那些積極而不斷努力的人所保持的。他又熱情地再重複幾次:我覺得健康!我覺得愉快!我覺得大有作為!那天夜裡11點時,他太累了,疲倦了,但他是愉快的,因為他做成了20次交易!他達到了他的目標,贏得了獎品。這個銷售人員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保持樂觀進取的態度,是激發潛能、取得成功的關鍵。
一般來說,人們對於一件事的好壞的評判標準,主要是取決於個人的習慣、心態和看問題的角度。「好事」也可以說是「壞事」,「幸事」也可以說是「倒黴事」。你對現實抱什麼樣的觀念,就會給你的思想方法和行為舉止塗上什麼色彩。積極心態,是一種對任何人、情況或環境所持的正確、誠懇而且具有建設性,同時也不違背人類權利的思想、行為和反應。在積極心態的影響下,你能擴展你的希望,並克服所有消極心態。它給你實現你欲望的精神力量、感情和信心,積極心態是當你面對任何挑戰時應該具備的「我能……而且我會…」的心態。如果你認準了什麼事都很糟,你就有可能不知不覺地給自己造成不愉快的環境。一旦你覺得厄運即將臨頭,你就會做出一些起消極作用的事,使你的預言真的應驗。所以說,積極心態是邁向成功的不可或缺的要素,是成功理論中最重要的一項原則,你可將這一原則運用在你的生活和工作上,它將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
也許一個被消極心態困擾的人嘴中可能時常念叨成功,但就是不能成功,因為他們不願付諸行動,也不知怎麼行動,他們沒有目標。因為消極的心態深藏在他們的潛意識裡,這直接影響了他們的成功,雖然他們想去克服,但又下不了決心去克服,於是他們的生命裡就永遠不由自主地呈現這種狀態。我們知道,一個人如果抱著消極的心態面對生活,必定會比擁有積極心態的人遭到更多的失敗。他們情緒沮喪、步履緩慢、兩眼無神、悲觀失望。他們往往具有這樣的特徵:憤世嫉俗,認為人性醜惡,與人不和;沒有目標,缺乏動力,不思進取;缺乏恆心,經常為自己尋找藉口和合理化的理由逃避工作;心存僥倖,不願付出;固執已見,不能寬容人;自卑懦弱,無所事事;自高自大,清高虛榮,不守信用,等等。
抱有消極心態的人,對自己也有一個消極的自我評價。他們往往會這樣想:「我在家我是最小的,在班上我還是最小的。」「我原來就有粗心大意的毛病。」「我的責任心一直不強。」「我的感情總是這麼脆弱。」「我的身高在全球幾乎是最小的。」「我的英語成績在小學時候就不好。」「我就是不擅長體育活動。」「我做事老是過于謹慎。」「我太胖了,一點兒魅力都沒有。」雖然這些都只是小事,而且評價也只有很小的力度,然而這些評價加起來往往會影響一個人的做事方式,最終導致選擇人生道路的不同。這些消極的自我評價的一個共同特徵就是總覺得自己在某一方面不如別人。我們知道,每個人總是以他人為鏡來認識自己,和進行自我評價的。對於涉世未深的青年學生,來自他人的評價顯得尤為重要。如果他人,特別是較有權威的人,如父母、老師或自己所敬佩的人對自己作了較低的評價,就會影響自己對自己的認識,使自己也低估自己。
消極的自我評價會使人產生自卑感,心理學家的研究發現性格較內向的人,往往願意接受別人的低評價,而對外界的高評價則易持懷疑態度。他們在將自己與他人進行比較後,也多半自覺不自覺地拿自已的短處與他人的長處相比,結果當然是越比越覺得自己不如別人越比越洩氣,越比自我評價越消極,自卑感便油然而生。心理學家尚未研究的問題是:有些性格並不內向的人,由於消極的自我評價也會逐漸變得內向起來。沒有人不希望自己可以永久處於歡樂和幸福之中。然而,生活是錯綜複雜、千變萬化的,並且經常發生禍不單行的事。頻繁而持久地處於掃興、生氣、苦悶和悲哀之中的人,健康必然會受到影響,甚至減損壽命。當然我們是有辦法解決這些困惑的,當我們遇到不開心的事情,心懷不快時,不妨採取以下策略:
策略一:轉移思路。
當掃興、生氣、苦悶和悲哀的事情臨頭時,可暫時迴避一下,努力把不快的思路轉移到高興的思路上去。例如,換一個房間、換一個聊天對象、有意去幹一樁活、去串門會一個朋友或有意上街去看熱鬧等。「難得糊塗」是用在對待這類既煩惱卻又無關緊要的瑣事時,是改善心情再恰當不過的好辦法。
策略二:多舍少求。
俗話說「知足常樂」,不抱怨自己吃虧的人,的確很難愉快起來。多奉獻少索取的人,總是心胸坦蕩、笑口常開。整天與別人計較工資、獎金、提成、隱性收入的人心理怎麼會平衡?只有聽之任之,給多少也不在意的人心情才比較穩定。至於對別人能廣施仁慈之心,包括當素不相識的路人遭遇困難時也能慷慨解囊、毫不吝嗇的那些人也許很少出現煩心事。
策略三:向人傾述。
心情不快卻悶著不說,會悶出病來,有了苦悶應學會傾訴。首先可以向朋友傾述,這就需要先學會廣交朋友。如果經常防範著別人的侵害」而不交朋友,也就無愉快可談。沒有朋友的話,不僅遇到難事無人相助,也無法找到可一吐為快的對象。把心中的苦處能和盤倒給知心人並能得到安慰的人,心胸自然會像開了扇門。即使面對不很知心的人,學會把心中的委屈不軟不硬地傾述給他,也常能得到心境立即陰轉晴之效。
策略四:愛好執著。
人無愛好,生活單調,而且與那些有著一兩種令人羨慕的愛好的人相比,心中往往平添幾分嫉妒與焦躁。除少數執著追求自己本職事業者外,許多人能培養自己的業餘愛好。集郵、打球、釣魚、玩牌、跳舞等都能使業餘生活豐富多彩。每遇到心情不快時,完全可全身心一頭扎到自己的愛好之中。
策略五:求助醫學
對於長期心情不暢、無法自拔者,可進行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長期心情不快可能由隱匿性抑鬱症所引起,或由其他較輕微的障礙所引起,其共同特徵是體內一種叫做血清素(5羥色胺)的神經特質減少,引起情緒低落,通過服用一些能升高體內血清素水平的抗抑鬱藥,也可改善低落的心境。
策略六:親近寵物。
有意飼養貓、狗、鳥、魚等小動物及有意裁植花、草、果、菜等,有時能起到排煩惱的作用。遇到不如意的事時,主動與小動物親近,小動物憑與主人感情的基礎,會逗主人歡樂,與小動物交流幾句更能使不平靜的心很快平靜。摘摘枯黃的花葉,澆澆菜或坐在葡萄架下品嘗水果,等等,許多很簡單的生活小事,都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調整不良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