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齊放的春天,是蝴蝶開始活躍的季節,也是蝴蝶保護志願者忙碌快樂的時光。上周六,一支由常州、南京、連雲港三地蝴蝶保護志願者組成的隊伍,進入茅山常州界觀測調查「中華虎鳳蝶」的種群數量、生態地貌。超過20隻的數量、大量杜衡(中華虎鳳蝶寄主植物)、120多粒蝶卵……兩個小時的「巡山」成果,讓志願者們興奮不已。「經過觀測,在茅山常州界,存在不止一個適合『小虎』(蝶友對於中華虎鳳蝶的暱稱)生存的棲息地。」常州蝶友章麗暉說。南京中華虎鳳蝶自然博物館館長張松奎則表示,這樣完美的中華虎鳳蝶棲息地,在全國也不多見。
「小虎」訪花
這支隊伍匯集多位江蘇蝶友界的大咖
3月16日上午9點,志願者們陸續到達預定的集合地點。這次實地觀測的領隊是江蘇蝴蝶觀測中心常州負責人章麗暉,他曾在去年3月底在茅山常州界觀測到了中華虎鳳蝶。這一發現,結束了常州這一珍貴野生蝶類沒有完整監觀測信息的歷史(本報去年4月17日10版報導)。
隊伍集合完畢,在向目的地出發前,章麗暉介紹了隊伍裡的幾位大咖。來自南京的張松奎,40年前開始研究蝴蝶,收藏了54個國家的1600餘種蝴蝶標本,他也是研究中華虎鳳蝶的絕對權威,去年3月在南京發起中華虎鳳蝶同步調查,觀測點覆蓋南京幾十座低山丘陵。
「為了尋找研究蝴蝶,張老師多次涉險。30年前,他一個人進了神農架原始森林,迷路了兩天乾糧耗盡,誤食毒蘑菇暈了過去,最後被一位山民所救。」同行的金陵晚報記者張華說。記者了解到,張華也是一名蝶友,跟蹤採訪張松奎多年。
尹方韜是南京醫科大學的在讀碩士研究生,別看他的年紀是這次考察隊伍裡最小的,卻是一位名副其實的「蝴蝶王」。「小夥子從小就喜歡蝴蝶,養了10年蝶,能識別300多種蝴蝶。隔著很遠就能識別蝴蝶種類,甚至雌雄。」章麗暉說。
廖慶東是一名南京的退休教師,從教40餘年,有著30多年的青少年科普教育和科技活動經驗,經常帶領學生野外觀測蝴蝶。
中華虎鳳蝶在草地上棲息
發現中華虎鳳蝶蝶卵
在一處山林內,志願者們目測到20餘只虎鳳蝶
觀測活動正式開始,志願者們都沒有想到,幸福來得這麼突然:剛進入一處山林,就有一花紋酷似虎斑的蝴蝶,嗖地一下飛了過去。「這就是中華虎鳳蝶,而且是一隻雄蝶,因為它顏色鮮而不豔。」章麗暉對記者說。
觀測活動剛開始就偶遇「小虎」,大家情緒高漲,紛紛跨過一叢荊棘來到一棵桃花樹旁,拿起單反拍攝。「野外這樣孤芳自賞的桃花就是『小虎』非常喜歡的蜜源,肯定能見到『小虎』。」章麗暉說完,也跟了上去,全然不顧被小刺刺到。
果然,又一隻「小虎」飛了過來,「咔嚓咔嚓」……眾人立刻一頓拍攝。張松奎給記者看照片,這是一隻中華虎鳳蝶從桃花上飛過,「小虎訪花,這樣的機會不多見啊。」
拍過桃花樹,眾人散入山林。記者跟隨章麗暉來到一處山洞前,一隻樸喙蝶翩翩飛來,停在了草叢裡。不久,又有一隻琉璃灰蝶飛了過來。「你看,山洞前還有一汪小溪水,周邊有不少野花,是蝴蝶喜歡的生態環境。」章麗暉立刻半蹲著,「咔嚓咔嚓」地拍著,十分鐘後才依依不捨地站起來。
在一處山坡上,張松奎指著一株山莓對章麗暉說,「枯葉裡包有一枚白弄蝶的幼蟲,這種蝴蝶不常見,你們可以帶回去飼養等它羽化,有研究價值。」章麗暉小心翼翼地折下枝條笑著說,「到底是大咖,一般蝶友都很難發現。」
兩個小時後,章麗暉綜合了各位的拍攝和觀察結果,得出在這處山林中,有20隻以上的中華虎鳳蝶,其他蝴蝶種類數量也不少,比如琉璃蛺蝶、黑紋粉蝶、大紅蛺蝶、琉璃灰蝶等。
三地「蝶友大咖」進入林子開始觀測
「蝶友們」圍著桃花樹拍攝
連雲港蝶友最先找到中華虎鳳蝶卵,直說「沒白來」
在另一處小山坡上,江蘇蝴蝶觀測中心連雲港負責人吳麗業發現了一叢一叢的杜衡,這是中華虎鳳蝶的寄主植物,這表明這裡很可能是雌性「小虎」的產卵地。讓他大為興奮的是,他很快就在一片杜衡葉片下面發現了「小虎」的蟲卵。聽到這個好消息,眾人立刻圍攏過去。
看到大家圍了上來,吳麗業極為小心地翻開一片杜衡葉片。在葉片的背後,是一粒一粒碧綠色的小圓點,仔細看就像是一顆一顆的小珍珠。這些「小珍珠」就是中華虎鳳蝶的蝶卵。志願者在周邊杜衡上小心翻找,又發現了很多蝶卵,其中一束杜衡兩個葉片都有。志願者們一共發現了120多粒中華虎鳳蝶蝶卵。「因為杜衡植株比較低矮,『小虎』的幼蟲生長環境離地面很近,常遭螞蟻、蜘蛛、老鼠等天敵侵害,加上『小虎』的蛹期極長,這期間死亡率也比較高,所以『小虎』羽化率不足10%。」章麗暉說。
「2003年之前,在連雲港還有人看到過中華虎鳳蝶,之後就再無監測記錄。這次,我們開了五六個小時車過來,不僅看到了『小虎』,還第一個發現了蝶卵,沒白來。」吳麗業興奮地說道。
林地、蜜源以及水源,茅山常州界存在「小虎」絕佳棲息地
「這裡真是中華虎鳳蝶生存的絕佳棲息地,林子裡還有很多蒲公英和紫花地丁,都是『小虎』經常尋訪的蜜源植物。」張松奎去年在南京幾十座低山,展開中華虎鳳蝶的同步監測調查,發現了很多適合它們生存的棲息地。茅山的這處棲息地,和南京的棲息地相比有個優勢,就是有很多處水流。
經過去年的同步觀測,張松奎發現,幾乎在南京近郊所有低山上,都可以觀測到中華虎鳳蝶,「所以,有人斷言,中華虎鳳蝶只有兩三隻,這肯定是觀測不到位。中華虎鳳蝶是我國的特產物種,其中的華山亞種被列入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國家『三有保護動物』中,還將虎鳳蝶屬都收錄其中。中華虎鳳蝶成蟲期很短,每年3月中上旬開始羽化,最佳觀測期僅有20天左右,一年發生一代。」
「一路走過來,我還發現了一處林子,從地勢和光照上看也是一處絕佳的棲息地。也就是說,在茅山常州界內有豐富的生態多樣性,中華虎鳳蝶的棲息地可能不止一處。」張松奎說。
章麗暉說,蝴蝶對於不斷發生的細微環境變化態十分敏感,並能做出快速反應,通過長期的、規範的蝴蝶監測分析蝶類種群組成,也可以預警氣候和生態環境的變化,「包括中華虎鳳蝶在內,常州也已經開始了蝴蝶監測項目,希望更多的愛好者參與其中。」
本版文字 汪磊 本版圖片 張松奎 尹方韜 汪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