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場合會使用嗩吶?可能城裡人不懂,但咱農村人應該人人都知道,絕大多數的場合,都是在辦理白事的場所,才會動用嗩吶,所以這才有了「嗩吶一響全劇終」這句農村調侃語言。
在這裡應該說明一點的是,「嗩吶一響全劇終」不是一句農村老話,更談不上是農村俗語,因為在古時根本就沒有「全劇終」這個詞語,老祖先們也根本就不懂「全劇終」是什麼意思。「全劇終」是一個現代詞語,是隨著電視的普及和電視劇的興起才開始有此說法的。所以「嗩吶一響全劇終」實際上是現代社會才產生的話語。
雖然這句話產生的時間不長,但是卻具有深刻的人生含義,我們都知道當電視劇出現「全劇終」字樣時,就說明該劇已經大結局,整個情節就算全部結束了。而我們人生也是這樣,當壽終正寢之時,嗩吶就要派上用場,當嗩吶之聲響起,那就意味著整個人生就算是玩完了。
由此可見,嗩吶在白事中的重要作用!可是一些地方為什麼不讓吹嗩吶了呢?我個人認為這是很不人性的做法,是想簡單地動用強制手段來,避免嗩吶聲音可能帶來的不良影響。這種行為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措施上太簡單了,反而變成了是一種「不作為」的行為,好在禁止使用嗩吶的地方並不多,否則就太傷農村人的感情了。
吹嗩吶究竟會有多大的不良影響呢?其實我沒覺得有太大的影響,不過既然人家不準許,我猜可能勉強湊出這樣幾個因素吧:一是嗩吶聲音容易形成噪音,對一些人的休息有影響;二是吹嗩吶容易引起相互攀比、造成浪費;三是吹嗩吶可能會唾液橫飛,傳播有害病菌。我去,編不下去了,實在是找不到吹嗩吶有啥危害,還是友友們接著來編吧!
本來誰家死了人,大家都會覺得哀傷,辦理喪事的人家也希望親朋好友都能站攏來湊湊熱鬧,都希望白事過程中能夠風風光光、熱熱鬧鬧的,才能讓死者在九泉之下安息。而嗩吶高調、悲哀的聲音,如泣如訴、激昂婉轉,恰恰符合這一需求,所以嗩吶用在白事場中,是最恰當不過了;而且使用嗩吶,也沒有違反法律法規和道德要求,我認為毫無禁止的道理。
總之,我認為嗩吶是農村傳統的樂器,更是一種悠久的文化傳承,只要白事辦理中不鋪張浪費、不相互攀比,就沒有任何問題,不應該禁止。大家覺得是這個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