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鋒的力量|35年「初心」送零件上飛船 500度高溫鍛「硬核」工匠

2021-01-08 華龍網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7月26日6時訊(記者 姜念月)劉永剛,男,56歲,22年的中共黨員。乍看之下,眼前這位身穿中鋁集團西南鋁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鋁西南鋁)鍛造廠藍色工作服的中年男子顯得很普通,一開口他就用地道的重慶話說:「我是重慶人,是個工人,我只是幹了自己份內的事。」

殊不知,劉永剛所說的份內之事,包括把大件毛坯鍛壓誤差控制在2毫米內,先後參與完成了刷新世界紀錄的直徑10米級整體鋁合金鍛環、C919大飛機新材料、長徵系列火箭、神舟系列飛船、嫦娥工程、鯤鵬運-20鋁合金鍛件材料等生產試製任務,他的創新成果甚至打破了美國、俄羅斯等國的技術壁壘,榮獲第十二屆中華技能大獎、第十三屆全國職工職業道德建設先進個人等榮譽。

對此,劉永剛說,他只是中鋁西南鋁鍛造廠的一名鍛壓工人,35年來他只記得一件事:「從這裡走出去的每個鍛件都必須精益求精,要『上可飛天,下可入海』。」

進廠時:

「退役後也能保衛國家,多好」

1984年的一天,中鋁西南鋁鍛造廠裡的工人和往常一樣穿著密不透風的防熱服,帶著安全帽,在20多米高的壓機下,圍繞著黑紅的模具和高溫材料,拿著撬槓在400℃的高溫下工作著,大滴大滴的汗水從工人們的安全帽下滲出來,順著臉龐滴落地面,不過眨眼便蒸發得無影無蹤。有時汗水像是開了閘的水閥般流下來,工人們便抬起滿是黑炭的大手一抹,臉上瞬間也滿是油汙。

中鋁西南鋁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水壓機鍛壓工、模鍛高級技師劉永剛。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石濤 攝

這就是劉永剛第一次來到中鋁西南鋁鍛造廠模壓車間後看到的景象,那時的他21歲。當天工人們圍著的是3萬噸立式模鍛水壓機和1萬噸的多向模鍛水壓機等機群。「那天我們有17個人進廠,看到的都是國寶級設備。」

「工作環境確實艱苦,不是沒想過放棄。」劉永剛說,當看到一起進廠參觀的17個同事陸續走得只剩5個人時,他也開始動搖了。但當聽見引導參觀的師傅說那些零件都將用於祖國航空和航天等國防軍工領域時,劉永剛改變了主意,他說:「我18歲參軍,上過戰場,所以我知道國家對軍工裝備生產和發展的迫切需要。進廠前我是一名炮兵,職責是保衛國家。退役後做一名鍛壓工,職責也是保衛國家,多好!」

就這樣,劉永剛留在了中鋁西南鋁鍛造廠做了一名鍛壓工人,懷著「保衛國家」的初心,一幹就是35年。

入黨後:

「企業的需要就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

進廠後,劉永剛只是一名普通的水壓機鍛壓工人,他的首要任務,就是跟著師傅學技術。500℃的鍛造爐,他提著材料就跑上去;同事家裡有急事,他二話不說就幫忙頂班。對不明白的鍛造環節,他一定要在車間裡把鍛壓的產品參數、尺寸和厚度等搞清楚後才回家。

漸漸的,劉永剛從一個對鍛壓技術一竅不通的炮兵,成為了一名合格的鍛壓工人,而此時單位的領導也開始注意到他。

1996年,劉永剛的領導將他叫進了辦公室,告知他有一個入黨名額。「當時我什麼都沒想就同意了,高興了好幾天。」劉永剛說,得到這個消息後,他立刻就寫了入黨申請書。1997年7月1日,劉永剛正式成為了一名光榮的中國共產黨黨員。「那時我就想,共產黨人要有共產黨人的樣子,企業的需要就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

35年來,劉永剛始終牢記著自己黨員的身份和職責。為了縮小高溫合金鍛壓的誤差,他和技術人員一起分析研究,反覆試驗,往往每天要工作10幾個小時,一連持續數天,只為拿準鍛壓的「火候」。憑著這股對工藝優化、尺寸拿捏、操作精度三者完美結合的不懈追求,劉永剛獨創出「卡環操作法」。他鍛壓出來的毛坯,產品合格率由70%提高到95%以上。

據了解,近年來,劉永剛在創新方面在行業實現了5項歷史性突破,優化生產操作60餘項;他還參與了40多項工藝革新和質量攻關項目,被採納的合理化建議30餘件。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劉永剛帶領以他命名的勞模創新工作室完成了國家級科研項目10米鍛環的預研階段任務,創造了世界紀錄,為國家未來重型載人航天任務提前做好了準備。

出成果:

「獲獎後才知道,鍛造的零件上了神舟飛船」

2008年9月25日21時10分04秒,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船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同一時間,2200公裡外的廣西北海,正在參加培訓的劉永剛早早地守在賓館的電視機旁,目不轉睛、正襟危坐,直到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宣布發射圓滿成功的那一刻,才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中鋁西南鋁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水壓機鍛壓工、模鍛高級技師劉永剛。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石濤 攝

然而在此之前,他並不知道自己鍛造的零件也是神舟飛船的一部分。「我們鍛壓的是運載火箭和航天飛船身上的鋁合金材料,從『神一』到『神十』上都有。」劉永剛告訴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他們鍛壓的部件主要應用於飛船結構件和火箭推進器連接環件。

事實上,在2002年以前,劉永剛並不知道自己鍛壓過神舟飛船上的零件,直到飛船成功上天,才知道上面有他自己生產的產品。「那時真的很激動。」劉永剛說,他覺得自己「保衛祖國」的「初心」,在那一刻變成了看得見摸得著的成果。

有願景:

「希望每個徒弟都比我強」

今年,劉永剛已經56歲了。近日,他在「牢記初心、不忘使命」重慶市優秀共產黨員先進事跡巡迴報告會上也對自己的經歷進行了介紹。「大會上,我本著把工匠精神傳遞給每一位聽眾的想法,將自己這30多年的磨練進行了總結,說實話我當時很緊張。」劉永剛說,但為了祖國的航空、航天事業護航,他需要把自己這個崗位上的點點滴滴展現給社會,讓更多的年輕人願意加入進來,成為下一批中鋁西南鋁製造廠的中流砥柱。

為此,在重慶市人社局的認可下,劉永剛在2014年成立了「劉永剛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旨在培養更多的「後來人」。

」工作室成立以來我帶了3名高級技師,5名技師。我經常告訴他們,幹活一定要認真負責,精益求精,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因為我們的產品,都是國防軍工產品。」劉永剛說,目前他已經達到了退休的年齡,但技能傳承是他義不容辭的責任,他現在最大的願景,就是希望每個徒弟都能比他強,延續「保衛祖國」的「初心」,儘自己的努力為祖國航空航天等國防軍工事業護航。

相關焦點

  • 創新成果打破美、俄技術壁壘 神舟飛船上有他鍛壓的零部件
    「當過兵的人都曉得,命令下來必須服從,面對困難不能退只能進,需要你的時候你就要上。」入廠前短暫的部隊經歷,讓劉永剛練就了一顆負責的心。參加工作後他也把當兵時的紀律、態度都延續了下來。1984年,21歲的劉永剛退伍後被分配到中鋁西南鋁鍛造廠,當一名普通的水壓機鍛壓工人。「當時參觀的高溫鍛造車間裡,最低溫度都是350℃,鍛壓工們就在一排龐大的設備下工作。」
  • 載人飛船的「鍋底」竟是金屬3D列印製造?聽王華明教授講硬核科技
    這便是金屬3D印表機普通人眼中的神秘魔盒專家眼中的硬核技術- 自豪·技術突破 -衝破傳統製造技術「天花板」- 驚喜·實際應用 -助力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飛行中國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個能夠利用金屬3D列印技術製造重大裝備中主要承力結構件並實現工程應用的國家伴隨著科技飛速發展這一技術也經歷著不斷的改進和突破越來越多的國之重器都為它留下了一席之地2020年5月8日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
  • 免費送福利的墨跡天氣「35度計劃」又要來了?這份攻略不能少
    入夏以來,高溫轟炸持續襲來,不少專家推測2020年可能會成為史上最熱年。但每天感受著不斷升高的室外熱浪的你一定會感嘆:沒有最熱,只有更熱!別著急,清涼福利來了!酷暑難熬?墨跡送你清涼一夏!作為每年夏天的明星活動,7月7日起,墨跡天氣將以「墨跡一夏 暢享透心涼」為主題,攜手雪碧、麥當勞及其他4位新的神秘品牌夥伴,重磅推出全新的「35度計劃」,一起為你的夏日降降溫!
  • 墨跡天氣「35度計劃」即將全新回歸 60天免費高溫福利助你清涼一夏
    入夏以來,高溫轟炸持續襲來,不少專家推測2020年可能會成為史上最熱年。但每天感受著不斷升高的室外熱浪的你一定會感嘆:沒有最熱,只有更熱!別著急,清涼福利來了!酷暑難熬?墨跡送你清涼一夏!作為每年夏天的明星活動,7月7日起,墨跡天氣將以「墨跡一夏 暢享透心涼」為主題,攜手雪碧、麥當勞及其他4位新的神秘品牌夥伴,重磅推出全新的「35度計劃」,一起為你的夏日降降溫!
  • 【校友新聞】「青年先鋒」賀羽(0900):為建設科技強國貢獻青春的力量
    (0900)榮膺「2020安徽青年先鋒」稱號。自2017年至今,安徽廣播電視臺已經舉辦了四屆「安徽青年先鋒評選活動」。每屆評選活動,都得到了社會各界和廣大青年的大力支持和參與,成為安徽青年一年一度的盛會。今年的頒獎盛典,頗具新意,開創性地通過「引言人」導入時代大背景,放大了獲獎人講述環節,從而使本屆獲獎青年具有更加強烈的時代感。
  • 傳承工匠精神 守望教育初心
    他敢為人先衝在前、不遺餘力幹在前,用平凡鑄就非凡,用匠心守望初心,他是同事眼中名副其實的「拼命三郎」,更是學生心裡當之無愧的技能大師……——題記1993年,作為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學院首批「雙證書」畢業生的李建國入職天津職業大學,紮根職業教育實踐教學第一線,一幹就是26年。
  • 神舟飛船身上有他鍛壓的零部件(圖)
    本報記者 高科 攝  工匠檔案從1984年4月退伍後至今,劉永剛一直在西南鋁鍛造廠做鍛壓工,53歲的他從學徒工一步步成長為鍛壓高級技師、模壓工區工長和國家級技能大師。2014年,國家人社部成立以劉永剛命名的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工匠精神「我認為工匠精神最基本的是要做好自己的分內工作,然後在這個基礎上努力、進取。不要小瞧分內工作,就像鍛壓工作,容不得一絲一毫的差錯,否則就前功盡棄。」穿著厚厚的防熱服,離正在鍛壓成形的高溫材料也不過幾釐米遠,拿著撬槓一個來回,鍛壓工已是大汗淋漓。
  • 全臺各地今日高溫炎熱 臺北最高溫上看35度
    華夏經緯網7月17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南臺灣昨日一場暴雨導致臺南市安南區5533戶一度停電,臺灣「中央氣象局」指出,全臺各地今日(17日)依舊是高溫炎熱的天氣,大臺北地區高溫上看35度,花東、恆春半島以及南部地區仍有機會出現瞬間強降雨,今晨3時50分也針對屏東縣發布大雨特報。▲大臺北地區今日高溫上看35度。
  • ​合肥:培優「一核多元」平臺 凝聚推動中心工作硬核力量
    精準服務主題教育在合肥先鋒網、「合肥先鋒」微信號開設「初心使命」專欄,以圖解、音頻、視頻等形式,及時報導中央及省、市委部署要求,宣傳各地各單位做法成效,全方位服務「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依託《時代報告》黨建欄目,製作12集《壯麗70年——我和我的祖國》互動訪談節目,宣傳推介全市各級黨組織開展主題教育的經驗做法,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
  • 近距離了解含100個3D列印零件的「獵戶座」飛船
    最初,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以27億美元的價格訂購了三架「獵戶座」飛船,在2022年,該機構計劃以19億美元的價格再訂購三架「獵戶座」飛船,到2030年,根據IDIQ合同,最多可再訂購六架「獵戶座」飛船,利用前六個任務的太空飛行器生產成本數據來實現最低的單價。
  • 巴渝工匠年度人物|劉顯彬:堅守科研初心 探秘「催化」世界
    十幾年來,劉顯彬憑藉對催化劑過硬的研究、開發、生產技術,在全國催化劑行業得到了公認與肯定。 據了解,劉顯彬獲得「2020巴渝工匠年度人物」稱號,對此他非常感謝遠達催化劑公司,因為要成就一個事業,離不開發展平臺;其次是感謝巴渝工匠評選,給他充分展示自我的機會。
  • 記「全國工人先鋒號」新華粵石化集團化工科技分公司
    「五一」國際勞動節前夕,本報記者走近我市各行業各領域勞模和工匠人才,分享他們的故事,體會他們的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激勵廣大職工立足崗位、建功立業,努力為推進我市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今年「五一」前夕,廣東新華粵石化集團股份公司化工科技分公司喜獲「全國工人先鋒號」,這是全國工人戰線的最高集體榮譽。
  • 載人飛船的「鍋底」竟是3D列印製造?聽第一院士講硬核科技!
    一個其貌不揚的箱子,卻能夠變出12平方米的大零件,最神奇的是,這些大零件還能「上天入海」? 這便是金屬3D印表機。普通人眼中的神秘魔盒,專家眼中的硬核技術!
  • 2020從小學先鋒長大做先鋒觀後感10篇(100字-500字)
    1922年9月11日,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第一支中國少年先鋒隊成立了,而少年先鋒隊的標誌就是鮮紅的紅領巾。我真感到振奮人心。致敬!紅領巾,我為你感到自豪,我為你驕傲。你是由成千上萬名光榮烈士的鮮血染成的,長大後,我要為祖國效力。  範文二  2020是中國少年先鋒隊建立71周年,少先隊的71年,是伴隨著祖國一起成長的71年。
  • 中國工匠精神!中國小夥洪家光不忘初心,成為「大國工匠」
    如果要說在中國那些職業十分的高大上,那麼我們肯定會有不同答案,有的人說是軍人,有的人說是醫生,也有的人說是教師。其實這些都是高尚的,令人欽佩的職業。而我們今天要介紹的也是一種十分令人敬佩的職業,那就是航空飛機零件技師。我們今天要講的就是一位這樣的有名的技師——洪家光。
  • Udimet500沉澱硬化型變形高溫合金 GH500棒料 Nimonic PK25
    備註:設備非常貴(上百萬),操作人員技術要求高,效率低,有副作用(生鏽、變形);適用範圍:運用在一些高精密的零部件上,如轎車太空飛行器等精密零部件。雕刻機去毛刺設備不是很貴(幾萬),適用範圍:適用於空間結構複雜,所需去毛刺部位複雜有規則。化學去毛刺用電化學原理,對金屬材料製成的零件自動地、有選擇地去毛刺作業。
  • 39歲大國工匠:打磨零件誤差僅0.002毫米,被世界名企爭搶
    中國有句老話,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有大國工匠之稱的洪家光就是這麼一個能吃苦中苦的人。在2018年1月份,39歲的洪家光帶著自己的團隊出席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並且憑藉著「航空發動機葉片磨削精密技術」斬獲了「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的二等獎。這個獎,是洪家光用無數的汗水換來的。
  • 馬山頭社區發揚工匠精神打造「黨心引力」先鋒農場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鄧紅麗 通訊員 餘巍巍 張麗淵 劉家文近日,馬田街道馬山頭社區組織開展的第20次「先鋒農場」果蔬採摘行動,正熱火朝天地展開。據了解,該「先鋒農場」位於馬山頭社區基本農田內,佔地面積1749平方米。菜園從各地引進優良的瓜果、種植了茄子、番茄、莧菜、小白菜、木瓜等14餘種果蔬。據悉,「先鋒農場」通過按季節種植不同的果蔬,讓黨員幹部俯下身子在業餘時間學農做農,不但增強了黨員幹部與基層群眾的聯繫,還激發了黨員、群眾一起參與社區治理的熱情。
  • 2020年度「雙百工程」申報項目展播――「遠東風啟工匠」團隊
    來源:宜興組工黨組織示範工程中共宜興市城建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總支部委員會(城建文旅集團黨委)中共宜興市城建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總支部委員會成立於2020年1月,由機關支部、項目支部、學校支部三個支部組成,現有黨員52名。
  • 埋入地下十萬年不生鏽的精密零件
    即使目前人類仍然沒有停止對地球之外的文明進行探究,在宇宙當中目前人類還沒有找到外星人,但是在地球上面人類發現了很多疑似外星人留下的遺蹟,比如上一年前人類的腳印還有幾億年前的核反應堆,不過後來根據一些科學家的研究,發現這個腳印極有可能是地質運動當中偶然間產生的這麼一個腳印,在現實當中不可能是生物留下來的,而所謂的核反應堆也僅僅只是大自然天然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