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飛船身上有他鍛壓的零部件(圖)

2020-11-27 網易新聞

(原標題:神舟飛船身上有他鍛壓的零部件(圖))

本報記者 高科 攝

  工匠檔案

從1984年4月退伍後至今,劉永剛一直在西南鋁鍛造廠做鍛壓工,53歲的他從學徒工一步步成長為鍛壓高級技師、模壓工區工長和國家級技能大師。2014年,國家人社部成立以劉永剛命名的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

工匠精神「我認為工匠精神最基本的是要做好自己的分內工作,然後在這個基礎上努力、進取。不要小瞧分內工作,就像鍛壓工作,容不得一絲一毫的差錯,否則就前功盡棄。」

穿著厚厚的防熱服,離正在鍛壓成形的高溫材料也不過幾釐米遠,拿著撬槓一個來回,鍛壓工已是大汗淋漓。

在如此艱苦的工作環境下,劉永剛一幹就是32年,從一個對鍛壓製造一竅不通的炮兵一步步成長為今天的鍛壓高級技師。神舟飛船上的零部件就有「西鋁製造」,有些零部件就是他完成的。

「成就感一路推著我堅持到了今天。」劉永剛說,想到飛上天空的神舟飛船身上有自己鍛壓的零件,自己都會激動得渾身起雞皮疙瘩。

32年來每天主動「加班」

「1984年退役的時候才21歲,進場參觀的時候就直接蒙了。」劉永剛說,當時參觀的高溫鍛造車間裡,最低溫度就是350℃,鍛壓工們就在一排龐大的設備下工作。「後來才知道,那是國寶級設備的三萬噸立式水壓機和一萬噸多向模鍛水壓機等機群。那些師傅就在20多米高的壓機下,圍著黑紅的模具和滾燙的產品,滿臉油汙手拿撬槓,揮汗如雨地幹活。」

當時一起進廠的年輕人有17人,很快就只剩下了5人。「我也想過撤,但聽到當時帶我參觀的師傅說這些零件很多都是應用在航空、航天等國防軍工領域的時候,我還是決定留下來。以前當兵是為了保家衛國,那麼在這裡也能保家衛國。」只是劉永剛自己也沒想到,這一幹就是足足32年。

「每天3班倒,有些時候夜班得上到三四點,一下班第一件事就是洗澡。太多汗了,全身上下早都溼透了!」無論是剛開始上班還是現在,劉永剛有個習慣,那就是永遠第一個到車間,最後一個離開。「早到是為了提前閱讀理解一遍工序,這樣就能對接下來的工作和操作了熟於心;而最後一個離開,是因為我習慣下班後再呆在車間裡回想和總結下一天的工作。」劉永剛從一個對鍛壓技術一竅不通的炮兵,成為了一個不斷創新技術的鍛壓高級技師:僅僅是最近5年,劉永剛就優化生產操作60餘項,被採納的合理化建議30餘條,通過技術創新創造效益3000萬元以上。

2013年,在某國家重點型號產品生產中,他發明了「旋轉式抹油法」,使個數成品率從原來的20%左右提高到了80%以上,僅此一項每年就能為工廠降低生產成本90萬元以上。

之前並不知零件用於飛船上

在鍛造廠這32年裡,劉永剛最自豪的,便是鍛壓了運載火箭和航天飛船身上的鋁合金材料。

「從『神一』到『神十』,西南鋁都承擔著為運載火箭和航天飛船提供鋁合金材料的研製重任。」劉永剛告訴記者,他們鍛壓的部件主要應用於飛船結構件和火箭推進器連接環件。

「飛船上去後,一級級脫落的便是火箭推進器。」

有趣的是,劉永剛坦言,其實在2002年前自己一直都不知道手上鍛壓的零件就是為神舟飛船提供的。

「畢竟是國家機密,也不敢告訴我們,我們呢,接手了也就跟平常一樣踏踏實實地幹。但是看到飛船成功上天,知道上面有我們自己生產的產品,每次都很激動。」

想趁退休前培養接班團隊

劉永剛說,就在前段時間,廠裡來了個年輕人說讓他帶帶。沒想到劉永剛熱情地領著小夥子參觀了一下車間,第二天那人就哭著說不來了。

「說裡面火大,沒空調,太熱,受不了。」其實,劉永剛自己的兒子也是一樣,在廠裡負責提貨加工的工作,可幹了沒兩年就辭職了。「還是沒恆心。」

2013年7月,由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授牌的「劉永剛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正式建立,劉永剛可以在這裡面專心培養一些有恆心、肯吃苦的年輕人。

「這幾年我先後帶了10名徒弟,現在不少人也都是高級技師了。」劉永剛說,自己現在最想的,就是在退休前培養出一個高素質、能傳承技能的團隊,再為神舟上天出力。

本報記者 肖帆(來源:重慶晨報)

本文來源:華龍網-重慶晨報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創新成果打破美、俄技術壁壘 神舟飛船上有他鍛壓的零部件
    但如果喊我跟工人們講解鍛壓技術,人再多一倍我都不得虛場合。」報告會結束後,劉永剛對記者談起了自己的感受,言語間流露出身為模鍛高級技師的技術自信。C919大飛機新材料、「長徵」系列火箭、「神舟」系列飛船、「嫦娥」工程、鯤鵬運-20鋁合金鍛件材料……從業35年來,劉永剛用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確保經手過的每個鍛件都能「上天入海」。
  • 神舟八號飛船簡介(圖)
    >神舟八號飛船,是中國神舟系列飛船的第八個。戚發軔告訴新華社記者,「天宮一號」重約8.5噸,壽命2年,在其運行的2年時間裡,將先後有神八、神九、神十飛船與之交會對接,結束任務後飛船將返回地面。他說,「天宮一號」發射上天后的2個月時間裡,將驗證其性能。如果運行穩定、工作正常,無人飛船神舟八號就會隨即上天,追著「天宮一號」,兩者進行首次無人對接試驗,對接之後共同運行一段時間之後,二者分離,神八返回。
  • 先鋒的力量|35年「初心」送零件上飛船 500度高溫鍛「硬核」工匠
    殊不知,劉永剛所說的份內之事,包括把大件毛坯鍛壓誤差控制在2毫米內,先後參與完成了刷新世界紀錄的直徑10米級整體鋁合金鍛環、C919大飛機新材料、長徵系列火箭、神舟系列飛船、嫦娥工程、鯤鵬運-20鋁合金鍛件材料等生產試製任務,他的創新成果甚至打破了美國、俄羅斯等國的技術壁壘,榮獲第十二屆中華技能大獎、第十三屆全國職工職業道德建設先進個人等榮譽。
  • 【圖刊】神舟飛天路——「神舟五號」飛船
    【圖刊】神舟飛天路——「神舟五號」飛船 (14/32) "← →"翻頁
  • 神舟飛天路——「神舟五號」飛船
    神舟飛天路——「神舟五號」飛船 (13/25) 圖為中國首位乘「神舟五號」遨遊太空的太空人楊利偉。中新社發 張桐勝 攝 圖片來源:CNSPHOTO2003年10月15日9時整,搭乘新型長徵二號F捆綁式火箭於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返回時間:2003年10月16日6時28分;首次搭載航天員楊利偉升空。
  • 飛天神舟:中國載人飛船
    神舟二號到神舟四號「神舟二號」飛船是我國第一艘正樣無人飛船,與「神舟一號」試驗飛船相比,「神舟二號」飛船的系統結構有了新的擴展,技術性能有了新的提高,飛船技術狀態與載人飛船基本一致。「神舟」三號飛船可謂全副武裝,船上所有分系統均參加飛行試驗,飛船內裝載了具有人體代謝功能和生理信號的模擬人,「他」能生成心電、呼吸、體溫及血壓等與真人一樣的生理信號並傳回地面。2002年3月25號22時15分,我國研製的神舟三號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並成功進入預定軌道。
  • 「神舟」到底「神」在哪?——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相關的11個細節
    ——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相關的11個細節  新華社記者劉詩平、李國利、陳曦  10月17日7時30分,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搭載著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飛向浩瀚宇宙,將與等候在太空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進行交會對接。  神舟十一號本次飛行有哪些特點?「神舟」到底「神」在何處?對此,相關專家向記者講述了與神舟十一號相關的11個細節。
  • 神舟七號飛船
    不論是航天員出艙進行太空行走,還是返回軌道艙,關好艙門非常重要,因而飛船艙門被設計師稱為「生死之門」。出艙艙門雖然只有20千克重,卻有170多個零部件。在沿用了神六艙門的工作原理和設計形式等成熟技術的基礎上,神七的艙門進行了十多個項目的改進設計。
  • 「神舟」號系列飛船
    與「神舟」一號試驗飛船相比,「神舟」二號飛船的系統結構有了新的擴展,技術性能有了新的提高,飛船技術狀態與載人飛船基本一致。與「神舟」一號試驗飛船相比,「神舟」二號飛船的系統結構有了新的擴展,技術性能有了新的提高,飛船技術狀態與載人飛船基本一致。
  • 「長徵」火箭上、「神舟」飛船上……都有這位勞模的貢獻
    劉永剛想了想說,是多年在部隊的磨礪,才讓他能如此吃苦耐勞。劉永剛是西南鋁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首席技師、高級技師。1984年從部隊轉業分配到西南鋁鍛造廠。他從業36年,先後參與完成了5米級鍛環、「世界第一環」、大飛機新材料、「長徵」系列火箭、「神舟」系列飛船、「嫦娥」工程鋁合金鍛件材料的生產試製任務,還完成了大鍛環等幾百項新產品的研製開發及生產任務……如此成就,背後是堅守和毅力。
  • 神舟五號飛船
    「神舟」號系列飛船中的第五艘,是中國首次發射的載人航天飛行器。     返回時間:2003年10月16日06時23分     發射地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著陸地點:內蒙古四子王旗主著陸場     飛行時間/圈數:21小時/14圈     搭載物品: 除了中國飛天第一人楊利偉外,「神舟」五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內還搭載有一面具有特殊意義的中國國旗、一面北京2008年奧運會會徽旗、一面聯合國國旗
  • 神舟五號搭載楊利偉,他聽到"敲窗"聲是什麼?飛船上有哪些東西
    神舟飛船是中國自行研製,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達到或優於國際第三代載人飛船技術的飛船。 神舟飛船採用三艙一段,由返回艙、軌道艙、推進艙和附加段構成,由13個分系統組成。與國外第三代飛船相比,神舟飛船具有起點高、具備留軌利用能力等特點。
  • 歷史上的11月20日:「神舟」號飛船發射升空(圖)
    1999年11月20日,中國第一艘載人航天實驗飛船「神舟」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完成空間飛行試驗之後,在內蒙古中部地區成功著陸,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首次飛行實驗成功。
  • 神舟四號飛船
    神舟四號飛船是在神舟一號飛船、神舟二號飛船、神舟三號飛船飛行試驗成功的基礎上,經進一步完善研製而成,其配置、功能及技術狀態與載人飛船基本相同。     中國於1999年11月20日首次成功發射「神舟」號飛船。按照研製計劃,要發射若干艘無人飛船,然後實施載人飛行。這次發射的「神舟」四號飛船是整個研製計劃中一次重要的飛行試驗。飛船將在太空完成預定試驗任務後返回地面。
  • 神舟載人飛船
    神舟一號飛船    神舟一號飛船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載人航天計劃中發射的第一艘無人試驗飛船,飛船於1999年11月20日凌晨6點在酒泉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承擔發射任務的是在長徵-2F捆綁式火箭的基礎上改進研製的長徵2F載人航天火箭。在發射點火十分鐘後,船箭分離,並準確進入預定軌道。
  • 神舟飛船,中國人的航天夢
    神舟飛船,中國人的航天夢從神舟一號到神州十號,每一部神舟飛船都承載著億萬中華兒女的航天夢,下面為大家介紹神州系列飛船神舟一號第一艘無人實驗飛船中華人民共和國載人航天計劃中發射的第一艘無人實驗飛船,飛船於1999年11月20日凌晨6點30分在酒泉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
  • 神舟飛天路——「神舟六號」飛船 (18/25)
    神舟飛天路——「神舟六號」飛船 (18/25) 「← →」 可以實現快速翻頁 2006年4月13日,中國航天、文物、集郵三大領域合作推出用「神舟六號」搭載的文物郵票為核心創作的當代文物級紀年典藏品——「太和之寶·飛天寶璽」公開發行,全球限量發行九百九十九套。
  • 神舟三號飛船
    軌道運行     神舟三號北京2002年3月29日下午,在北京航天指揮控制中心的統一指揮調度下,「神舟」三號飛船首次啟動船載小動量發動機,成功進行了高精度的軌道維持,為今後順利實施返回計劃創造了有利條件。     截至15時,於3月25日發射升空的「神舟」三號飛船已經在預定軌道上運行了60圈。
  • 有媒體稱神舟七號飛船座艙內部結構首次曝光(圖)
    神舟七號飛船示意圖(原圖注如此,實際上該飛船搭乘2人,是2005年發射的「神舟六號」-鳳凰網注)據中央電視臺報導,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院長楊保華今天上午在接受央視記者採訪時透露,目前「神舟」七號飛船新添加的氣閘艙已配合身著艙外太空衣的航天員在地面上完成了人艙服的聯合地面驗證試驗並已順利過關。
  • 神舟十號飛船有四大任務
    -sse>  昨日上午,甘肅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神舟十號飛船和長二F火箭神舟十號船箭組合體從垂直測試廠房轉運至發射塔架。!-sse>!-sse>  據新華社電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3日宣布,我國將於6月中旬擇機發射神舟十號飛船,3名航天員將再次訪問天宮一號。  當天,神舟十號飛船、長徵二F遙十火箭組合體,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技術區垂直轉運至發射區。這標誌著神舟十號飛船發射進入最後準備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