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雞樅菌與白蟻共生,需要什麼樣的生長環境呢?

2020-12-06 毛驢講三農

雞樅菌在我國主要分布在雲南、四川、貴州、廣東、廣西、西藏、福建、四川等地,雞樅菌是與白蟻共生的真菌,白蟻建造蟻巢取食雞縱菌的菌絲體和分生孢子作為營養源,幫雞樅菌傳播種源,雞樅菌不具備纖維素酶或纖維酶源,必須有共生體提供分解的碳源,而白蟻的排洩物和蟻巢周圍的礦物質就是雞樅菌營養的來源,所以也被稱為白蟻菇、蟻樅;

野生雞樅菌生長環境:

一、雞樅菌和白蟻共同生活;

雞中菌是一種與白蟻共生的真菌,野生雞樅菌與白蟻共生生活,常見的有黃翅大白蟻、雲南土白蟻,黑翅土的蟻等,白蟻長在荒坡、灌木叢、樹林間、田埂旁建造蟻巢,一個白蟻巢只能有一種雞樅菌,白已與雞縱菌之間並無專一性,都是以長的優勢種群,兩者之間的共生關係是:

1、白蟻為雞縱菌傳播菌種;雞縱菌是一種異宗結合的菌類,能產生大量的單孢子,白蟻取食雞種菌的菌絲體和分孢子,又在蟻巢中為雞縱菌傳播其他生包子和菌絲體。

2、白蟻從雞樅菌獲取各種營養和抗病物質;雞中菌在生長發育過程中,會有一個「小白球」的生長階段,這個「小白球」是由分生孢子發育形成,是由於分生孢子對外界的抵抗力比較強,當環境適宜時就會萌發成菌絲,這些菌絲在蟻巢中不斷地生長並萌發新的菌絲,慢慢的纏結在一起形成「小白球」;白蟻通過取食小白球從中獲取生長繁殖不可缺少的各種營養、抗病物質,這些營養物質可以有效地提高白蟻的免疫力和抗病力。

3、雞樅菌從蟻巢及周邊環境獲得營養源;雞樅菌多發生在蟻巢上,而白蟻巢主要是由工蟻的半消化物、排洩物、木質纖維、土壤顆粒還有雞樅菌的菌絲黏合在一起建成,這樣的蟻巢實際上就是一個天然的菌圃,菌圃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能滿足集中榮生長發育對養分的需求,利於機從容菌絲的生長發育。

二、蟻巢是白蟻和雞樅菌共同的家園;

1、蟻巢生態條件;白蟻巢有穩定的生態條件,蟻巢內的溫度、溼度、PH值、二氧化碳濃度都非常穩定,非常適合白蟻和雞叢菌共同生存,高濃度的二氧化碳。對於雞叢菌菌絲體的生長,但不利於子實體的發生,因此,在正常情況下,雞叢菌菌絲體在蟻巢內大量生長,而會不形成子實體。

2、雞樅菌形成子實體;每年雨季來臨,雨水滲透蟻巢周邊的土壤,有利於菌絲體向以朝外生長,必須有較大的溫差,才會形成原基,原基菌絲插入土壤向上生長形成假根,均蓋中央的乳頭狀突起露出地面,慢慢發育成完整的子實體。

3、蟻巢中的生物群體;蟻巢中有很多微生物種群,除雞縱菌以外,還有細菌、木黴、麴黴等生物種群,蟻巢穩定的情況下,它們處於抑制狀態,當蟻巢被破壞後,它們就會取代雞樅菌,在蟻巢上生長出另一種菌類;雞樅菌就是這樣與白蟻共生共活。

歡迎大家留言,一起探討!

相關焦點

  • 這種菌和白蟻共生,1斤可賣200多,人工種植後白菜價都沒人買
    而搭配燉雞的蘑菇種類就比較多了,類型也是非常豐富,每個地方生長的菌種不同,可以用來做菜的菌菇也是千姿百態,而有一種菌菇更是被稱為菌菇中的「菌王」,不僅營養價值高,味道也是非常美味,這種菌和白蟻共生,野生的1斤可賣200多塊,人工種植後白菜價卻都沒人買。這種菌菇,其實就是赫赫有名的雞樅菌。
  • 它和白蟻是鄰居,口味與雞肉媲美,這種神奇的雞樅菌如何烹飪呢?
    自然界的菌類有成千上萬種,但是只有一種可以代表家鄉的味道,它就是雞樅菌,可能很多人都不了接雞樅菌,雞樅菌到底是什麼?又該如何烹飪呢?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這種神奇的菌種。雞樅菌是和白蟻共生的菌類,白蟻構築蟻巢的同時培養了雞菌菌絲體,形成一個共同的生態系統,這種菌本來是在我國雲南貴州等南方省市的森林中才有,是白蟻的好鄰居。雞樅菌多生於山坡、田野及林採摘季節緣,因其鮮甜脆嫩,口味可與雞肉相媲美而得名,是食用野生菌中的珍品。
  • 農村一種食用菌,只長在「白蟻窩」的上面,一斤售價150元
    在農村有一種珍貴的食用菌,它的生長環境和其它食用菌不同,它喜歡生長在白蟻窩的上面,它是和白蟻共生的菌類,有白蟻的地方才有它的存在,人們也可通過尋找白蟻找到它,也可以通過它找到白蟻。這種食用菌就是雞樅菌,那麼雞樅菌有何特別之處呢?
  • 它是「菌中之冠」,只有山裡人才能找到,人工栽培要先養白蟻
    在農村生活的人,總是能品嘗到很多野味,單單是野菜就有很多種,除了野菜之外,還有野生的菌類。菌類營養價值高,天然野生的就更加難得了,只有地地道道的農民,才能經常品嘗到野生的美味。常見的菌類植物就有木耳、銀耳、香菇、平菇等,在眾多的菌類植物中,誰才是稱得上是「菌中之王」呢?
  • 雲南菌中之冠——雞樅菌,吃起來的口感一點都不輸於牛肉!
    ▲ 雞樅菌雞樅菌與大白蟻共生的,是人們的珍希佳餚,也是飼養大白蟻的一項重要收入。每年5月下旬至10月上旬為雞樅菌的生長期,可經常採摘側枝較大的雞菌。雞樅菌常見於針闊葉林中地上、荒地上和亂墳堆、包穀地中,基柄與白蟻巢相連,散生至群生。夏季高溫高溼,白蟻窩上先長出小白球菌,之後形成雞子實體。
  • 雲南雞樅菌你了解多少,今天帶你好好了解了解
    雞樅菌為白蘑科植物雞樅的子實體。是食用菌中的珍品之一。雞樅菌的生長習性雞樅菌 常見於針闊葉林中地上、荒地上和亂墳堆、包穀地中,基柄與白蟻(Odontotermes sp.)巢相連,散生至群生。夏季高溫高溼,白蟻窩上先長出小白球菌,之後形成雞子實體。1. 雞樅菌與白蟻營共生生活。
  • 雲南大山裡的「菌王」,沒想到是與白蟻共生,鮮味比味精多幾十倍
    相信很多去過雲南的人都知道,雲南的氣候常年溫暖多雨,就算是冬天去也不需要穿大棉襖,所以當地的植物也非常多,很多都是平時難見到的,還被人稱為「植物王國」。其實在雲南,可是有很多原始森林和大山的,在裡面就可以領略到各種稀罕的植物。
  • 雞樅菌是什麼?它能否人工種植?
    護禽大隊今天為大家分享一下雞樅菌的種植問題!確切的說,雞樅菌是很難以被人工培植出來的,也就是人工可培養,但品質口味很難比得上野生的。說到這個問題就要說一下關於雞樅菌的生長環境和條件。雞樅與其它菌類不同,需要特定的環境條件才可以生長。
  • 剷除白蟻黑惡勢力還是保護雞樅小鮮肉?扎心的雞樅菌美食歷程
    單靠採集本就無法滿足全國吃貨的胃口,更悲催的還是我國大宗出口的商品,每年都能換回不少外匯;另一方面,有白蟻窩才可能有雞樅,白蟻窩的興盛也決定了雞樅的興盛。它極其特殊的生長環境隨著白蟻窩的萎縮也必將越來越少。所以,當山民費勁千辛萬苦,好不容易找到幾朵的時候,你能說它不難能可貴嗎?雞樅身世考
  • 它是「野生菌之王」,白蟻窩附近才有,一斤200元,遇到別錯過
    同時在農村的野外還有很多美味,有各種各樣的野果和野菜,還有各種美味的野生蘑菇。說到蘑菇這裡就不得不提到到一種農村極為珍貴的蘑菇,這種蘑菇叫做雞樅菌。它是「野生菌之王」,白蟻窩附近才有,一斤200元,遇到別錯過。雞樅菌對於很多城裡人來說可能比較陌生,因為它是一種純野生的蘑菇,目前還無法實現人工種植,市場上也很少有雞樅菌出售。
  • 此物只長在白蟻巢穴附近,被稱「菌中之冠」,480元一公斤
    因為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使得雲南這個地方的野生菌種類異常豐富,可以說雲南的野生菌種類是全國沒有的,每年這個時候不少村民上山採挖野生菌出售或者食用。 在所有野生菌當中,最讓大家熟悉的是一種名叫雞樅菌的野生菌,這是因為《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講了雲南當地老百姓採摘雞樅的故事,由此聲名大噪!
  • 如何進行雞樅菌栽培,有哪些關鍵栽培技術,種植前景如何?
    目前我國已知的約有14種(雲南就有12種),常見的雞樅菌有小果雞樅菌、小白蟻傘、柱狀雞樅(柱狀白蟻傘)、粗柄雞樅、黑火把雞樅菌、盾尖雞樅菌等。雞樅菌的特點是與土棲白蟻有一定的共生關係,有白蟻巢的地方才能有雞樅,是我國著名野生食用菌之一,現有少量人工栽培,暢銷國內外市場,因其珍稀十分昂貴。雞樅菌主要分布於亞、非兩洲的熱帶、亞熱帶地區。
  • 有白蟻的地方才有這美味食材,年產2000噸,人工種植難度大
    有白蟻的地方才有這美味食材,年產2000噸,人工種植難度大以前在農村裡,經常會和老媽去山上採蘑菇,在溫暖的季節,一場雨過後,蘑菇很快就長來了。有時候蘑菇很多,可以採很多,基本都吃不完,所以每次吃多少就採多少。
  • 人稱「菌中之王」,只長在白蟻穴旁,商家鼓吹可人工種植害苦農民
    其實還有一種菌,它就是菌中之王雞樅菌,這類菌也一直深受喜歡,畢竟它的味道十分獨特,吃起來如同雞肉一般鮮美,將其燒湯清炒都是特別的美味,很多人都會特別的喜歡。當然雞樅菌的數量可不是太多,目前也只是在雲南地區分布更多一些,其他地方可能會有限分布,每年的產量比較低,因此在市場中賣出了上百元的高價。
  • 白蟻窩上面的美味蘑菇,一斤200元,再過一個月就能採摘
    白蟻窩上面的美味蘑菇,一斤200元,再過一個月就能採摘蘑菇是我們生活中經常食用的食物之一,這種特殊的食物和一般的蔬菜很不一樣,它沒有葉子,沒有葉綠素,生長不需要陽光,它由菌絲和子實體兩部分組成,菌絲是蘑菇吸收營養的器官,子實體則是蘑菇繁殖的主要器官,同時也是人們採摘食用的部分。
  • ——雞樅菌與灰色鵝膏菌的鑑別
    因為沒錯過的小夥伴們正躺在醫院裡呢,有的還在ICU裡候著,生死未卜!不淡定了吧?「這不是雞樅菌嗎,怎可能有事?」告訴你,這還真不是雞樅菌。何為雞樅菌?雞樅菌(Termitomyces)又稱荔枝菌、雞宗、三大菇、雞竹宗、白蟻菇、雞肉絲菌、豆雞菇、白蟻菰、鬥雞菇、雞肉絲菇、傘把菇等。為離褶傘科蟻巢傘屬大型真菌。富含多種胺基酸、蛋白質、脂肪及各種維生素和鈣、磷、核黃酸等物質。
  • 貴州人吃的雞樅菌,竟然是白蟻「種」出來的?
    這裡負責解釋貴州的野生動物、野生植物、野生石頭、野生空氣——解釋貴州野生的一切!1053種脊椎動物、8400多種野生維管束植物,每一樣都是傳奇。螞蟻由於長期生活在黑暗的環境中,白蟻的體色和眼睛都已經退化,有些個體甚至已經看不到眼睛,但是對光卻特別敏感。那些無翅的個體總是躲在隱蔽的地方遠離光線,而那些有翅的個體卻有趨光的習性,夏天晚上的燈光下總少不了它們的身影。有一次我們去採集昆蟲標本,晚上用燈光誘蟲,結果絕大多數都是帶翅膀的白蟻。都說「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在白蟻社群裡還真就有種。
  • 見過白蟻窩裡面長出的菌嗎?是一種難得美味,你吃過沒有呢?
    大家對於白蟻,是否覺得很熟悉呢?有些人對於這個白蟻,是表示著深惡痛絕呀,那是因為白蟻是一種可怕的昆蟲,可怕的不是在於它帶給我們的身體傷害,而是一種破壞力很強的昆蟲。要是家裡一個不小心,進了白蟻,那麼我們需要趕緊的把它除掉,要是不及時的除掉,就會看到家裡面有的木製家具會被啃空。我們要感到幸運的是,大多數的白蟻喜歡生長在野外,所以很少能進自家門。白蟻的巢穴其實是一個很棒的地方,也就是微生物愛生長的樂園呀,大家吃過雞樅菌嗎?雞樅菌在哪裡生長的,你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