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EMBO Journal:受損視神經修復新方法

2020-11-23 生物谷

視神經一旦受損很難恢復。日本大阪大學和東北大學的一個聯合研究小組日前宣布,他們通過抑制神經細胞內某種酶的作用,令實驗鼠受損的視神經得以修復。

大阪大學教授山下俊英和東北大學教授高井俊行率領的研究小組發現,在神經細胞中發揮作用的一種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會妨礙神經再生。於是,他們設法抑制SHP發揮作用,結果顯示,促進神經生長蛋白質的功能可以隨之提高1.4倍。對視神經完全受損小鼠進行的實驗進一步證實,通過向小鼠眼球中注入SHP抑制劑,小鼠的視神經在兩周後可以得到修復。

山下俊英說,這一成果還可應用於中樞神經系統的再生,並將有助於開發神經系統修復新藥。

相關論文已刊登在新一期《歐洲分子生物學組織雜誌》(The EMBO Journal)上。(生物谷Bioon.com)

生物谷推薦原文出處:

The EMBO Journal doi:10.1038/emboj.2011.55

Myelin suppresses axon regeneration by PIR-B/SHP-mediated inhibition of Trk activity

Yuki Fujita, Shota Endo, Toshiyuki Takai and Toshihide Yamashita

Abstract

Paired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 B (PIR-B) partially mediates the regeneration-inhibiting effects of the myelin-derived protein Nogo, myelin-associated glycoprotein (MAG), and oligodendrocyte-myelin glycoprotein (OMgp). In this study, we report that inhibition of the PIR-B signaling cascades in neurons enhances axon regeneration i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 Binding of MAG to PIR-B led to the association of PIR-B with tropomyosin receptor kinase (Trk) neurotrophin receptors. Src homology 2-containing 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SHP)-1 and SHP-2, which were recruited to PIR-B upon MAG binding, functioned as Trk tyrosine phosphatases. Further, SHP-1 and SHP-2 inhibition reduced MAG-induced dephosphorylation of Trk receptors and abolished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MAG on neurite growth. Thus, PIR-B associated with Trk to downregulate basal and neurotrophin-regulated Trk activity through SHP-1/2 in neurons. Moreover, in vivo transfection of small interfering RNA (siRNA) for SHP-1 or SHP-2 induced axonal regeneration after optic nerve injury in mice. Our results thus identify a new molecular target to enhance regeneration of the injured CNS.

相關焦點

  • 科學家首次成功修復小鼠受損視神經
    科學家讓小鼠的視神經(負責將視覺信息從眼睛傳遞到大腦)在被完全切斷之後,成功實現了再生,並發現視神經可以重新沿襲之前的路徑,重建與大腦合適部位的聯繫。   這項前無古人的修復工作或能幫助盲人重見光明。   在科學家重建小鼠的視神經之前,小鼠的症狀類似於人類的青光眼,這是除白內障之外的第二大致盲原因。
  • 科學家成功修復小白鼠關鍵視神經 欲助盲人恢復光明
    導語:近日,在史丹福大學醫學院領導下,研究人員首次成功修復了哺乳動物的部分關鍵視神經。科學家讓小鼠的視神經(負責將視覺信息從眼睛傳遞到大腦)在被完全切斷之後,成功實現了再生,並發現視神經可以重新沿襲之前的路徑,重建與大腦合適部位的聯繫。這項前無古人的修復工作或能幫助盲人重見光明。
  • 科學家發現修復受損DNA的新方法
    化療和放療會導致DNA雙鏈斷裂,這是最嚴重的DNA受損情況之一。同源重組(在兩個DNA分子之間交換遺傳信息)的過程在DNA修復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特定的基因突變會破壞基因的穩定性。培養皿中的酵母,Rad52蛋白質引導的RNA反鏈交換修復了受損的DNAMazin說:「我們的證據表明,RNA可以被用途修復DNA的模板,Rad52蛋白質也參與到這個過程中。
  • 視神經萎縮的症狀以及治療方法
    視神經就像一根超過一百萬條微型電線的電纜,它可以將視覺信息傳遞到大腦視覺皮層的神經纖維。如果這根「電纜」出現損傷,大腦將無法獲得所有的視力信息,從而使我們的視力變得模糊,視野缺損或色弱等等情況。 視神經萎縮一直被誤解為不可逆疾病,但在國際醫療上已研究表明用中草藥可對未徹底萎縮的視神經進行營養和修復。但是視神經萎縮的治療不像視神經炎或其他疾病的治療容易恢復。
  • PNAS:科學家首次識別視神經幹細胞,為治療失明帶來希望
    正文   科學家首次識別出視神經幹細胞,或者治療視力喪失。   目前,大約有300萬美國人患有青光眼,並因此導致12萬患者失明。青光眼是由視神經受損引起的疾病,這種神經損傷通常與眼內房水無法正常排出,導致眼內壓力升高有關。隨著時間的推移,患者的視覺盲點會逐漸擴大。
  • 科學家在治療青光眼方面取得可喜進展 展示用基因療法修復視神經
    該技術被證明可以有效修復和保護受損的視神經,效果前所未有,為解決影響全球數百萬人的不可逆的視力喪失形式帶來了希望。作為美國不可逆失明的主要原因,青光眼的發生是由於連接大腦和眼睛的神經經受了持續的損傷,通常是由於眼壓過高,導致視覺信息中繼中斷。
  • Neuron:再生和修復受損神經細胞的新方法
    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11月21日的Neuron雜誌上,這一突破性研究可能會有助開發新的工具來修復和再生神經細胞。Charron博士的實驗室研究集中於神經元,他們希望更好地了解在胚胎發育過程中,神經元是如何到達其正確的目的地的。Frédéric Charron博士說:為了形成正確的神經迴路,發育中的軸突會按照外部信號到達正確部位。
  • 視神經萎縮 西醫方面的治療,可以緩解疾病嗎?
    視神經損傷定會造成視力損害,這種視力損害的嚴重程度和症狀,可通過時間和病情發展推斷視神經受損的部位和方式,視神經損傷患者可能是單眼視力受損或者雙眼視力受損,也有可能是一開始一隻眼睛視力受損,然後另一隻眼睛視力跟隨受影響。
  • 眼外傷造成的視神經受損能治好了
    視神經受壓迫,就好比是通電燈的電線被「夾斷」了,電燈會熄滅,對應到人眼就有可能失明。記者 章貝佳 製圖 高薇眼睛已經看不見了,還有機會重見光明嗎?上周末,全國首屆眼科內鏡微創外科高峰論壇在杭召開,來自全國的450餘名專家,共同探討如何應用內窺鏡技術,治療視神經損傷等過去被判「死刑」或治療效果極差的眼科疾病。
  • 幹細胞有望實現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治療的突破
    近期,國家發布了「幹細胞及轉化研究」重點專項2020年度擬立項項目公示,共15個項目獲得資助,其中《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治療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的臨床研究》入圍,幹細胞治療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引起領域醫學者的關注。
  • Nature封面文章|呂垣澄等逆轉視神經衰老恢復視力
    基因治療恢復青光眼和衰老造成的視力下降青光眼是一類由於視神經受損而造成視力喪失的眼疾,為全球第一位的不可逆致盲性眼病。通過與麻省眼耳醫院的Bruce Ksander教授夫婦合作,呂垣澄等接著對重編程治療能否應用於青光眼疾病進行了探索。
  • 治療視神經萎縮一定要選對方法
    視神經萎縮是由神經膠質纖維增生和血液循環障礙而導致的視神經纖維退行性病變早期可無自覺症狀,直至視力及色覺發生障礙時才被注意,因此視神經萎縮需要早發現早治療。 視神經萎縮是視神經形態學的改變,並非獨立疾病;任何疾病導致視神經(軸索)損害後, 數周內都可出現視神經萎縮。
  • 視神經損傷如何治療恢復呢?
    西藥如何治療 視神經萎縮目前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但視神經萎縮發生之間開始治療者,已被證實有助於挽救視力包括多種檢查項目,主要與視神經形態、功能、病因相關,包括超聲、CT、MRI、遺傳學、電生理、視光學等,具體項目根據患者具體情況決定。 西藥治療可能有助於不同病因的視神經病的視力恢復。研究發現幹細胞治療在視神經損傷動物實驗中有效果,尚未應用於臨床。視神經是無法移植的。對某些嚴重視力受損的視神經炎病患是有幫助的。大劑量靜脈注射的效果不錯,口服藥的效果則不明顯。
  • 科大研視神經再生治失明
    圖:劉凱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兩種新方法,加強軸突的再生能力/大公報記者林良堅攝  視神經若受重創,可致失明,而神經受損後難以再生,不過,香港科技大學生命科學部研究發現,通過光遺傳學或化學遺傳學的方法,調整神經元活動,可令視神經的軸突再生!
  • Nature封面:逆轉視神經衰老恢復視力,或迎來變革性治療
    國際上多個團隊都沒能找到在體內安全控制重編程(in vivo reprogramming)的方法。基因治療恢復青光眼和衰老造成的視力下降青光眼是一類由於視神經受損而造成視力喪失的眼疾,為全球第一位的不可逆致盲性眼病。通過與麻省眼耳醫院的Bruce Ksander教授夫婦合作,呂垣澄等接著對重編程治療能否應用於青光眼疾病進行了探索。
  • 視神經萎縮的病因是什麼?怎麼治療最好?
    膠質細胞不是神經細胞,但它們對視神經的健康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它們保護和隔離視神經,並向它提供營養。 在視神經萎縮時,神經纖維萎縮並丟失,其周圍的保護髓鞘收縮,膠質增生,視神經進入視網膜的視杯變寬。膠質增生是指膠質細胞增殖或擴大,使神經細胞擁擠。 許多原因可造成視神經傷害或視神經萎縮。
  • 神經受損後恢復有什麼徵兆?
    根據組織解剖來分,可以分為中樞神經系統和周圍神經系統,前者包括腦和脊髓,後者包括除嗅神經、視神經以外的顱神經和脊神經。而狹義上的「神經」通常指周圍神經系統的顱神經(嗅神經和視神經以外)和脊神經及其分支。從功能角度來看,中樞神經系統和周圍神經系統共同參與軀體感覺、軀體運動、內臟感覺和內臟運動的功能,除此之外中樞神經系統還參與維持高級認知功能的作用。
  • Cell Rep:新研究有助於修復受損外周神經系統
    2019年4月4日 訊 /生物谷BIOON/ --維吉尼亞大學的一項新研究證明,當從中樞神經系統招募健康細胞時,受損的周圍神經系統能夠自我修復。該發現對未來治療影響兒童的衰弱和威脅生命的神經系統疾病有重要意義,例如肌營養不良症,格林 - 巴利綜合症和腓骨肌萎縮症。
  • 美科學家拍攝到人體受損DNA修復重要環節
    為了解Rad51蛋白更多功能提供了新信息  修復人體受損DNA視頻(英文),這將為人們了解Rad51蛋白在複雜和關鍵的DNA修復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提供新的信息。
  • 科學家發現促進神經軸突再生的新方法
    【每日科技網】  中樞神經系統中,神經軸突(Axon)一旦受損,往往會導致永久性喪失功能。如果受損的神經元(Neuron)能夠令神經軸突再生,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有望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