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濬縣馬路邊的艾草著火 雖然火被撲滅但損失價值5萬多元
10月11日5時左右,濬縣衛賢鎮磚城村村民吳樹亮堆在馬路邊的艾草著火了,雖然火被撲滅,但是30多噸艾草損失了約三分之二。吳樹亮常年種植艾草,一年能收穫4次,他一般會把艾草曬乾後打包賣給加工廠,但是今年合作的加工廠資金緊張,只在有錢的時候才讓送貨。
-
村裡經常莫名起火 村民之間流言四起 深入調查發現真的有「鬼」
四川省內江市資中縣有一個叫邵家壩村的地方,這一年在村裡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不知道為什麼,村民的房前屋後總是莫名其妙的著火,短短十幾天的時間就發生了二十幾起火災,這就讓村民有些手忙腳亂,應接不暇了,邵家壩村本來就不大,橫算豎算也就是三十幾戶人家,可這其中十來戶竟然都遭遇了這無名之火
-
泡艾草、掛菖蒲 專屬端午節的草藥飄香
原標題:[我們的節日·端午]泡艾草、掛菖蒲 專屬端午節的草藥飄香 還有幾天才到端午節,敘永縣兩河鎮天生橋村的李成蓮已在後院田壩裡採摘起艾草,準備送給兄弟家掛上。不一會功夫,一根一米多高的艾草就被她連根拔起,一股濃鬱的藥草香瞬間在風中散開。
-
電線老化豬圈起火 紅開消防緊急救援
1月6日晚,四平市紅嘴經濟開發區一村民豬圈因為電線老化起火引發火災,接到報警後,四平市紅開消防救援大隊紅嘴路救援站立即前去救援。紅開消防救援大隊紅嘴路救援站接到任務後迅速出警,到達現場後,只見村民家主屋旁邊的豬圈上方濃煙滾滾並帶有一米多高火焰,現場周圍瀰漫著嗆人的氣味,豬圈內6頭餵養了兩年的生豬 「哼哼」直叫,並來回亂躥。
-
烏蘭察布一地打掉了涉黑團夥!村民為當地公安局送錦旗!
「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警察同志們不僅清潔了我們村的『面子』,還刷新了『裡子』」,高家村村民楊璦如是說。逐村硏究謀劃怎麼整治、整治什麼、如何建立人居環境整治長效機制等問題,與脫貧攻堅一體推進落實。52名幫扶責任民警在副局長宋傑儒的帶領下,不僅深入所幫扶村、戶,對衛生死角及村內道路進行地毯式徹底清理,全面改善髒、亂、差等環境問題,同時還深入農戶家中積極宣傳,引導村民們樹立良好衛生習慣和愛護環境意識,讓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為了每個人的家務事。
-
濬縣關於在全縣全面實行火葬的公 告
為節約土地資源,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切實加強殯葬管理、規範殯葬活動、推進殯葬改革,樹立移風易俗新風尚,根據《河南省殯葬管理辦法》、《鶴壁市殯葬管理辦法》《濬縣推進移風易俗倡樹文明殯葬新風工作領導小組關於在全縣全面實施火葬的意見》要求,決定在全縣區域範圍內實行遺體火化。
-
村民質疑礦業公司運輸車超載壓壞路面堵路(圖)
由於當地部分村民的堵路,馮志民企業生產的白雲石粉積壓嚴重,已經停產,幾十名工人仍在礦區內等待覆產的消息。 據了解,馮志民經營的企業名叫達縣恒生礦業有限公司,2010年開始建廠,今年年初正式投入生產。其採礦區位於達川區檀木鎮,堆放區位於大風鄉於家壩村,於家壩村也是其對外運輸的首站和必經之道。堵路的部分村民便來自于于家壩村三組,質疑礦業公司的運輸車超載壓壞該組轄區內的公路而堵路。
-
寶興縣磽磧藏族鄉嘎日村:生態旅遊業 讓村民端上「 金飯碗」
近日,在嘎日村一農家樂裡人聲鼎沸。男主人張文華在幫一桌客人點菜時,提高聲調推薦起本店的招牌菜。「要的嘛。」遊客們談笑風生,他們等著農家菜上桌。於是張文華麻利地烤著藏香豬,女主人不爾佔(藏族) 熱情地招呼客人,歡快的神情寫在他們的臉上。「農家樂是2016年開張的。」張文華笑呵呵地說,隨著村子裡遊客越來越多,他也開始轉型開起了農家樂。
-
濟陽一村莊遭遇蠐螬蟲害,每畝地損失上千元
濟陽縣太平街道東三教村一農戶稱,這兩天,她和同村六七戶村民家的花生地裡都遭遇了嚴重蟲害,每棵花生下都埋著十幾條蟲子,花生果被啃食得七零八落,每畝地的損失有1000多塊錢。文/片 本報記者 於悅馬上就收穫卻遭了蟲災10日,記者來到濟陽縣太平街道東三教村,在位於村南頭的一片花生地裡,村民劉關榮正將一棵棵還未完全成熟的花生連根拔起堆在一旁,而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這片地已經遭了蟲災。
-
探秘「中國第一蛇村」:幾百村民養300萬條蛇
就在不遠處的白牆上,「中國蛇村」的宣傳語赫然在目。自上世紀80年代起,村民以養蛇為業,在不到1平方公裡的土地上,最多時飼養著300多萬條各種蛇類。後來,不少人將這裡稱為「中國第一蛇村」。近40年了,蛇村如今怎樣了?記者近日走訪德清子思橋村,探秘村民「與蛇共舞」的生活。
-
西藏拉薩市曲水縣聶當鄉熱堆村「巾幗夜校」持續開展
在西藏拉薩市曲水縣聶當鄉熱堆村,就有這麼一群婦女,她們白天是田地裡辛勤的勞作者,是周邊工地上的務工者;晚上,她們是好學不倦、挑燈夜讀的莘莘學子。 自「巾幗夜校」開班以來,熱堆村將「巾幗夜校」作為實施「鄉村振興巾幗行動」的重要載體,以「巾幗夜校」為陣地,用喜聞樂見、易於接受和通俗易懂的方式,向農牧民婦女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健康知識等,引導婦女群眾「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
-
濟陽一村花生地遭遇蠐螬蟲害!有農業保險但不保花生
濟陽太平街道東三教村一農戶稱,這兩天,她和同村六七戶村民家的花生地裡都遭遇了嚴重蟲害,每棵花生下都埋著十幾條蟲子,花生果被啃食得七零八落,每畝地的損失有1000多塊錢。 劉關榮拿著地裡拔出來遭了蟲災的花生十分發愁。
-
探訪中國第一蛇村:40年與蛇共舞 村民靠「賣毒」發家致富
浙江德清縣新市鎮子思橋村村民以養蛇為業,村裡最多時棲息著300多萬條蛇,不少人將這裡稱為「中國第一蛇村」。子思橋村早已是全國最大的藥用蛇養殖基地。盛夏時節,正是小蛇繁育的高峰期,筆者走進「中國第一蛇村」,探秘村民「與蛇共舞」的生活。
-
汝州一200米深井自動噴水 村民驚嘆「沒見過」
映象網汝州訊(記者 楊增強) 近段時間,汝州市蟒川鎮牛角嶺村打出自動噴水深井的事在十裡八鄉傳開,就連寶豐等周邊縣市的村民也趕來看稀奇。乾旱缺水的小山村打出一眼自動噴水的深井,村民喜出望外。目前,針對該村自流井的成因尚未得到權威定論。牛角嶺村駐村工作隊長、第一書記楊永華表示,有了水,他們將結合牛角嶺村 實際,因地制宜發展薄皮核桃、艾草、中藥材等特色產業,通過多種措施增加貧困群眾收入,走出特色產業扶貧之路。原標題:汝州一200米深井自動噴水 村民驚嘆「沒見過」
-
「光板村」是怎樣成「樣板村」的
因為村集體經濟收入幾乎為零,萍鄉市安源區安源鎮石板村被村民戲稱為「光板村」,這是5年前的事了。如今的石板村,村集體年收入已超過120萬元,成了遠近聞名的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樣板村」。石板村的變化,得益於近年來該村以黨建為引領,以產業為抓手,走出了一條符合本村經濟發展的路子。
-
柳林一農民自掏腰包修出村路(圖)
玉米成熟後,外村人上門收購玉米棒,他以每個0.5元的價錢賣了幾車,賺了近萬元。正當他為豐收滿心歡喜時,山裡卻下起了連陰雨。此後一個月,山道泥濘難行,高元龍沒有再賣出一個玉米棒。當年11月,凍雨襲來,高元龍地裡還沒來得及收割的玉米全被凍傷,損失幾萬元。 2012年2月,吳村村委會開會討論印子局村修村道的事情。印子局村是個窮村,村裡拿不出修路的錢。
-
濟陽一村花生地遭蠐螬蟲害!專家說沒見過這麼多蟲子
濟陽太平街道東三教村一農戶稱,這兩天,她和同村六七戶村民家的花生地裡都遭遇了嚴重蟲害,每棵花生下都埋著十幾條蟲子,花生果被啃食得七零八落,每畝地的損失有1000多塊錢。 馬上就收穫卻遭了蟲災 10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來到濟陽太平街道東三教村,在位於村南頭的一片花生地裡,村民劉關榮正將一棵棵還未完全成熟的花生連根拔起堆在一旁,而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這片地已經遭了蟲災。 三天前,劉關榮看到自家花生地有幾株花生枝葉發黃打蔫,就將其拔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