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揮國土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作用
中國土地學會發揮國土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作用為紀念第二十七個全國土地日,中國土地學會、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和國土資源部土地利用重點實驗室日前在京聯合舉辦「國土資源環境承載力與綠色發展」專家座談會,與會專家圍繞「土地與生態文明建設」主題集思廣益,積極建言。
-
服務於國土規劃編制的國土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
我國國土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研究理論與方法還存在很多不足,評價指標層面與國土資源及國土空間開發利用管理之間存在空檔。因此,有必要根據國家「十二五」戰略部署及國土規劃要求,對國土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的內涵、對象、內容等進行完善。 一、資源環境承載力的新內涵 國土資源環境承載力分為資源承載力和環境承載力兩個方面。
-
國土資源部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重點實驗室揭牌
2016年11月26日,國土資源部科技與國際合作司組織有關專家對「國土資源部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重點實驗室」進行了驗收。該實驗室的正式掛牌,標誌著國土資源領域承載力研究平臺建立。依託單位領導中國國土資源經濟研究院院長張新安致歡迎詞建設期間,該實驗室通過承擔國家及省部級項目,在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主題功能區建設與空間開發優化、自然資源產權與管理制度及政策法規研究領域取得了一定成果,促進了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監測預警等相關制度的制定
-
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助推生態文明建設
國土資源部副部長張少農日前在「資源環境承載力與生態文明建設學術研討會」的書面稿中提出,要加強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研究,將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結果充分運用到國土空間開發和資源保護、國土規劃編制、國土綜合整治、地質環境保護等各個領域,提高國土資源管理決策的科學性,助推生態文明建設。
-
「村鎮建設資源環境承載力測算系統開發」項目啟動會召開
」重點專項「村鎮建設資源環境承載力測算系統開發」項目啟動會在南京召開。項目針對實施新型城鎮化及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資源環境承載力面臨的新形勢,解決我國當前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緊迫任務,緊扣鄉村振興的美好生活建設需求與村鎮資源環境承載供給能力之間的統一目標,重點解決不同區域不同類型村鎮建設與資源環境的協調關係及分異規律、村鎮建設的水土資源環境與生態要素約束機理及承載力測算原理、村鎮建設資源環境承載力的綜合測算與優化提升技術等三大科學問題和關鍵技術,豐富區域可持續發展與綠色宜居村鎮建設理論方法
-
成都山地所向雅安市匯報《「4.20」蘆山地震災區資源環境承載力...
5月18日下午,按照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鍾勉在5月17日徵求意見匯報會的要求,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召開了專門會議,向雅安市匯報了《「4.20」蘆山地震災區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徵求意見稿)》,聽取了雅安市政府和相關部門的意見及建議。
-
天津日報:發揮資源環境承載力基礎作用 把「綠色決定生死」貫穿...
市第十一次黨代會報告提出,大力推進綠色發展,加快建設生態宜居的現代化大都市,要把「綠色決定生死」的理念貫穿於發展各領域、全過程,把城市建成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麗家園。將綠色發展定位於「決定生死」的位置,充分體現了對綠色發展的高度重視。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如何深入理解綠色發展的重要地位,如何以更和諧的方式處理好人與人、人與自然的關係?
-
全國資源環境承載力調查評價項目取得階段性成果
近日,由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部署、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承擔實施的全國資源環境承載力調查評價項目取得階段性成果,研究提出的《國土資源優化配置對策與建議》,為編制《全國國土規劃綱要》提供了重要基礎支撐和依據。
-
專家:資源環境承載力評估應突出政策價值
去年9月中辦、國辦印發《關於建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長效機制的若干意見》,其目的是為了推動實現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工作走向規範化、常態化、制度化,引導和約束各地嚴格按照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謀劃社會經濟發展。在環境管理的相關理論研究與實踐工作中,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無疑是一個核心議題。
-
泰山區國土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項目(二次)競爭性磋商成交結果公告
泰山區國土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項目(二次)競爭性磋商成交結果公告1.項目名稱:泰山區國土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項目(二次)3. 預算控制價:20萬元4.採購人:泰安市國土資源局泰山區分局地址:泰安市東嶽大街責任人:王科長
-
貴州磷化集團與福泉市 召開企地發展座談會
8月17日,貴州磷化集團與福泉市召開企地發展座談會,貴州磷化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楊三可,貴州磷化集團總經理助理張勝,福泉市委副書記、市長曾薇,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玉梅、副市長李沛福、市政協副主席翟建新,黔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王泉明等出席會議。
-
洛陽市完成《全市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研究報告》
日前,我市聯合中國人民大學完成了《全市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研究報告》,為未來城市規劃工作提供了依據。 該報告通過收集國土資源遙感監測、水利普查等數據,全面分析我市土地資源、水資源、生態環境和地質環境的承載能力,並提出了優化產業布局、城鎮規模和發展格局的建議。
-
自然資源部:資源環境承載力超載城市 要劃定永久性開發邊界
來源:澎湃新聞自然資源部:資源環境承載力超載城市,要劃定永久性開發邊界為推進「多規合一」的有效落實,指導和規範地方開展市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工作,由自然資源部研究制定的《市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指南(
-
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編制與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項目在京啟動
「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編制與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技術集成與應用」隸屬2016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典型脆弱生態修復與保護研究」專項,是區域生態資源資產統計核算業務化技術方向的重要研究項目之一。該項目旨在面向國家資源環境統計核算的業務化需求,發展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編制與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的方法與技術體系。 會議由項目牽頭單位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副所長於貴瑞主持。
-
朱坦:以資源環境承載力定位區域發展方向與規模,加強大氣汙染...
根據資源環境承載力確定京津冀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生態保護紅線,為區域總體規劃的編制提供約束性指標和服務,從區域層面統籌資源優化配置及產業發展模式,切實加強「源頭控制」,構建區域防控體系。 將汙染減排與環境質量掛鈎,切實推進目標容量總量控制 將汙染減排與環境質量達標掛鈎,實現指令性總量控制向目標容量總量控制的轉型。
-
商洛學院召開「綠色校園、智慧校園、海綿校園」座談會
7月27日,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王晴、中教能源研究院院長黃剛、中教能源西北分院院長韓帥攜陝西炳鷂實業有限公司赴商洛學院召開「綠色校園、智慧校園、海綿校園」座談會。教育部學校發展規劃建設發展中心王晴講到,「綠色校園、智慧校園、海綿校園」是加強國家綠色發展理念,深化教育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引領作用和校園在綠色發展中先行作用的重要舉措。引進綠色校園建設新思想、新方法、新技術,推廣綠色校園建設,要求學校基本建設工作既要提升專業化服務的水平,又要適應國家新的發展戰略的要求。
-
四川建立首個地理國情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監測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工程中心」是由省測繪地理信息局、成都理工大學、省經濟發展研究院、四川大學循環經濟研究所共建,是我省首個地理國情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監測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其成立標誌著我省在地理國情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監測領域中搶得先機。
-
我國資源和環境承載力已近極限
據中新網16日電國家環保總局昨天在北京組織召開全國環境科技工作會議。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王玉慶指出,中國經濟高速增長,但萬元GDP能耗水平超過發達國家3—11倍,資源和環境的承載力已近極限。 王玉慶說,中國的粗放式發展還導致汙染加劇。目前,COD排放總量達1400—1500萬噸,接近排放最大允許量的2倍。
-
安徽省啟動資源環境承載力監測預警
據安徽日報報導,記者日前從省發改委獲悉,按照國家發改委等下發通知要求,我省資源環境承載力監測預警工作全面啟動。安徽省經濟研究院承擔相關研究和技術支撐,有望於今年6月底形成我省首份以縣(市、區)為基本單元的資源環境承載力監測預警報告。
-
京津冀協同發展將資源環境承載力作為剛性約束
同時,京津冀地區水資源嚴重短缺,地下水嚴重超採,環境汙染問題突出,已成為我國東部地區人與自然關係最為緊張、資源環境超載矛盾最為嚴重、生態聯防聯治要求最為迫切的區域,加之區域功能布局不夠合理,城鎮體系結構失衡,京津兩極過於「肥胖」,周邊中小城市過於「瘦弱」,區域發展差距懸殊,特別是河北與京津兩市發展水平差距較大,公共服務水平落差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