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號探測器即將升空,它要去火星抓娃娃

2021-02-15 宇宙天文

洞察號主要攜帶了兩大設備,內部結構地震儀(SEIS)便是其中之一。這是一套極其靈敏的地震儀,設計用來檢測地震波的大小、速度和頻率。這些地震波由火星內部的錯位和開裂產生,可以稱之為火星地震。

「 它不輸給地球上我們擁有的任何一臺地震儀。」洞察號項目主管湯姆‧霍夫曼(Tom Hoffman)如是說。它能測量出幅度小於一個氫原子寬度的地面位移。霍夫曼說,「如果火星上剛好有隻蝴蝶,而且它極其輕微地落在了這臺地震儀上,我們實際上有能力檢測到這一點。」除了火星地震以外,它還能檢測到其他的東西,包括液態水的流動,隕石的撞擊,以及活火山噴出的煙流。

相對於它的靈敏度來說,SEIS算得上是相當耐操了。載荷系統首席工程師喬納森‧格林布拉特(Johnathan Grinblat)說,「地球上設計的地震儀必須小心翼翼地處理和安放,然後再也不去觸碰它。」而火星之旅註定會讓SEIS遇到一些磕磕碰碰,特別是在火箭發射、進入大氣、降落和著陸的過程中。格林布拉特說,「 它將會振動,並經歷很多的衝擊,所以它必須耐操才行。」

它還必須承受劇烈的溫度變化 。在晴朗的夏日,火星赤道地區的氣溫可能達到20℃,而夜間又會回落到-70℃。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洞察號的工程師給設備套了一層又一層保護,就像俄羅斯套娃一樣。第一層是真空密封的鈦球,第二層是絕熱的蜂窩狀結構,第三層則是防風隔熱穹頂,像一個高科技大鍋蓋一樣罩在傳感器外面。

洞察號攜帶的SEIS正在地球上的實驗室裡接受檢測。很快,它將前往火星監測那裡的地震。圖片來源: CNES

相關焦點

  • 洞察號探測器即將升空 它要去火星抓娃娃
    11月26日,洞察號將在火星的北半球著陸,收集與火星外殼、幔和核有關的數據。它能夠監聽火星地殼活動和隕石撞擊發出的聲音。洞察號將於今年11月26日著陸在火星。如果一切順利,它將進行為期2個地球年的探測,收集來自火星內部的數據。
  • 作為第二有名的火星探測器,大家搶著籤名的洞察號到底要幹些啥?
    而在 6 個月的航行過程中,洞察號也始終像是走在鋼絲上的演員一樣讓人揪心,需要一刻不離地監視。好不容易到達火星軌道也沒完事,特別是在著陸過程中經歷的「恐怖七分鐘」(指探測器經歷火星大氣下降時最容易出狀況的時間段),著實讓人為它捏了一把汗,這也難怪負責這項任務的工程師阿力拜會說:「關於去火星的一切都很可怕,我們要乘坐火箭發射升空,而火箭基本上就是受控的炸彈。
  • 洞察號成功抓到第一個火星娃娃,NASA鬆了一口氣!
    還記得你在遊戲廳了樂此不疲地抓娃娃的場景嗎?就在幾天前,NASA在6000萬公裡之外的火星,上演了一場隔空抓娃娃的好戲!自從11月26日登陸火星以來,洞察號一直在養精蓄銳,為這一關鍵任務做準備。12月19日,工程師遙控著洞察號1.8米長的機械臂,準確地抓起著陸平臺上的地震儀,小心翼翼地放置到地面上。研究團隊之前曾經在加州的模擬火星場地反覆練習「抓娃娃」。如今一舉成功,大家異常興奮。NASA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洞察號在這場火星「登陸戰」中提前完成任務,表現堪稱完美。
  • 洞察號登陸火星 火星被稱為「探測器墳場」
    洞察號是2018年5月5日由宇宙神5號火箭發射升空的。這是美國首次從西海岸的范登堡空軍基由西向東發射空間探測器,原因是宇宙神5號的推力足夠大,發射窗也更為適宜。  整個任務分為發射、巡航、進入下降和著陸(EDL)、表面操作等四個階段。
  • 洞察號:火星,我來了!你的名字即將登陸火星
    【發射】   北京時間2018年5月5日19時05分,「洞察號」火星探測器在加利福尼亞范登堡空軍基地搭乘Atlas V-401火箭發射升空!」將幫助科學家們繪製火星內部的第一張詳細地圖,洞察號探測器沒有車輪,所以一旦它著陸,就會保持在原地不動。
  • [視頻]NASA宣布洞察號探測器將於11月26日在火星著陸
    美國宇航局已經宣布,它將在未來幾周內,讓火星「洞察號」(InSight)探測器降落至這顆紅色星球的地表上。
  • 洞察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登陸火星,它的任務是什麼?
    隨著人類科技的快速發展,地球的環境也在不斷惡化,而人類科技的飛速發展離不開資源的快速消耗,地球不管是環境還是資源都無法支持人類未來的發展,因此為了人類文明的未來,我們必須要走出去,到太空中尋找機會。想要改造火星,必須要對火星有足夠的了解,幾十年以來,科學家往火星發射了不少的探測器,有火星外太空軌道衛星探測器,也有登陸探測器,想要足夠了解火星,自然還是登陸探測器更有優勢,科學家也通過這些火星陸地探測器的探索,對火星有了很多的了解。
  • 「洞察號」火星探測器將「溫柔」觸地
    來源:科技日報科技日報北京11月25日電 (記者房琳琳)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網發布消息稱,火星探測器「洞察號」(InSight)將於美國時間11月26日,在火星表面著陸。目前,工程師們正密切關注著「洞察號」的健康狀況和軌跡數據,並監測火星天氣報告,以確定其是否需要在準備著陸時做最終調整。InSight是「利用地震調查、大地測量和熱傳輸進行內部勘探」的英文縮寫。「洞察號」作為研究火星深處內部的第一個任務,在今年5月5日升空。
  • NASA洞察號探測器將在北京時間27日清晨登陸火星
    經過6個月4.8億多公裡的飛行之後,NASA最新的火星探測器洞察號(Insight)已經抵達火星,將在美國東部時間11月26日下午2點54分左右進入火星大氣層(北京時間11月27日凌晨03:54),降落在火星赤道北方的:埃律西昂平原(Elysium Planitia),距離好奇號探測車目前所在的位置不遠。。
  • 「洞察號」無人探測器成功登陸火星並傳回首張圖像
    (原標題:「洞察號」無人探測器成功登陸火星並傳回首張圖像)
  • 美國「洞察號」探測器登陸火星 搭載26萬中國人名字
    首頁 > 外聞 > 關鍵詞 > 洞察號最新資訊 > 正文 美國「洞察號」探測器登陸火星 搭載26萬中國人名字
  • 火星探測器洞察號順利發射,用另一種方式洞察火星
    大家好,我是本文的作者小林,歡迎閱讀我的文章,先送你一個麼麼噠~能關注我就送你兩個麼麼噠~火星探測器你了解多少?美國已經發了一大堆的火星探測器,這個洞察號的外形和先前那個鳳凰號長得非常像。小編猜這是美國人為了省點錢,他一張圖紙全解決了,所以這個洞察號的成本是很低的。
  • 「洞察號」無人探測器最新數據顯示,火星的地震活動比預期更頻繁
    洞察號探測器發射升空火星也有自轉,周期和地球自轉周期相當,這顆火紅的星球,雖然表面平均氣溫僅為目前許多國家都在探索或者計劃要去探索火星,為此人類發射了許多的探測衛星和探測器,組成了火星探索家族,從國家角度來看,目前對於火星探索走在前列的毫無疑問是美國。美國從1975年開始就向火星發射了兩個「海盜號」探測器,這兩個探測器都在火星表面進行了軟著陸,並進行拍照和探索,開啟了人類探索火星表面的歷史。
  • 洞察號探測器成功降落火星傳回首張圖像
    在火星表面著陸之後,由於支撐腳著陸火星後會有一定程度壓縮,高度在83~108釐米之間,太陽能帆板展開後翼展6米,平臺寬度1.56米,機械臂長度2.4米。2018年5月5日,「洞察號」從加州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升空,這也是第一次從美國西海岸,而不是東海岸的卡納維拉爾角發射行星際探測器。發射時還搭載了兩顆立方體小衛星「MarCO」,分別命名為「瓦力」和「伊娃」。
  • 美國洞察號火星探測器發射 將在火星地表下找水
    美國「洞察」號(InSight)火星無人著陸探測器5日凌晨已從加利福尼亞州中部發射升空,執行人類首個探究火星「內心」的探測任務。「洞察」號工作效果圖 據中新網據美聯社報導,與現在仍在火星上調查的好奇號不同,耗資10億美元的洞察號重達694公斤,是第一個有能力研究火星內部的探測船,它有鑽掘機以及地震儀,可以鑽探火星表面以下幾米,也能透過地震儀推測它的深處結構。許多科學家相信,看似一片荒蕪的火星,真正精彩的地方在地底,因為那裡很可能還保留有水份。
  • 超詳細解讀:洞察號探測器成功降落火星傳回首張圖像
    在火星表面著陸之後,由於支撐腳著陸火星後會有一定程度壓縮,高度在83~108釐米之間,太陽能帆板展開後翼展6米,平臺寬度1.56米,機械臂長度2.4米。2018年5月5日,「洞察號」從加州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升空,這也是第一次從美國西海岸,而不是東海岸的卡納維拉爾角發射行星際探測器。發射時還搭載了兩顆立方體小衛星「MarCO」,分別命名為「瓦力」和「伊娃」。
  • NASA洞察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登陸火星展開探測
    火星剛剛接收了最新的機器人居民「洞察號」。美國宇航局裝備了地震調查,大地測量和熱傳輸著陸器的探測器「洞察號」在距離地球近7個月,3億英裡(4.58億公裡)的旅程中成功降落在紅色星球上。「洞察號」的為期兩年的任務將是研究火星的內部深處,學習如何與巖石表面,包括地球和月球以及所有的天體形成。 「洞察號」於5月5日從加利福尼亞州的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
  • 洞察號拍攝了一系列驚人自拍照,還聽到火星神秘的風聲!
    洞察號在火星上聽到了一些風聲,三體人正趕往地球!講真,洞察號確實在火星上聽到了一些風聲,是真正的風聲,童叟無欺!據NASA報導,洞察號的傳感器在火星上捕捉到由火星大氣振動而引起的低沉的隆隆聲。北京時間2018年11月27日凌晨4點左右,NASA的洞察號探測器成功登陸火星,成為繼2012年好奇號之後,六年來首個在火星登陸的探測器。請看,這是洞察號迫不及待地拍攝的第一張火星照。是的,這就是他的新家了。
  • 火星探測器洞察號儀器卡住 NASA專家「暴力」解決
    洞察」號火星無人著陸探測器是美國宇航局向火星發射一顆火星地球物理探測器,它的機身設計繼承先前的鳳凰號探測器,著陸火星之後將在火星表面安裝一個火震儀,並使用鑽頭在火星上鑽出迄今最深的孔洞進行火星內部的熱狀態考察。2018年5月5日凌晨4時05分,洞察號升空,11月26日洞察號無人探測器在火星成功著陸。
  • NASA:洞察號探測器準備將其「錘」進火星地下
    這麼多火星探測器中,有一個名為「洞察號」的探測器。「洞察號」探測器在2018年5月發射升空,在2018年11月26登陸到火星表面,洞察號探測器已經在火星表面運行了一年多時間。雖然和好奇號探測器一樣,都是在火星表面運行,但是洞察號探測器的任務卻是希望能夠探索火星的內部情況,所以,和好奇號探測器任務的側重點還是不一樣的。洞察號探測器曾經監測到火星地震由於需要「傾聽」火星的「心聲」,所以洞察號探測器攜帶了地震測量儀和溫度測量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