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破解中考物理常見填空題:彈簧彈力與形變量及勢能比問題

2021-01-08 佛渡教育

在中考物理題中,很多同學見到關於彈簧的題目就會害怕,其實那是因為大家沒有掌握合適的解題技巧。我們來看下下面這道題。這道題,第一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同學能夠填寫正確,第二空大概百分之七十的同學能夠填寫正確。最後一空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同學直接放棄了。

中考物理彈簧常見填空題

中考物體填空題:彈簧彈性係數等

解析

已知:同一根彈簧的彈力大小F與形變量△x的比值k恆定。也就是F:△x=k,或者F=k△x。由此,可以推出△x=F/k。

第一小問:在兩根彈簧下分別掛同一物,說明F1=F2=F。則△x1:△x2=(F/k1):(F/k2)=k2:k1。第一個空,很多同學,能夠直接寫出答案。有些同學,能夠根據F=kx,然後結合數學中的比的基本性質(比例內項積=比例外項積),快速寫出△x1:△x2=k2:k1=2:1。

第二小問也不難,使用公式推導變形也可以快速得出答案。

彈簧彈性係數比問題推導

關於第三小問,我們先給大家看常規解法,然後我們再來說考試的時候如何「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首先大家看到下面的是第三小問的常規解法,我相信很多同學,頭都會有點大了,萬一疏忽,就會導致結果錯誤。

彈簧勢能推導

因此,在此,我們給大家提供了,另外一種方式,就是採用特殊值法,其實整個這道題的三個小問,我們都可以採用特殊值法來快速準確破解。

特殊值法破解彈簧勢能問題

所以,這道題的答案分別是(1)2:1,(2)2:1,(3)2:9。

有問題的同學,歡迎給我們留言。最後,關於教學方式方法、學習方式方法,有更好心得體會的,歡迎與我們交流。後續我們會陸續更新中小學理科相關內容,請持續關注!

相關焦點

  • 2016高考物理模型 彈簧模型
    輕彈簧是一種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分析問題時不需要考慮彈簧本身的質量和重力.處理彈簧模型時,需要掌握以下知識點:  1.彈簧彈力的計算  彈簧彈力的大小可以由胡克定律來計算,即彈簧發生形變時,在彈性限度內,彈力的大小與彈簧伸長(或縮短)的長度成正比,數學表達式為,其中是一個比例係數,叫彈簧的勁度係數.彈簧的彈力不是一個恆定的力,而是一個變力,
  • 徹底弄懂彈簧從壓縮形變到拉伸形變的受力與能量轉化情況
    2、彈簧的彈力大小與其形變量成正比(前提是彈性形變)3、受力方向與運動方向相同時做加速運動,受力方向與運動方向相反時做減速運動。如上圖,彈簧處於壓縮形變且壓縮方向水平向左,故小球受到彈簧的彈力方向水平向右。
  • 高中物理,小球下滑過程中彈力做功以及加速度最大值的分析與研究
    高中物理受力分析。這道題涉及知識點也不少,機械能守恆,動能定理,功的概念以及牛頓第二運動定律。先來分析下題中給出的條件,有個狀態條件:M,N處彈力相等。等於告訴我們形變量相等,從而輕鬆得到彈性勢能相等。
  • 這就是中考與高考的區別!白送分物理題!隱藏倆重要方法
    比如說「合外力做的功等於動能的變化」(動能定理),「重力做的功等於重力勢能變化」,「電場力做的功等於電勢能變化」,「彈力做的功等於彈性勢能變化」,「其他力做的功(除了重力和彈簧彈力之外的力)等於機械能的變化」。這些問題綜合了力學和電學兩大模塊,是高中物理知識的重中之重!相比較而言,初中物理有關功和能的問題就簡單多了,而且初中物理不涉及功能關係的具體運算,只需要定性地進行部分了解即可。
  • 物理 | 地表最實用「彈力」總結!看懂了考試就是送分題!
    對於彈力的有無是易錯的地方,主要採用撤去法和受力分析一起結合,先撤去某個接觸的物體來判斷是個物體與研究對象是否存在彈力,如果撤去之後研究物理運動狀態發生改變,則說明兩個物體之間一定存在彈力,如果無影響,則彈力有可能不存在,需要進一步判斷。如何進入一步去判斷?
  • 高中物理《彈力》說課稿
    三、說教學目標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教材,本著面向全體學生的原則,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知道常見的形變,知道彈力產生的條件。2.知道壓力、支持力、繩的拉力都是彈力,能畫出它們的方向。3.理解胡克定律。
  • 初二物理:怎麼求物體運動中受到的摩擦力和彈簧彈力?這方法簡單
    求物體在運動過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和彈簧彈力是初二物理的重要題型,也是物理中考的常考題型本文就例題詳細解析這類題型的解題方法,希望能給初二、初三學生的物理學習帶來幫助。(物體在水平面上運動時受到的摩擦力f=μF,其中μ叫做動摩擦因數,F是指物體對水平面的壓力;在彈性限度的範圍內,彈簧受到的彈力F=k△x,其中k叫做勁度係數,△x是指彈簧的形變量)解題過程:設物體受到的重力為G1、甲圖
  • 初中生不能完全理解,高中生也常錯的中學物理題!中考高考都常考
    這類中學物理題就是常見的"蹦極"和"蹦床"類問題。此類題不簡單, 我們先看一下下面這道中考物理「蹦極」題:從初中物理定性分析:在人下落過程中,在橡皮繩還沒有被拉直時,人的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當橡皮繩被拉伸後,人的動能和重力勢能轉化為彈性勢能;到達最低點時,人的速度為零,所以動能也為零,所以在最低點彈性勢能最大。故本題選D。
  • 彈簧勁度係數與彈力、彈簧變形量的關係
    彈簧的勁度係數公式與彈力,彈簧形變量相關。勁度係數是彈簧在單位形變量時所產生彈力的大小。k值大,顯示了形變單位長度需要的力大,大概就是說彈簧「韌」。勁度係數在數值上等於彈簧伸長(或縮短)單位長度時的彈力。
  • 2020年中考物理知識點之動能和勢能的轉化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年中考物理知識點之動能和勢能的轉化,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動能和勢能的轉化   1、知識結構:   2、動能和重力勢能間的轉化規律:   ①質量一定的物體,如果加速下降,則動能增大,重力勢能減小,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   ②質量一定的物體,如果減速上升,則動能減小,重力勢能增大,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   3、動能與彈性勢能間的轉化規律:
  • 高中物理八大性質力—彈力
    一、彈性形變和彈力1、概念:發生形變的物體,由於要恢復原狀,對與它接觸的物體會產生力的作用,這種力叫做彈力彈力產生的條件:接觸 形變彈性形變:塑性形變:剛性物體的微小形變:2、彈力的判定:利用彈力的條件進行判定微小形變的彈力可以用假設法判定:假設與它接觸的物體不存在,判斷物體的運動狀態是否會發生改變假設與它接觸的物體不存在,判斷物體的運動狀態是否會發生改變
  • 初高中銜接題——動能、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
    近年來,初高中銜接題在物理中考中體現越來越明顯,今天就來學習機械能題型是如何銜接初高中知識點的。③彈性勢能在初中學習了彈性勢能大小的影響因素,即彈性形變的大小。等到了高中,會學到它的計算公式彈性勢能上圖公式是彈性勢能表達式,Ep表示彈性勢能,k表示彈簧的勁度係數
  • 7.2「彈力」知識模型03:彈簧測力計原理
    歡迎來到【鬍子物理】,一個值得您信任的掌上物理家教!知識回顧:彈性:受力形變,不受力恢復到原來形狀的形變叫做彈性形變,能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具有彈性。塑性:受力形變,不受力不能恢復到原來形狀的形變叫做塑性形變,不能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具有塑性。彈力:物體由於發生彈性形變而產生的力叫做彈力。
  • 《彈力》說課稿
    三、說教學目標(過渡句:新課標要求教學目標是多元的,主要包括學會、會學和樂學三個維度,所以我確定了如下的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知道彈性形變與彈力;知道彈力的產生條件;能夠判斷常見幾種彈力的方向;掌握胡克定律。【過程與方法】在實驗探究胡克定律的過程中,學會客觀、科學地分析問題,加強與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 高中物理《彈力》教案
    彈力·教案一、 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知道常見的形變,了解物體的彈性;2.知道彈力產生的條件;3.知道壓力、支持力、繩的拉力都是彈力,能在力的示意圖中畫出它們的方向。【過程與方法】通過探究彈力的存在,能提高在實際問題中確定彈力方向的能力,體會假設推理法解決問題的巧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觀察和了解形變的有趣現象,感受自然界的奧秘,感受學習物理的樂趣,建立把物理學習與生活實踐結合起來的習慣。
  • 初中物理力學概念、重力、彈力,附歷年中考真題+答案,穩拿高分
    所有的知識一旦用起來,將會變成自己的一項技能,尤其是物理。今天的重點在:力的認識和表示、彈力特點、彈簧測力計使用、重力概念。其中彈簧測力計示數問題,重心問題,彈力判斷是難點。大家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初二下不比初二上,力學會一步步越來越難,直到顛覆你的認知!
  • 中考物理白送20分!8種方法全面攻克中考物理四大類型填空題!
    中考已經迫在眉睫,所剩時日已經不足三個月,很多初中生已經磨刀霍霍,做好了拼死一搏的準備,對於優秀生來說,這人生的第一關並不算是一個多大的關隘,但是對於那些物理基礎比較差的同學來說,最後兩個多月簡直是煎熬的過程。那麼,對於物理差的同學,怎麼才能在最後階段快速提高物理成績呢?
  • 隨便使用物理儀器有何後果?兩道「彈簧測力計」題給初學者警示!
    初二物理彈力這節課,是初中物理最重要的力學基礎知識點之一,有關彈力,初中物理多是從定性的角度來研究,這一與高中物理區別非常大。初中物理主要簡單研究三種性質的力,即彈力、重力、摩擦力。關於彈力的三要素,其大小是通過彈簧測力計來測量的,定性來說彈力大小是與發生彈性形變量的大小緊密相關的。但是其方向和作用點,初中物理教材並沒有從非常清晰明確的角度進行闡述。主要是因為彈力的方向情況太多太複雜了。
  • 初二物理下冊學案:7-2 知識點1 彈力
    壓力、支持力、拉力都屬於彈力。3. 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彈力跟彈簧的形變量成正比。相互接觸的物體之間一定存在彈力作用B. 只有受彈簧作用的物體才受到彈力作用C. 只有相互接觸並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間才存在彈力作用D.
  • 高中物理——3.1重力與彈力
    通過實驗觀察抽象概括彈力產生的條件。知道壓力、支持力、拉力都是彈力。通過實驗探究彈簧力和形變量之間的關係,了解胡克定律。02學習重點、難點本節學習的重點是通過實驗探究彈簧彈力和性變量的關係,學習難點是理解重心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