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唯一一個沒有外患的強大王朝,直到朝代末年依舊鎮壓四方!

2021-01-15 那樣的歷史挺有趣

中華上下五千年,每一朝每一代的更替都有諸多原因,正所謂「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此句話說的便是每一個王朝都有它要面臨的外患,不論是強大如一統六國的秦王朝還是短暫如曇花一現的隋朝都要面臨外患時不時的侵擾,要說真正解決了來自外患的威脅,並在衰弱之際也不容侵犯的,中國歷史上,唯有漢王朝。

秦朝強盛時,匈奴曾屢犯邊疆,強大如秦王嬴政也只能派遣蒙恬率軍擊退匈奴又或是建起萬裡長城將其拒之國土之外,卻依舊沒能徹底解決匈奴所帶來的外患,直至衰落。而劉邦又是如何解決匈奴的進犯的呢?

公元前200年,漢高祖劉邦曾率兵抗擊匈奴,卻不想中計,被匈奴圍困於白登山上,史稱「白登之圍」。此事件之後劉邦認識到僅以武力怕是很難解決匈奴的冒犯,於是身邊便有謀士獻策,以「和親」之法來緩解雙方關係。所謂「和親」,就是將大漢的公主嫁到匈奴去,以此加強雙方血緣關係達到自家人不打自家人的和氣場面。但匈奴本是遊牧名族,居無定所,衣食住行皆是問題,生存的信念支撐他們屢犯秦漢疆土,以掠奪食物,人口作為繁衍生息的根本。「和親」解決不了他們生存的根本問題,又豈是維持和平的良計?劉備又豈會不知此中問題?所以他不僅派公主去和親,也為匈奴送去生活的必須品以保證他們不會南下入侵。

居安思危,「和親」雖能換得大漢一時的安寧,卻也難保匈奴不會貪心,藉此向大漢索求更多。所以對大漢,這是個很好的機會,可以休養生息,恢復國力與軍力。漢武帝時,漢朝的國力已經積累到前所未有的強盛,並湧現出衛青、霍去病等優秀將領,匈奴也屢次違反和親條約對大漢國土進行侵犯,漢武帝便利用這個機會武力打擊匈奴,匈奴也因此元氣大傷,逐漸分化為五個部族。大漢雖強盛,但連秦王朝都無法徹底解決的匈奴,大漢想要武力解決談何容易,且大漢也無再多實力去解決分散各地的匈奴餘部,匈奴也同意繼續維持和平,大漢再次進入短暫的和平盛世,而此時匈奴內部卻不平靜了,劉邦的「和親」政策開始發揮作用。

戰後,匈奴內部出現爭奪王位的內患,帶有漢族血統的的後代由於爭奪王位失敗而選擇歸附大漢,此部分匈奴人後被劃分為南匈奴,而其餘的北匈奴依舊實力非凡,並且紮根於西域,但大漢豈會放任其發展,於是又聯合西域各國對北匈奴進行打擊,北匈奴難以抵擋,一部分歸順,其餘人只好遷往歐洲方向,以逃避大漢的打擊。自此,大漢北邊不再有外患侵擾,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即便是到了漢朝末年,南匈奴開始躁動,企圖掀起一番波浪,卻無奈被曹操武力鎮壓,繼而分化匈奴以削弱他們的實力。

大漢王朝就這樣一步步,一直走到滅亡那天,都不曾再遭受外患的侵擾,這在歷史上,也算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

想要了解更多歷史資訊的還請不要忘了點個讚、關注一下哦,謝謝各位看官了!

相關焦點

  • 中國歷史上唯一沒有外患的王朝,直到朝代滅亡,外敵依舊不敢入侵
    ---《左傳·襄公十一年》 中國歷史上的朝代,除了外族統治中國的時期沒有外患以外。大部分都是伴隨著戰亂。 元朝、清朝倒是安穩,因為他們本身就是外患。而其他王朝在完成大一統後,其中多數時間都在防備外敵,宋朝前期要面對西夏和遼,後期面對金朝和蒙古。
  • 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沒有外患的朝代,直到滅亡,依然強大無比!
    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之中,出現了很多朝代,而每一個朝代都因為自己的特色給後世之人留下印記。對比眾多的朝代,我們會發現一個問題,幾乎每個國家都依舊會面臨著被外敵入侵的經歷。當然凡事都有例外,而東漢便是這個例外,這是中國古代史上唯一只有內憂沒有外患的朝代,面對外敵就是無敵的存在,直到亡國之前,外敵依舊不敢入侵。
  • 中國封建朝代的滅亡原因就兩個:外患與內亂
    中國古代的封建王朝,其處於末世衰亡的原因主要就有兩種。一個是外患,一個是內亂。當然,很多朝代的滅亡有時候是外患和內亂同時而至,但細究起來還是外患或者內亂必有其一佔主要原因。朝代中主要因為外患滅亡的比較少,主要有:北宋和南宋,清朝。
  • 中國亡得最冤的王朝,本是史上最強大的王朝,卻因最強大而滅亡
    在中國歷史上,王朝的興衰變化是很常見的。一個王朝的興起總是伴隨著另一個王朝的衰落,這個衰落的王朝最終只能滅亡。被毀滅的王朝幾乎都是因為太衰弱而被新興軍事力量打敗的。但是歷史上有一個朝代是例外。他的毀滅不是因為自己太虛弱,而是因為自己太強。
  • 中國歷史上唯一沒有昏君的朝代,為何不到300年還是滅亡了?
    有一個名詞,每當出現在歷史書中,都會屢屢背上罵名,就是——昏君。昏君固然是一個貶義詞,但聯想到一個人的生活環境,能夠將明君變成昏君的例子,歷史上也並不是沒有,因此每個朝代的末代皇帝,或多或少都沒背上昏庸無道的罵名,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 宋代經濟實力強勁,是唯一完全募兵制的王朝,為何卻是最弱朝代?
    農業手工業尤其商業上的迅速發展,使歷代王朝望而卻步。在海外貿易達到頂峰時,它與世界上50多個國家做過生意。宋代財政收入最高的是六千多萬貫,光是稅收就佔到了70%。因此,宋代無疑是中國歷史上最富有的王朝。然而,綜合國力如此強大的國家,為何卻說是最弱的朝代,其原因在於其中的制度。宋代是中國封建王朝歷史上唯一一個完全實行徵兵制的王朝。
  • 為何古代中國如此強大,卻沒像歐洲一樣開疆拓土,其實就三個原因
    從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大部分統一的朝代都是領先與世界的,唯一能夠與中國抗衡的就是羅馬帝國、阿拉伯帝國,但是他們都存在的時間不長,但即使是這樣,大部分中國的朝代的疆域基本都是固定的,很少有開疆拓土的,這是為什麼呢?
  • 細數中國歷史上的少數民族朝代!
    二、五代時期(後唐、後晉、後漢)(公元923年——公元951年)五代時期是唐朝統治結束之後的一段動蕩時期,包括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個朝代。其中後梁和後周均為漢人所建,而後唐、後晉、後漢則為沙陀族所建。唐朝末年,沙陀族酋長李克用因鎮壓黃巢起義有功,被封晉王,成為一方割據勢力。
  • 中國歷史上的四個小冰河期,既帶來了災難也間接摧毀了四個王朝
    在中國歷史上也曾發生過四次小冰河期,在這四次小冰河期期間內都造成了當時社會的大規模動亂,並且有四個強大的王朝也因此受到衝擊,在他們的王朝末年都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最終造成王朝更迭。這四個王朝都曾是當時的世界強國,殷商傳國五百餘年,締造了輝煌的青銅文化;東漢王朝與羅馬帝國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兩大帝國;唐朝鼎盛之時更是萬國來朝;明朝在當時東亞也是一大霸主。
  • 古埃及最強的朝代,歷14位法老,國祚300餘年,疆域覆蓋半個非洲
    古埃及以公元前3100年第一王朝建立為開始,以公元前30年託勒密王朝滅亡為結束,時間跨度長達近30個世紀,即長達近3000年,一共有32個朝代。由於沒有正式國號的記載,通常按第一王朝、第二王朝、第三王朝的依次順序來表示古埃及的32個朝代,最後一個朝代第三十二王朝別稱託勒密王朝。
  • 中國歷代王朝更迭的背後 與這一變動密切相關
    相對於世界其他國家來說,中國朝代更替非常頻繁。對於歐洲的王朝來說,他們的朝代很少更迭,可以千年不換,為何中國的王朝基本上都很難存在三百多年,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王朝頻繁更迭的背後,通常被總結為土地兼併、吏治崩壞、官逼民反、外敵入侵、帝王荒淫等原因,但現代科學家發現,歷代王朝更迭的背後,幾乎都存在一個共性,還真有一個「天命」的原因。01關於王朝更迭的原因,古人早已深度研究這一問題,最廣為人知的是「天命說」與「五德說」。
  • 中國歷史上有沒有皇位完全是父傳子一脈到底的統一王朝
    直到商朝末年才完全確立了嫡長繼承制。西周一開始就確立了"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的嫡長繼承制,從而進一步完備了宗法制。此後,西周完善後的世襲制和宗法制就成為了封建王朝的主流權力分配製度。「父死子繼」雖然是國家權力分配的主流,但並不是唯一。縱覽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從秦始皇統一六國計算),「父死子繼」的世襲制當中總夾雜著「兄終弟及」和「禪讓制」。例如宋朝的趙匡胤傳位給弟弟趙光義、西漢皇太子劉嬰禪讓給攝皇帝王莽、唐睿宗李旦禪讓給母親武則天。
  • 歐洲歷史十大富強朝代,全都做過歐洲霸主,哈布斯堡王朝不是第一
    要知道,朝代是伴隨君主制的誕生而誕生的,當一個君主制國家被滅掉或吞併,統治這個君主制國家的朝代也會隨之滅亡,所以整個歐洲歷史,朝代的數量比整個中國歷史多很多。漢諾瓦王朝(國祚187年):漢諾瓦王朝是英國歷史一個朝代,始於公元1714年,這一年英國斯圖亞特王朝的女王安妮一世駕崩,因為沒有子女,斯圖亞特王朝絕嗣,英國人找來旁系王室成員、德國人、漢諾瓦家族喬治一世繼承王位,因此漢諾瓦王朝建立,開始統治英國。
  • 古埃及最後一個朝代,國祚275年,開國法老是亞歷山大大帝的心腹
    公元前4000多年,即距今6000多年,埃及境內誕生了君主制國家,由於民族、文化等跟現代埃及完全不同,所以後世稱之為「古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首,另外三個文明古國是古伊拉克、古印度、中國,由於只有中國歷史的民族、文化等沒有斷層,所以世界四大文明古國只有中國沒有帶「古」字,另外三個文明古國已經完全滅亡。
  • 王朝滅亡,非亡於「農民」,而是亡於他們!
    中國多數朝代,都不是亡於「農民」,而是亡於「權貴」 ——由既得利益階層內部的某一支勢力兵變 歷史上,單純的農民起義,從來都不足以導致一個王朝的根本性覆滅。 例子比比皆是: 秦末,陳勝、吳廣這樣的小民起義,被史學家們喊得震天響,實際上只過了半年,內部就四分五裂了,陳勝、吳廣也身首異處。
  • 史上很憋屈的王朝,皇帝一個比一個厲害,最後還是落得滅亡的下場
    有些人對某一朝代非常喜愛、崇拜,有些人則非常憎恨這個朝代,甚至會進行各種各樣的批評。但在這些古老的封建王朝中,有一個王朝卻讓絕大多數人非常認同,而且都認為這個王朝的滅亡很可惜,這個王朝就是大漢王朝。看看其他朝代的歷史,我們會發現,在這些朝代的歷代皇帝中,只有少數皇帝可以稱得上是明君,而其他的皇帝則是一些昏庸之輩。
  • 世界四大文明古國,除了中國,其餘國家第一個大一統朝代是什麼?
    世界四大文明古國,是後世公認的有最悠久歷史的四個文明發源地,分別是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中國,對應國家是今天的埃及、伊拉克、印度、中國。為何前三個文明發源地都有古字,而中國沒有,那是因為只有中國歷史和文明沒有斷層,一直延續和保留下來。
  • 法國歷史最強大的朝代,稱霸歐洲將近半個世紀,最終被大革命推翻
    既然君主制開始,朝代隨之開始,第一個朝代是統治法蘭克王國的加洛林王朝的分支,仍被視為加洛林王朝,第一位君主是查理大帝的兒子路易一世的第四子路易二世,史稱「禿頭查理」。加洛林王朝之後,法國歷史經歷了卡佩王朝、瓦盧瓦王朝、波旁王朝、奧爾良王朝、波拿巴王朝,一共六個朝代,其中最強大的朝代,毫無疑問是波旁王朝。
  • 一口氣讀懂中國歷史朝代,來龍去脈先後順序,不再傻傻分不清楚
    中華五千年歷史,經歷了無數次朝代更迭,其中我們最熟悉的便是秦、漢、晉、隋、唐、宋、元、明、清這九個主要的大一統王朝。但對於其他分裂王朝和短命王朝,大多數人則知之甚少。比如,之前大火的電視劇《琅琊榜》,其歷史原型是南北朝時期的南梁,但對於這個冷門朝代,觀眾們並不那麼了解。
  • 歷史探秘:出現九位太后垂簾聽政的王朝 到底是哪個朝代?
    歷史探秘:出現九位太后垂簾聽政的王朝 到底是哪個朝代?時間:2020-12-04 14:04   來源:趣歷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歷史探秘:出現九位太后垂簾聽政的王朝 到底是哪個朝代? 在封建時代,男性位於權力的核心,而女性則處於從屬地位,但歷史上還是出現了女性幹預朝政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