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萬裡,我在「武夷山水」等你!
庚子年臨近中秋,茶香、桂花香瀰漫著南平武夷山的每個角落。
馬雲在一家茶企手拿水篩「搖青」、在一茶館品茶的照片和視頻刷爆手機朋友圈。
9月21日,2020阿里巴巴豐收購物節發布會暨中國農產品地域品牌價值授牌儀式在山西運城舉行。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與阿里巴巴聯合發布中國農產品地域品牌價值,首批發布的9個農產品地域品牌價值累計高達3000億,其中,福建共有武夷巖茶、琯溪蜜柚、武夷紅茶3個地理標誌產品入選中國農產品地域品牌價值2020年標杆品牌。馬雲此行正是衝著武夷巖茶、武夷紅茶這兩個標杆品牌而來。
丁酉試水 戰略性創新推動青山變「金山」
在福建的版圖上,上蒼賜給最北部2.6萬平方公裡的南平地球同緯度最好的生態。這裡千山盡翠,良田萬頃。作為農業、林業大市,農林業產業種類多而全,尤其在茶葉、果蔬、食用菌、畜牧水產、花卉、苗木、中藥材等方面具有輸出優勢,形成了武夷山茶業、光澤雞業、延平乳業、順昌菇業等特色優勢產業。多年來,南平農林牧漁業增加值增速始終位居全省第一。2017年,南平市還成為首批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範區。
南平十個縣(市、區)均有拿得出手的好產品,正如那句廣告語「南平有味,原汁原味」。但叫得響的好產品鳳毛麟角,特別是達綠色食品級的農產品,卻賣不出好價錢。
面對有品質無品牌,有貨源無價格的尷尬,從2017開始,南平市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指引下,從戰略性創新入手,把生態資源優勢與武夷山「雙世遺」品牌優勢有機結合,實施「武夷品牌」建設工程,著力打好綠色牌、念響山水經,以大武夷綠色生態為閩北優質產品賦能,以政府為武夷品牌誠信背書,全力打造覆蓋全區域、全品類、全產業鏈的「武夷山水」區域公用品牌,使其代言南平綠色優質農產品,在打品牌中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加快推動青山變「金山」。努力走出一條品牌帶動,經濟生態互融共生、互促共進的綠色發展新路子。
武夷山水品牌運營管理有限公司掛牌,武夷山水品牌檢驗檢測中心成立,「區塊鏈」一品一碼全程朔源系統啟動,武夷山水品牌展示館加盟店開張……
各縣市區紛紛「拾柴」,升火升溫。松谿縣將品牌建設資金列入縣財政預算,每年不少於300萬;對到上海、廣州等重點城市開「武夷山水」品牌店(面積不低於30平方米)的,單店獎勵10萬元。延平區對積極參與打造「武夷山水」富有特色和潛力的企業給予融資支持;對被授權使用「武夷山水」品牌的企業一次性獎勵2萬元;通過市以上主流媒體開展「武夷山水」品牌宣傳的企業,給予直接廣告費對半獎勵。
爬山涉水 讓品牌成為拉動產業新「引擎」
南平的品牌建設剛開始可謂爬山涉水。如何讓幹部先學會「吆喝」品牌?
懷揣著對知識充電的渴望,對品牌路徑的求索,2018年10月22日至26日,南平市赴浙江大學武夷品牌建設專題研修班的70多名學員走進了桂花芳香瀰漫的杭城,走進了書香四溢的浙大,走進了茶香悠悠的安吉……
這次培訓選址浙江,基於該省對區域公用品牌的打造和品牌強省有「他山之石」。在臨安山核桃產業基地,在安吉白茶產業的龍頭企業,學員們通過實地調研、座談,深感浙江人理念先進,思路超前,品牌知名,效益凸顯。
《農產品品牌的創造與管理》一課由浙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周潔紅主講。在互動環節,學員徐春暉求解區域品牌與企業主體如何「互聯」。周教授的「副品牌」、「母子品牌」說讓學員們茅塞頓開。
「語言釘」、「視覺錘」、「播傳錨」,這些從未聽說過的品牌運營專業術語在課後很快被學員們所熟記。「含胺基酸最高的白茶」、「南平市的旅遊景區超級形象是什麼」、「閩北優質大米獨特價值定位在哪裡?」大家把培訓所學所想開始過度到有效轉化運用上來,思想碰撞出的火花讓新思路洞開一尺,駕馭綠色發展,品牌建設的新本領也就高招一丈。
同時,南平市借智借力,高位謀劃,邀請國家有關部委和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廈門大學、南開大學等部門機構領導專家開展專題調研、「會診開方」,精心編制《「武夷品牌」發展戰略規劃》《優質農產品品牌發展規劃》,繪製了武夷品牌建設線路圖、施工圖,明確按照「統一公用品牌、統一質量標準、統一產品檢測、統一宣傳運營」要求,構建政府「背書」、市場化運作、高質量品質管控的總體框架體系。
閩北好山好水,沃土千頃,插根扁擔都會發芽。如何以高品質鑄就靚品牌。一方面,結合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範區建設,大力推行綠色生態種養,建立農藥化肥長效管控機制,積極推廣生物防控和有機肥,全面降肥降藥,切斷汙染物進入山場農田的鏈條。另一方面,嚴把入口關、落實否決制,制定了《「武夷山水」公用商標使用管理辦法》,加強對入圍「武夷品牌」企業的管理和監督檢查,確保每季度對入圍用標產品抽檢全覆蓋,督促品牌使用主體強化自律、誠信經營,防止「劣幣驅逐良幣」,啟動退出機制,目前已有三家入圍企業止步授牌授標,確保了「武夷山水」品牌品的含金量和信譽度。
產業賦能,讓「武夷山水」成為拉動產業的「引擎」。
浦城,林茂糧豐,這裡是全國商品糧基地縣。自古有「浦城收一收,有米下福州」之說。2018年,「浦城大米」入選「武夷山水」品牌,該縣藉助「武夷山水」公用品牌,趁勢而上做強做大浦城大米產業。隨著「北有五常米,南有浦城糧」這「語言釘」的傳播,更是提升了浦城的城市形象和美譽度。
政和與福安都盛產白茶,但政和白茶原先藏在深山人未識。隨著「政和白茶」品牌的廣泛傳播,政和白茶在市場上名聲鵲起,不僅從省內賣到了省外,還走出了國門。「我的閩峰白茶成為武夷山水品牌後得到客戶認可,營業額增加了50%,訂單量明顯增加。」政和閩峰茶業負責人張鑫欣喜地介紹。入圍企業產品的暢銷,帶來的是原料的價值提升,政和白茶茶青每公斤單價逐年上漲30%,帶動了一批貧困戶增收脫貧。
「有政府主導,企業主營,部門參與,南平市試水品牌建設工程呈現吹糠見米之成效。」南平實業集團老總郭緋紅說:「通過品牌引導小農戶對接大市場,從分散無序生產轉向有組織有規模生產,推動供給和需求結構升級,以市場配置資源促進生產要素流向品牌企業,以品牌建設倒逼企業提供更多適銷對路、品質上乘的農產品,從而做大做強產業」。
文化賦能、科技賦能、資本賦能讓品牌經營主體邁上快車道,眾多企業通過品牌路徑實現了一、二、三產業的融合。浦城是中國剪紙之鄉,又是「香飄雲天外、紅似少女羞」的中國丹桂之香。生產丹桂系列食品的浦城木樨園公司將剪紙藝術設計到產品包裝盒上,把地方獨特的文化故事呈現給客戶,產品成為了超市、高速服務區的熱銷伴手禮。退伍軍人黃向東創辦的小密包酒公司從一把米、到一壺酒、再到一個四A工業旅遊包酒文化博覽園,將三產融合的故事演繹得風生水起,吸引閩浙贛遊客紛至沓來。
一池春水 生態優勢華麗轉身誰人不識「武夷」
歷經三年的「跋山涉水」,如今,「武夷山水」品牌建設恰似萬裡春風吹皺一池春水。截至今年9月,已有306家市級農業、林業龍頭企業,地理標誌產品企業,非遺產品企業入圍「武夷山水」品牌。
品牌推介一直是重錘響鼓:
2018年4月,南平竹筍、政和白茶、浦城大米、建陽桔柚4種農副產品列入央視「國家品牌計劃——廣告精準扶貧」項目。5月,南平竹筍、政和白茶宣傳片在央視亮相,一經播出,閩北山貨成了市場上的「香餑餑」。
2019年7月17日,「武夷山水」品牌宣介活動在北京飯店舉行。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副理事長馬林聰代表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對南平武夷品牌進京表示讚賞,他認為,南平市實施品牌戰略,培育農林產品區域公用品牌,通過創建「武夷山水」公用品牌,建立統一標準、統一檢測、統一宣傳、統一營銷模式,引領現代農業、旅遊、健康養生等綠色產業發展,促進了經濟的高質量發展。相信在南平市委、市政府的積極推動下,「武夷山水」區域公用品牌一定會走向全國、享譽世界。
北京市民在「武夷山水」品牌產品展示品鑑活動現場,現場品鑑和感受閩北的綠色、安全、優質生態產品後讚不絕口。東城區委書記夏林茂告訴記者,此次「武夷山水」品牌宣介活動在東城區開展是雙方合作的良好開端,東城區將藉助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有利契機,把與南平的區域合作作為難得的發展機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與南平市開展廣泛深入的交流合作,特別是以拓寬農產品進京渠道為突破口,發揮市場主體作用,做好綠色發展的文章。
同時,線上線下品牌旗艦店,微信商城似繁花點點。
2020年8月22日,南平市「武夷山水」·天貓正宗原產地活動在建陽建發悅城中心南廣場舉行啟動儀式。此次活動是一次展示「武夷山水」品牌建設成果的盛會,旨在加快健全完善「武夷山水」品控體系,進一步培育打造本土優勢品牌,持續拓寬線上產品銷售渠道,提升品牌影響力,真正讓閩北的好產品贏取好口碑、賣出好價錢。出席活動的阿里巴巴·天貓茶行業總監童嬰認為,生態是閩北最大的發展優勢,南平市認真踐行黨中央「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文明思想,打造覆蓋全區域、全品類、全產業鏈的「武夷山水」區域公用品牌,真正把生態資源優勢轉變為了經濟發展優勢。
光澤生態食品城的武夷純然系列農產品已入駐盒馬鮮生門店,售價比普通同類農產品貴了一倍,真正讓好產品賣出了好價錢。武夷星茶業和享通蔬菜2家企業入圍福建名牌農產品,596家農產品生產主體納入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信息平臺,已有「三品一標」認證農產品618個。「武夷山水」品牌連續兩年在中國區域品牌聯盟評選中位列前三,15個品牌邁入2019年中國品牌價值評價5億元榜單。
在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理事長劉平均看來,南平利用當地最負盛名的「武夷」做標識,推動品牌建設,這一方法在全國亦是創新之舉。政府又能發揮「搭臺」作用,統一監管,將有效提升全市企業品牌水平,走上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道路。
玉女峰、大王峰、一葉輕舟。水墨白描勾勒的「武夷山水」品牌LOU標識簡潔流暢,這一「視覺錘」已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所青睞,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認知與辨識。
山水清音,武夷迴響。紅土地上的閩北人,正在演繹綠武夷品牌之路的破蛹蝶變。(楊鴻)
(責任編輯:王炬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