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南平實施品牌建設工程紀實 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2021-01-15 中國經濟網

  春風萬裡,我在「武夷山水」等你!

  庚子年臨近中秋,茶香、桂花香瀰漫著南平武夷山的每個角落。

  馬雲在一家茶企手拿水篩「搖青」、在一茶館品茶的照片和視頻刷爆手機朋友圈。

  9月21日,2020阿里巴巴豐收購物節發布會暨中國農產品地域品牌價值授牌儀式在山西運城舉行。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與阿里巴巴聯合發布中國農產品地域品牌價值,首批發布的9個農產品地域品牌價值累計高達3000億,其中,福建共有武夷巖茶、琯溪蜜柚、武夷紅茶3個地理標誌產品入選中國農產品地域品牌價值2020年標杆品牌。馬雲此行正是衝著武夷巖茶、武夷紅茶這兩個標杆品牌而來。

  丁酉試水 戰略性創新推動青山變「金山」

  在福建的版圖上,上蒼賜給最北部2.6萬平方公裡的南平地球同緯度最好的生態。這裡千山盡翠,良田萬頃。作為農業、林業大市,農林業產業種類多而全,尤其在茶葉、果蔬、食用菌、畜牧水產、花卉、苗木、中藥材等方面具有輸出優勢,形成了武夷山茶業、光澤雞業、延平乳業、順昌菇業等特色優勢產業。多年來,南平農林牧漁業增加值增速始終位居全省第一。2017年,南平市還成為首批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範區。

  南平十個縣(市、區)均有拿得出手的好產品,正如那句廣告語「南平有味,原汁原味」。但叫得響的好產品鳳毛麟角,特別是達綠色食品級的農產品,卻賣不出好價錢。

  面對有品質無品牌,有貨源無價格的尷尬,從2017開始,南平市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指引下,從戰略性創新入手,把生態資源優勢與武夷山「雙世遺」品牌優勢有機結合,實施「武夷品牌」建設工程,著力打好綠色牌、念響山水經,以大武夷綠色生態為閩北優質產品賦能,以政府為武夷品牌誠信背書,全力打造覆蓋全區域、全品類、全產業鏈的「武夷山水」區域公用品牌,使其代言南平綠色優質農產品,在打品牌中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加快推動青山變「金山」。努力走出一條品牌帶動,經濟生態互融共生、互促共進的綠色發展新路子。

  武夷山水品牌運營管理有限公司掛牌,武夷山水品牌檢驗檢測中心成立,「區塊鏈」一品一碼全程朔源系統啟動,武夷山水品牌展示館加盟店開張……

  各縣市區紛紛「拾柴」,升火升溫。松谿縣將品牌建設資金列入縣財政預算,每年不少於300萬;對到上海、廣州等重點城市開「武夷山水」品牌店(面積不低於30平方米)的,單店獎勵10萬元。延平區對積極參與打造「武夷山水」富有特色和潛力的企業給予融資支持;對被授權使用「武夷山水」品牌的企業一次性獎勵2萬元;通過市以上主流媒體開展「武夷山水」品牌宣傳的企業,給予直接廣告費對半獎勵。

  爬山涉水 讓品牌成為拉動產業新「引擎」

  南平的品牌建設剛開始可謂爬山涉水。如何讓幹部先學會「吆喝」品牌?

  懷揣著對知識充電的渴望,對品牌路徑的求索,2018年10月22日至26日,南平市赴浙江大學武夷品牌建設專題研修班的70多名學員走進了桂花芳香瀰漫的杭城,走進了書香四溢的浙大,走進了茶香悠悠的安吉……

  這次培訓選址浙江,基於該省對區域公用品牌的打造和品牌強省有「他山之石」。在臨安山核桃產業基地,在安吉白茶產業的龍頭企業,學員們通過實地調研、座談,深感浙江人理念先進,思路超前,品牌知名,效益凸顯。

  《農產品品牌的創造與管理》一課由浙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周潔紅主講。在互動環節,學員徐春暉求解區域品牌與企業主體如何「互聯」。周教授的「副品牌」、「母子品牌」說讓學員們茅塞頓開。

  「語言釘」、「視覺錘」、「播傳錨」,這些從未聽說過的品牌運營專業術語在課後很快被學員們所熟記。「含胺基酸最高的白茶」、「南平市的旅遊景區超級形象是什麼」、「閩北優質大米獨特價值定位在哪裡?」大家把培訓所學所想開始過度到有效轉化運用上來,思想碰撞出的火花讓新思路洞開一尺,駕馭綠色發展,品牌建設的新本領也就高招一丈。

  同時,南平市借智借力,高位謀劃,邀請國家有關部委和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廈門大學、南開大學等部門機構領導專家開展專題調研、「會診開方」,精心編制《「武夷品牌」發展戰略規劃》《優質農產品品牌發展規劃》,繪製了武夷品牌建設線路圖、施工圖,明確按照「統一公用品牌、統一質量標準、統一產品檢測、統一宣傳運營」要求,構建政府「背書」、市場化運作、高質量品質管控的總體框架體系。

  閩北好山好水,沃土千頃,插根扁擔都會發芽。如何以高品質鑄就靚品牌。一方面,結合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範區建設,大力推行綠色生態種養,建立農藥化肥長效管控機制,積極推廣生物防控和有機肥,全面降肥降藥,切斷汙染物進入山場農田的鏈條。另一方面,嚴把入口關、落實否決制,制定了《「武夷山水」公用商標使用管理辦法》,加強對入圍「武夷品牌」企業的管理和監督檢查,確保每季度對入圍用標產品抽檢全覆蓋,督促品牌使用主體強化自律、誠信經營,防止「劣幣驅逐良幣」,啟動退出機制,目前已有三家入圍企業止步授牌授標,確保了「武夷山水」品牌品的含金量和信譽度。

  產業賦能,讓「武夷山水」成為拉動產業的「引擎」。

  浦城,林茂糧豐,這裡是全國商品糧基地縣。自古有「浦城收一收,有米下福州」之說。2018年,「浦城大米」入選「武夷山水」品牌,該縣藉助「武夷山水」公用品牌,趁勢而上做強做大浦城大米產業。隨著「北有五常米,南有浦城糧」這「語言釘」的傳播,更是提升了浦城的城市形象和美譽度。

  政和與福安都盛產白茶,但政和白茶原先藏在深山人未識。隨著「政和白茶」品牌的廣泛傳播,政和白茶在市場上名聲鵲起,不僅從省內賣到了省外,還走出了國門。「我的閩峰白茶成為武夷山水品牌後得到客戶認可,營業額增加了50%,訂單量明顯增加。」政和閩峰茶業負責人張鑫欣喜地介紹。入圍企業產品的暢銷,帶來的是原料的價值提升,政和白茶茶青每公斤單價逐年上漲30%,帶動了一批貧困戶增收脫貧。

  「有政府主導,企業主營,部門參與,南平市試水品牌建設工程呈現吹糠見米之成效。」南平實業集團老總郭緋紅說:「通過品牌引導小農戶對接大市場,從分散無序生產轉向有組織有規模生產,推動供給和需求結構升級,以市場配置資源促進生產要素流向品牌企業,以品牌建設倒逼企業提供更多適銷對路、品質上乘的農產品,從而做大做強產業」。

  文化賦能、科技賦能、資本賦能讓品牌經營主體邁上快車道,眾多企業通過品牌路徑實現了一、二、三產業的融合。浦城是中國剪紙之鄉,又是「香飄雲天外、紅似少女羞」的中國丹桂之香。生產丹桂系列食品的浦城木樨園公司將剪紙藝術設計到產品包裝盒上,把地方獨特的文化故事呈現給客戶,產品成為了超市、高速服務區的熱銷伴手禮。退伍軍人黃向東創辦的小密包酒公司從一把米、到一壺酒、再到一個四A工業旅遊包酒文化博覽園,將三產融合的故事演繹得風生水起,吸引閩浙贛遊客紛至沓來。

  一池春水 生態優勢華麗轉身誰人不識「武夷」

  歷經三年的「跋山涉水」,如今,「武夷山水」品牌建設恰似萬裡春風吹皺一池春水。截至今年9月,已有306家市級農業、林業龍頭企業,地理標誌產品企業,非遺產品企業入圍「武夷山水」品牌。

  品牌推介一直是重錘響鼓:

  2018年4月,南平竹筍、政和白茶、浦城大米、建陽桔柚4種農副產品列入央視「國家品牌計劃——廣告精準扶貧」項目。5月,南平竹筍、政和白茶宣傳片在央視亮相,一經播出,閩北山貨成了市場上的「香餑餑」。

  2019年7月17日,「武夷山水」品牌宣介活動在北京飯店舉行。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副理事長馬林聰代表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對南平武夷品牌進京表示讚賞,他認為,南平市實施品牌戰略,培育農林產品區域公用品牌,通過創建「武夷山水」公用品牌,建立統一標準、統一檢測、統一宣傳、統一營銷模式,引領現代農業、旅遊、健康養生等綠色產業發展,促進了經濟的高質量發展。相信在南平市委、市政府的積極推動下,「武夷山水」區域公用品牌一定會走向全國、享譽世界。

  北京市民在「武夷山水」品牌產品展示品鑑活動現場,現場品鑑和感受閩北的綠色、安全、優質生態產品後讚不絕口。東城區委書記夏林茂告訴記者,此次「武夷山水」品牌宣介活動在東城區開展是雙方合作的良好開端,東城區將藉助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有利契機,把與南平的區域合作作為難得的發展機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與南平市開展廣泛深入的交流合作,特別是以拓寬農產品進京渠道為突破口,發揮市場主體作用,做好綠色發展的文章。

  同時,線上線下品牌旗艦店,微信商城似繁花點點。

  2020年8月22日,南平市「武夷山水」·天貓正宗原產地活動在建陽建發悅城中心南廣場舉行啟動儀式。此次活動是一次展示「武夷山水」品牌建設成果的盛會,旨在加快健全完善「武夷山水」品控體系,進一步培育打造本土優勢品牌,持續拓寬線上產品銷售渠道,提升品牌影響力,真正讓閩北的好產品贏取好口碑、賣出好價錢。出席活動的阿里巴巴·天貓茶行業總監童嬰認為,生態是閩北最大的發展優勢,南平市認真踐行黨中央「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文明思想,打造覆蓋全區域、全品類、全產業鏈的「武夷山水」區域公用品牌,真正把生態資源優勢轉變為了經濟發展優勢。

  光澤生態食品城的武夷純然系列農產品已入駐盒馬鮮生門店,售價比普通同類農產品貴了一倍,真正讓好產品賣出了好價錢。武夷星茶業和享通蔬菜2家企業入圍福建名牌農產品,596家農產品生產主體納入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信息平臺,已有「三品一標」認證農產品618個。「武夷山水」品牌連續兩年在中國區域品牌聯盟評選中位列前三,15個品牌邁入2019年中國品牌價值評價5億元榜單。

  在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理事長劉平均看來,南平利用當地最負盛名的「武夷」做標識,推動品牌建設,這一方法在全國亦是創新之舉。政府又能發揮「搭臺」作用,統一監管,將有效提升全市企業品牌水平,走上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道路。

  玉女峰、大王峰、一葉輕舟。水墨白描勾勒的「武夷山水」品牌LOU標識簡潔流暢,這一「視覺錘」已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所青睞,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認知與辨識。

  山水清音,武夷迴響。紅土地上的閩北人,正在演繹綠武夷品牌之路的破蛹蝶變。(楊鴻)

(責任編輯:王炬鵬)

相關焦點

  • ...水美經濟」提供新動能〉南平2019年綠色產業規模工業增加值比重...
    這是記者在福建武夷山舉行的第十四屆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上獲悉的。綠色、生態已成為南平的代名詞,南平探索走出一條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的發展新路。創新打造「生態銀行」「水美經濟」地處福建閩北、閩江上遊的南平市,近年來積極發揮自然資源優勢,努力探索山區特色的綠色發展路子,把生態優勢、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產業優勢,構建了以生態文明治理現代化為目標、以「選準做優」與綠水青山相得益彰的七大綠色產業為支撐、以「武夷品牌」、「生態銀行」、「水美經濟」三項創新為動力、以綠色發展考核評價體系為導向的綠色發展體系。
  • 中國化學工程第七建設有限公司品牌建設紀實
    在高質量發展新時代,企業之間的競爭已從單純的產品、價格競爭轉向更高階段的品牌競爭。成渝地區社會和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企業的品牌建設、區域的品牌打造和國際化品牌的培育。近日,四川省企業聯合會、四川省企業家協會授予了中國化學工程第七建設有限公司(簡稱七化建)首家四川省品牌建設示範企業,成功塑造了品牌建設標杆,在四川企業品牌建設發展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
  • 鄉風文明建設讓鄉村更美好 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鄉村振興戰略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個方面提出了總體要求,其中鄉風文明貫穿於鄉村振興的始終,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靈魂所在。
  • 看南平 〉《福建衛視新聞》播出:南平推動全會精神進企業
    日前,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南平市委宣講團把全會精神帶到項目、企業一線,推動全會精神在基層落地生根。在南平武夷新區,雲谷小區二期工程已全面展開。宣講團成員來到這裡,面對面向建設單位黨員幹部職工宣講全會精神。
  • 12月2日財經早餐 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從國家戰略高度和進入新發展階段要求出發,全面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促進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  國家林草局有關負責人1日表示,我國全面完成生態扶貧各項目標任務,助力2000多萬貧困人口增加收入。  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預選著陸區,成為我國第三個成功實施月面軟著陸的探測器。
  • 美麗中國先鋒榜(28)|福建南平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踐行「兩山」理念
    2018 年 4 月,南平市委市政府出臺《關於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加快國家生態文明實驗區建設的實施意見》,提出圍繞推動林業高質量發展,持續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開發利用集體林業多種功能,著力構建現代林業產權制度,引導適度規模經營,更好地實現「生態美、百姓富」。
  • 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 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同時,在國家有關重大發展戰略諸如區域發展、鄉村振興、新型城鎮化、旅遊產業發展等實施推進中,也要更加關注文化維度、激活文化元素、做足文化文章、用好文化力量,推動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的高質量發展與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深度融合、協同並進。
  • 越南經濟呈現 J型復甦態勢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在全球經濟衰退的大背景下,可以說越南交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成為世界上實現經濟正增長並保持相對較快增速的國家之一。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越南高度重視,及時採取有效防控措施,最大程度限制與各國人員交流。同時,動用整個社會體系,部門與地方聯動,及時採取全方位防控措施。通過早發現、早隔離,及時追蹤病人軌跡、加強檢測、擴大隔離範圍等諸多手段,取得了較好的防控效果。
  • 央視為何推出《在南平看見美麗中國》公益宣傳片
    《在南平看見美麗中國》系列公益宣傳片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總經理室繼《美麗中國看湖州》《美麗中國看延慶》之後,最新創作的「美麗中國」品牌主題公益宣傳片,於2021年1月1日起在總臺央視全頻道播出。總臺總經理室自2020年6月啟動該項目以來,多次與南平市委宣傳部召開座談會、創意討論會,並組織項目團隊赴福建南平多地進行深入調研,選景構思,挖掘代表人物故事。該系列公益宣傳片分為「生態篇」和「文化篇」,其中「生態篇」《在南平看見美麗中國》緊緊圍繞福建南平對「兩山」理念的實踐,全面展現福建南平推進生態文明治理現代化的創新模式。
  • 老工業基地裡走出「798」 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7」字頭代號下的電子工業搖籃  北京日報1957年6月30日1版《我國有線電和無線電工業又一新成就》報導,新中國剛成立時,我國有線電和無線電工業的基礎極其薄弱。1951年,國家決定在北京建立北京電子管廠和華北無線電器材聯合廠。
  • 資料:澳大利亞概況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上世紀70年代以來,進行了一系列經濟改革,大力發展對外貿易,經濟保持較快增長。2008年之前的17年,經濟年均增長率為3.5%,在經合組織國家中名列前茅。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2009年經濟增幅有所放緩。但由於澳金融體系穩健,監管嚴格,宏觀經濟政策調整空間大,在危機中表現好於其他西方國家。本世紀以來經歷了礦業繁榮期,但對其他行業造成擠壓。
  • 中央電視臺「國家品牌計劃—廣告精準扶貧」項目福建推介產品發布...
    中央電視臺「國家品牌計劃—廣告精準扶貧」項目福建推介產品發布會舉行 2018-03-30 23:28:05  來源:福州新聞網  作者:吳暉
  • 「網紅打卡地」助力文旅發展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近日,人民日報人民文旅研究院聯合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網際網路與新經濟專業委員會共同發布《全國文旅「網紅打卡地」TOP20價值推薦榜》,以「新景點、新旅遊、新賦能」為主題,通過大數據篩選、專家推介和網絡徵集三種方式對優質「網紅打卡地」進行甄選研究,西藏雅魯藏布大峽谷以總分76.35分高居第6位。
  • 支持建設崇武國家級海洋公園 推進泉州海洋經濟建設
    省本報訊 (記者 鄭意凡 張珺)18日,第十一屆中國·海峽項目成果交易會期間,省海洋與漁業廳與市政府籤訂《共同推進泉州海洋經濟強市建設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支持石獅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海洋高新技術產業園、石獅海洋生物科技園、泉州臺商投資區海洋經濟產業園、南安海峽科技生態城、石井新港區、晉江深滬海洋生物科技園(水產品加工園)和惠安鬥尾港口區綜合物流園等園區建設,爭取列入國家、省級海洋經濟產業示範園區。支持泉州海洋生物育種與健康養殖、海洋藥物和生物製品、海洋高端裝備製造和海水利用等產業列入國家、省海洋高新技術產業基地試點。
  • 易會滿:提高直接融資比重 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第一個五年。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對於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一)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是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迫切要求。
  • 經濟觀察:「軌道上的福建」初步形成
    (經濟觀察)「軌道上的福建」初步形成  中新網福州1月13日電 (記者 龍敏)隨著衢(州)寧(德)鐵路、福(州)平(潭)鐵路去年開通運營,「軌道上的福建」初步形成。  如今,福建在全國率先實現設區市動車環閩運營,福州、廈門雙雙邁入「地鐵換乘時代」。同時,「環閩遊」已成為福建旅遊的知名品牌。
  • 文化強國 對年輕人意味著什麼 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活躍在網際網路平臺上的年輕人,開始成為中國對外傳播的新生力量。  2011年,中國開始在紐約時代廣場大屏幕投放國家形象系列宣傳片。將中國面孔投向「世界的十字路口」這一舉措,被視作中國以更積極的姿態投入公共外交的嘗試。  從時代廣場宣傳片投放到李子柒走紅,這十年是中國經濟實力和國際影響力飛速提升的十年,同時也是對外傳播意識形態和話語方式悄然變化的十年。
  • 鄭冬梅:深度經略海洋 以海峽藍色經濟發展助推海絲核心區建設
    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與沿線國家加強戰略對接、務實合作。同時他在談到2017年重點工作任務時明確提出:推進海洋經濟示範區建設,加快建設海洋強國,堅決維護國家海洋權益。福建省在「一帶一路」戰略中區位獨特、地位凸顯,「海絲」核心區功能定位在互聯互通、經貿合作、體制創新、人文交流等領域發揮引領、示範、聚集、輻射作用。
  • 名詞解釋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中國經濟網信息免責聲明:
  • 福建泉州:古法復原明代福船 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在福建泉州市泉港區峰尾漁港造船廠,記者見到這艘長約30米、深2.15米的大型福船,以及穿著工服在船邊忙碌的黃唐陽。  泉州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城市,泉港區是「中國水密隔艙福船文化之鄉」。黃唐陽出身於泉港區峰尾鎮黃氏造船世家,這個世家已經延續十多代,祖先曾為鄭和下西洋打造過寶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