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研究癌症論文」一等獎被撤銷,父親致歉,一場悲劇被倖免

2020-12-04 尋人影視

少年強則國強,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人們了解信息的渠道方方面面,也湧現出了很多「超級少年」。在《詩詞大會》《最強大腦》等節目上,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稚嫩的面孔。

「小學生研究癌症論文獲獎」引熱議,真相究竟如何

近日,一則「小學生研究癌症論文獲獎的事情」,一經網絡曝光,便在社會上引起了熱議。畢竟,這樣有難度的論文,僅憑一名小學生的個人能力是無法做到的。一時間,質疑之聲四起。

7月15日,第34屆雲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組委會辦公室就「小學生研究癌症論文」一事發布調查和處理結果情況通報。專家組認定:項目研究報告的專業程度超出了作者認知水平和寫作能力,項目研究報告不可能由作者本人獨立撰寫,大賽組委會根據評委會建議,決定撤銷該項目第34屆雲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項目(小學組)一等獎獎項,收回獎牌和證書。

隨後,男孩父親也針對此事致歉,承認該課題是在老師和父母的指導下完成,在項目申報過程中,未充分掌握及領會組委會發布的「項目報告必須是作者本人撰寫」的相關信息,過度參與了項目書文本材料的編撰過程,使用大量生物醫學專業術語。因此,才給大家造成誤會的,並對自己這樣的行為,進行了誠摯道歉。

溺愛,讓比賽的初衷變了質

比賽的目的是鼓勵科研,選拔真正優秀的人才。科學必須要嚴謹,容不得半點馬虎。這位父親愛護孩子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長遠考慮,這樣其實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還有很多親子活動的現場,我們會看到這樣的家長。活動本來是為了促進孩子和父母的關心和溝通,卻被一些不懂事的家長變成了一次炫耀的機會。原本很好的同學關係,卻在父母們的幹預下,變得非常糟糕。

孫楊媽媽的失敗,提醒我們父母究竟應該充當什麼角色

作為父母,我們應儘可能引導。為孩子學習生活提供幫助,但是學習的主體是他們,應該充分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而非將通往成功的星光大道鋪好,讓孩子坐享其成,孩子非但感覺不到價值,而且在之後的學習中,也會產生依賴心理。孰輕孰重,大家不會不清楚。

孫楊媽媽典型的包攬一切,最終培養出了「巨嬰」。原本可以在泳壇叱吒風雲,卻因為種種原因被禁賽。這樣的前車之鑑,還不足以為大家敲響警鐘嗎?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以身作則才是最好的榜樣

成功的路上沒有捷徑,必須腳踏實地。家長們「望子成龍」的想法沒有錯,但是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方法,甩手掌柜不可取,大包大攬更不行。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各位家長不妨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對於這位父親的做法,你怎麼看?你有什麼好的教育方法,也可以在下方留言哦!

相關焦點

  • 雲南「小學生研究癌症論文」一等獎被撤銷!其父致歉
    近日,一項名為《C10orf67 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的獲獎作品引發人們關注和質疑。該項目獲第34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三等獎、第34屆雲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競賽項目一等獎,唯一研究者是雲南省昆明市盤龍區某小學六年級學生陳某某。
  • 小學生研究癌症論文一等獎被撤銷 收回獎牌和證書 獲獎小學生父親...
    小學生研究癌症獲獎引起譁然!近日,昆明市一名六年級小學生以「C10orf67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項目獲第34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小學組三等獎引發關注。15日,第34屆雲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組委會辦公室發布通報稱,決定撤銷該項目所獲的「第34屆雲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項目(小學組)一等獎」。
  • 雲南撤銷「小學生研究癌症論文」一等獎
    本報昆明7月15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文凌)今天,第34屆雲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組委會辦公室就「小學生研究癌症論文」一事發布調查和處理結果通報,決定撤消該項目第34屆雲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項目(小學組)一等獎獎項,收回獎牌和證書。
  • 昆明一小學生研究癌症論文一等獎被撤銷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 7月15日,第34屆雲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組委會辦公室就「小學生研究癌症論文」一事發布調查和處理結果情況通報,專家組認定:項目研究報告的專業程度超出了作者認知水平和寫作能力,項目研究報告不可能由作者本人獨立撰寫,大賽組委會根據評委會建議,決定撤銷該項目第34
  • 小學生研究癌症一等獎論文被撤銷:你爭取的,是孩子想要的嗎?
    01一個不懂基因為何物的小學六年級的學生,不但研究得了癌症,還撰寫得了論文,更牛的是該論文還獲得了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一等獎! 近日,2019年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一項獲獎作品引發人們關注。 1年前,還是一個不太了解基因為何物的懵懂少年,1年後竟搖身一變其研究成果獲得省第一、全國第三的驚人成績。 真是匪夷所思! 難怪1000萬網友被激怒,紛紛質疑:這項研究工作的水平已經達到碩士研究生甚至博士研究生水準。
  • 小學生研究基因治療癌症論文獲獎,科研員父親居功至偉
    近三屆中,有《基於響應型納米粒用於抗癌藥物的選擇性釋放》(中學組、一等獎)、《甲狀腺髓樣癌特異性敏感標誌物降鈣素的ECL比率檢測研究》(中學組、一等獎)、《日常大蒜提取物對甲型流感病毒H1N1抑制作用的研究》(中學組、二等獎)、《活禽市場鴿源H9N2亞型禽流感病毒的發現及其生物學特性測定》(中學組、三等獎)、《茶多酚的抗腫瘤實驗研究》(小學組、三等獎)、《降低TNFAIP8 在食管癌細胞的表達增強其對化療藥物的敏感性
  • 2名小學生研究茶多酚抗腫瘤獲獎,武漢科協回應:系獨立完成
    近日,武漢2名小學生研究茶多酚抗腫瘤獲獎一事引發社會關注。涉事項目《茶多酚的抗腫瘤實驗研究》由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小學兩名小學生完成,獲該大賽三等獎。網友則質疑前述小學生完成該項目的可能性。其公示信息稱,「本項目研究通過建立裸鼠癌症模型,並用綠茶提取物中茶多酚的主要成分EGCG作為受試藥物,研究其在裸鼠肝臟腫瘤疾病模型中的體內藥效。藥物治療後25天,發現EGCG組小鼠腫瘤體積較生理鹽水組和阿黴素組小,本實驗表明綠茶提取物兒茶酚EGCG有一定的抗腫瘤效果。因此,實驗驗證多喝茶能防癌、抗癌,這個說法是有道理的。大家要多喝茶哦,有益身體健康!」
  • 小學生研究癌症獲獎被撤,父親道歉:沒注意規定,只替兒撰寫報告
    據北晚新視覺報導,7月15日,第34屆雲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組委會辦公室發布一則通報稱,就此前"小學生研究癌症獲全國獎"一事進行覆審後決定:《C10orf67 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項目研究報告的專業程度超出了作者認知水平和寫作能力,項目研究報告不可能由作者本人獨立撰寫。
  • 雲南小學生研究基因,武漢小學生研究抗癌,評委研究什麼?
    雲南省昆明市一名六年級小學生以「C10orf67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項目,參加第34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並獲獎,引發社會關注。15日晚間,第34屆雲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組委會辦公室就「小學生研究癌症論文」一事發布調查和處理結果情況通報,專家組認定:項目研究報告的專業程度超出了作者認知水平和寫作能力,項目研究報告不可能由作者本人獨立撰寫,大賽組委會根據評委會建議,決定撤銷該項目(小學組)一等獎獎項,收回獎牌和證書。
  • 小學生研究癌症獲獎:一個造假者升天,無數個科學家墜落
    專家組認定:項目研究報告的專業程度超出了作者認知水平和寫作能力,項目研究報告不可能由作者本人獨立撰寫。決定撤消該項目第34屆雲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項目(小學組)一等獎獎項,收回獎牌和證書。 有的專家直接指出:小學生研究癌症獲獎有些離譜
  • 餘鵬鯤:小學生研究癌症 究竟壞在哪裡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餘鵬鯤】近期昆明6年級小學生陳某某參加34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作品《C10orf67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引起了廣泛質疑,人們懷疑主要原因是小學生完成這樣的研究不太可能。該作品曾經獲得了雲南省小學組一等獎以及全國三等獎。
  • 李蓬國:小學生研究癌症獲獎,家長豈止「過度參與編撰」?
    就「昆明小學生研究癌症獲獎」一事,7月15日晚上,涉事小學生的父親——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陳勇彬在科學網發布道歉信稱,他過度參與了該項目書文本材料的編撰過程,使用了大量生物醫學專業術語,給廣大網友和媒體造成了困惑與誤解,在此鄭重道歉。
  • 小學生研究癌症獲了獎,你研究癌症停留在MTT活性檢測
    #研究癌症獲獎小學生實驗記錄曝光#最近,在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一項叫作「C10orf67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的獲獎作品在學術圈引發了一場小地震,對癌症領域有過了解、甚至正在從事或已經完成相關研究的碩博們也紛紛對此進行著激烈的討論。
  • 雲南小學生研究基因獲獎 父親承認「過度參與」
    在此次輿情中,孩子已經承受了極大的精神壓力,為給孩子營造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作為孩子的父親,我虛心接受大家的監督與批評,也真誠地懇求廣大網友和媒體給予寬容和諒解。陳勇彬2020年7月15日相關報導:小學生研究基因獲獎:父母系研究員,主攻相同領域,單位正調查新京報記者注意到,陳靈石的獲獎論文,與父母的研究屬同一領域。
  • 雲南小學生研究癌症獲獎被撤,父親辯解:只是替孩子撰寫了報告
    近日一則雲南省昆明市盤龍小學六年級學生陳某石通過研究突變基因「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獲得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獎的信息,引發了網絡熱議。而小學生陳某石的父親陳勇彬發文道歉稱,由於自己過度參與項目書文本撰寫,使用了大量專業術語,在這裡向網友們道歉了。
  • 惹不起的小學生,拼不起的爹!小學生研究癌症基因突變獲獎引質疑
    先是6月29日曹雪濤、董晨兩位院士被質疑論文造假,再是7月3日加州大學付向東教授實舉報中科院學者楊輝學術抄襲,最新的瓜則是7月12日,昆明市六年級小學生研究癌症基因突變獲得全國性大獎。消息一出,網友紛紛質疑,這樣的科研水平,遠超小學六年級學生的認知範圍,「背後肯定存在嚴重的學術腐敗,呼籲嚴查。
  • 「小學生研究癌症獲獎」謎團:他似乎連基因都搞不清楚,卻能研究...
    曾帶隊參加國際基因工程機器大賽(iGEM)的王申(化名)老師看到「小學生研究癌症獲全國大獎」的新聞時判斷。王申所說的項目是《C10orf67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該項目不僅獲第34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三等獎,還獲得了第34屆雲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競賽項目一等獎,完成人是雲南省昆明市某小學六年級的陳同學。
  • 小學生研究癌症獲得科技創新大賽獎
    2020年7月13日,也就是今天,各大網站紛紛刊登了一個轟動全國的新聞——我國昆明市的一名小學生研究癌症獲得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獎。真是厲害了,如此高深的課題,就是重點大學生畢業出來的,從事科研工作幾年要寫出來也是很不容易吧?
  • 武漢小學生姐妹研究「喝茶抗癌」獲獎,院長父親回應
    繼「昆明小學生研究基因治癌症獲獎」後,武漢一對小學生姐妹「茶多酚的抗腫瘤實驗研究」獲獎再度引發熱議。7月16日,這對小姐妹的父親——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院長李先生回復上遊新聞(報料微信號:shangyounews)稱,他沒有參與女兒的實驗研究,該實驗由湖北省人民醫院的實驗技術員王茜全程指導完成,王茜是其愛人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