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3日,也就是今天,各大網站紛紛刊登了一個轟動全國的新聞——我國昆明市的一名小學生研究癌症獲得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獎。真是厲害了,如此高深的課題,就是重點大學生畢業出來的,從事科研工作幾年要寫出來也是很不容易吧?六年級的小學生就能寫出「研究癌症」並能獲獎的研究論文,真乃百年難得一見,人類醫學的幸事啊。

小編跑到「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官網查詢,果然看到了這個獲獎研究,看來確有其事啊。難道我國真的有如此了不起的天才橫空出世了?大家都是接受過9年義務教育的,為啥一個連義務教育都還沒上完的小學生竟然這麼厲害?對比一下自己,小編不禁「內牛滿面」,不少網友也提出質疑,這種研究論文水平已經達到碩士甚至是博士的水準,這是一個小學生能夠完成的嗎?

當然,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很快就發現了背後的「玄機」。根據這位「神童」同學的實驗記錄,指導老師呂冬梅曾帶其前往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和陳老師還有楊老師商量參與開展研究工作。更有細心的網友發現,這位陳老師和小陳同學有點相似啊。果然,網友也不是無中生有,獲獎事件發酵後,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官網發布聲明稱,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C10orf67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獲獎的同學確實是他們研究所研究員之子。

事情果然越來越熱鬧了,隨著時間的發酵,事情的真相慢慢的浮現出來。原來不僅除了陳老師是孩子的父親,還有那位一起進行「研究工作」的楊老師也是這位獲獎者的母親。網友們還發現,這位楊老師在2016年就申請了55萬研究經費,用於研究C10orf67基因。莫非這對父母自己研究不出來成果,需要天才兒子的指引?可是根據這位同學的實驗日記,可是在開始搞實驗的時候,連基因是什麼都沒搞懂,就可以進行如此之深奧的研究了?

事到如今,大家都已經對事情非常明了。 這位小同學的研究成果,不是自己研究出來的,而是父母給出來的,也就是小孩拿著父母的研究成果來參加比賽。先不說這樣使用公家的經費、儀器做實驗的違規,也不說父母將的研究成果給自己小孩拿去獲獎的違法,我們就單單說這種行為真的值得嗎?

天下父母心大家都理解,為了自己的孩子贏在起跑線,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然而作為中科院旗下的研究院,作為科學家,可知科學研究之道,貴在客觀與真實。如此的不擇手段、弄虛作假,讓自己孩子跑在其他小孩前面,難道這就是科學的精神。即使真的讓自己小孩一時出盡了風頭,真的有意義嗎?得之容易的念頭灌注孩子內心,整天都會想著投機取巧、套取捷徑,不會在刻苦鑽研,這樣的孩子未來能長遠嗎?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也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作為孩子心目中了不起的科學家,然而成名確實靠弄虛作假,難道是想告訴自己小孩以自己為榜樣?這種行為往輕了說是弄虛作假,假公濟私,往重了說是搞亂科研的精神,誤導大眾的價值觀,危害國家長遠發展。

這些年來,我國科研單位人才流失嚴重,除了制度和管理僵化外,這些弄虛作假現象「功不可沒」。目前這些不良風氣不但影響了我國現在的科研事業,而且也將影響下一代的教育觀念,真的已經到了該嚴肅整改的時候了。我們天天說尊重科學家、尊重科技人員,然而這樣的情形,不知道傷透了多少國人的心。

前些年環保的大力整改,終於讓我們大多數人又看到了久違的藍天白雲、山清水秀。而科學探索研究的道路上,也是時候該來一場嚴肅整頓了。清除這些烏煙瘴氣,還科學界一片藍天白雲、青山綠水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