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世界的太赫茲技術到底有多牛?中國科學院院士揭開太赫茲技術的神秘面紗

2021-01-19 健康邦

導讀談到紅外光、雷射和微波等技術,相信大多數人都有所了解。不過,知道太赫茲技術的人卻寥寥無幾了。早在2004年,美國首次提出太赫茲(THz,1012Hz)技術,並且被列為「改變未來世界的十大技術」之一。 那麼,太赫茲技術到底是什麼?有何種魅力吸引全球科學家的關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哪些影響?帶著這一系列問題。

近日,記者獨家採訪了我國著名雷射與非線性光學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姚建銓及從事太赫茲技術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揭開太赫茲技術的神秘面紗。



「太赫茲技術,在光學領域有一個近年來為大眾所熟知的名字——遠紅外線」。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姚建銓在接受專訪時介紹,人類社會存在諸如電磁波、震動波、伽馬射線、X射線等各式各樣的光波,而太赫茲波是人類迄今為止了解最少,開發最少的一個波段。

  

2004年,太赫茲(THz,1012 Hz)技術首次被美國提出,並且美國政府將太赫茲技術評為 「改變未來世界的十大技術」之一;2005年,日本更是將其列為「國家支柱十大重點戰略目標」之首,舉全國之力進行研發。太赫茲,因此成為本世紀最為重要的新興學科之一。

  

 

「太赫茲指的是電磁頻譜上頻率為0.1~10THz的輻射,波長範圍為0.03~3mm,介於無線電波和光波之間」。姚建銓院士表示,太赫茲波具有穿透性強、使用安全性高、定向性好、帶寬高等技術特性,由於太赫茲釋放的能量很小,不會在人體產生有害的光致電離。所以,相比X射線,太赫茲是一種更安全的安檢技術。

  

除此之外,姚建銓表示,因為太赫茲的穿透能力很強,它不僅能探測到金屬,人體攜帶的非金屬、膠體、粉末、陶瓷、液體等危險物品都能被系統識別,安檢的效率也大大提升了。目前太赫茲人體安檢儀器已經在國內外投入使用了。


「什麼是太赫茲波?赫茲是個頻率單位,太赫茲指1012這個頻率的電磁波,介於紅外線和微波之間。以前,由於太赫茲波的自身特性以及缺乏有效的技術手段,人們對太赫茲波的認識、研究和應用是空白,現在世界興起研究太赫茲波的潮流,是個前沿交叉領域。」在南方科技大學的校園中,張新海向記者介紹:「這些年為什麼都要研究它?因為太赫茲波光子能量小,不會引起生物組織的電離,適合生物醫學成像;因為它對非金屬和非極性物質有高的透過性,可用於安全檢查、無損檢測;還有,有機體和生物大分子等物質在太赫茲波段有特徵吸收譜,可用於爆炸物、毒品等危險物品的識別。」


張新海(中)帶領的團隊在實驗室合影


「最典型的是安檢。物品從檢測機放入,乘客接受安檢員手動檢查,前者只能檢測無機物,後者使用的只是金屬探測器而已,假如誰攜帶一把陶瓷刀就檢查不出了。太赫茲波做成的檢測儀器,只要一次就可以檢測清楚。再比如醫學上,太赫茲波可以探測到直接代表生物大分子功能的空間構象且無害,為重大疾病診斷提供了更先進手段。」張新海說。


他繼續介紹:「我們項目就叫超寬頻譜超強太赫茲波的產生、調控及應用。在超寬頻譜超強太赫茲波源的基礎上,研發超寬頻譜太赫茲光譜儀和超快太赫茲成像儀,然後應用到科學研究、醫療服務、食品安全、工業質量控制和無損檢測等領域,目前已達世界水準。」

 

姚建銓院士認為,正是因為太赫茲射線展現出的諸多優越特性:包括能量低、對許多生物大分子表現出很強的吸收和諧振、能夠以很小的衰減穿透物質、信噪比很高、帶寬寬等,可以應用於國防、安全、天文、醫療、科研等諸多領域,具有巨大的市場價值。

  

「為了加快安檢場所速率,使用太赫茲安檢儀,大約3秒時間就可以完成檢測」。北京航天易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太赫茲項目組負責人趙光貞博士在接受中國科技網記者採訪時表示,相對於X光機安檢儀、還有主動式毫米波安檢儀這些設備,太赫茲安檢儀主要是利用人體和物品不同的溫度差來檢測,整個過程太赫茲安檢儀不是向外輻射電磁波,而是只是被動接收人體發射出的太赫茲波。因此是目前安檢領域最安全、有效的方式,對人體是沒有危害的。

  

也有媒體報導,太赫茲人體安檢儀的問世,標誌著我國在太赫茲安檢領域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尤其是成像技術,成像解析度小於5毫米,即一個螞蟻大小的物體都能被辨識。未來可廣泛用於機場、海關、高鐵、地鐵等領域。

  


 

「太赫茲安檢儀有被動式和主動式的區分,被動的是檢測儀器接收物體自己發出來的波來進行檢測,主動式的需要發出太赫茲波看是否可以穿透或者反射回來。」。太赫茲項目組負責人趙光貞博士介紹,毫米波比太赫茲的波段要低一些,波長長一些,太赫茲相對於毫米波,波長要短,頻率高,解析度要高一些。所以毫米波主要是主動式檢測,從毫米波源打出毫米波到人體或者被檢測物體上,然後再反射回來,機器接收反射回來的波

    

「太赫茲安檢儀與X射線安檢儀並不是一回事」。趙光貞博士介紹,X射線安檢儀,被檢測物體經過它時候,它是有一個發射源。X射線頻率特別高,能量較強,用它來做安檢,是穿透物體從另一端接收,是主動式的。而被動式太赫茲安檢儀,是接收被檢人員或者物體發射出的太赫茲波,這是兩個概念。  

 

如果沒有搜查許可,一般難以打開封裝的郵件進行檢查,所以犯罪分子有時使用裝在厚紙袋內的國際郵件來走私毒品和興奮劑。而利用太赫茲技術就可以讓這些隱身毒品無所遁形。

  

「太赫茲波是一種波長介於紅外線與微波之間的電磁波,能夠穿透塑料製品、衣物。」姚建銓院士介紹,前段時間恐怖分子給美國國會議員寫信,因為擔心信件裡攜帶炭疽病菌,日本專門研發生產了幾十臺機器給美國郵電局用來檢查郵件,因為太赫茲技術不僅可以探測成像,而且還可以測量物質成分的特性,實現對多種物體的檢測,比如毒品、爆炸物。

  

姚建銓院士介紹,太赫茲波有非常重要的學術和應用價值。由於太赫茲波所處的特殊電磁波譜的位置,它有很多優越的特性,在材料分子的特殊光譜信息分析、材料與結構的無損探傷及三維層析、違禁物品反恐檢查、生物組織的活體檢查、高精度保密雷達、衛星間寬帶通信等方面的研究,在天體物理學、等離子體物理學、光譜學、材料學、生物學、醫學成像、環境科學、信息科學等領域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  

 

如果問伊拉克戰爭中美軍最怕的是什麼,那答案肯定是路邊炸彈,防不勝防的路邊炸彈,成了駐伊美軍不寒而慄的「頭號殺手」,以至於讓美國海軍陸戰隊司令麥可·哈吉認為:「這種相對低級的武器將成為未來戰爭的一個標誌。」

  

然而,太赫茲的「穿牆術」或許能夠扭轉這種局面。姚建銓院士介紹,它不僅能夠探測隱蔽在牆後的武器、偽裝埋伏的武裝人員,還能夠顯示沙塵或煙霧中的坦克、火炮等裝備,從而有效提高部隊巷戰能力。

  

不僅如此,太赫茲成像技術在塑料兇器、陶瓷手槍、塑膠炸彈、流體炸藥和人體炸彈的檢測和識別上,更是「明察秋毫」,利用強太赫茲輻射照射路面,還可以遠距離探測地下的雷場分布。

  

姚建銓院士介紹,除了軍用,太赫茲技術還可以應用於國土安全、天文、醫療、通信、科學研究等諸多領域,因此成為當前世界上一項極為重要的前沿技術。  


隨著一系列新技術、新材料的發展,特別是超快技術的發展,使得獲得寬帶穩定的脈衝太赫茲源成為一種準常規技術,太赫茲技術得以迅速發展,並在實際範圍內掀起一股太赫茲研究熱潮。也必將成為改變未來世界的重要前沿科技。



內容來源 | 科技日報  健康邦編輯整理,版權屬原作者 轉載請註明出處。 投稿郵箱:35523455@qq.com 商務合作:010-56218223

推 薦 閱 讀

(點擊圖片即可閱讀全文)

目前100000+人已關注加入我們


相關焦點

  • 改變世界的太赫茲技術到底有多牛?院士:各國必爭的前沿技術
    談到紅外光、雷射和微波等技術,相信大多數人都有所了解。不過,知道太赫茲技術的人卻寥寥無幾了。早在2004年,美國首次提出太赫茲(THz,1012Hz)技術,並且被列為「改變未來世界的十大技術」之一。 那麼,太赫茲技術到底是什麼?有何種魅力吸引全球科學家的關注?
  • 【科普課堂】太赫茲技術--改變未來世界的」超級波「
    責編 | 吉 佳太赫茲是一種新的、有很多獨特優點的輻射源;太赫茲技術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交叉前沿領域,它被科學家們稱為「改變未來世界的十大技術之一」。在國際上,這個區域被稱為「太赫茲空白」。因為它的源和探測器等技術的發展比別的頻段要落後。1690年,惠更斯就提出了光學的基本理論,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也已經開始使用微波雷達,但是太赫茲的研究還是最近三十年的事情,相對會新一些,大家也就感覺陌生一些。
  • 比雷射和紅外更有價值,揭秘神秘的太赫茲波
    2004年,太赫茲(THz,10¹²Hz)技術首次被美國提出,並且被列為「改變未來世界的十大技術」之一,一時間,全球學術界的專家將目光投向了這一名不見經傳的技術。現在,十年過去了,業界對太赫茲的認知逐漸加深,不少專家更加確信太赫茲將顛覆未來絕大多數行業,甚至還有人認為太赫茲將是6G或者7G通信的基礎...
  • 太赫茲技術識別「地溝油」?只需10秒
    粉碎、烘乾、化學提取……原本檢測三七的有效成分含量,一套流程要花上7個多小時,現在只需幾分鐘。昨天開幕的產業計量(上海)論壇透露,由中國工程院院士莊松林領銜的太赫茲科研團隊,首次將太赫茲技術用於人參皂苷的精準定性與定量檢測,可有效識別西洋參的不同產地。
  • 【科普課堂】太赫茲技術--改變未來世界的」超級波
    太赫茲是一種新的、有很多獨特優點的輻射源;太赫茲技術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交叉前沿領域,它被科學家們稱為「改變未來世界的十大技術之一」。在中國生物物理學會-太赫茲生物物理分會「成立之際,分會會長常超研究員將帶領我們走進神奇的太赫茲世界。
  • 可能引發科學技術革命性發展的太赫茲技術
    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什麼是太赫茲波太赫茲(terahertz,THz)波是特指一段特殊波段的電磁輻射太赫茲技術以其獨特的優勢正在使其成為安全檢查領域重要的候選手段,在刀具槍枝、爆炸物、毒品等安全檢測中得到發展與應用,有了太赫茲「安全衛士」,安檢的流程將變得更加便捷、高效。
  • 太赫茲時域光譜技術原理分析_太赫茲時域光譜技術的應用
    太赫茲時域光譜技術是最新的電磁波譜技術。作為近年來頗受關注的一個技術領域,太赫茲技術在很多基礎研究領域、工業應用領域、醫學領域、軍事領域及生物領域中有重要的應用前景。 電磁波譜技術作為人類認識世界的工具,擴展了人們觀察世界的能力。
  • 太赫茲技術發展現狀分析
    2004 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評出了「改變未來世界的十大技術」,太赫茲技術是其中之一;2005 年,日本政府列出了「國家支柱十大重點戰略技術」,太赫茲技術名列榜首;歐洲、澳大利亞等國政府、研究機構、大學、企業紛紛投入太赫茲技術研發的熱潮中。
  • 6G突破口下的太赫茲會是醫學影像的未來嗎?
    但這還不是全部,作為「未來改變世界的十大技術」之一,太赫茲在生物醫學,特別是醫學影像中有很廣闊的應用前景。 上海地鐵2號線的太赫茲安檢儀 一、什麼是太赫茲? 太赫茲被稱為「電磁波裡最神秘的存在」,因其具有低能量,寬頻譜,強穿透,瞬態性等技術特點,在國防、天文、生物醫療、計算機通信等科學領域有著巨大的應用價值,受到政府、科研界和產業界的多方關注,是本世紀最為重要的新興學科之一。
  • 【科普】你不知道的太赫茲波,將顛覆絕大部分行業
    2004年,太赫茲(THz,10¹²Hz)技術首次被美國提出,並且被列為「改變未來世界的十大技術」之一,一時間,全球學術界的專家將目光投向了這一名不見經傳的技術。現在,十年過去了,業界對太赫茲的認知逐漸加深,不少專家更加確信太赫茲將顛覆未來絕大多數行業,甚至還有人認為太赫茲將是6G或者7G通信的基礎...
  • 太赫茲能量產品講解及答疑
    2014年,中國打破歐美國家技術壟斷,成功研發首臺太赫茲人體安檢儀;此前,這種核心技術一直被少數國家壟斷,中國的科技團隊用3年時間打破技術壁壘,實現追趕與超越。2、核心技術:太赫茲(量子)技術3、原理特點:A.隔山打牛,穿透正常組織,直達不適部位,異常細胞過量吸能升溫自滅,同時激活惰性細胞和增強人體自愈力。
  • 太赫茲技術在醫學領域中的應用和進展!
    ,但是直到20世紀末,太赫茲射線的產生、檢測和利用仍然面臨挑戰,阻礙著技術的研究和發展。 之後,以色列和丹麥大學的科研團隊得到了丹麥伊娃亨利基金會的資助,開始對太赫茲波治癌開展進一系列的實驗和研究。 5 2016年,我國太赫茲生物醫療研究項目有了新進展,太赫茲技術或將攻破癌症難治的大門。
  • 「太赫茲」技術在全國範圍內首次應用於人參皂苷精準測量
    記者從論壇上獲悉,由中國工程院院士莊松林領銜的太赫茲科研團隊,將太赫茲技術在全國首次應用於人參皂苷的精準定性與定量檢測,並可有效識別西洋參的不同產地,解決了現有藥典液相質譜法專業技術要求高、耗時長、專業儀器成本高、損耗樣本等難題。「不同的物質有著不一樣的波譜,就像人類的指紋一樣。
  • 神奇的太赫茲:有了它,西洋參不再真假難辨
    太赫茲波段自從19世紀後期正式命名之後,受到中歐美日多個國家的高度關注,各國紛紛將其入選改變世界的技術評比之中。美國稱其為改變未來世界的十大技術之一,歐盟已經啟動多個跨國太赫茲研究計劃,日本則視之為未來十年科技戰略規劃之首。而我國的太赫茲技術研究在理論方法、元器件、實驗測量技術等方面的成果基本保持在國際最先進水平,名列世界前茅。
  • 中科院上海光機所:全光碟機動「微型波蕩器」,產生強太赫茲輻射
    小組合影在電磁波譜上,介於微波與紅外之間的一個頻段——太赫茲頻段,一直以來都披著一層神秘的面紗。太赫茲波在公眾間的曝光率遠不如人們通訊用的無線電波,生活中用的微波,醫療中用的X射線,以及讓眼睛分辨世界的可見光。但太赫茲輻射一經發現,便被國際研究學者譽為「改變未來世界的十大技術之一」。太赫茲輻射能夠有效克服其他波段在成像、醫療、通訊等應用領域存在的一些短板,具有現有技術無法替代的一些優點。
  • 太赫茲技術及其應用詳解
    太赫茲研究主要集中在0.1-10 THz 頻段。 這是一個覆蓋很廣泛並且很特殊的一個頻譜區域。起初, 這一頻段被稱為「THz Gap (太赫茲鴻溝)」,原因是這一頻段夾在兩個發展相對成熟的頻,即電子學頻譜和光學頻譜之間。 其低頻段與電子學領域的毫米波頻段有重疊, 高頻段與光學領域的遠紅外頻段(波長0.03-1.0 mm) 有重疊。
  • 第五屆全國太赫茲學術交流會上,專家呼籲:打造太赫茲國防科技與...
    「作為電子學與光子學的交叉領域,太赫茲技術研究充滿了未知與挑戰。其特有的波、譜性質為新型探測與成像、高速通信、物質特徵分析等提供了全新的技術手段,在科學研究、軍事裝備和國民經濟中均呈現出廣闊的應用前景,成為世界各國爭奪的戰略頻譜資源。」10月15日,吳一戎院士在第五屆全國太赫茲科學技術與應用學術交流會上如是說。
  • 我國太赫茲研究領域的實驗室概覽(圖)
    太赫茲波有非常重要的學術和應用價值(有的已處於實用),使得全世界各國都給予極大的關注,美國、歐州和日本尤為重視。我國近年來對於太赫茲技術的研究也日益關注。2006年正式批准為北京市「太赫茲波譜與成像」重點實驗室。2007年獲批太赫茲光電子學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該實驗室是目前國內最好的太赫茲研究基地之一。2009年起始,太赫茲實驗室正式獲批中關村開放實驗室,依託實驗室現有條件和中關村地區科技資源的優勢和作用,深化產學研之間的合作,正式為中關村2萬多家註冊企業提供相應的技術服務,聯合進行關鍵技術攻關。
  • 太赫茲龍頭上市公司有哪些?_太赫茲概念股解析
    太赫茲是一種新的、有很多獨特優點的輻射源;太赫茲技術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交叉前沿領域,給技術創新、國民經濟發展和國家安全提供了一個非常誘人的機遇。10月24日,在上海市教委舉辦的首場專題新聞發布會上,上海理工大學首度「基於太赫茲技術的地溝油快速檢測儀」。 據悉,太赫茲技術被認為是未來改變世界的十大技術之一,是一種介於紅外線和手機無線電波之間的電磁波。2000年,美國羅切斯特大學光學中心主任、華裔科學家張希成破解了之一電子學界的難題,使得太赫茲逐步在雷達、通訊、生物監測等領域得到運用。
  • 太赫茲技術如何賦能循環新發展格局?這個論壇深度探討
    11月26日,2020年度啟迪-華訊Ka/THz技術與應用大會在深舉行。大會主題為「以科技賦能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據悉,該次大會是繼華訊方舟連續舉辦三屆太赫茲國際論壇之後的又一次盛會。太赫茲國際論壇是繼美德之後,首次在中國舉辦的國際太赫茲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