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槍換大炮
春秋航空終於憋不住了。
春秋航空創始人王正華有一句傳遍航空業的名言:"錢一半是賺來的,一半是省來的"。
自成立之日起,春秋航空一直"蝸居"在虹橋T1航站樓旁的"航友賓館"。
春秋人對辦公環境和差旅控制等理念,已經融入了血液。
儉以養德。
節儉的春秋人給人的印象是低調。
即便是此文寫成的今天,春秋航空董事長王煜,也還是跟別人合用一間20平米的辦公室。
很多人難以相信這是一家超過400億市值上市航空公司董事長的辦公環境。
不過,春秋航空要變了。
春秋航空不再想這麼低調了。
10月18日上午,春秋航空總部辦公樓工程在上海開工,預計2023年竣工。
春秋航空總部辦公樓位於虹橋機場東片區,項目擬建一棟7層(地下3層)總部辦公樓,總建築面積約為4.3萬平方米。
"煥然一新"的春秋航空將在三年後和大家見面。
1
"由內而外"的成本控制
業內評價"春秋的成本控制是由內而外的。"
走上春秋辦公樓所在的航友賓館二樓,每走一步仍然還是會發出"吱吱"的聲音。
即便是掛著"總裁"標牌的的辦公室,仍然還是用著老式賓館客房門。
"總裁辦公室"的鐵門不僅框鏽跡斑斑,而且還反覆用膠帶修補過。
這座充滿年代感的小樓見證了春秋航空人勵精圖治,勇爭國內"低成本航空"第一品牌的隱忍。
其實相比於會議室,春秋的辦公室還算好的。
春秋航空的會議室通常見不到帶靠背的椅子,都是圓板凳,因為這樣可以節約空間,開大會時可以多坐些人。
在年報上,春秋航空宣傳其自成立以來所採用的"兩單、兩高、兩低"策略,強大的成本管控構築產業護城河。
"兩單"指單一機型和單一艙位,"兩高"是指高客座率和高飛機利用率,"兩低"則是指低營銷費用和低管理費用。
對比2019年財報數據:
春秋航空的期間費用率遠低於行業水平,2019 年期間費用率為 4.58%,約為吉祥航空的一半,中國三大航的三分之一。由於較低的單位運營成本、較低的期間費用率及穩定的其他收益,公司淨利率水平維持在高位,2019 年春秋航空的淨利率為 12.42%,遠高於行業水平(吉祥航空 6.04%,中國國航 5.33%,東方航空 2.88%,南方航空 2.01%)。
在公司運營上,春秋還有很多低成本航空公司都有三個共同點:
一是單一機型。目前春秋除了9月引進的1架A321NEO外,其餘均為A320飛機,通過規模優勢減少了培訓、維修、臨時更換飛機的成本。
二是經濟艙全覆蓋。通過全經濟艙的布局,可以放更多的座位,座位一下子從154個增加到了180個,單機座位增加16.88%。
三是僅提供基本成本,不提供機上餐食,沒有免費行李額等。減少服務成本。
在春秋航空創始人王正華還是董事長時,他本人的座駕是一輛十幾年車齡的吉利轎車。
春秋航空打下全國單機盈利水平最高,股價最高的航空品牌,真正踐行"低成本"的管理理念,這一切的背後,讓人看到一種精神的堅守。
2
不那麼摳門的春秋
相比於銷售費用、管理費用,以及辦公室合用、列印紙雙面使用等費用的控制,春秋航空在某些方面又不那麼摳門。
具體如下:
最突出的便是自建銷售渠道,大幅降低銷售費用。春秋航空是最早自建網絡銷售機票渠道的。與國內航司使用中航信系統不同,春秋使用自己的系統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將成本優勢用在機票降價上,切實為消費者帶來實惠。
二是獎勵員工創新增效不摳門。春秋航空在內部設置了節油獎勵機制,和飛行員的績效掛鈎,降低了耗油量就能拿到獎勵,再把飛機上的雜誌去掉、控制好清水加水量,減輕飛機重量,這樣每年可以節省好幾千萬。而切實降低了油耗的員工,可以得到實實在在的獎勵。這樣的管理優化可以延展至公務用車、辦公室面積等。
三是春秋航空捨得花錢讓員工成長。參加拓寬眼界的大型論壇和交流會,這方面央企和國企比較多,有的民營企業在這方面積極性不高,但春秋航空則不同,每年也都會帶著員工去參加英國舉辦的世界廉價航空行業峰會,企業更願意把公司成本省下來,投資到員工身上,讓員工增長見識。
在這些方面,"摳門"的春秋航空很大方。
3
"高大上"的春秋令人期待
據春秋航空介紹,新的辦公大樓位於地鐵南北兩側。
設計師規劃通過地上連廊的方式連接南北建築,使建築形成一個整體,提高平面功能的使用效率。
建築還利用層疊的屋面,形成了立體、多級的屋頂綠化平臺與室外活動空間,形成生態宜人的室外環境以及公共休閒的辦公氛圍,促進辦公人員的共享交流。
事實上,虹橋片區的航空公司已經都換了辦公大樓。
東航、吉祥都已搬至了虹橋西區T2航站樓附近,都蓋得富麗堂皇。
對比之下,春秋此番更換用了30年的辦公樓,實在也是不得不換。
而且,相信按照春秋節約成本的慣例,建造和設計過程估計仍將堅持"夠用就好"。
疫情以來已經新增了60餘條國內航線,在上海新增了20條國內航線;投資興建總部辦公樓,為未來發展奠定基礎,做好充分準備。
春秋航空表示:"中國的航空業仍然處在黃金十年,我們對航空、旅遊行業的完全復甦有信心,對中國經濟的發展有信心。"
根據機構研判,中國公民乘飛機旅行的人數仍然處於低水平,2018年人均乘機次數僅為0.44次,遠低於美國(2.72次)、英國(2.49次)、加拿大(2.41次)等發達國家,按照中國人均GDP 1萬美元計算,應達到0.76次。
隨著經濟的發展,境內外出行市場有著足夠的增長空間。根據空客公司預測,中國人均乘機次數在2025年將達到0.67次,2030年將達到0.92次,乘機次數存在至少1倍的增長空間。
三年後,期待搬入更佳辦公環境的春秋航空人,實現更大突破,用實力展示一份投入,十分產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