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科研指南(28):穿越黑障

2020-08-30 木木西裡Janthy

當飛行器返回大氣層時,因飛行器與大氣間的劇烈摩擦和周圍氣體的壓縮升溫,其表面的溫度將急劇升高(注一),並進一步導致飛行器材料和空氣的電離,產生等離子體

當物質處於等離子體狀態時,其物理性質會發生很大的改變,與固態、液態和氣態均不同,並對電磁波產生強烈的吸收和散射作用。

圖一展示了筆者採用高能量聚焦雷射在實驗室中產生的等離子體及其發光的照片(注二)。

因此,當飛行器周圍被等離子所覆蓋之時,飛行器與外部的通信因電磁波被等離子體強烈的削弱而受到嚴重的影響,從而產生通信不暢甚至中斷的現象,簡稱為「黑障」。另外,等離子體對於雷達信號也有很好的吸收作用。

因此,「黑障」是當飛行器從外太空返回時進入大氣層後的重要現象。

圖一 筆者採用高能量聚焦雷射在實驗室中產生的等離子體及其發光

「黑障」在飛行器返回大氣層時廣泛存在。圖二展示了典型的飛行器進入大氣層後其下落高度(左側)和速度(右側)隨時間的變化曲線。

圖中黑色的區域便是「黑障」區。例如,神舟五號飛船的返回艙在進入大氣層以後便發生了「黑障」現象。根據已發布的神舟五號執行任務過程中的重要時間節點(注三),2003年10月16日6時04分,神舟五號飛船進入大氣層後因「黑障」而通信中斷

後續,隨著飛船的下落速度不斷降低,飛船周圍的等離子體也逐漸變薄。6時07分,搜救直升機收到返回艙的無線電信號並且目視到返回艙,說明飛船已經穿越了「黑障」區域。類似地,神州七號載人飛船也在返回途中碰到過「黑障」區(注四)。

當飛行器穿越「黑障」區時,因其所處的外部環境極其惡劣,存在著很強的事故隱患。例如,1971年6月30日,前蘇聯聯盟11號宇宙飛船返回艙再入大氣層時,因壓力閥門密封性能在分離時被破壞,艙內壓力急劇降低導致三名太空人死亡,教訓慘痛。值得注意的是,不僅飛行器進入地球大氣層時會有「黑障」區,當飛行器進入含有大氣層的其他星球時也會有「黑障」區。

例如,火星探測器「探路者號」、「好奇號」均在進入火星大氣層後遇到過「黑障」現象

圖二 飛行器進入地球大氣層後的速度及高度隨時間變化示意圖

儘管「黑障」現象持續的時間只有幾分鐘,但其對飛行器的安全卻意義重大。飛行器飛行過程中一般需要實時地將各類重要數據(包括衝擊、振動、熱流、位置、速度等)返回地面控制中心,方便地面控制中心進行數據分析和飛行器的相應調整。

而一旦進入「黑障」區域,飛行器與地面控制中心間的通信聯繫被切斷,地面人員無法實時地了解飛行器的實時狀況,也無法給出有效的操作指令。

然而,因高空大氣中的湍流等的存在,上述失聯對於後續飛行器著陸時的位置精度等等均有很大的影響


如果著陸地點不佳(例如難以營救的偏遠山區等等),不但極大地增加了後續地面搜救的難度,而且可能對飛行器的安全以及太空人的生命造成一定的風險。

當飛行器降落在地球上時很多事情還方便處理一些。然而,當探測器在火星上遇到「黑障」時,失敗的風險將更高。據統計,人類已經進行的火星探測器著陸實驗的成功率僅為37%(注五)。因此,飛行器穿越「黑障」區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

當飛行器穿越「黑障」區域時,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下功夫從而削弱「黑障」的影響

1、將通信用的天線安裝在等離子體最為薄弱的位置。

2、在飛行器表面適當噴塗可以減少等離子體厚度的塗層。

3、優化飛行器的形狀,從而減弱等離子體的厚度並優化其分布。

另外,雷達對於保障載人航天返回艙的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在神舟七號飛船進入大氣層後的返航途中遇到「黑障」時,通過對雷達跟蹤系統進行一系列優化,其在11秒之內便鎖定了返回艙(注六),為後續的著陸和搜救提供了重要的位置數據。

從「黑障」相關的研發故事中,本科生可以體會以下幾點重要綜合素質。


知識的相通性

從「黑障」形成的原理可知,只要存在大氣層,飛行器在著陸過程中便會遇到「黑障」區域。因此,無論是在地球上著陸還是在火星表面探測的過程中,都會有「黑障」的身影。

因大氣層是由星體的引力而產生的,月球等星體由於質量較小,無法有效地吸附氣體分子,所以一般近似地認為月球沒有大氣層。因此,在月球表面著陸時便不必考慮「黑障」現象。


系統思維

通常,一個重大工程的設計和實施涉及到非常多的環節和因素。這就需要科研工作者不但能夠提升個別局部產品的性能,而且要從系統的視角去審視最終產品的綜合性能指標。



值得注意的是,前蘇聯聯盟11號宇宙飛船事故和多次的火星探測器著陸失敗已為我們敲響了警鐘。系統思維能力需要同學們在本科階段的學習中便要開始深刻領會。


知識間的關聯性

「黑障」現象並非孤立地存在,而是與「熱障」現象等有著極其密切的聯繫。在開展飛行器熱防護的同時,實際上也要考慮「黑障」的影響。

例如,從飛行器表面塗層的設計而言,既要能夠有效地為飛行器提供熱保護,也需要能夠削弱等離子體的形成並抑制其厚度。因此,上述需求對材料的設計提出了更高、更為苛刻的要求。

注釋部分

注一:該現象簡稱為「熱障」。關於「熱障」現象及其防護方法的詳細介紹,請讀者參見筆者的系列博文。本科生科研指南(27):突破熱障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52862-1214572.html注二:筆者在實驗室中產生的等離子體是採用高能量的Nd:YAG雷射器通過聚焦透鏡在水中形成的。注三:與神州五號任務執行過程中相關的時間均引自維基百科網站中文版詞條「神舟五號」。注四:引自科學網新聞中心相關報導特寫:神七穿越「黑障」驚心動魄的240秒(副標題:北京航天指揮控制中心目擊側記)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08/9/211508.html注五:該數據引自崔平遠等的綜述論文第9頁,如下。崔平遠,竇強,高艾.火星大氣進入段通信「黑障」問題研究綜述[J].宇航學報,2014,35(01):1-12.注六:該數據引自新華網報導,如下。新華網:我國捕捉穿越黑障區神七目標僅用11秒http://scitech.people.com.cn/GB/9599076.html

分享最新科技資訊,發布前沿學術動態!一切盡在木木西裡~ 服務科研,助力科技! 關注微信公眾號: 木木西裡(mumuxilinj),更多精彩內容、新聞資訊、乾貨資源等你來看!

特別聲明:本文發布僅僅出於傳播信息需要,並不代表本公共號觀點;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公眾號轉載使用,請向原作者申請,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本科生科研指南(27):突破熱障
    2003年10月16日5時35分(注一),北京航天指揮控制中心向正在太空中運行的我國首個載人飛船神舟五號發送返回指令,自此神舟五號飛船開始返航。6時04分,神舟五號飛船進入大氣層。早在1938年,我國知名科學家錢學森先生在其博士論文的第一章中(注四)便有詳細的理論計算和描述。根據錢先生的算例計算結果(注五),當飛行器以6倍聲速飛行時,其表面的溫度將達到外界溫度的8倍(大約1500攝氏度)。
  • 從本科生科研中發現興趣與志向
    、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博士研究生、北京大學教育學院碩士研究生)  為了分析本科期間科研參與情況對研究生類型選擇的影響以及不同學科之間存在的差異,我們利用「2016年度首都高校學生發展狀況監測調查(碩士生項目)」的抽樣數據,從「是否參與」「參與程度」和「參與方式」三個維度衡量本科期間的科研參與情況,並將學科歸納為人文學科、社會科學、理科、工科四大門類。
  • 18馬赫帶翼飛行,攻克黑障制導技術
    這一核心難題又可以分解為數個難點,首先是黑障問題,例如,神舟載人飛船、返回式衛星等太空飛行器再入大氣層時貼近艙體表面的空氣和表面分子被分解和電離,進而形成等離子層,它會切斷再入太空飛行器的通信鏈路。
  • 32篇SCI、EI論文、多項發明專利、本科生科研導師
    來源 | 華南理工大學、新華網編輯 | 學術君不愛逛街、不愛打遊戲,但醉心科研,發表32篇SCI(《科學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論文,擁有9項授權發明專利、44項授權實用新型專利,另外60餘項專利在受理中……這個「大神」就是華南理工大學研究生關偉鵬。
  • 廣州大學本科生取得科研重大突破,頻頻登上SCI期刊!
    近年來,廣州大學實施教學設施開放共享,實驗室和科研平臺等面向本科生開放,大力拓展本科生參與科研的渠道和方式,鼓勵本科生積極參與開放實驗教學、參加科學研究和自選實驗課題的研究,培養本科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今年上半年,學校本科生在科研領域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成果。1.
  • 南科大本科生接連以第一作者在國際知名期刊上發表科研成果
    化工醫藥原料搜索,用化學加百科專業 導讀 本科生科研是南科大的一大亮點。南科大鼓勵本科生科研,也為他們提供了寬鬆的學術氛圍和良好的科研條件。
  • 環境與規劃學院本科生在JCR一區發表科研論文
    近日,環境與規劃學院2016級地理信息科學專業本科生唐希穎同學,在崔耀平教授的指導下,以第一作者在《Remote Sensing文章利用2000和2015年的土地覆蓋數據, 根據人類活動強度和植被恢復特性,將北京市劃分為:老城區(OU)、城市擴展區(UE)、混合像元區(MP)、耕地(CP)以及自然/半自然的純像元區(PP);並基於太陽輻射、地表反照率、植被物候及綠度數據(LOS/EVI)等數據開展研究,最終結果顯示出人類活動增強了局地的輻射強迫效應。
  • 本科生參與科研能碰撞出什麼「火花」——蘭州大學管理學院「成功...
    本科生參與科研能碰撞出什麼「火花」——蘭州大學管理學院「成功計劃」科研育人探索與實踐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李欣瑤10月29日,一場本科生學術論壇在蘭州大學管理學院舉行。經過前期評審,10篇優秀本科生論文在論壇展示,並接受評委評審。為本科生舉辦學術論壇,在蘭大管理學院是頭一次,但是本科生參與科研的傳統,在這個學院由來已久。據該院統計,截至2019年底,該院本科生累計申請院內科研項目1628項,立項支持972項,參與本科生達8319人次。如此龐大的科研人群,也為該學院成功培育出了很多國家級本科生學術競賽獎項。
  • 能用英語發科研論文的本科生為何不多
    能用英語發科研論文的本科生為何不多  上海、北京和香港五年英孚英語熟練度指標  2012英語熟練度指標 上海:51.19 香港:53.65 北京:52.96  2014英語熟練度指標 上海:53.75 香港:52.50 北京:52.86  2015
  • 交大密西根學院本科生摘取2019年度ACM科研競賽全球桂冠
    近日,國際計算機學會(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 以下簡稱ACM)2019年度學生科研競賽總決賽(Student Research Competition Grand Finals)結果揭曉,上海交通大學密西根學院大四學生周壯壯憑藉參賽論文《DALS: Delay-driven Approximate
  • 河南大學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在JCR一區發表科研論文!
    近日,河南大學環境與規劃學院2016級地理信息科學專業本科生唐希穎同學,在崔耀平教授的指導下,以第一作者在《Remote Sensing》發表了題目為:Human Activities Enhance文章利用2000和2015年的土地覆蓋數據, 根據人類活動強度和植被恢復特性,將北京市劃分為:老城區(OU)、城市擴展區(UE)、混合像元區(MP)、耕地(CP)以及自然/半自然的純像元區(PP);並基於太陽輻射、地表反照率、植被物候及綠度數據(LOS/EVI)等數據開展研究,最終結果顯示出人類活動增強了局地的輻射強迫效應。
  • 航空業最新資訊(9.28-10.09)
    中國商飛第34架ARJ21飛機交付9月28日,一架國籍登記號為B-620D的ARJ21飛機從上海浦東國際機場起飛,轉場成都雙流國際機場據悉,東航與湖北機場集團正全力謀劃打造武漢-北京(大興機場)快線,增加武漢與成都、西安、昆明等重點市場之間的準快線連接,全方位打造武漢始發「國內快線」,每天不少於6班,通過密集的航班頻次、完善的航線網絡、優質快捷的服務,為旅客出行帶來更便捷的選擇。規劃來了!
  • 華高萊斯:德國的基礎科研體系(上篇)
    自諾貝爾獎設立以來,德國人(含移民美國、加拿大等國的德裔)獲得諾貝爾獎的人數將近佔總人數的一半。換句話說,8200萬德國人分享了一半的諾貝爾獎,而全球另外60多億人只獲得了剩下的一半,這些成就都和德國的基礎科研體系是分不開的。
  • 中秋將至(2) | 最實用的賞月指南
    五樓科技閱覽室01《月球觀測指南02《觀星指南》索書號:P12/9027出版日期:2018著者:(美)琳達·肖爾(Linda Shore),(美)大衛·普羅斯珀(David Prosper),(美)維維安·懷特(
  • 青春擁抱時代|本科生馬雲飛在Physical Review C發表機器學習方法探究原子核半徑科研成果
    我校理學院2016級應用物理學專業本科生馬雲飛的科研成果《基於貝葉斯機器學習預測原子核電荷半徑》(Predictions of nuclear charge radii and physical interpretations based on the naive Bayesian probability classifier)在《Physical Review C》在線發表。
  • 武科大導師帶學生做科研 本科生享受研究生待遇
    武科大導師帶學生做科研 本科生享受研究生待遇 2015-01-22 11:04:4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中新網武漢1月22日電 (鍾輝 程毓)「一位導師帶四五個學生做科研,我們享受著研究生的待遇。」
  • 「他們還在玩泥巴」之博導眼裡本科生的科研能力
    碩士研究生眼中的博士:  真能熬,真能寫,真堅定  博導眼中的博士:  還年輕,還能進步,還能再努努力  博導眼中的碩士研究生:  剛進門,剛開始,剛會說話  博導眼中的本科生  本科生心態崩了呀  心想我以為自己開的  超燃四驅小吉普呢  那麼要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可以從哪裡做起呢?
  • 斯坦福大牛Cell呼籲:不要讓本科生淪為廉價勞動力
    駱利群(圖片來源:史丹福大學網站)>那麼,對於導師,尤其是缺乏經驗的小導師(研究生或者博士後)來說,如何更好地指導本科生的科研之路?當然,還有一種可能,就是這些本科生最後成為了研究生。那麼,這裡就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大部分的本科生主要是由研究生或者博士後(我們暫且稱之為「小導師」)所指導的,這些小導師還處於探索自己的科研道路中,並且缺乏指導經驗。他們的激情、能力、學識和個性,乃至科研習慣,都將深深地影響著被指導的本科生的未來科研之路。萬事開頭難。
  • 國科大首批本科生84%繼續深造
    南都訊 中國科學院大學近日公布首批本科生畢業情況。2014年共錄取的332名本科生中,有290人今年畢業。其中已明確有243名畢業生將繼續深造,佔畢業人數的83 .8%。其中84人到境外留學(56人出國深造,28人赴香港高校深造),佔畢業人數的28.9%;159人在國內讀研究生,佔畢業人數的54.8%。    即將到境外留學的84名畢業生中,有52人將進入全球T O P100高校(含前十)深造,佔畢業人數的17.9%。
  • 本科生年薪超12萬,華為、騰訊都來「搶人」,電子科大超硬核!
    本科生就業率、就業結構及流向2019屆畢業生總體就業率為95.69%,其中,本科生就業率為93.73%。2019屆本科生以國內升學、單位就業、出國(境)深造為主,其中45.33%選擇國內升學、25.90%選擇單位就業、22.36%選擇出國(境)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