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井底之蛙》一課,學習時容易出錯的知識和應該注意的問題

2020-12-06 冬日暖陽說教育

二年級語文課文的學習,任然是以識字和閱讀為主。

在本課中,要求認識的生字一共有9個,它們分別是「沿、答、渴、喝、話、弄、錯、際、哪、抬」這幾個字。在這些字中,需要注注意字音的有「哪」,它是個多音字,在課文裡兩種讀音都出現過。在學習時我們可以結合課文,通過對比朗讀的方法發現規律:「哪」放在句末時讀輕聲,而在句首時讀三聲。「渴」和「喝」兩個漢字我們可以利用形近字的特點進行認讀,「口渴要有水,喝水要用嘴」,所以讀渴時三點水,喝是口字旁。

在本課要求學生書寫的漢字有8個,它們分別是「井、沿、觀、答、渴、喝、話、際。」這9個漢字有6個是左右結構,在書寫時我們要注意都要寫成左窄右寬,「觀」字在書寫是還要注意右邊是「見」不要寫成「貝」字。「喝」和「渴」在書寫時要注意這兩個字的右邊,都是先寫「人」字,再寫「豎折」。再寫「沿」的時候要注意右上方與「幾」不同;再寫「際」的時候,要注意它的偏旁單耳刀的寫法,兩筆寫成,先寫豎,再寫橫撇彎鉤,並且要寫得高一些。除了這幾個字學生容易寫錯之外,「答」的「⺮」也容易寫錯,寫「竹」字頭的時候,應該是先寫撇,再寫橫,最後再寫點,點一般都寫在撇和橫相交的位置,並且點不宜寫得過長。

這篇課文內容主要以青蛙和小鳥的對話為主,全文一共出現了三次對話,在朗讀中容易讀錯的詞有「哪兒」、「點兒」,它們都是兒化音,「哪兒」還是問句中的核心詞,在朗讀的過程中學生要讀出兒化音,讀出問句上揚的語調比較難。朗讀是學生識字,理解課文,發展思維的主要手段,將句子讀正確,讀流利尤為重要。因為在理解這篇寓言故事的過程中,通過對「人物」對話的理解,通過對人物每次說話時語氣語調的比較,才能真正理解地句意,了解青蛙的所思所想,把青蛙自以為是的性格特點總結出來。因此讀好兒化音,讀好兩個疑問句,兩個感嘆句,在閱讀對比中進行感悟,在理解句式特點的過程中體會「人物」心理,是閱讀這篇課文的關鍵。

課文中有兩個疑問句,但兩個疑問句語氣卻不相同,一個是一般疑問句,另一個是反問句。一般疑問句學生在一年級就學習過,容易理解句意,但反問句是初次接觸,句子意思學生不容易理解。在學習反問句時,最好聯繫生活實際進行理解,比如,擦黑板是學生經常幹的事情,老師寫了一黑板的字之後,然後指著黑板做一個擦黑板的動作,通過反問句詢問學生,「這件事情還用我去做嗎?」讓學生明白老師這句話的意思是說「這件事不用他去做。」老師再乘機告訴學生像這樣的句子叫做反問句,順便講一下反問句的特點,在此基礎上引出書中句子「天不過井口那麼大,還用飛那麼遠嗎?」這樣學生既認識了反問句,對此句子理解起來也就會更加容易。這樣一來,學生既對此反問句的意思有所理解,對課文的寓意也會有所感悟,學生自然會從這句話中感悟到青蛙是一個不聽勸告,自以為是,目光狹小的「人」。

在學生通讀課文並對三次「人物」對話進行分析比較之後,引導學生再抓住一些關鍵詞,像「天天,抬頭,笑」之類的詞語進行揣摩分析,課文寓意學生理解起來就容易多了。

總之學無定法,語文學習只要始終抓住閱讀這個主線,對句子和詞語進行分析理解,弄懂課文要表達的思想不難。

相關焦點

  • 小學二年級數學:單位換算,很容易出錯的考點,給孩子練習!
    在小學數學的學習中,單位換算貫穿始終。無論是在小升初數學考試中,還是在生活方面,都會涉及單位換算的問題。單位換算題是小學數學學習重點之一。孩子對單位換算記憶不夠深刻,所以總是混淆運用,繞來繞去會出現計算失誤,進率錯誤等問題,而且前面的易出錯,後面也會跟著出錯,所以,一定要好好學習和掌握數學單位換算的相關內容。在小學階段,主要涉獵的單位換算包括長度、面積、體積、重量、人民幣以及時間方面的換算。由於換算值的不統一,導致很多小學生容易把這些換算值混淆,導致考試出錯丟分,有時還會在生活中鬧笑話。
  • 二年級的數學期末試卷,比一年級難很多,特別是解決問題
    前兩天剛進行了期末考試,剛升入二年級的孩子看到考卷感到有點措手不及,怎麼跟一年級差別這麼大?老師看到考卷,驚呼:今年白教了!下面,我們就來看看試卷吧。第一大題我會填,考查知識點較多,第1、4、7小題涉及測量有關知識,第1小題考查孩子會不會看尺子的刻度,鉛筆長9釐米,小刀長5釐米;第4小題根據生活經驗填上正確長度單位,二年級學了米和釐米兩個長度單位,多觀察1米和1釐米的東西,在頭腦中建立起1米和1釐米的模型,最後才能準確運用這些長度單位。
  • 六年級數學計算練習,簡算、解方程和解答題易出錯,建議好好研究
    計算是數學學習的核心,在考試中常流行這樣一句話:「得計算者得總分」,可見,計算在考試中佔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計算能力的提高,並非一朝一夕,而是在長期學習和訓練的基礎上培養和形成的。今天,胡老師給大家分享了一份六年級數學下冊計算專題訓練,這是一位名叫莫農猛的學生做的試題,他考了90分,從整份試題來看,他出錯的題目在簡算題、解方程題和應用題,下面一起來看看這份試題吧。
  • 小學五年級數學下冊:第2單元《因數和倍數》一課一練(課課練)
    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第2單元《因數和倍數》精編一課一練,基礎同步鞏固!五年級數學同步練習題。要求規定時間獨立完成。五年級學生有能力完整地做一件事,家長要鼓勵和支持孩子去做。無論做什麼,都應該先易後難,徹底完成。孩子在作業時,家長不可以在一旁指手畫腳,這樣會影響孩子的專注力形成,同時也不利於孩子養成獨立做題的能力。
  • 二年級語文《坐井觀天》《寒號鳥》道理太難懂,考試題目難壞孩子
    二年級上學期語文第五單元,本組課文以寓意深刻的小故事為主題,目的是讓孩子通過淺顯的小事故懂得一些道理。《坐井觀天》一文寫了青蛙和小鳥爭論天的大小的故事,告訴我們看問題、認識事物,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全面,不要做像井底之蛙那樣目光短淺還自以為是的人。
  • 九年級數學,小狗活動範圍的最值問題,容易出錯
    在圓中,有一類問題,求小狗的活動範圍,這類題目一不留神就很容易出錯。並且,可與二次函數相結合考查最值問題,難度上也會相應變大。在解題時注意,小狗活動的範圍應該是以所寄點為圓心,繩長為半徑的一個圓。但是,題目一般不會這麼簡單,也就是說小狗所寄點處不是空曠的,一般比如會有樹木、房子、湖水等,那麼解題時所運動的範圍不再是一個整圓。
  • 二年級這樣學習《寒號鳥》,不僅能提高閱讀,還能掌握基礎知識!
    二年級《寒號鳥》這篇課文是一篇廣為流傳的民間故事,故事蘊含的道理是:美好的生活要靠勞動來創造。只顧眼前,不想將來鼠目寸光的人,以僥倖心理對待生活,在災難來臨之時就會付出慘重代價。課文篇幅較長,共有九個自然段,對於二年級小孩子來說,這是開始學習課文以來接觸到的第一篇篇幅較長的文章,文章所蘊含的深刻道理,學生理解起來不容易,他們在學習中不掌握方法,就會有困難。學習這篇課文,首先要認識「寒號鳥」名稱的來歷,寒號鳥是一種嚙齒類動物,白天待在巢內,喜歡在黃昏或者夜間活動,飛行時可以從高處向低處滑翔。
  • 各年級知識特點,你平時有注意嗎?
    新知識的接受,數學能力的培養主要在課堂上進行,所以要特點重視課內的學習效率,尋求正確的學習方法。上課時要緊跟老師的思路,積極展開思維預測下面的步驟,比較自己的解題思路與教師所講有哪些不同。特別要抓住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課後要及時複習不留疑點。
  • 二年級小學生數學作業,進位加法退位減法「混合雙錯」,如何輔導
    二年級小學生,在進入第二單元的學習以後,粗心慌張的毛病比較明顯,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屢屢出錯,家長如何高效輔導孩子,幫助他們糾正錯誤呢?在一年級數學學習的基礎上,二年級小同學對於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有了初步的認識。明白了一點,如果哪個數位相加滿十,必須向前一位進1。
  • 一課一練:三年級上冊數學《米分米釐米毫米的換算和計算》
    視頻:人教版三年級上冊數學《測量》米分米釐米毫米的計算
  • 二年級期末試卷練手,查漏補缺,可以反覆練習
    雖然每天都淹沒在各科的題海之中,做了一遍又一遍,但想來不少家長發現,總有一些題做來做去還是有問題。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找同類題再練習,最後孩子也能掌握解決這類題的辦法。每個年級的學生在複習的時候,會把數學排在第一位,數學是最能拉開差距的,而且最費時間和精力。考試前,老師都會讓學生們進行模擬測試,以便查漏補缺。下面是一份二年級小學生的數學測試題,一起來看看需要注意的考題吧!
  • 二年級語文第一單元複習卷,題目有點難,期末提分用得上
    複習階段主要是查缺補漏,通過考試能及時發現學生在學習中的問題。今天對學生了進行第一單元的複習測試,這張測試題對二年級的小朋友來說,還是有一點難度的·,所以學生的平均分還是不高,只有七十幾分,說明小孩子忘性比較大,學了後面的知識忘記了前面的知識,下面我們來看看這張試卷。
  • 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期中測試卷
    ,那麼這學期新學習的知識都掌握得怎樣了呢?不少家長和老師紛紛表示擔心,畢竟小學二年級的孩子學習的自律性比較低,容易將興趣放到好玩的事情中去。其實家長們也不用那麼消極,只要孩子能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並及時複習,基礎知識還是會比較紮實。在做題時及時強化不太牢固的知識點,基礎就會越來越好,成績也會不斷進步。
  • 二年級課文道理、重點語句各種考,難壞孩子,原來大語文就這麼考
    拿二年級語文來說,選入課本的看上去普普通通的小文章,每一課中蘊含的道理都有教育意義,新教材實施以來,老師們明顯感覺以語文課本為主來實現「立德樹人」的教育根本的職責更突出了,不僅表現在選入課本的名言警句、經典詩詞等傳統文化上,也表現在對每一課中心思想等教化意義的挖掘與考察上。
  • 科目二考試,容易出錯的不是練車重點?考前怎麼未雨綢繆?
    ,考駕駛證過程中會被嗮成小黑人,那麼科目二的考試中要求每一個考試項目都需要謹慎對待稍微不慎就會掛科,那麼在科目二考試,容易出錯的不是練車重點?科目一大項倒車入庫,對於這個項目在操作上都明白是這麼回事,最難的就是怎麼能準確的把握好哪三十公分的距離,在什麼狀態下打方向細微調整方向等等這些顯然都能算的上是這一大項目中的關鍵點,特別是對於剛剛聯繫的學員真的是難度不小,看這簡單操作卻是非常難,在有限的練習時間內還需要多多觀察其他學員的駕駛狀況來總結經驗,那麼在倒車入庫中最容易出錯的就是打方向的時間,早點晚點打方向的速度都是關鍵要素
  • 期末衝刺,部編人教版小學二年級數學,期末測試卷孩子失分點分析
    臨近期末,這段時間老師一般讓孩子做綜合測試題,讓孩子對所學知識有個總體把握,查漏補缺。同時,老師在批改孩子的作業時,也能發現學生的薄弱地方,有重點複習。老師讓籤字,我們是部編人教版小學二年級數學,我一看孩子得了96分了失分點,第7題扣了2分,第10題扣了2分。
  • 五年級數學期中試卷:學生80分!教師: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不強!
    五年級到了小學高年級階段,數學思維得到了一定的發展,在數學學科的學習中,往往會呈現兩極分化,有一部分學生對數學有了濃厚的興趣,也有一部分學生得了數學恐懼症,沒辦法,人都是不一樣的,不同的人的智力發展方向是不同的。其實歸根結底就是興趣的指向問題。
  • 二年級上數學第一單元《長度單位》專項檢測卷
    暑假開始了,很多同學都已經開始補習了,對於開學馬上升入二年級的小朋友們,也要注意啦!如果你已經補習了功課,那麼一定要多練習一下。今天老師分享的是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數學的第一單元《長度單位》,下面我們一起來測試下吧!
  • 二年級上冊語文《小蝌蚪找媽媽》課堂筆記
    #二年級上冊語文《小蝌蚪找媽媽》課堂筆記前幾天發了二年級上冊語文的學習目標及重難點知識。今天結合著學習目標,學習《小蝌蚪找媽媽》課文。首先要認識課文中的「塘、腦、袋、灰、哇、教、捕、迎、阿、姨、寬、龜、批、鼓」14個生字。
  • 二年級數學下冊期中試卷,需要的家長收藏吧!
    大家好,今天我們來分享二年級數學下冊期中檢測題。期中檢測主要考察《數據的收集整理》《表內除法》和《圖形的運動》以及第五單元的《混合運算》。我們來看試題分析:第一題主要是表內乘法和表內除法的口算,還有加減法,所以要細心看清楚符號再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