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汽車後市場連鎖發展論壇 京東暢談汽車數智化社會供應鏈構想

2020-12-05 網易新聞

(原標題:2020汽車後市場連鎖發展論壇 京東暢談汽車數智化社會供應鏈構想)

「汽車數智化社會供應鏈三大特徵:全鏈路、社會化和數智化。京東汽車談數智化,和京東零售的數智化建設一致,是從三個維度考慮這個問題的:第一是做高產業垂直,考慮從消費端向產業端價值鏈各環節的優化和重構;第二是開放連結,在行業內做寬履約和服務體系,考慮需求到供給的最佳匹配路徑和優化,而不僅僅局限於企業自身的閉環和優化;最後,要做到做高和做寬,就必須先做厚,先做好人、貨、場,車的數位化建設和面向全行業的系統網絡建設,這樣才可以避免搭建空中樓閣,為做高和做寬打好基礎。」

12月1日,上海法蘭克福汽配展前夕,在AC汽車主辦的「破局而出|2020第五屆中國汽車後市場連鎖發展論壇」上,京東零售生活服務事業群、京東汽車事業部總經理慶巖圍繞「京東汽車數智化」主題暢談了京東汽車的發展構想。

京東零售生活服務事業群、京東汽車事業部總經理慶巖

從消費網際網路到產業網際網路C2M賦能做高產業垂直

對線上線下全渠道消費者需求如何快速響應,消費者個性化需求如何快速捕捉,如何合理的對商品進行選品定價等問題,已成為擺在企業面前亟待解決的課題。數智化的建設為這些課題的解決提供了新的方法論。「在數智化建設上,我認為有三個維度:做高、做寬、做厚!」慶巖表示,做高就是要從消費網際網路向產業網際網路演進,從行業末端向最上遊滲透,以數位化的人貨場,實現產業鏈的連結、融合、開放。

以京東汽車的新型供應鏈建設為例,通過消費大數據反向推導或用戶需求調研出發,將以產品為中心的傳統供應鏈重塑為以用戶為中心的新型數智化供應鏈,提高供應鏈響應速度,減少庫存,圍繞用戶的個性化需求提供五大定製場景,實現從消費端到產業端價值鏈各環節的整體優化和重構。

「明年我們將致力打造C2M『靜音』輪胎系列。這是基於新能源純電汽車的發展,以及越來越高的駕乘體驗而面向市場推出的產品系列。對於這樣的新興細分品類,京東選擇哪個品牌商合作?如何打造供應鏈?如何打造品牌的認知度?如何利用消費者調研塑造獨特的產品力?我們的回答是:所有這些都可以通過局部定製、體驗定製、重塑賣點等C2M反向定製手段實現。」慶巖指出,在B端京東汽車自有品牌京安途是反向定製能力很好的案例。京安途打造的B2B2C模式,是從製造商到經銷商,再到終端門店和消費者全產業鏈閉環的關鍵布局,未來發展目標是成為全行業全渠道最有價值的品牌。

從客戶體驗一體化到行業服務一盤貨 做寬履約服務體系

整個汽車配件行業的玩家的分布就像一個金字塔,從生產商、分銷商、零售商到服務商,越接近車主,從業者越多。需求和供給都是小而散,信息不對稱,供需的匹配很難優化,渠道庫存過剩,資源浪費嚴重。京東汽車一直在不遺餘力地推動零售商、品牌商去嘗試供應鏈的協同合作,從深度和寬度兩個維度降本增效。慶巖指出,京東汽車能夠真正理解供應鏈夥伴在經營中的困難,始終保持開放的心態,以數據能力、流量能力、系統能力賦能商家,並通過利用價值鏈各個環節的社會化資源,提升消費需求的敏捷響應與匹配效率,不斷打造線上線下車主服務體驗一體化,2B/2C行業供需一盤貨服務和履約體系。

慶巖表示:「與京東最早提出的人、貨、場概念一樣,汽車行業最重要要做的也是車主、配件、車輛三個因素,以及三者在線上和線下場景全周期體驗的打通和融合。」依託線上精品和養車品類2C用戶心智的建立和全國超過1000家京車會門店在數量和質量上的不斷提升,京東汽車持續做高、做寬,聯合生產商、渠道商和服務商,完成從生產、分銷、零售、服務的門店供給閉環,實現線上導流與線下供給和服務的融合。

在京東線上線下一體化門店體系構建中,導入了數智化的「活水」,通過數字協同和網絡智能,完成門店數位化的場景構建。其中基於360°用戶畫像的精準營銷、智能配補供應鏈和數據增值的生態體系等數智化應用,將持續優化行業的垂直供應鏈成本,提升服務效率與體驗。

同時京東汽車還將目光瞄向了汽車整車和摩託車業務,通過引流、預約、支付、線下交付,服務分析與反饋一系列運營流程和系統數據流程的建立,將線上線下打造成完整的銷售閉環。

京東堅信,汽車行業數智化的發展,只有做好基礎設施,做寬渠道,垂直向產業上遊滲透,才能建立開放、高效、協同的數智化社會供應鏈,最終在行業轉型大潮中突出重圍。

本文來源:大眾新聞 責任編輯:陳體強_NB6485

相關焦點

  • 京東構建數智化社會供應鏈,物流科技以簡馭繁
    大會上,京東首次系統闡釋了面向未來十年的新一代基礎設施——京東數智化社會供應鏈,即用數智化技術連接和優化社會生產、流通、服務的各個環節,降低社會成本、提高社會效率。這些產品將在零售、物流、金融、教育、政務等眾多場景中落地,全面助力產業數智化發展。數智化社會供應鏈將服務千萬實體企業在主題演講中,京東集團首席戰略官廖建文在演講中表示:「京東一直在做產業網際網路的事。」
  • 京東宣布構建數智化社會供應鏈 全面服務全球15億消費者與近千萬企業
    在此次大會上,京東首次系統闡釋了面向未來十年的新一代基礎設施——京東數智化社會供應鏈,即用數智化技術連接和優化社會生產、流通、服務的各個環節,降低社會成本、提高社會效率。作為以供應鏈為基礎的技術與服務企業,京東將沿著從國內到海外、從商品到服務、從ToC到ToB、從物理到數智、從交易倉配後五節甘蔗到設計研發前五節甘蔗的路徑,全面構建五位一體的數智化社會供應鏈,用數智化技術連接和優化社會生產、流通、服務的各個環節,降低社會成本、提高社會效率。
  • 北冰洋或將上市 京東超市以數智化社會供應鏈助力老字號煥發青春
    承載著無數70、80後記憶的北冰洋汽水聽說就要上市了,在2020年的特殊時期,北冰洋如何利用資本市場做大做強、最終成功「出圈」立刻成為焦點話題。其實,相比於情懷,渠道對老字號成長的賦能作用更加凸顯。以京東超市為代表的電商平臺,通過數智化社會供應鏈助力老字號轉型升級,顯著提升銷量和市場開拓能力,為其從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注入強大的發展動能。
  • ...構建數智化社會供應鏈 全球延攬頂級人才打造面向未來十年前沿...
    在此次大會上,京東首次系統闡釋了面向未來十年的新一代基礎設施——京東數智化社會供應鏈,即用數智化技術連接和優化社會生產、流通、服務的各個環節,降低社會成本、提高社會效率。此次大會上,京東發布了四大企業級產品,分別是泛零售技術服務平臺「零售雲」、數位化供應鏈平臺「京慧」、智能客服與營銷平臺「言犀」和市域治理現代化平臺「侖靈」,全面助力產業數智化發展。這些產品將在零售、物流、金融、教育、政務等眾多場景中落地。打造數智化社會供應鏈,全面服務近千萬實體企業「京東一直在做產業網際網路的事。」
  • 被數智化供應鏈包裹的實體經濟,穿上了「反脆弱」的盔甲
    如今,越來越多的城鎮開始用起在全球經濟供應鏈中的定位來命名,比如杜拜網際網路城、開曼創業城、綿陽科技城等等。 這些特殊區位,是當地經濟的發展之錨,也是全球社會向供應鏈地理轉變的表現。供需的動態變化成為驅動社會組織演進的核心動能,人們努力靠近基礎設施和供應鏈附近,無論是現實的,還是虛擬的。
  • 十年又十年從「數智化」看京東轉型穩準狠
    在網際網路發展的今天,數字經濟正深刻影響著我們的生活。這就好比10年前,強調的是個人用戶中心化;10年後,則側重於以服務大眾、激發生產力為主的技術驅動。在此背景下,11月25日,主題為「數智互聯·共塑未來」的JDDiscovery-2020京東全球科技探索者大會在京舉行。
  • 京東重塑供應鏈:預測500萬種商品銷售,每天做出30萬條智能決策
    而從更廣泛的視角看,京東在逐步從自營走向開放,「數智化社會供應鏈」中包含新三大要素:數智化、社會化、供應鏈,圍繞著不變的成本、效率、體驗的京東供應鏈「第一性」原則,打造全新的產業基礎設施。利用數位化、智能化的技術,連接和優化社會生產、流通、服務的各個環節。在以智能技術為開放平臺依託的同時,與更多產業重塑著供應鏈和協同關係。
  • 京東供應鏈重大創新登上國際頂級期刊,大幅改善企業庫存周轉和現貨率
    今年以來,疫情等不確定因素使現代供應鏈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凸顯。近日,京東宣布構建數智化社會供應鏈,用數智化技術連接和優化社會生產、流通、服務的各個環節,降低社會成本、提高社會效率。今年疫情期間京東持續不間斷運營,保障了抗疫和民生物資供給;京東11.11幫助3.3萬個品牌、超500萬種商品進行智能預測、自動調撥和智能履約,13532個重點品牌銷售增速超300%;京東運營超500萬SKU的自營商品和800個倉庫,把庫存周轉降到34天,達到世界級水平,都與京東數智化供應鏈的作用密不可分。
  • AC汽車陳海生談中國汽車後市場發展格局與變局
    由AC汽車主辦瓦爾塔冠名的「2018第三屆中國汽車後市場連鎖發展論壇」在上海如期舉行,AC汽車聯合創始人兼主編陳海生在會上就「2018中國汽車後市場連鎖發展調研報告」發表演講。以下為演講實錄:參照美國汽車後市場發展歷史,同樣經歷從個體戶—合夥—公司化—區域連鎖—全國聯盟/連鎖幾個階段,美國前四大配件連鎖市場份額經過100多年發展,已增長至近50%;相比之下,中國汽車後市場企業市場份額還很小的情況下,產業資本就已經早早介入,也帶來了更多的變局。
  • 數行江城 洞見未來 京東智聯雲打造武漢經開區「數智引擎」
    12月16日,2021武漢經開區數字經濟發展促進大會正式啟幕。大會聚焦數字經濟發展機遇與挑戰,圍繞數字經濟時代發展機遇,探討武漢經開區數字經濟發展新方向。作為「城市數智化轉型合伙人」,京東智聯雲積極推進數字經濟、網際網路、大數據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構築武漢經開區發展數智「基石」。
  • 沈國梁:數智化時代,如何打造「高智商企業」?
    以5G為突破口,「新基建」為領頭羊,5G+直播、5G+AR/VR等效應的疊加,勢必實現企業新一輪的智能化發展思維升級,引發一場技術革命驅動下的商業模式變革。新信息化市場運作時代,從數位化到數智化,「高智商企業」將會有無限發展可能。
  • 京東集團首席戰略官廖建文:京東將從五個維度構建新零售基礎設施
    【環球網科技報導 記者 王楠】11月25日,在主題為「數智互聯·共塑未來」的JDDiscovery-2020京東全球科技探索者大會上,京東集團首席戰略官廖建文教授提出,在今年初正式確立以供應鏈為基礎的技術與服務企業戰略定位之後,京東將從做寬、做深、做厚、做長、做虛五個維度來構建新的零售基礎設施
  • 北冰洋汽水成功「出圈」 京東超市成老字號最大增量場
    承載著無數70、80後記憶的北冰洋汽水聽說就要上市了,在2020年的特殊時期,北冰洋如何利用資本市場做大做強、最終成功「出圈」立刻成為焦點話題。其實,相比於情懷,渠道對老字號成長的賦能作用更加凸顯。以京東超市為代表的電商平臺,通過數智化社會供應鏈助力老字號轉型升級,顯著提升銷量和市場開拓能力,為其從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注入強大的發展動能。隨著新生代成為消費主力,如何從父母輩的記憶裡走進年輕人的生活、圈粉年輕消費力量,已經成為老字號面臨的最大考驗。唯有緊跟時代步伐,加快轉變思想,既要在地域概念上開拓渠道,也要在抽象的消費場景尋求「破圈」。
  • 汽車後市場劇變前夜:數位化轉型會是生機嗎?
    來源:金融界網站近日,德勤發布《數啟未來,後市場產業變革:2020中國汽車後市場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針對汽車後市場這一萬億級民生經濟市場進行了行業現狀的洞察與未來趨勢的判斷。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中國汽車後市場規模繼2017年突破萬億後,2018年、2019年整體規模分別達到1.2萬億元、1.3萬億元,並預計2020-2022年中國汽車後市場將保持10%-15%的市場增速;麥肯錫也曾預測,到2030年,中國汽車後市場規模的年複合增長率為7.5%。 萬億空間的蛋糕之下,巨頭們聞風而來。
  • 「甘蔗」也能兩頭甜 從自有品牌矩陣看京東的共贏共生之道
    在2020年12月21日舉辦的「聚力·融生」京東自有品牌合作夥伴大會上,京東自有品牌矩陣——京造、佳佰、LATIT、惠尋,集體亮相。這四大品牌,可能有不少人還會比較陌生,它們都算是電商自有品牌市場上的新生力量。但定位都非常清晰:京東京造主打全品類,以大眾商品為主;佳佰則以居家生活品類為主;LATIT是專注運動、健康的品牌;惠尋則目標為下沉新興市場。
  • 從名創優品的「數智化轉型」,看其如何實現「雲上」增長?
    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財年,年收入達89.79億元。名創優品發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數據也表現不錯,實現營收和利潤雙增長:營收20.72億元,環比增長33.4%;毛利潤5.22億元,環比增長37.7%;按Non-IFRS,調整後的淨利潤為人民幣1.02億元,較Q2增長了140.8%。名創優品2013年成立,7年快跑,2020年登陸紐交所上市。
  • 吾眾汽車:半年打造一個城市樣板,用連鎖運營挖掘汽車後市場機會
    近日,創業邦獲悉,吾眾汽車也已於今年一月完成來自杭州泰方投資的600萬元天使輪融資,所融資金全部用於線下門店的拓展,預計2020年再打造兩個樣板城市。接連扎堆融資,汽車後市場的盤子有多大?隨著新車市場的下滑,汽車產業內的玩家們漸漸將目光聚焦在高達2.75億輛汽車保有量的汽車後市場。
  • 以供應鏈助力實體經濟,京東打造服務型消費新樣本
    2020年的雙11所帶給市場最大的變化,莫過於服務型消費正在成為消費增長的新驅動。以京東為例,從高效物流到房產、居家、出行、醫療健康等各類服務型消費,乃至對上遊廠商、品牌商家的賦能,京東依託於強大的智能供應鏈,在雙11業績再創新高的同時,更是帶動了線上線下合作夥伴們的共同成長。
  • 2020年 以全新線上線下融合之姿,解碼全球汽車產業未來發展之路
    產業服務及供應鏈連鎖專區圍繞「產業服務」概念,全面展示網際網路和數位化技術的驅動下,產品流通方式以及售後服務行業的變革和未來發展趨勢。專區吸引了多家連鎖門店、數據管理服務供應商、電商平臺、汽車金融、汽車保險及人力服務等企業參展。本屆展會亦助力商用車價值鏈上下遊各方探索更多新機遇,全力打造商用車價值鏈體系。
  • 疫情反覆,小微企業如何利用數智化轉型備戰2021?
    數智化轉型的重要性在去年外部環境一層不變的情況下,部分品牌和企業因高度依賴線下場景而被打得措手不及,同時,那些數智化能力高的企業受到的負面影響相對較小、抵抗力更強。這也為很多小微企業拉響了警報,除了要關注企業自身的發展,還要提高抗風險意識,重視企業數智化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