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波長222納米紫外線可有效滅活新冠病毒,且導致皮膚癌風險較低

2020-12-06 界面新聞

共同社9月5日消息,日本廣島大學4日宣布,已確認被指對人體影響較小的波長222納米紫外線具有消除新冠病毒傳染力的滅活效果。據稱,在建築物內使用照射裝置可有效防止感染。

與通常用於殺菌和抑制病毒的波長為254納米的紫外線相比,波長為222納米的紫外線被認為導致皮膚癌等的風險較低。牛尾電機公司(東京)開發出了只照射接近這一波長紫外線的裝置「Care222」,9月開始銷售。雙方聯合調查了對新冠病毒的效果。

研究中,對附著在塑料板上的新冠病毒照射波長222納米的紫外線。照射30秒後,傳染力幾乎消失。

鑑於沒有驗證對人體的安全性,廣島大學推薦目前在無人狀態下進行照射。該大學醫院的助教北川浩樹說:「在辦公室和衛生間等人員出入較多的場所,可以考慮使用感應裝置,等人離開後進行照射。」

醫療機構等目前對診察室和病房進行人工清掃,據稱同時使用該照射裝置將能獲得更好的效果。

相關焦點

  • 日本廣島大學證實222nm UVC可有效滅活新冠病毒
    然而,使用光殺菌通常用到的光其波長為254nm,這雖然對滅活某些病毒很有用,但對人的眼睛和皮膚卻有危險。這種光線對人類造成的風險限制了其在工作時間內在公共場所的使用。然而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更安全的222nm波長對許多病原體也有效,而這種光不會對人類的視力和皮膚造成威脅。
  • 研究發現,遠紫外線可滅活99.9%的冠狀病毒,對新冠毒病同樣有效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袁靜嫻 近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當暴露於遠紫外線(波長為207-222納米)時,空氣中超過99.9%的冠狀病毒都會被殺死,且對人類健康無害。初步數據表明,該紫外線對新冠病毒同樣有效。
  • 新型紫外線燈:可殺死空氣中的冠狀病毒,且對人體無害!
    導讀據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歐文醫學中心官網近日報導,該研究機構的一項新研究發現,當暴露在對人類安全的特定波長的紫外線(far-UVC)下,出現在空氣飛沫中的逾99.9%可攜式紫外線燈(圖片來源:維基百科)紫外線可根據波長不同可分為四個區域:長波紫外線簡稱UVA,波長320納米~400納米;中波紫外線簡稱UVB,波長280納米~320納米;短波紫外線簡稱UVC,波長200納米~280納米;真空紫外線簡稱UVD,波段波長100納米~200
  • 遠短波紫外線或成抗疫利器 可快速消毒且對人體無害
    據法新社紐約5月10日報導,多年來,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科學家一直在研究一種可以在車站、飛機和學校殺滅危險病毒的新型紫外線燈,而當下的疫情有望證明他們工作的價值。報導稱,短波紫外線燈長期以來被用於殺滅細菌、病毒和黴菌,特別是在醫院和食品加工行業。
  • 除了紫外線,這些光也可以殺死病毒
    因此,對於最近正在各國肆虐的新冠病毒來說,這些技術理應也能夠在新冠病毒的防禦和治療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與化學消毒劑、殺菌劑和抗感染藥物相比,光具有很多優點:1. 對環境友好,無汙染。2. 相對安全無毒。3.
  • 這樣消毒,真的有效嗎?新冠病毒到底是如何被滅活的?
    連日來,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目前新增病例仍在持續上升,累計確診病例突破了七萬,形勢依舊十分嚴峻。 儘管已經有了很多科普家庭消毒的文章,還是有很多人不放心,經常跑過來問,這樣消毒,有效嗎?能殺滅新冠病毒嗎?
  • 法媒:對付新冠病毒新利器找到 C波段遠紫外線燈殺病毒對人體無害
    C波段遠紫外線燈可以殺死新冠病毒法新社報導,美國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研究人員多年來一直致力研究這類用途,如今疫情大流行,正好能證實他們所進行實驗的價值。紫外線C燈長期被用來殺死細菌、病毒和黴菌,常見於醫院和食品加工業。
  • LED紫外線燈:研究顯示可有效殺死冠狀病毒
    在經歷了初始時在各種公共場所不加區別地大規模噴撒化學消毒劑,追蹤研究這種傳統消毒模式的功效以及對人的健康影響等各方面因素之後,越來越多的科研機構轉而對紫外線(UV)燈照射消毒產生了很大興趣:這種消毒技術對人工操作需求度極小,且不會提高細菌的耐藥性,完全可讓人不在場遠程智能操控使用,尤其適用於人流聚集密度高
  • 又一研究發現UVC LED可殺死新冠病毒
    Crystal IS公司發起這項研究,旨在掌握新冠病毒 SARS-CoV-2(導致新冠疫情的元兇),在對應Klaran LED所發出的不同紫外波長(260-270nm),以及在相同紫外波長下,不同紫外劑量照射後所發生的反應。
  • 首次發現波長222nm的紫外線或能有效殺滅SARS-CoV-2!
    2020年10月6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 Infection Control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廣島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利用波長為222 nm的紫外線(UVC,人類使用的安全範圍內)或能有效殺滅SARS-CoV-2病毒。
  • 紫外線能殺死武漢新冠病毒嗎?當前疫情如何正確使用紫外線消毒?
    紫外線照射能否有效滅活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當然!紫外線是一切微生物最大的天敵,可以輕輕鬆鬆殺死任何微生物,自然包括武漢新冠病毒。太陽暴曬可以殺菌殺(病)毒,靠的就是日光紫外線對於今天的人來說,「日光暴曬可以殺菌消毒」是一種最基本的常識,但上溯到19世紀,這卻是一項重大科學發現。
  • 科學家使用等離子體30秒滅活新冠病毒
    由於水分蒸發迅速,它們可以移動更長的距離且需要更長的時間從空氣中清除。這就是為什麼飛沫和氣溶膠傳播是新冠病毒的主要風險,衛生專家堅持認為前者是新冠病毒傳播的主要途徑。落在表面的飛沫在理論上是一種威脅。根據室溫和光照的不同,病毒在特定的材料上可以存活28天。觸摸可能被汙染的表面然後再觸摸自己的臉是存在感染風險的。這就是洗手液和勤洗手的作用所在。
  • 實驗表明:紫外線UVC燈可以對抗病毒
    UVC波段又叫短波紫外線,紫外線波長越短,殺傷力越大。UVC波段的紫外線會對生物造成巨大的傷害,也對細菌病菌中的DNA(脫氧核糖核酸)或RNA(核糖核酸)分子結構具有巨大殺傷力,可造成生長性和再生型細胞的死亡,以達到殺菌消毒的效果。一種用於車站、飛機和學校的、可以殺死危險病毒的新型紫外線UVC燈能夠成為抗擊COVID-19的遊戲規則制定者嗎?
  • 共生HPV病毒或可預防皮膚癌
    Messerschmidt 北京時間10月31日,發表在《Nature》上的一項新研究顯示,病毒雖作為潛在的癌症製造者而人人避恐不及,但至少有一類生活在我們皮膚上的病毒,即所謂的「低風險」病毒——人類乳頭狀瘤(HPV),似乎在保護我們免受皮膚癌的侵害。
  • 新型紫外線燈能迅速殺死新冠病毒不傷害人類 已對小鼠進行40周高...
    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多年來一直致力於此類用途的研究,當前的大流行可能證實了他們之前努力的價值。 紫外線燈長期以來一直被用於殺滅細菌、病毒和黴菌,尤其是在醫院和食品加工行業。隨著新冠病毒大流行對世界經濟的衝擊,這項技術正在蓬勃發展。
  • 研究:紅外線或可導致皮膚癌
    原標題:研究:紅外線或可導致皮膚癌   炎熱的夏季,許多人都選擇使用防曬霜,但是據英國《每日郵報》8月10日報導,近期專家研究表明,傳統的防曬霜雖然阻擋陽光中兩種波長的紫外線,即UVA和UVB,但卻沒法保護我們遠離皮膚疾病和老化元兇——紅外線的潛在危害。
  • 聯手維生素,紫外線讓血液更安全
    現階段,減少經輸血感染的方法主要包括精密篩選獻血者、血液中病毒標誌物檢測及採用安全可靠的技術對血液成分進行病原體滅活等。紫外線就是在輸血安全鏈條的病原體滅活一環中「發光發熱」。 「光化學法滅活血液製品是近年來的研究熱點。紫外線可使核酸突變,阻礙其複製、轉錄及蛋白質的合成,同時產生的自由基可引起胺基酸光電離,導致細菌和病毒的死亡。」
  • 紫外線能夠通過直接照射皮膚的方式進行消毒嗎?專家:不可行!
    陽光中的紫外線會對人體皮膚造成傷害。中波紫外線(UVB)大部分被皮膚表皮吸收,不能滲入皮膚內部,但會對皮膚產生強烈的光損傷。被照射部位皮膚可出現紅腫、水泡等症狀,長久照射皮膚會出現紅斑、炎症、皮膚老化,嚴重者可引起皮膚癌。長波紫外線(UVA)穿透性強,可達到真皮深處,雖不會引起皮膚急性炎症,但是導致皮膚老化和嚴重損害的原因之一。
  • 洗手液斷貨後 能用紫外線燈來「洗手」嗎?
    疫情期間紫外線燈無疑成為僅次於衛生紙、洗手液等必需品的搶手貨,那麼它真的能殺死新冠病毒嗎?使用不當對人體會有什麼危害嗎?國際紫外線協會(The International Ultraviolet Association)表示,紫外線是一項經過40年考驗的有用技術,為清潔水資源和空氣做出了很大貢獻。
  • 新冠肺炎氣溶膠傳播刷屏,紫外線空氣消毒是否可行?
    2月8日,上海舉行的新冠疫情新聞發布會上,相關專家稱新冠病毒感染的氣溶膠傳播途徑已經確立,引發社會廣泛關注。所謂氣溶膠傳播就是通常說的空氣傳播,傳播距離可以超出密切接觸(通常在1米內)範圍。意味著人際間即使沒有密切接觸,也有可能傳染新冠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