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稱一種口服抗病毒新藥可在24小時內阻斷雪貂的新冠傳播

2020-12-07 cnBeta

據外媒BGR報導,來自喬治亞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一種口服抗病毒藥物可以在短短24小時內阻斷雪貂的新冠病毒傳播。這種藥物被稱為MK-4482/EIDD-2801或Molnupiravir,它可以降低體內的病毒量,從而「大幅」減少COVID-19的傳播。藥物還可以預防嚴重的COVID-19病症,並有可能減少局部爆發。研究人員現在要在人體試驗中證明該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根據喬治亞州立大學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的說法,這種抗病毒被稱為MK-4482,EIDD-2801或Molnupiravir,其能「在24小時內完全抑制病毒傳播」。

「這是首次證明口服藥物可以快速阻斷SARS-CoV-2傳播,」喬治亞州立大學教授Richard Plemper博士在一份聲明中說。「MK-4482/EIDD-2801可能會『改變遊戲規則』。」該研究發表在《自然·微生物學》上。

Plemper領導的研究小組發現,這種新藥對流感病毒有很強的殺傷力,但它顯然也能阻止COVID-19病例的病毒傳播。

「我們很早就注意到MK-4482/EIDD-2801對呼吸道RNA病毒具有廣譜的活性,而且用該藥口服處理感染動物,可以將脫落的病毒顆粒數量降低幾個數量級,大大減少傳播,」Plemper說。「這些特性使MK-4482/EIDD/2801成為藥物控制COVID-19的有力候選藥物。」

研究人員稱,該藥物有三個優勢。它可以防止發展為重症,縮短感染期,並 「迅速抑制局部爆發」。MK-4482/EIDD-2801的療效必須在雙盲、安慰劑對照的人體試驗中得到證明,然後才能將該藥物用於COVID-19治療。但喬治亞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在涉及雪貂的測試中證明了該藥物的有效性。

「我們相信雪貂是一個相關的傳播模型,因為它們很容易傳播SARS-CoV-2,但大多不會出現重症,這與SARS-CoV-2在年輕成年人中的傳播非常相似,」研究共同負責人Robert Cox博士在一份聲明中說。

研究人員用SARS-CoV-2感染動物,並在動物開始脫落病毒時開始MK-4482/EIDD-2801治療。然後,研究人員將健康的雪貂暴露在接受藥物治療的雪貂周邊,並為安慰劑組做同樣的事情。接受治療的動物並沒有感染同一籠子裡的任何健康雪貂。接受安慰劑而不是Molnupiravir的感染雪貂感染了所有健康的雪貂。

研究人員表示,MK-4482/EIDD-2801藥物正處於2/3期臨床試驗的高級階段,但目前還不清楚何時會有結論。該藥物必須在這些試驗中同時顯示出療效和安全性,才能進入緊急使用授權(EUA)階段。

相關焦點

  • 一種流感藥可阻斷雪貂體內新冠病毒傳播
    英國《自然·微生物學》雜誌日前發表一項最新病毒學研究稱:一種流感藥物的再利用,能減少雪貂上呼吸道的新冠病毒載量,並抑制病毒傳播。研究結果顯示,目前正作為新冠肺炎治療藥物進行Ⅱ/Ⅲ期臨床試驗的藥物MK-4482/EIDD-2801,或能用來阻斷新冠病毒的社區傳播。當前治療新冠肺炎的措施,如瑞德西韋和康復期血漿,並不適用於控制社區傳播,因為它們無法口服。
  • 流感藥物再利用可阻斷雪貂內新冠病毒傳播
    研究結果顯示,目前正作為新冠肺炎(COVID-19)治療藥物進行II/III期臨床試驗的藥物MK-4482/EIDD-2801,或能用來阻斷新冠病毒的社區傳播。研究人員讓感染12小時的雪貂每天兩次,每次接受5或15 mg kg–1的MK-4482/EIDD-2801,或是讓感染36小時的雪貂每次接受15 mg kg–1的MK-4482/EIDD-2801。接受MK-4482/EIDD-2801治療的雪貂,其上呼吸道的新冠病毒水平明顯減少,而對照組雪貂的鼻甲(鼻道)在感染3.5天後仍攜帶可檢測到的病毒載量,併到研究結束都一直具有傳染性。
  • 默沙東口服新冠藥:動物試驗顯示24小時可抑制傳染
    【僑報網綜合訊】美國藥業巨頭默沙東(MSD)的實驗性口服藥物Molnupiravir近日取得重要進展:研究證實,這款抗病毒藥物能在24小時內阻止新冠病毒的生長,從而抑制病毒傳播。英國《每日郵報》報導,默沙東這一小分子抗病毒藥物的研究進展近日發布在頂級期刊《自然》的子刊《自然微生物學》(Nature Microbiology)上,這一實驗性口服藥名為Molnupiravir
  • 動物試驗顯示:新冠口服藥可阻止病毒傳播
    德媒稱,一種名為Molnupiravir的藥物在動物試驗中顯示出驚人的抗新冠病毒效果:已被感染的雪貂僅在24小時內就不再具有傳染性。研究人員希望由此在抗擊新冠疫情過程中取得突破。臨床研究正在進行中。現在,美國喬治亞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可能發現了一種能在受感染後立即殺死病毒的藥物。該大學聲稱,理察·普倫珀領導的研究團隊在動物試驗中發現,新的抗病毒藥物MK-4482/EIDD-2801(也稱Molnupiravir)能在24小時內完全阻斷病毒的傳播。
  • ...4482/EIDD-2801,或能用來阻斷新冠病毒的社區傳播。-FX168財經網
    文 / editor2020-12-09 07:25:04來源:FX168 【一種流感藥可阻斷雪貂體內新冠病毒傳播】英國《自然·微生物學》雜誌日前發表一項最新病毒學研究稱:一種流感藥物的再利用,能減少雪貂上呼吸道的新冠病毒載量,並抑制病毒傳播
  • 美媒:研究表明一種口服藥可在動物體內抑制新冠病毒複製
    新華社北京4月9日新媒體專電 美國《科學美國人》月刊網站4月7日報導稱,美國科學家6日報告稱對動物的試驗表明,一種口服藥物能夠阻止新冠病毒在體內複製
  • 新研究稱樹鼩、雪貂或是新冠病毒潛在中間宿主
    新研究稱樹鼩、雪貂或是新冠病毒潛在中間宿主  Winnie Lee • 2020-04-07 08:46:07 來源:前瞻網
  • 羅氏宣布與Atea合作開發針對COVID-19患者的新型口服抗病毒藥物
    目前,一種可能成為新冠肺炎首款口服藥的抗病毒新藥正在進行測試,製藥公司Atea Pharmaceuticals已宣布與瑞士巨頭羅氏達成開發和銷售協議。該藥名為AT-527,目前正處於2期測試,臨床試驗的最後階段將於2021年上半年進行。這種新藥應該是可以阻斷新冠病毒在細胞內的複製,防止其在人體內傳播的能力。
  • 24小時內可控制病毒流感創新藥亮相進博會 國內已申報上市
    新京報訊(記者 張秀蘭)在經歷過新冠疫情之後,公眾對流感的防控意識得以提升。在正在舉行的進博會期間,流感創新藥Xofluza(瑪巴洛沙韋)亮相,該藥是目前獲批治療流感的首個也是唯一一個單劑量口服藥物,也是FDA批准的首個具有創新作用機制的抗流感藥物。
  • 研究稱新冠病毒能夠通過氣溶膠實現有效傳播
    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10月20日發表題為《最新研究表明新冠病毒能通過氣溶膠實現有效傳播》的文章,作者為貢薩洛·洛佩斯·桑切斯。全文摘編如下:自可怕的COVID-19大流行病開始在全球蔓延以來已經過去了10個月,但是關於該病毒的基本情況仍然存在許多疑問,例如感染後的免疫力能持續多長時間,以及該病毒到底是如何傳播的。
  • 降炎症水平阻病毒複製 以色列研發新冠新藥具有雙重作用
    降炎症水平阻病毒複製 以色列研發新冠新藥具有雙重作用 2020-08-26 03:31:08  以色列研發的新冠新藥具有雙重作用  科技日報特拉維夫8月24日電 (記者毛黎)以色列瑞德希爾生物製藥有限公司營運長吉利德·拉迪日前表示,公司希望正在試驗的新藥物能成為全球對抗新冠病毒的「遊戲規則改變者」。
  • 哈獸研研究有望阻斷新冠病毒水貂中傳播
    日前,哈爾濱獸醫研究所開展水貂新冠病毒感染性、致病性和傳播性的系統實驗研究,為防控水貂新冠病毒提供理論依據,為儘快研發安全、有效疫苗,阻斷新冠病毒在水貂中的傳播奠定基礎。12月8日,《國家科學評論》在線刊出由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步志高團隊和廈門研究團隊合作完成的研究論文《新冠病毒在水貂中的複製、致病及傳播能力研究》,介紹了新冠病毒在水貂呼吸道和肺臟高效複製,通過呼吸飛沫高效傳播,引起與人類新冠肺炎重症高度相似病理損傷的研究結果。
  • 除了疫苗,科學家還在探索更多預防新冠的方式 | 朝陽乙方周報
    24小時後,研究人員發現使用了鼻噴霧劑的雪貂無一感染新冠病毒,而使用安慰劑的雪貂則全部中招。插播一個小知識點:由於雪貂的肺部與人類相似,它們常被用作研究呼吸系統疾病。這些天有這樣一條新聞也上了熱搜:由於在水貂(和雪貂同屬鼬科)養殖場發現了一種可傳染給人類的變異新冠病毒,世界最大的貂皮生產國丹麥決定撲殺多達1700萬隻水貂。然而丹麥政府10日又撤回了這一命令,其首相稱此舉缺乏法律依據,還專門為此道歉。
  • 外媒:科學家研究用分子寄生蟲技術幹擾新冠病毒複製能力
    參考消息網6月24日報導外媒稱,西班牙國家研究委員會的一組研究人員正在研發一種抗病毒藥物,這些藥物或可幹擾新冠病毒的複製,從而遏制大流行蔓延。據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經濟新聞網6月23日報導,這項研究重點是缺損性幹擾顆粒,這是一種常見於RNA病毒的分子寄生蟲,自身並沒有感染能力,但有望阻斷感染並消滅這種疾病。西班牙國家研究委員會整合生物研究所和瓦倫西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參與了此項研究,共同致力於研發對抗新冠病毒的有效方法。
  • 石正麗研究員及陳化蘭院士新研究發現,貓咪對新冠病毒易感
    因此,哪些動物模型可以應用於新冠病毒疫苗和抗病毒藥物開發?3月31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陳化蘭院士等人在預印本平臺bioRxiv上發表題為:Susceptibility of ferrets, cats, dogs, and different domestic animals to SARS-coronavirus-2 的研究論文,研究動物對新冠病毒的易感性。
  • 事後72小時,做對這件事很重要
    性傳播是主要傳播途徑,2019年報告感染者中經異性傳播佔比為73.8%,經男性同性傳播佔比為23.3%。不知哪朵菊花帶毒,不知哪根黃瓜帶刺愛滋不同於新冠,感染後大多數沒有症狀,潛伏期長,不做檢測不能知道自己是否感染,這些沒有檢測出來的愛滋病感染者就是流動的傳染源。
  • B肝如何做父/母嬰阻斷,tafB肝新藥治癒率多高?
    B肝具有傳染性,常見途徑主要包括血液、母嬰、體液傳播等,相信B肝患者都不想把疾病帶給孩子,尤其是作為母親的患者,為了母嬰阻斷想盡了辦法,今天結束一下怎麼做嬰B肝阻斷,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首先了解一下哪些情況需要做母嬰阻斷?孕婦HBV DNA、HBsAg、HBeAg中任何一項陽性,孩子出生後都需要做母嬰阻斷。給孩子健康——怎樣做母嬰阻斷?
  • 巴西科學家:這種塑料薄膜可在幾分鐘內殺死新冠病毒……
    西媒稱,根據15日發布的一項研究,巴西研發出一種能在幾分鐘內通過接觸滅活新冠病毒的複合塑料薄膜,可防止把手、電梯按鈕甚至觸控螢幕傳播病毒。報導指出,該材料由Nanox公司在巴西聖保羅研究基金會小型企業創新研究計劃的支持下進行研發,並由專門生產此類薄膜的Promaflex公司推出。衡量塑料和其他非多孔表面抗病毒活性的技術標準規定,材料應當在4小時內確認殺毒效果。
  • 對付新冠病毒,新藥研發走到哪一步了
    針對新冠病毒的藥物研發策略新藥研發沒有捷徑,開發一種全新的藥物到最終獲批上市一般至少需要10年的研發周期和10億美元的投入。同時,新藥研發的風險高且失敗率高,是一條漫長的荊棘之路。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藥物研發(包括臨床試驗)也是一套完整而嚴謹的科研體系,背後有其自身特定的科學規律和嚴密邏輯作為支撐。
  • 義大利研究稱新冠病毒可能去年9月已在意傳播
    新華社羅馬11月15日電(記者陳佔傑 劉詠秋)義大利研究人員新發表的一篇論文說,新冠病毒可能早在去年9月就已在該國傳播,這比義大利報告首例新冠確診病例早了幾個月。義大利米蘭國家腫瘤研究所等機構研究人員在該國《腫瘤雜誌》上發表論文說,他們檢測了去年9月至今年3月參與肺癌篩查試驗的959名志願者的血液樣本,結果發現,其中111名志願者血樣中存在新冠病毒的受體結合域(RBD)特異抗體,佔志願者總數的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