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rent Biology | 董陽博士等揭示果實形狀調控的新機制

2021-01-07 網易

2020-08-14 04:22:48 來源: BioArt植物

舉報

  植物在適應不同的生態環境過程中進化出多樣的果實形狀來進行有效的種子傳播。十字花科植物的果莢形狀非常多樣,比如擬南芥屬 (Arabidopsis) 的圓柱形果莢,獨行菜屬 (Lepidium) 的盤形果莢等等 (angowski et al., 2016) 。其中,薺菜屬 (Capsella) 的果實形狀尤為特殊,具有心形果莢,從而為研究果實形狀的調控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材料。

  2020年8月13日,英國約翰-英納斯研究中心(John Innes Centre)的Lars stergaard研究組在Current Biology在線發表了題為HEARTBREAK Controls 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 of INDEHISCENT to Regulate Fruit Morphology in Capsella的研究論文,揭示了蛋白質翻譯後修飾在果實形狀形態建成過程中的機制。

  

  作者通過對EMS誘變群體的篩選,發現了一個心形果實發育嚴重缺陷的突變體並將其命名為heartbreak(htb) 。活細胞成像顯示,htb突變影響了果實細胞的極性生長,從而影響了心形果實的形態建成。

  

  通過克隆,作者發現該突變表型的控制基因編碼一個SUMO蛋白酶,介導蛋白質的去SUMO化。的確,作者發現在htb突變體中被SUMO化的蛋白明顯增多,在花序和幼果中差異尤其明顯。通過比較轉錄組分析,作者找到了一些在htb突變體果實形狀建立早期發生表達變化的基因,其中一類基因是參與生長素響應的,暗示HTB可能通過影響生長素的信號轉導來調控果實形狀發育。無獨有偶,作者之前的工作表明生長素在果實中的極性的分布對調控心形果實的形成至關重要,這種極性是由bHLH轉錄因子INDEHISCENT (CrIND)來控制的,CrIND通過直接激活生長素合成通路的關鍵酶(CrTAA1和CrYUC9)控制了生長素在果實中的極性合成(Dong et al., 2019)。一系列遺傳學實驗和基因表達分析表明HTB和CrIND在同一條通路發揮作用調控果實形狀。那麼最關鍵的問題即是HTB是否控制CrIND的SUMO化從而調節CrIND的穩定性或者活性?

  首先,作者發現在htb突變體背景下IND明顯被SUMO化。為了進一步回答CrIND被SUMO化的意義,作者很有創意地將CrIND蛋白中被預測為SUMO化位點的胺基酸殘基突變成不能被SUMO化但性質相同的胺基酸(K124R)。很有意思的是,作者發現突變形式的CrINDK124R能夠非常有效地恢復htb突變體心形果實缺陷的表型而野生型的CrIND卻不能恢復。進一步生化實驗表明在htb背景下CrIND的蛋白豐度顯著降低,而CrINDK124R豐度不受影響,有力地證明了HTB通過控制CrIND的SUMO化調節其穩定性從而控制生長素極性的建立和促進細胞的極性生長並最終調控薺菜心形果實的發育(Dong and stergaard, 2019)。

  

  該研究首次揭示了蛋白質層面的調控對果實形狀發育的影響,很好地證明了SUMO化這種廣泛的蛋白翻譯後修飾如何調控一個重要的性狀,同時也說明蛋白質水平的修飾和功能變異可能是創新進化性狀產生的重要機制。

  據悉,約翰-英納斯研究中心Lars stergaard研究組的董陽博士為該論文的第一作者,Lars stergaard為通訊作者。來自瑞典農業科學大學(Swedish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斯德哥爾摩大學(Stockholm University)和英國杜倫大學(Durham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也參與了該研究的合作。

  參考文獻:

  angowski et al. 2016. Plant Reprod 29, 149-163.

  Dong et al. 2019. Curr Biol 29, 1038-1046.

  Dong and stergaard 2019. Curr Biol 29, R775–R789.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果實是如何一步步發育成愛你的形狀——心形
    Current Biology | 董陽博士等揭示果實形狀調控的新機制植物在適應不同的生態環境過程中進化出多樣的果實形狀來進行有效的種子傳播。十字花科植物的果莢形狀非常多樣,比如擬南芥屬(Arabidopsis)的圓柱形果莢,獨行菜屬(Lepidium)的盤形果莢等等(Łangowski et al., 2016)。其中,薺菜屬(Capsella)的果實形狀尤為特殊,具有心形果莢,從而為研究果實形狀的調控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材料。
  • 重慶大學李正國團隊揭示番茄果實成熟轉錄調控新機制
    The Plant Journal 重慶大學李正國團隊揭示番茄果實成熟轉錄調控新機制責編 | 奕梵通過對番茄果實成熟突變體的研究,現已鑑定出了多個調控果實成熟的基因。乙烯作為一種重要的植物激素,在呼吸躍變型果實(番茄、蘋果、香蕉等)的成熟過程中發揮關鍵調控作用。目前報導較多的果實成熟調控基因多為正調控因子,且很多基因的作用機制仍不清楚。
  • 擬南芥種子數目和角果大小的遺傳調控新機制
    Current Biology | 擬南芥種子數目和角果大小的遺傳調控新機制撰文 | SHR責編 | 逸雲「龍生九子,各有不同」,在種類繁多的豆類植物中,這種現象更為明顯。但是目前尚不清楚ER或EPF/EPFL分泌肽是否參與調控胚珠原基間距的模式形成。
  • 武大科研團隊揭示膽固醇合成調控新機制
    中新網·湖北武大科研團隊揭示膽固醇合成調控新機制 發布時間:2020年11月17日 10:21 來源:湖北日報今日熱點:湖北省長江大保護十大標誌性戰役成果不斷提升國家再評專精特新「小巨人」國家統計局:10月份國民經濟運行延續穩定恢復態勢福島核燃料取出作業前景不明 機械研發因疫情停滯秘魯總統梅裡諾上任未滿一周辭職 前總統關注局勢武大科研團隊《自然》雜誌發表論文揭示膽固醇合成調控新機制
  • 【學術前沿】周軍團隊揭示血管新生調控的新機制
    【學術前沿】周軍團隊揭示血管新生調控的新機制 2020-11-24 17: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加坡國立大學俞皓教授團隊揭示父母本協同調控種子大小的新機制
    PLoS Biology | 俞皓教授團隊揭示父母本協同調控種子大小的新機制責編 | 逸雲種子大小決定了植物後代的競爭力由於TOP1α和UPF1是TTG2的上遊調控基因,該工作揭示了一種基於TTG2相對親本劑量的,調控種子大小的新機制。具體而言,該機制依賴於精子以及母本反足細胞中TTG2的相對劑量。當父本TTG2較母本過量時傾向產生小種子,而當母本TTG2較父本過量時傾向產生大種子。
  • 浙江大學果實品質生物學團隊發現果實酯類芳香物質合成的調控新機制
    and epigenetic analysis reveals that NAC transcription factors regulate fruit flavor ester biosynthesis」的研究論文,揭示了NAC家族轉錄因子及組蛋白修飾H3K27me3在調控果實酯類芳香物質合成中的分子機制。
  • 【科技前沿】周軍課題組揭示纖毛穩態調控的新機制
    Cell Research上發表文章Ciliary defects caused by dysregulation of O-GlcNAc modification are associated with diabetic complications,首次報導O-GlcNAc修飾這一細胞營養感受器與纖毛這一細胞天線之間的密切關係,並發現過高O-GlcNAc修飾所導致的纖毛缺陷可能是糖尿病併發症發生的一個新機制
  • 上海生科院揭示植物花青素合成調控機理
    本文通過解析赤黴素信號轉導途徑中關鍵因子DELLA蛋白調控花青素合成的分子機理,揭示了植物通過調控次生代謝產物合成適應環境變化的新機制。  植物雖然不會移動,但也能像動物一樣感知環境的變化並精準應對。大量的研究表明植物抵禦環境脅迫的強大武器就是產生種類豐富的次生代謝產物。
  • 【中國科學報】科學家揭示乙烯調控種子休眠新機制
    【中國科學報】科學家揭示乙烯調控種子休眠新機制 2019-03-08 中國科學報 丁佳 【字體 語音播報   日前,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劉永秀團隊同德國馬普植物育種所、弗萊堡大學的科研人員合作,揭示了乙烯調控種子休眠形成的新機制
  • 南開大學團隊揭示B肝病毒轉錄複製調控新機制
    日前,他們在生物醫學領域學術期刊《Theranostics》上發文,首次報導了「組蛋白乙醯轉移酶HAT1信號通路促進HBV cccDNA(B肝病毒共價環狀閉合DNA)微小染色體組裝和表觀遺傳修飾」的新機制,為臨床清除HBVcccDNA和治療B肝提供了新的潛在靶點。  B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的慢性感染可導致肝炎、肝硬變和肝癌。
  • 研究揭示細胞壁蛋白調控植物耐鹽的新機制
    研究揭示細胞壁蛋白調控植物耐鹽的新機制 2018-12-07 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 【字體:大這些結果揭示了鹽脅迫下RALF多肽如何調控FER蛋白的活性。這項科研成果將會為培育抗逆高產作物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  該論文第一作者為植物逆境中心博士趙春釗和普渡大學博士研究生Omar Zayed。
  • 從DNA甲基化看草莓與番茄的不同 | Genome Biology
    , Bo Zhang, Kunsong Chen, Ruihua Yang, Jian-Kang Zhu, Yijing Zhang and Zhaobo Lang 發表時間:2018/12/04 數字識別碼:10.1186/s13059-018-1587-x 原文連結:https://genomebiology.biomedcentral.com
  • 研究揭示植物花青素合成調控機理
    本文通過解析赤黴素信號轉導途徑中關鍵因子DELLA蛋白調控花青素合成的分子機理,揭示了植物通過調控次生代謝產物合成適應環境變化的新機制。植物雖然不會移動,但也能像動物一樣感知環境的變化並精準應對。大量的研究表明植物抵禦環境脅迫的強大武器就是產生種類豐富的次生代謝產物。
  • Protein & Cell | 周軍課題組揭示纖毛穩態調控的新機制
    >Ciliary defects caused by dysregulation of O-GlcNAc modification are associated with diabetic complications,首次報導O-GlcNAc修飾這一細胞營養感受器與纖毛這一細胞天線之間的密切關係,並發現過高O-GlcNAc修飾所導致的纖毛缺陷可能是糖尿病併發症發生的一個新機制
  • 上海生科院揭示線粒體心磷脂調控肝癌細胞凋亡的新機制
    上海生科院揭示線粒體心磷脂調控肝癌細胞凋亡的新機制 來源: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發布者:左麗媛   日期:2016-11-17   今日/總瀏覽:1/2831
  • 上海生科院揭示光合碳代謝效率調控新機制---中國科學院
    上海生科院揭示光合碳代謝效率調控新機制 2016-06-02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字體:但由於Rubisco酶本身的特性,它的活力調控機制還存在許多未解之謎。
  • ...代謝科羅飛宏團隊合作揭示環狀RNA在兒童1型糖尿病中的調控新機制
    我院兒科研究院周玉峰團隊與內分泌遺傳代謝科羅飛宏團隊合作揭示環狀RNA在兒童1型糖尿病中的調控新機制 2020-11-14 20: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技創新進展:揭示脫落酸與茉莉酸協同調控水稻種子萌發的新機制
    該研究首次揭示了SAPK10-bZIP72-AOC通路介導激素脫落酸(ABA)和茉莉酸(JA)協同抑制水稻種子萌發的分子機制。  水稻種子的萌發與稻米品質和穗發芽抗性直接相關。我國南方高溫多雨容易造成穗提早發芽現象, 最終導致產量和品質的下降。深入解析種子萌發的遺傳特性和分子機制,對於提高水稻的穗發芽抗性具有重要的意義。
  • 山東農業大學李廈團隊揭示根分生區發育轉錄調控新機制
    Plant Cell | 山東農業大學李廈團隊揭示根分生區發育轉錄調控新機制責編 | 逸雲根尖分生區幹細胞的不斷分裂分化保證根的持續生長PLT1的轉錄調控機制。該研究結果不僅揭示了根分生區PLT1轉錄調控及蛋白濃度梯度維持的關鍵途徑,還為深入解析植物核轉運蛋白參與的信號途徑提供了新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