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理論的突破可以將不可能變成可能,論非極限槓桿原理

2020-09-02 單擎傘朱律旋

是否想過有一天,你能預知未來,在意識上穿越時空?你能夠坐上一種飛行器,可以瞬間加速到4000km/h?在樹都會被吹倒的颱風天裡,你不花任何力氣就能穩定地撐著傘遮風擋雨?

的確,目前這些事情聽起來都不太可能。但是,真的永遠無法實現嗎?我想,也許目前的科學理論和所有可能的技術創新,的確都無法達到,但是,已知科學無法達到,那麼未知科學呢?從人類的發明創造可以看出,我們每次認為原本不可能實現的創造,必然有原先未知的理論所指引,導致實現。比如,千裡眼順風耳原本是神仙的技能,凡人是不可能有的,但是電磁波理論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切,特斯拉、馬可尼靠著電磁波理論發明了無線電系統,如今,我們都用上了手機,用了原先神仙的技能——千裡眼順風耳。原先不可能的事物變成現實靠的科學理論的突破,換句話,不可能的事,也有可能只是因為目前的科學知識沒達到。

馬可尼

因此我覺得,科學理論的突破是可以將不可能變成可能的。這就意味著,如果覺得什麼事無法實現?用盡材料,用盡技術,用盡方法研究都沒有任何進展,甚至都要鐵定認為不可能的時候,就可以想到,是不是現有的理論需要突破,需要全新的理論來實現新的發明?

於是我做了嘗試,觸碰現實之壁,嘗試用科學理論的突破完成過去不太可能完成的事。

比如在颱風天或寒風天,你想撐起傘還不花力氣,這就需要極其誇張的穩定性。在颱風天撐傘你的手可能都要斷了,傘還劇烈搖晃。別說颱風天,就是正常大風天,人手撐也要花很大力,才能穩定。那麼手可能就不是穩定的必要條件,不用手用一種新的裝置就可以實現,既不用花力氣也可以抗颱風。但是目前這個事聽起來不太現實,那麼就是穩定性方面的力學理論沒有達到,所以從力學理論入手。

我幾經探索,研究關於穩定性的理論,最終探索一條思路,將兩點確定一條直線投射到物理學上,與阿基米德的槓桿原理結合,最後得出槓桿原理的衍生原理,非極限槓桿原理

什麼是非極限槓桿原理呢?

當一個槓桿的支點和阻力點都在同一點時,即阻力臂為0時,是最容易撬動受力點的,非常省力,但是反過來思考就說明此時槓桿極易移動,穩定性極差。這就是極限槓桿。

當一個槓桿的支點和阻力點不在同一點時,即阻力臂大於0時,是不容易撬動受力點的,開始費力,但是反過來思考就說明此時槓桿極難移動,穩定性好,這就是極限槓桿。

所以非極限槓桿在穩定性方面強於極限槓桿。

綜上所述,可得出結論。阻力臂不為0比阻力臂為0時的槓桿更加穩定,此為非極限槓桿原理。

具體推導過程如下圖所示:

因此,通過非極限槓桿原理可以讓你手中的傘更加穩定,你平時打傘打累了把傘放在肩上,但不敢放手就是因為傘是極限槓桿,是極度不穩定的。

從理論角度出發,如果創造出非極限槓桿,即創造出同時存在支點和阻力點的槓桿,那麼比你手拿的傘,阻力臂為0的極限槓桿也是更穩的。因此理論上來說,不用手打的傘如果是非極限槓桿,那麼不用手打的傘會比你手中拿的傘更穩。

因此,只要支點和阻力點設計好,解放雙手的傘的穩定性會實際超過你手拿的傘。

現在我們的傘遇到大風都很難撐,要花很大力氣,甚至要雙手,但是通過非極限槓桿原理,我們得出可能有一種裝置,可以讓我們造出穩定性超過甚至遠超手拿的傘,而且抗風性能和穩定性都是強得上限未知,因此不僅大風,颱風也是可能是可以抗住的。

綜上作述,通過非極限槓桿原理此理論的突破,我們就知道我們可以不用手,就能抗住過去的傘無法抗住的風,而且上限未知,颱風說不定也能抗住,而且你不用手,因此不花力氣也可能撐傘抗颱風。

所以,在樹都會被吹倒的颱風天裡,你不花任何力氣就能穩定地撐著傘遮風擋雨,就變成了可能的現實,不是天方夜譚,不會是謠言。就像無線電出現之前,馬可尼告訴你我能順風耳,那可能會被當成謠言,本人被抓起來,但恰恰是因為當時人們的理解和開闊的思路,馬可尼才能得到支持,無線電才出現了,手機才誕生了。而手機的誕生,恰恰是因為無線電理論的突破。這種颱風天撐傘的設想,也可能因為科學理論的突破,得以變成了可能。

通過非極限槓桿的原理的推導,在可期的未來,那樹都會被吹倒的颱風天裡,你也許沒花任何力氣,就能像力大無窮的大力士一樣穩定住傘,硬抗那呼嘯的颱風。

未來可期,世界的常識是可以被打破的,你可能做到你過去不敢想的事,而科學理論的突破就是打開未來的鑰匙。

相關焦點

  • 統一信息理論將成為最先進的知識方式
    ,標準模型所謂的原子模型、電子云、粒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其實不過是極限粒子分解與合成所造成的複雜假象而已,標準模型是完全虛構的;第二,由於科學理論都是建立在相互作用力的理論基礎上,故四大作用力被否認,將使整個科學體系失去支撐;第三,「信息是能量的表徵」第一次對信息進行了明確的界定,這與將信息界定為信號、消息、通訊、屬性等形而上的、不確切的、非客觀存在的現代信息觀具有明顯的不同,這意味著信息將被置於與客觀存在一樣的具有實質性可操地位
  • 利用槓桿原理,你也可以成為巴菲特
    我們不妨換個角度來看,通過一個支點(資本),一根槓桿(社會機遇),利用槓桿本身的重力,是否就能撬動起這個社會裡的一片波瀾(財富),實現過於遠大的價值目標;而「槓桿原理」不僅適用於物理學,在社會裡,亦是如此。舊有以少勝多,而今有巴菲特利用槓桿效應以小博大。
  • 你知道槓桿原理為何成立嗎?
    電子秤還未流行前,農村市場上普遍用的桿秤利用的就是槓桿原理。現在已經很少見桿秤了。中國使用桿秤的歷史非常悠久,至遲可以推至兩漢時期。而明白槓桿原理的歷史更久。戰國時期的墨子在《墨子 · 經下》中說「衡而必正,說在得」;「衡,加重於其一旁,必捶,權重不相若也,相衡,則本短標長,兩加焉,重相若,則標必下,標得權也」。
  • 馬克思的「新唯物主義」如何可能?——論實踐哲學的構成和限度
    從馬克思本人的思想發展看,抽象的唯物主義從來不是、也不可能是馬克思哲學思想的根本特徵。馬克思只是在受費爾巴哈影響的早期才設想過用一種現成的抽象的唯物主義直接反對唯心主義,並用這種唯物主義去直接教育人民,實現社會變革的目標,也就是「理論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力量」。
  • 諧振系統時間帶寬極限獲突破
    &nbsp&nbsp&nbsp&nbsp7月10日,記者從南昌大學獲悉,該校沈林放研究員與鄧曉華教授參與的最新研究成果《打破洛倫茲互易性以克服物理和工程中的時間帶寬極限》在6月23日的《科學》雜誌上發表。
  • 進化論是科學,而科學的特徵就是可以「證偽」!
    而根據現代各種高準度探測儀器的解析後,物種的起源依舊成迷,但卻從很多物種身上發現了極度相似的dna段落,甚至若縮小其範圍,可得出地球全有機物僅是一種原始物種進化而來的假設,這使得進化論從新發出光輝,也就是遺傳學進化論,這個進化論並不包括對物種起源,極限環境突變所造成的物種問題的解釋,是和達爾文進化論相似,但卻完全不同的東西,是在學術上立得住腳,有著足夠證據證實的半真理。
  • 哲學的價值在於方法論,而非本體論
    哲學中的本體論(世界觀)這塊已經是一個過去式,原理上就是一個過去式。只能是方法論上有劃時代新認知出現,這種認知對未來的其他科學如物理學有推進作用。數學上的非歐幾何思想,實際上就是對後來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誕生有推進作用。數學屬於認知方法論,和其他方法論一樣,所有的基礎本身都是源自經驗。
  • 坤鵬論:沒有信息熵,就不可能在電腦和手機上聽音樂、看電影?
    對於很多事情,千萬別因為自己的眼界將自己困在井底。你不知道?基本上並不代表沒有!只是你不知道而已。而原有的英文編碼從單字節變成雙字節,只需要把高字節全部填為0即可。理論上,Unicode編碼可以對2^16=65536種字符進行編碼,足夠編碼世界上所有文字符號,甚至包括不斷增加表情符。2.什麼是霍夫曼編碼?
  • 史瓦西半徑和錢德拉塞卡極限殊途同歸
    黑洞奇點和宇宙奇點的高密、高壓、高能符合極端物理條件的等效關係,或黑洞的形成和宇宙的起源符合物理哲學極端條件論的「等效原理」,這是科學家從黑洞的形成尋找宇宙起源的內在原因。一些科學家諷刺和質疑哲學對科學的指導作用,將哲學看成是無用的「概念遊戲」,然而,他們自覺和不自覺地運用了科學哲學思維,自覺性和不自覺性的哲學思維取得了等效性的科學效果。
  • 突破理論極限 中國科學家提出超靈敏納米探測新技術
    突破理論極限 我科學家提出超靈敏納米探測新技術  最新發現與創新  納米粒子或病毒分子的靈敏探測技術,對環境監控、醫學診斷和防恐安全等諸多領域有明顯的實用價值。而目前,靈敏度最高的光學傳感器可檢測10納米的微粒,已逼近理論極限。近日,湖南師範大學教授景輝,提出了一種突破靜態腔探測理論極限的新方案,利用旋轉環形光學微腔,可使靈敏度達到目前最好的靜態腔的3倍,從而探測到更小的納米顆粒。這一結果日前發表在美國光學學會的旗艦期刊《光學》上。該工作不僅對靈敏探測技術有明顯實用價值,也為研究新型旋轉腔人工量子器件技術開闢了道路。
  • 認識論部分的主要原理
    (2)實踐主體通過一定的實踐手段把實踐方案變成實際的實踐活動。(3)通過反饋和調節,使實踐目的、手段和結果按一定方向運行。 (二)能動反映論和直觀反映論的區別 1.所有唯物主義都堅持可知論和反映論。 2.舊唯物主義認識論:是直觀的、消極的、被動的反映論。
  • 如果光速恆定的科學理論不能打破,人類將永遠被困在有限的範圍內
    隨著人類科技更進一步,走出地球之後,地球也變成了地球村,在面對浩瀚的宇宙,地球渺小得連塵埃都算不上。人類能夠走遍全世界,能夠走出地球,依靠的就是不斷提升的速度優勢。在過去人們認為,速度是無限的,只要你努力,速度可以無限提升下去。可是當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之後,速度也有了極限限制,它不再是一個可以無限提升的量。
  • 你了解槓桿原理嗎?
    剪刀、起子、鑷子、筷子、鉗子、桿秤.這些工具都用到了「槓桿原理」。利用槓桿原理,我們可以用很小的力量撬起很重的物體,也可以把短距離移動放大為長距離移動。正因如此,槓桿原理在我們生活中的應用十分廣泛。據說,最早發現槓桿原理的是古希臘的阿基米德(前287~前212)。他曾經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起整個地球。」
  • 近代科學最偉大的三大理論:進化論、量子論和計算論
    不記得是哪位大科學家所說了,近代科學最偉大的三大理論分別是:進化論、量子論和計算論;這麼說不是因為其他的科學理論不偉大,而是因為與其他科學理論相比這三大科學成就要更偉大,因為它們不但觸及到了世界的本質和真相,而且會塑造這個世界未來的格局。
  • 每日簡報:LIGO 將巨大的鏡子變成量子物體,以突破精度極限
    每日簡報: LIGO 將巨大的鏡子變成量子物體,以突破精度極限扁蟲的眼睛是如何再生的扁蟲具有不可思議的再生能力: 它們可以再生成一個完整的有機體,從一個身體小到原來大小的1 / 279。 現在,研究人員已經證明,隱藏在身體各處的特殊細胞可以作為再生的指南。
  • 《超越戰爭論》發布:數學原理解讀戰爭理論
    原標題:《超越戰爭論》發布:數學原理解讀戰爭理論   八一建軍節來臨之際,東方出版社特推出《超越戰爭論——戰爭與和平的數學原理》一書。該書通過全新的科學工具,將戰爭謎底展現在世人面前。
  • 槓桿原理的發現
    推動地球不費吹灰力,橫掃勁敵才知科學威。
  • 天文觀測的最新發現與現有物理理論革命性突破的可能?
    這被看作是愛因斯坦相對論以及其他任何有意義的物理理論的思想出發點?我們希望得到某種普適性的理論!至少在其適用邊界之內是可以信賴的!牛頓力學中萬有引力常數G被假定為是整個宇宙空間內的一個不變量。廣義相對論則是以光速不變性原理作為基本的邏輯支撐,量子力學描述的微觀世界中,能量的離散程度則以恆定的普朗克常數為標誌。物理定律中的常數,作為物理理論的基本假定,無法證明的但可以被實驗觀測所證偽。
  • 「大爆炸宇宙論」可以休矣!
    若論當代宇宙學最有影響的學說,大概非「大爆炸宇宙論」莫屬。它的主要觀點,是認為「宇宙曾有一段從熱到冷的演化史。在這個時期裡,宇宙體系在不斷地膨脹,使物質密度從密到稀地演化,如同一次規模巨大的爆炸。」大爆炸理論最初是由比利時天文學家和宇宙學家勒梅特於1927年首次提出。
  • 科學讓人長壽,壽命是否有極限?真正的極限並非海夫利克極限
    從理論上來講,通常認為人類的壽命極限在120歲左右。對此,科學家從不同的角度進行過論證。首先是哺乳動物的生命周期,通常來講,哺乳動物的生命周期在生長期的5到7倍左右,世界上所有的哺乳動物都遵循著這一規律。人類也屬於哺乳動物,人類的生長期大約在20年到25年左右,以此為據進行計算,人類的壽命極限應該在100-175歲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