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中的小獵手-油彩蠟膜蝦

2021-03-01 動物世界

油彩蠟膜蝦 又稱為海星蝦、貴賓蝦、小丑蝦,生活於熱帶太平洋及印度洋珊瑚礁的一種海洋蝦類,以海星為主食。

界:動物界 Animalia

門: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綱:軟甲綱 Malacostraca

目:十足目 Decapoda

科:膜角蝦科 Hymenoceridae

屬:膜角蝦屬 Hymenocera

種:油彩蠟膜蝦 H. picta

油彩蠟膜蝦,身長大約5釐米,雄性體型小於雌性,體表為白至奶油色並布有斑點。

油彩蠟膜蝦與人手的比例參考

油彩蠟膜蝦具有兩對步足與一對巨大的螯足,螯足與眼形狀扁平。頭上具有瓣狀的感知觸角用以尋找獵物。

目前油彩蠟膜蝦為膜角蝦屬下的唯一種,不過也有研究認為應該將其分為兩個獨立物種

H. picta 

生活於中部及東部太平洋,斑點為帶粉色的紫色並具有黃色邊緣。

H. elegans

生活於印度洋及西太平洋,斑點顏色更偏向棕色並具有藍色邊緣。

油彩蠟膜蝦主要生活在太平洋至印度洋沿岸及夏威夷的潮間帶之下的珊瑚礁地區,它們偏好 22至28 °C的水溫。

油彩蠟膜蝦幾乎只以海星為食,甚至包括棘冠海星,油彩蠟膜蝦的攻擊能減緩棘冠海星對珊瑚造成的傷害。

棘冠海星生活在淺海等有珊瑚礁的水域。棘冠海星的主要食物是珊瑚,曾在澳洲大堡礁造成大片珊瑚死亡。因此棘冠海星過多會給珊瑚礁造成威脅。在1970年左右,連綿二千多公裡長,寬約五十多公裡的澳洲大堡礁,曾有五分之一的面積遭受棘冠海星的蹂躪。棘冠海星的毒棘有毒胞,是為神經毒素。

它們十分擅長將海星翻過來,啃食軟組織及管足部分直到剩下中心圓盤,並且在數天內將其吃光。有時候海星會自斷遭到攻擊的腕並嘗試逃離,如果損傷太嚴重則無法再生。

油彩蠟膜蝦十分擅長將海星翻過來,啃食軟組織及管足部分直到剩下中心圓盤,並且在數天內將其吃光。

有時候海星會自斷遭到攻擊的腕並嘗試逃離,如果損傷太嚴重則無法再生。油彩蠟膜蝦有時也會以海膽的管足為食,但僅有在十分飢餓的時候才會發生。

由於在進食過程中,油彩蠟膜蝦可以從獵物(海星)身上保存攝取到的毒素,因此它們對掠食者來說是難以下口甚至是有害的,也因此它們不需要通過很迅速的行動來躲避掠食者。

在野外環境中,油彩蠟膜蝦通常為雌雄成對活動覓食,雌蝦不僅體型較雄蝦大,且具有腹蓋。每次產卵雌蝦可產下100至5,000 顆卵(受環境因素影響)。

年幼的油彩蠟膜蝦

因為油彩蠟膜蝦漂亮的外表,人們常常作為寵物進行捕撈飼養,對它們生存造成一定的威脅。油彩蠟膜蝦對生活的海水鹽度與所含化學物要求較高,人工調製的「海水」往往不能讓其適應,特別是過高的硝酸鹽或銅離子濃度都可能導致它們的死亡。油彩蠟膜蝦通常為成對活動,飼養時經常會忽略這一點,同樣會導致它們的死亡。

昨天猜圖中的動物就是此物種

答對的讀者非常多,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

本期看圖猜動物的留言數量共221條,精選上限是100條,因此有很多的留言沒能進入精選,請朋友們見諒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動物世界」

微信公眾號:iltawcom

投稿郵箱:iltawcom@163.com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微店

裡面有一些不錯的書

相關焦點

  • 【海水小百科】—小丑蝦
    小丑蝦正式名稱為夏威夷海星蝦,具有褐色紋相間的體色.小型蝦體長可長到5釐米,專吃海星,常見成對的蝦在海星背上啄食海星肉,雄蝦較小,雌蝦較大。在水族箱中與海星共養不用操心餌料,可長期飼養。別稱:小丑蝦、斑點小丑蝦、油彩蠟膜蝦、貴賓蝦、海星蝦分布區域:菲律賓及臺灣體長: 長達3--7.5(釐米)繁殖方式: 卵生
  • 還別說,《美味獵手》還真有點「嚮往的生活」海洋篇的感覺!
    還別說,《美味獵手》還真有點「嚮往的生活」海洋篇的感覺圖片來自網絡,內容原創 禁止轉載9月6日晚22:00點,浙江衛視上線了一檔海獵美食探險真人秀《美味獵手》。據了解,節目由浙江衛視、天貓國際和優酷聯合打造,而這也是繼《這!就是灌籃》之後,浙江與優酷的第二檔聯合製作的節目。
  • 清潔小能手——醫生蝦.
    香港叫醫生蝦,也叫印度洋白紋清潔蝦,紅清潔蝦。背部兩條亮紅色的條紋與中間一道白色的條紋對比鮮明。清潔蝦有兩個品種,一種是尾部帶白斑點的,一種則沒有。在水族箱中清潔蝦是一種飼養非常普遍的蝦類。經常成群出現,清潔蝦會在珊瑚礁或石頭上設立一個清潔站,等著魚兒靠近並進行清潔工作。無論在水族箱還是在野外,它會吃掉這些魚(像吊類或隆頭魚等)身上或腮部的寄生蟲或死皮,這也對減少魚兒的疾病及感染有一定幫助。許多魚都對清潔蝦的服務很滿意,甚至允許它們進入嘴裡清理,而不傷害它們。蝦類對硫酸銅等的藥品是很敏感的,因此使用時一定要控制得當。
  • 色彩繽紛的油彩八字腦在日本大放異彩
    這種八字腦叫做油彩八字腦,顧名思義它的顏色就像一幅油畫一樣五彩繽紛,這種八字腦主要來自於澳大利亞,但是因為超高的顏值所以受到全球魚友的追捧。我們可以看到它主體顏色是藍色,再加上綠色、紅色、橙色這些明亮的顏色組成。這些豐富的顏色不僅讓整個八字腦變得富麗堂皇,同時也讓它變得十分珍貴。
  • 牡丹蝦:豔若牡丹 蝦中之王
    牡丹蝦出產於北太平洋的兩岸,主要是北緯45度以北的高緯度深海,對生活水質要求頗高,不易捕捉。其中,以日本的北海道和加拿大BC省的牡丹蝦最為知名。牡丹蝦在日本叫「日本甜蝦」,更有盛讚「海老の女王」。其也被稱為阿拉斯加對蝦,為阿拉斯加最大的蝦。產地除了阿拉斯加,還有加拿大的BC省,也被叫做溫哥華蝦。
  • 海中「拳王」——雀尾螳螂蝦
    人類裡面有泰森,陸地動物裡面有袋鼠,這些都是名聲響亮的拳王,但是海洋中的拳王,大家知道是什麼嗎?今天,就讓小編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海中「拳王」——雀尾螳螂蝦。許多人看到雀尾螳螂蝦的第一眼都會被它們的高顏值所吸引,但其實這種外表鮮豔亮麗的大蝦被稱之為「世界上最兇殘的蝦」,因為一言不合就會受到它們的暴擊,人類都不例外。如果有人想將其當做寵物來飼養,真的要去買那種防彈玻璃的魚缸,再者就是要將它們和其他的魚類分隔開單獨飼養,否則最後你會發現它真的會「欺負死」其他動物,而且小編也奉勸你不要徒手抓它們,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 作為海洋獵手,殺人鯨什麼都吃,為什麼不吃人?
    虎鯨是很多人心目中的動物明星,屬於鯨目海豚科,不僅是海豚家族中最大的物種,而且是除了人類之外分布最廣的哺乳動物。它還有很多外號:逆戟鯨、殺人鯨、殺手鯨。從這些外號中就能發現,虎鯨並不好惹,在現實中,「殺人」「殺手」這些詞也非常貼切,在整個動物王國裡,虎鯨簡直就是海洋中的「大混蛋」。
  • 視頻欣賞:用螳螂蝦的眼睛看海洋_1256
    對人類的眼睛來說,海洋的環境看起來似乎是一片模模糊糊的藍,但生活在這裡的動物眼中的風景可能會是完全不同的樣子。
  • 盤點海洋中的掠食者,揭開你所不知道的深海噩夢
    琵琶魚的頭上長出一根「棍子」,棍子末端會發光,吸引小魚蝦送上門來。別碰它水母傘狀身體拖著的觸手上長滿了刺細胞,魚、蟹和蝦被蜇以後就會陷入昏迷或癱瘓,淪為水母的食物。水母不會主動襲擊人類,但有時候也會誤傷。被水母蜇一下會很疼,箱型水母的毒素甚至可能致人死亡。它們會找到你
  • 奇蝦化石:海洋霸主的「前世今生」—新聞—科學網
    它就是奇蝦。 幾億年過去,桑海滄田,日月輪轉,那些曾經自由自在地生活在海洋中的奇蝦,早已被埋在地層裡,變成了化石。上世紀90年代,中國科學家在雲南澄江動物化石群發現了迄今為止保存最為完整的奇蝦化石。如今,這幾塊奇蝦化石靜靜地躺在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以下簡稱南古所)的標本館中,從那黃橙色的頁巖片上,人們仍能感受到奇蝦那份往日的霸氣。
  • 一個會拳擊的海洋殺手——雀尾螳螂蝦
    (圖片來源:品正優鮮)雀尾螳螂蝦棲息在水下3-40米的深處,通常在10-30米的深處發現。它們喜歡22-28°C的水溫。這些螳螂蝦藏身在它們的U形洞穴中,通常見於靠近沙質和沙礫地區的珊瑚礁基地附近。它們主要分布於關島至東非的印度-西太平洋熱帶海域,包括中國的南海及臺灣海域。
  • 會打手槍的蝦 鼓蝦(槍蝦)
    認識鼓蝦鼓蝦又名槍蝦,在飲食領域叫做嘎巴蝦,顏色呈泥綠色,擁有一對一大一小的蝦螯,身長約5釐米,但巨螯的長卻達約2.5釐米。鼓蝦潛行於熱帶海洋的淺水區域,當鼓蝦獵食時會將它的巨螯快速合上,噴射出一道時速高達100公裡左右的水流,將獵物如小魚、小蟹震懾、擊昏,甚至殺死。這道高速水流會觸發空穴現象,成形一個極微小的低壓氣泡,當水壓回復正常,氣泡會崩裂並發出劈啪聲,鼓蝦因此得名。假若一群鼓蝦同時閉合它們的巨螯,所發出的聲量足以讓潛水艇避過聲納探測器的追蹤。
  • 林壽宇《平行式》,鋁、油彩畫布,76×122cm
    林壽宇《平行式》,鋁、油彩畫布,76×122cm6月6日,北京匡時2016春拍「尋珍:現當代藝術夜場」在北京國際飯店會議中心舉槌,共32件拍品,其中,林壽宇《平行式》以180萬元起拍,200萬元落槌,成交價230萬元,創個人作品拍賣新紀錄
  • 海洋中戰鬥力最強的蝦,能擊破防彈玻璃,且會用光波進行溝通
    實際上,不止在陸地,廣闊的大海中也有一種生物和螳螂一樣令人聞之色變,又因為它們奇特的身體結構,引起了眾多科學家的關注,它們就是——雀尾螳螂蝦。當雀尾螳螂蝦豎起巨大的鰲肢時,又和陸地上的螳螂十分相似,因此生性兇猛的它們被人們稱為「雀尾螳螂蝦」。
  • 蝦中之王「老虎蝦」,日本廚師手法簡單粗暴,出鍋就饞出口水
    hello,各位小夥伴們大家好,小編是大家身邊熱愛美食的么妹兒,很高興今天給大家分享美食,蝦中之王「老虎蝦」,日本廚師手法簡單粗暴,出鍋就饞出口水,跟著小編一起了解下!
  • 千奇百怪的海洋動物
    所謂海洋動物指的是生活在海洋中的各種動物的總稱。據統計,海洋中大約有16萬~20萬種動物,其中最小的是單細胞原生動物,最大的是長達30米,種約190噸的藍鯨。海洋動物的活動範圍也很廣,從海面到海底都有它們的身影。
  • 「蝦中之王」黑虎蝦和「河中屌絲」小河蝦,哪個更鮮美?你吃過嗎
    蟹如虎生在江南,魚蝦蟹等水產品中,吃得最多的可能就是小河蝦了。河蝦廣泛分布於我國江河、湖泊、水庫和池塘中的河蝦(又稱青蝦,學名叫日本沼蝦),是優質的淡水蝦類。似乎在中國,有水的地方就有小河蝦,雖然它只能算「河中屌絲」,但是小河蝦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是高蛋白低脂肪的水產食品,頗得消費者青睞。看看下面的小河蝦照片,相信大家也都吃過。「河中屌絲」小河蝦小河蝦因為數量多,以前很便宜。
  • 會打手槍的蝦 鼓蝦(槍蝦)!
    認識鼓蝦鼓蝦又名槍蝦,在飲食領域叫做嘎巴蝦,顏色呈泥綠色,擁有一對一大一小的蝦螯,身長約5釐米,但巨螯的長卻達約2.5釐米
  • 《戰艦獵手》戰艦小講堂(第二期)
    導 讀 朝潮級驅逐艦為舊日本海軍的一型軍艦,在戰艦獵手中以朝潮級驅逐艦為原型的楓是R系VI級金幣巡洋艦,那麼作為日本白露級驅逐艦的改進型,朝潮級在戰艦獵手中的表現又如何呢
  • 「巡洋艦級」海洋鬥士:雀尾螳螂蝦
    「巡洋艦級」海洋鬥士:雀尾螳螂蝦作者/張濤拉罕拳擊,和射箭一樣,誕生自人類古時,是原始人類賴以為生的生存技巧之一。海洋鬥士雀尾螳螂蝦雀尾+螳螂,林奈諸子之一雀尾螳螂蝦,又稱紋華青龍蝦、蟬形齒指蝦蛄,是一種小型肉食性節肢動物。它們主要分布於印度尼西亞峇里島、西太平洋熱帶海域以及關島至東非的附近水域,在我國南海及臺灣海域也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