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大學:一種高效率鈣鈦礦量子點太陽能電池!

2020-12-05 孜然學術

本文研究開發了一種共軛聚合物-量子點雜化本體異質結層,在優化薄膜表面形貌,改善活性層與傳輸層之間的接觸,以及將表面轉變為疏水層方面起重要作用,製備的鈣鈦礦量子點太陽能電池效率處於報導的前列。

鈣鈦礦量子點太陽能電池因其光譜帶隙可調性,靈活的組分控制,晶體應變等眾多優點而受到廣泛關注,且能提供探索薄膜太陽能電池中不易實現的一些概念的機會,比如說量子限域,多樣化加工及器件結構,對於量子點活性層來說,常用的有機空穴傳輸層可以對量子點層表面進行合理鈍化,但由於能級順差較大,在溶液製備法中,量子點層和傳輸層對於電荷提取並不理想,尋找一種合適而又簡單的方法來調整兩者對接口以改善電荷收集效率是進一步提高電池效率的有效方法。

蘇州大學馬萬裡團隊為實現這一目標,研究開發了一種共軛聚合物-量子點雜化本體異質結層,混合層充當傳輸層與活性層的中間橋梁,建立能級(量子點/聚合物-量子點/傳輸層)以實現有效的空穴傳輸與電子阻隔,理論上可增強電荷採集,並在CsPbI3與FAPbI3體系中均證明其可行性。相關論文以」High-Efficiency Perovskite Quantum Dot Solar Cells Benefiting from a Conjugated Polymer-Quantum Dot Bulk Heterojunction Connecting Layer」於近日發表在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上。

研究者在基於CsPbI3與FAPbI3兩種量子點體系中選用高效能聚合物材料:」PBDB-T」,」PTP8」,」PTB7-Th」,」PTB7」,四種共軛聚合物的光學性質首先被研究,與量子點吸收互補,且能級基本匹配對應成階梯狀,理想情況電荷損失降低。隨後研究者製備雜化共混膜並全面研究其光學及物理性質。

根據與對照的純器件比較,含有雜化層的外量子效率呈現明顯改善,整體電流增強,在穩態光致發光(PL)和時間分辨光致發光(TRPL)測量,均顯示此結構可以提高光收集和電荷收集效率。在變光強表徵中進一步探究聚合物對器件載流子動力學的作用,加入了混合層後載流子非輻射複合,缺陷誘導複合減少。之後再活性層與傳輸層中間的界面形貌利用SEM與AFM等顯微方式探究,晶粒尺寸與表面粗糙度的改善,裂紋的減少預示著表面配體的去除,薄膜表面形貌更加平滑具有連續性,使得在混合膜中電荷轉移與傳輸更加便捷。

圖1.所用到的聚合物材料分子結構及鈣鈦礦基本信息

圖2.CsPbI3與FAPbI3製備的器件及混合層的光電特性

圖3.器件電荷收集效率機理的理解

圖4.聚合物對載流子動力學的作用

圖5.聚合物對表面形貌的影響

總的來說,研究者通過將功能性共軛聚合物溶解在兩種不同的量子點溶液中來製備聚合物-量子點本體異質結混合雜化界面層,在優化薄膜表面形貌,改善活性層與傳輸層之間的接觸,以及將表面轉變為疏水層方面起重要作用,CsPbI3與FAPbI3量子點電池的效率分別提高到14%和13.2%,處於報導的前列。證明了一種高效簡便調整有機-無機界面且普適的製備鈣鈦礦量子點太陽能電池的方法。(文:kirin)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材料科學與工程」。歡迎轉載請聯繫,未經許可謝絕轉載至其他網站。

相關焦點

  • 新型鈣鈦礦量子點太陽能電池打破傳統量子點太陽能電池局限
    原標題:新型鈣鈦礦量子點太陽能電池打破傳統量子點太陽能電池局限 最近美國能源部(DOE)下屬的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的研究人員成功製備出13.4%轉換效率的量子點太陽能電池,刷新了量子點太陽能電池世界效率紀錄。
  • 共軛小分子「電荷驅動器」助力高效鈣鈦礦量子點太陽能電池
    共軛小分子「電荷驅動器」助力高效鈣鈦礦量子點太陽能電池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與傳統硫族量子點材料相比,滷素鈣鈦礦量子點材料由於其優越的光電性質,近年來受到研究人員的廣泛關注。但是由於其量子限域效應導致其電荷分離效率較低,從而限制了其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近日,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楊陽(點擊查看介紹)團隊通過引入共軛小分子來提供額外的電荷分離驅動力,從而減少載流子複合以實現高效率的鈣鈦礦量子點太陽能電池。在傳統量子點電池領域中,提高電荷分離的策略主要有:設計合理的核殼結構、表面配體的處理、器件結構的合理設計等。
  • 科研人員製備出大面積高效率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摘要 【科研人員製備出大面積高效率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記者從上海交通大學獲悉,在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金屬基複合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韓禮元教授領銜團隊等不懈努力下,科研人員運用更加經濟安全的方法,製備出比蟬翼還薄數十倍的大面積鈣鈦礦薄膜,向大規模低成本太陽能發電的目標邁出了重要一步
  • 上海科技大學—研發高效率高穩定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上海科技大學物質學院陳剛課題組通過使用烷基胺鹽對三維鈣鈦礦薄膜表面進行後處理,獲得高效率、高穩定性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並進一步研究了界面調控與器件性能之間的相互聯繫。近年來,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提升至25%以上。高性能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一般含有甲脒和甲胺等有機陽離子,然而甲胺遇熱易分解的特性導致其熱穩定性遠達不到商業化標準;此外鈣鈦礦/電荷傳輸層界面存在的大量缺陷態進一步制約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發展。
  • 新型鈣鈦礦薄膜讓太陽能電池實現高效率
    南京工業大學先進材料研究院黃維院士團隊、陳永華教授團隊與澳門大學應用物理及材料工程研究院邢貴川教授合作,在世界上首次報導了一系列不同量子阱寬度的二維Ruddlesden-Popper(RP)層鈣鈦礦薄膜,及其高效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應用。
  • :高效硒化鉛量子點太陽能電池——基於鈣鈦礦納米晶體的...
    新南威爾斯大學Adv. Mater.:高效硒化鉛量子點太陽能電池——基於鈣鈦礦納米晶體的離子交換鈍化法 【引言】膠體量子點擁有帶寬可調節、造價低廉等優勢,被認為是一種應用前景廣闊的太陽能電池材料,其中硒化鉛(PbSe)量子點以多重激子效應和高效載流子遷移為著稱。
  • 科學網—新型鈣鈦礦薄膜讓太陽能電池實現高效率
    本報訊(記者馮麗妃)南京工業大學先進材料研究院黃維院士團隊、陳永華教授團隊與澳門大學應用物理及材料工程研究院邢貴川教授合作
  • 前沿科技|新型鈣鈦礦薄膜讓太陽能電池實現高效率
    來源丨中國科學報 編輯丨小歐 世界上首次報導了一系列不同量子阱寬度的二維Ruddlesden-Popper(RP)層鈣鈦礦薄膜,及其高效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應用。
  • 上科大研發高效率高穩定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上海科技大學物質學院陳剛課題組通過使用烷基胺鹽對三維鈣鈦礦薄膜表面進行後處理,獲得高效率、高穩定性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同時利用同步輻射掠入射X射線衍射技術深入研究表面後處理形成界面層的成分和結構近年來,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進一步提升至25%以上。高性能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一般含有甲脒和甲胺等有機陽離子,然而甲胺遇熱易分解的特性導致其熱穩定性遠達不到商業化標準;此外鈣鈦礦/電荷傳輸層界面存在的大量缺陷態進一步制約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發展。
  • 鈣鈦礦太陽能光伏電池特點、產業布局與發展前瞻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持續發展,晶體矽太陽能電池製備工藝已經十分成熟,單晶矽和多晶矽太陽能電池的實驗室轉換效率分別達到25.6%和20.8%,已接近理論極限水平。憑藉著較為成熟的技術與較高的光電轉換效率,晶體矽太陽能電池在光伏市場上佔有89%的絕對市場份額。但由於矽基太陽能電池的高效率依賴於高純度的矽材料,使得其製造成本偏高。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圖鑑——2018年度ESI高被引論文中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匯總
    然而,ZnO和有機金屬滷化物鈣鈦礦之間的較差的化學相容性,使其作為電子傳輸層製備高效穩定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應用中充滿挑戰。廈門大學鄭南峰教授課題組利用MgO和質子化的乙醇胺對ZnO表面進行鈍化,使ZnO成為極具潛力的電子傳輸材料,製備高效且穩定的鈣鈦礦電池。
  • 上科大研發高效率高穩定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新聞—科學網
    上海科技大學物質學院陳剛課題組通過使用烷基胺鹽對三維鈣鈦礦薄膜表面進行後處理,獲得高效率、高穩定性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同時利用同步輻射掠入射X射線衍射技術深入研究表面後處理形成界面層的成分和結構
  • 韓國專家: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效率高達25%
    Mr.Nam-Gyu Park表示:雖然我們文章大量被閱讀,卻依然沒有引用,主要原因就是這樣一種材料在液態電解質中不穩定,因此必須用固態的空穴傳輸材料替代液態的電解質。於是就出現第一個固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這樣的電池仍然具有敏化的概念。
  • 黃勁松團隊開發大面積製備高效率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新工藝 丨論文速遞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由於其優異的能量轉換效率和低廉的成本而展現出巨大的潛力。然而,在其進入市場之前仍需探索出工業化生產穩定高效的大面積太陽能電池的技術路線。近日,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黃勁松教授團隊開發出了大面積製備高效率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新工藝。他們發現通過縮短刮塗製備的鈣鈦礦薄膜在空氣中的退火時間可以有效提高鈣鈦礦組件效率。
  • 牛津大學最新《Science》:高效穩定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導讀: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高效率和長期穩定往往是不可兼得的。本文報導的在環境大氣全光譜模擬陽光的條件下,未封裝電池和封裝電池在60℃和85℃的條件下,分別在1010和1200小時內保持80%、95%的峰值效率。
  • 牛津大學最新《Science》:高效穩定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導讀: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高效率和長期穩定往往是不可兼得的。本文報導的在環境大氣全光譜模擬陽光的條件下,未封裝電池和封裝電池在60℃和85℃的條件下,分別在1010和1200小時內保持80%、95%的峰值效率。鈣鈦礦矽串聯電池作為最有前途的光伏技術之一,有望在近期實現大規模的商業應用。
  • 光輔助兩步法製備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效率超過22%
    製備高效率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是採用添加劑作為結晶劑或鈍化劑。I3-已被公認為是一種有效的添加劑,可改善鈣鈦礦薄膜的結晶度,晶粒尺寸和形貌。但是,I3-的製備和添加量的調控非常困難。
  • 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商業化鋪路—新聞—科學網
    幾年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被《科學》評為年度國際十大科技進展之一,研究熱度也隨之攀升。 1月14日,《自然·光子學》期刊發表了一篇論文,介紹了科研團隊在高效穩定層狀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方向的重要進展,這項研究由吉林大學、南京工業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的多位學者共同完成。 在論文的3位共同第一作者中,來自吉林大學材料物理與化學專業的虞士棟是唯一一位本科生。
  • 碘化銅讓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更便宜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月8日(北京時間)報導,美國諾特丹大學的科學家日前發現一種廉價的無機材料,能夠取代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昂貴的有機空穴導體,讓這種高效的太陽能
  • 高效穩定的二維層狀鈣鈦礦來了!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商業化鋪路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美國曾有科學家預測,以新型鈣鈦礦為原料的太陽能電池轉化效率或可高達50%,是目前市場上太陽能電池轉化效率的兩倍,這將大幅降低太陽能電池的使用成本。幾年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被《科學》評為年度國際十大科技進展之一,研究熱度也隨之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