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可以說是全球人最關心的一個獎項。它輻射領域廣,含金量高,幾乎成為人們衡量一個學者,一項發明的最高標準,誰要是能獲得這個獎,那得讓所有人都羨慕死。
諾貝爾獎的設立者,是剩生於19世紀三十年代的瑞典化學家諾貝爾,他曾擁有355項發明,並靠這些發明創造了巨大財富。臨終之前,諾貝爾寫下遺囑,要將自己遺產中的一大部分作為基金,再用這筆基金產生的利息作為諾貝爾獎的獎金,表彰那些在物理、化學等五個領域內有突出貢獻的人。
關於諾貝爾獎,很多人都曾有過兩點疑惑。一是諾貝爾為什麼不設立數學獎,二是獎已經發了一百多年,為什麼錢還沒花完。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答疑解惑。
首先,諾貝爾為什麼不設立數學獎?以前我們常愛說一句話,那就是數理化不分家,言下之意就是,這三門學科之間有很強的聯繫,要想解決其中一門學科的問題,通常要用另外兩門學科的知識做輔助。
既然數理化關係這麼好,為什麼諾貝爾獎裡有化學獎和物理獎,獨獨就把數學獎排出在外了呢?這個問題讓人們猜了很多年,有人甚至拿諾貝爾的花邊新聞來解釋。據說,諾貝爾以前有一個女朋友,結果這個女朋友後來跟一個數學家跑了,悲憤不已的諾貝爾後來終身未娶,他故意不設立數學獎,以報當年奪妻之仇。
在很多年裡,這個說法傳得沸沸揚揚,不少人信以為真。但事實上真相併非如此,諾貝爾不設數學獎,並不是為了報私仇,而是因為當時的數學並不被重視。
與物理化學相比,數學這個基礎學科,只是一個研究科學的工具,它本身是創造不出直接價值的,不像物理化學,可以通過發明創造,直接造福人類,所以他才沒有把數學列入評獎之列。
其次,諾貝爾獎已經頒發一百多年,諾貝爾之前留下的遺產為什麼還沒花光?這主要是因為,那些獎金並非是直接遺產,而是遺產生出的利息。諾貝爾將遺產委託給基金會後,基金會會把這筆錢拿去投資,讓錢生錢,然後再把賺到的錢用作獎勵。這也就是說,只要基金會運作得當,當年諾貝爾的那筆遺產就會產生持續效益,所以不必擔心坐吃山空,發不出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