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窩有味】鮮窩七星鰻鯗,人間風味中的至味

2021-01-15 鮮窩吃喝研究院

這個字讀xiǎng,本義為剖開晾乾的魚,後泛指成片的醃臘食品。在福建、浙江沿海,食用各種魚類做成的鯗,就跟四川、重慶的臘肉香腸一樣,不僅是民俗,更是人間風味中的至味。



一月鰻魚二月蝦,春節前後的鰻魚豐腴肥美。每到此時,福建、浙江家家戶戶的屋簷下總會掛上幾根鰻鯗,經過了西北風的錘鍊,被賦予獨特的味道。因此素有「新風鰻鯗味勝雞」的說法。靠自然風吹乾的鰻鯗肉質潔白細膩,做道簡單的手撕鰻鯗,還可拿來與紅燒肉相配,那鮮香相擁的滋味堪當一絕。


魚鯗早在古代就有。相傳春秋末期,吳王夫差與越國交戰,帶兵攻陷越地鄞邑時,御廚在五鼎食中,除牛肉、羊肉、麋肉、豬肉外,巧取當地鰻鯗作菜。吳王夫差食後,覺得此魚味道特別鮮美,與往日宮中常吃的鯉魚、鯽魚不一樣。


回宮後,雖餐餐仍有魚餚,但他總覺得不如鄞邑的可口。後來特從鄞邑找來一個老漁民,專門為他烹製魚宴。老漁民將帶來的魚鯗加調味蒸熟獻上,吳王夫差食後大悅,讚不絕口,從此鰻鯗身價倍增。清代民間也嗜食魚鯗,當時浙江台州溫嶺市松門地區出產的臺鯗,聞名全國。



清代袁枚在《隨園食單》上曾經提到:臺鯗好醜不一,出台州松門者為佳,肉軟而鮮肥,出時拆之,便可當作小菜,不必煮食也。用鮮肉同煨,須肉爛時放鯗,否則鯗消化不見矣。凍之即為鯗凍,紹興人法也。因為「新風鰻鯗」肉質豐滿,鮮鹹合一,風味獨具,所以很受人們歡迎。


鰻鯗用海鰻製作。每年臘冬,正是捕撈海鰻的旺季,此時又是西北風季節,把海鰻剖肚挖髒後,揩出血水,用鹽在魚肉上擦勻,再灑上黃酒,放入盛器醃製幾小時。然後將醃過的鰻取出,用竹片將鰻撐開,掛在避陽的通風處晾乾,約7天左右待肉質堅實硬結實,便成為美味佳品。



鰻鯗的種類很多,大的,小的,幹的,溼的,什麼樣的鰻魚、什麼樣的水、什麼樣風、什麼樣的陽光、什麼樣的日期。都會影響鰻魚鯗的口感。在不一樣的條件下會形成不一樣的口感。在相同的工藝下,不同環境造就了鰻魚鯗千變萬化的味道。風乾的鰻魚帶著濃烈的海水腥氣,肉質堅實而韌性十足。



在鰻鯗中,七星鰻鯗,在沿海又被稱之為油鰻鯗,以稀缺、美味、無刺、珍貴而成為鰻鯗中的極品。七星鰻,又稱星鰻、海鱔、沙鰻,呈長圓筒形,一般體長30~60cm,體重300~700g,體無鱗,皮膚光滑,側線完全,沿側線及其上方各有一行白色點狀的感覺孔。星鰻屬於海底石縫洞穴寄居性魚類,一般不做長途洄遊。但在北方寒潮侵入,海岸浪滔翻滾,原寄居地受衝擊的情況下,星鰻則做自北而南洄遊,尋找新的石縫洞穴寄居。



因中國黃海海域海底地貌一般為沙地,星鰻無法找到棲息之處,因此每年10月以後,反覆侵入的寒潮,使寄居在日本列島、南韓東部沿海的星鰻大批地做東北向西南季節性長途洄遊,直達中國長江口以南的舟山群島。舟山群島露出海面的島嶼有1339個,半露或不露的島礁更是不計其數,石縫洞穴多,是星鰻的理想棲息地。正因為七星鰻這種洄遊習性,我們這些吃貨才有了口福,有了饕餮鰻鯗的絕佳時節。


與其他鰻魚不同,七星鰻魚只有一根粗大的主刺,沒有小刺。七星鰻的這個特點,跟日本最流行的烤鰻一樣。因此,七星鰻可以做成鰻魚飯,也可以做成烤鰻。從風味上比較,七星鰻是純野生的洄遊底棲魚類,鮮度和滑嫩度,還要勝過養殖的鰻魚。只不過因為中國人的飲食習慣與日本不同,所以七星鰻在西風起的季節裡大量上市,大多數地方不知道怎麼吃這條美味的魚,所以大多數製成了鰻魚鯗,成為閩浙一帶的民間至味。



對美味的執著,對海鮮的追尋,鮮窩是獨一無二的。藉助古人的制鯗智慧,鮮窩把來之不易的七星鰻食材,用陽光、西風,將貯藏變成了一種美味的轉化形式,用獨特的方式,把海洋帶給我們的恩賜,轉變為人間風味中的至味。鮮窩七星鰻鯗,不僅口感細膩,味道鮮美,更是一道精緻的下酒小菜。


清蒸七星鰻鯗,蒸的是七星鰻的原汁原味。滑膩鮮美油潤的七星鰻,帶著海的味道入口時,伴著鮮窩紅魔IPA,或者來一杯墨焰幹邑,那是滋味,只能用美妙二字來形容;青紅椒炒七星鰻鯗,炒的是山海的原汁原味。青椒的辣,紅椒的甜,沁入七星鰻的鮮,來一杯臻緹白蘭地,或者盡致小酒,陶醉於食物與酒的絕妙組合中。



口水出來了吧?




來鮮窩

在盛夏的綠蔭裡

一杯冰鎮的鮮窩紅魔IPA

一盤原汁原味的七星鰻鯗

消磨屬於你的美味慢時光


你和七星鰻鯗

只有一個指頭,一個快遞的距離

鮮窩七星鰻鯗

搶鮮價180元/500克

只有100位!!!

普通用戶與鮮窩客戶同價

暢享這個夏天的專屬美味


免責申明:本文的圖片,以及部分素材來源於網絡,僅供用戶瀏覽。若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侵權糾紛等問題,請及時聯繫刪除,對此不承擔任何責任。




相關焦點

  • 鰻影高懸 鯗味當道
    海頭人吃魚,每個季節都有不同的樂趣:春天品鮮,夏天吃活,秋天嗜肥,到了冬天,則是一個「鯗」(xiǎng)字當道。 所謂「鯗」,是指剖開晾乾的魚。史傳吳王夫差夙嗜此味,認為乾魚之美猶勝鮮魚,故賜名為「美魚」。後世幾經演變,俗寫為「鯗」,專指魚乾。
  • 美食筆記:帶來海的氣息——何足奇先生的七星鰻魚鯗
    我還算有幸去過幾次海邊,感受過海邊那種帶著鹹腥的氣息,也吃過海邊那些最新鮮的海鮮。水產專家何足奇先生寄來的七星鰻魚鯗,就像詩人孫靜軒所說的那幾枚小小的貝殼,又給我帶來了海的顏色與海的幻想。 何先生的七星鰻魚鯗是八月底到九月中旬在潮州捕撈並且晾曬製造的,是一款應季美食。
  • 台州人溫州人若現在還不曬鰻鯗,過年餐桌上就鎮不住場子了
    在家鄉,它通常被用來製作鰻鯗。東海中,另一種常見的海鰻,叫沙鰻,又叫七星鰻,被稱為長不大的鰻魚,它的身上長著7個圓點,全身泛著清冷的光。每年秋分時節,桂花飄香之後,便迎來寒露霜降,反覆侵入的寒潮,讓它離開故土,向長江口以南的地方洄遊。沙鰻油脂多,清蒸時,泛著亮汪汪的油花,外皮鮮香,肉質細嫩,故又稱油鰻。
  • 嵊泗旅遊丨西北風一吹,鰻魚鯗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曬得梆硬,但飯鍋頭...
    吃不起鰻魚飯,媽媽曬得新風鰻鯗,配上白米飯,也超級香!冬日鯗字當道,新風鰻鯗最油潤梁實秋先生愛吃,《雅舍談吃》中曾談到海島飲食,字裡行間會覺得海島漁鮮勝在個大肉多,而味遜於河鮮。他曾說:海邊人吃魚最講究,春天品鮮、夏天吃活、秋天嗜肥、冬天則是「鯗」字當道。這話就十分精準了,將漁家海鮮的風味用寥寥幾筆精準概括,也與嵊泗人的飲食習慣十分貼合。周作人先生的故鄉紹興,也是鍾愛吃海鮮的地方,且與擁有海島的台州不遠,而嵊泗遷徙的先民與台州則有千絲萬縷的關係,故而我們能從先生的話語中品讀出漁家鮮味的親切感。
  • 人間至味是清歡:下一句是什麼,有什麼意思,表達了人間的真善美
    安清歡是一位職場白骨精,敢愛敢恨,敢作敢當,性格鮮明,是一位職場的女強人,但是在生活中確實一個傻白甜,而她在遇上IT男丁人間的時候,丘比特愛神之箭射向了他們,在不斷地誤會、衝突、了解以後,慢慢地兩個人惺惺相惜,走到了一起。
  • 人間至味是清歡英譯版- MBA中國網
    從張一山主演的《春風十裡不如你》,到劉愷威主演的《寂寞空庭春欲晚》、到佟大為主演的《人間至味是清歡》,再到現在熱播的孫儷主演的《那年花開月正圓》。 今天要為大家剖析的翻譯句子是:人間至味是清歡。 佟大為和陳喬恩主演的電視劇《人間至味是清歡》我雖然沒有看過,但是很喜歡這個名字。 這麼清簡潔深刻的句子,一定出自某位洞察世事的大家之手。我搜索了一下,果然,這句話出自蘇軾(蘇東坡)的詩--《浣溪沙·從泗州劉倩叔遊南山》,只不過把原文中改動了一個字。
  • 舌尖上的字體——人間有味是清歡
    口味清而不淡,鮮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膩。力求清中求鮮、淡中求美。而禚效鋒行草書寫過程一如製作粵菜的過程,運筆放縱而精細,筆畫連綿,線條優美。字體結構精簡又大氣有力,呈現出廣東人般的爽朗坦率。中庸的江蘇人口味清雅多姿,蘇菜系清淡適口,刀工精細,酥鬆脫骨而不失其形,滑嫩爽脆而不失其味。與此相同的是字體中的阿喬古拙體,一筆一划隨性稚趣,有似江蘇人的溫婉而不失灑脫,也有蘇系菜清淡而趨甜的趕腳。字形散而不亂其形,拙中有巧,爽脆而不失韻味。
  • 「人間有味是清歡」|在詩詞中,發現真正的精緻生活
    「人間有味是清歡」|在詩詞中,發現真正的精緻生活人民網-文化頻道  作者:  2019-06-11 近日,《被「假精緻」掏空的年輕人》一文走紅,年輕人超越自身實際的高消費、過著「
  • 福建名菜「七星魚丸」,有傳說有詩詞歌頌,其家常製作工藝
    七星魚丸是福建的著名湯菜,以福州、泉州較盛。它質地白嫩,富有彈性,香松不膩,微甜爽滑,漂浮湯中,似滿天繁星,故稱「七星魚丸」。究其來歷,有一段有趣的傳說:古時閥江有一漁民,以捕魚為生。某日,一商家搭此漁船南行,剛入海口,忽遇颱風襲擊,只得折迴避風,不幸觸礁船壞。
  • 教你這幾種家常菜的做法,鮮香又美味!
    二、空心牛肉丸此菜為民間風味菜,它成菜清爽,味鮮,肉質細嫩,中空滾通,尤適宜佐酒下飯。原料:牛裡脊肉300克,豬肥膘肉,金針菇,香油,黃瓜,番茄,老薑,大蔥,雞蛋,雞精,味精,幹細澱粉,姜蔥水,化豬油,料酒,精鹽,鮮湯,精煉油,胡椒粉,青紅椒段各適量。
  • 鰲江有一種美味!家家戶戶都會曬,不是醬油肉…
    歷史上的鰻鯗 鰻鯗的歷史悠久,相傳在春秋末期,吳王夫差就喜歡吃鰻鯗,之後此菜便流傳開來,並身價百倍。   鰻鯗的製作  農曆11月正是一年中最適宜晾曬海鮮的季節,只要天氣晴好,鰲江的水產經營戶們幾乎每天都在晾曬鰻鯗。
  • 東海大黃魚,到底有多「鮮」
    鍋裡的溫度緩緩上升,被薑片擦過的地方逐漸升騰起熱氣,此時溫度正好,轉小火放入足有一斤重的大黃魚,煎至表皮焦黃髮緊,起鍋溫水熬煮,鹹酸菜湯頭泛起乳白色,細嫩的皮肉升騰起獨屬於海魚的鮮香,在滿屋子的熱氣和黃色調的湯色中,大黃魚明快誘人。肥壯的魚身包裹肥厚肉質展現大黃魚的獨特魅力,濃厚的酸菜大黃魚湯挑逗著冬日寡淡的味蕾,沒有魚腥味,肉肥刺少,醇鮮酸香。
  • 秋冬的普陀打翻了顏料盤,魷魚、魚鯗、番薯片……晾曬的風景美得...
    十一月一到, 秋風就愈發濃烈起來, 秋天是最有味的季節, 彷佛不曬點什麼, 就會辜負這斑斕的季節。
  • 「內蒙古味道•阿拉善斑斕14味」在額濟納旗發布
    美食引領、文化支撐,好食材造就了好味道,非遺食藝、駝鄉美味、大漠傳奇共同締造了五彩斑斕的阿拉善特色美食——阿拉善斑斕14味:阿拉善烤全羊、乾鮮羊肉雙拼、黃燜駝排、蝶花駝掌、「內蒙古味道」宣傳推廣活動是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政府關於「高質量發展旅遊業」要求,以全域旅遊發展理念為引領,推動旅遊「吃住行遊購娛」六要素延展深化,挖掘內蒙古飲食文化,整理和提煉內蒙古美食的重要活動,是自治區文化旅遊與美食產業融合發展中的創新探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內蒙古味道·阿拉善斑斕14味都有哪些美食吧!1.阿拉善烤全羊烤全羊有蒙餐之尊的美譽。
  • 地鮮雞搭配魚鯗,夠鮮嫩!
    鯗扣土雞  點擊視頻,學習製作  主料:土雞,魚鯗  輔料:蔥,姜  調料:料酒,味精  特色特點:鮮香肉嫩  土雞和魚鯗在線組cp,  一秒就上頭!  魚鯗是象山正經魚鯗,  經過醃製、曬乾等一系列工序,  去腥保鮮,鮮鹹可口。
  • 葡萄酒中的礦物質味是什麼?
    另外,還有一種更容易讓人接受的說法:即礦物質味就像熾熱的陽光照在河邊石頭上的感覺,或者是一陣暖雨落在鵝卵石上的感覺。  3、眾說紛壇的「礦物質味」  在葡萄酒研究中,「礦物質味」這個概念引起了很多爭議。一些葡萄酒科學家堅稱,因為葡萄酒中沒有能夠產生礦物味的分子,所以說葡萄酒具有礦物質味缺乏證據。
  • 多力神仙鮑魚雞煲裝滿人間至味!
    海陸一煲,鮮到尖叫寒潮強勢來襲,冰冷的身體急需一鍋溫補聖品前來救場一鮑魚雞煲。鮑魚雞煲,營養價值沒得說,高蛋白低油脂外加一把胺基酸,這些讓食者吃的相當心安理得,但這些都不是重點。最重要的是一真的好吃!那一口下去的滋味與口感,不誇張地說,是種身體與靈魂的瞬間契合。
  • 家鄉至味 | 當養身雞湯碰上野生草本植物···
    家鄉至味 | 當養身雞湯碰上野生草本植物······ 2020-09-01 12: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