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長出四隻腳的的動物曾經過著怎樣的生活?

2021-02-19 Nature Portfolio

棘螈可能的生長路徑。

圖片來源:Sanchez et al.

 本周《自然》在線發表的研究 Life history of the stem tetrapod Acanthostega revealed by synchrotron microtomography 為了解早期四足動物不為人知的生活提供了新的信息。作者詳細地重新檢驗了來自現今格陵蘭島的一組四足動物化石(棘螈屬,Acanthostega),結果顯示這些約有3.65億年歷史的標本死時仍是幼體,並且過著水棲生活。

 

從魚過渡到四足動物—最早的四足脊椎動物及其後代—是脊椎動物演化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但是,長久以來,最早的四足動物(如棘螈)的生活歷史和行為在許多方面仍不為人知,一部分原因在於早期四足動物的化石稀少,且一般都是破碎的。

 


棘螈肱骨的掃描圖像。2、3、9標註的是非肌肉組織附著的區域,7、8標註的是肌肉附著區附近。

圖片來源:Sanchez et al.

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的 Sophie Sanchez 及同事使用同步輻射相位襯度顯微斷層成像技術,以可視化方式對棘螈的肱骨進行無損分析。這些棘螈標本收集自東格陵蘭島Stensiö Bjerg上的 Britta Dal 巖層,此前已在這一位置發現了200多個骸骨組織。該位置至少有20隻動物死在一起,死亡原因可能是先後遭遇洪澇和乾旱。作者分析骨骼的生長形態詳情,如出現生長阻滯的骨頭形態,發現這一「群墓」中的所有單體—包括體積最大的—死時仍為幼體。此外,棘螈四肢骨骼生長的晚發表明這些稚體完全水棲。

 

根據這些骨骼分析,作者提出棘螈的水生幼期較長,而且棘螈稚體可以在少有或沒有成體的情況下成群生活,至少在某些情況下如此。

在公眾號首頁回復「棘螈」閱讀論文 Life history of the stem tetrapod Acanthostega revealed by synchrotron microtomography

點擊「閱讀原文」閱讀相關的新聞與觀點文章 Evolution: Teenage tetrapods


nature.com 官方微信

中國及世界科技出版業有哪些最新動態?

如何在Nature及其子刊上發表論文?

自然科研有哪些新的產品及服務適合你?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微信號:macmillan-nature

相關焦點

  • 杭州村民發現一條「怪魚」,長四隻腳…有人想花大錢買下
    本文為杭州交通91.8原創稿件記者:徐冉 / 通訊員:周銳轉載需註明:杭州交通918(ID:hzfm918)老李是淳安縣中洲鎮乘風源村的村民,5月6日,他像往常一樣走到房子邊的涼亭休息,聽到村裡保潔員在清理水溝時說「這裡有個怪物」,他走過去一看,像條魚但又長著四隻腳
  • 科學家:我們發現了4000萬年前的鯨魚化石,它有「四隻腳」!
    神奇的是,這隻鯨魚長有四隻腳!這隻鯨魚有4米長,樣子有點像我們現代的水獺或者海狸。既然長腳了,就說明這隻鯨魚能在岸上走。這種新的太平洋長尾鯨,為研究海洋哺乳動物的演化提供了線索。我們現在的海豚和鯨魚,可能是由四隻腳的動物進化而來的。科學界曾經證實,這些動物4120萬年前到達北美,而這次的發現又刷新了記錄。
  • 《山海經》中最早的美人魚,長得像魚四隻腳,超出你的想像
    但是歷史上最早發現的美人魚,卻不是我們所想的那樣,它不但無法滿足我們關於美的想像,而且有點驚悚。因為她們是一種像魚又像蛇的水怪。下半身長著一條魚尾巴,身上有鱗甲,一般是藍色的,那是大海的顏色。不管是國外的大片還是國產電影,美人魚除了下半身之外,基本和人類女性沒有任何區別,只是智力稍低,思想單純。所以,她們與人類有發生感情的基礎,很多作品中都有關於人魚與人類之間愛情的描寫。
  • 男子修車發現"四不像"動物:像蛇卻有4隻腳(圖)
    石龍子 頭部像蛇,背部光亮有鱗片,身體卻長著4足……4月14日,鹹陽市民發現這個「四不像」動物,經渭城區動物保護站工作人員確認為石龍子4月14日下午2時許,文林路一家汽修廠的修理工馬師傅和四五名同事正在修車,當他觀察車輛底盤時發現,一個頭部像蛇的動物從車旁放工具的桌子底下爬出,「我還以為是蛇。」然而,等這個動物整個身軀爬出時,讓馬師傅大吃一驚,「頭部像蛇,身體也有蛇的花紋,但又有腿和腳。」從未見過此動物的馬師傅擔心這個「四不像」有毒傷及他人,便用火鉗夾輕輕將它放在塑料桶中,其他維修人員聽說後也好奇上前觀看。
  • 我國發現世界上最早的長有羽毛的恐龍(圖)
    —「赫氏近鳥龍」化石標本)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據英國《自然》(Nature)雜誌網站公布,10月1日出版的英國《自然》雜誌上將發表瀋陽師範大學古生物研究所課題組報導的迄今已知世界上最早的、長有羽毛的恐龍—「赫氏近鳥龍」(Anchiornis huxleyi)的新發現。
  • 盤州動物園的這頭牛竟然有五隻腳!
    記者在盤州動物園的一次採訪中,偶然發現了這頭長著五隻腳的小黃牛,它除了原有的四隻腳之外,在左肩胛骨附近又長出第五隻腳。只是這隻腳並不大,大約有60釐米長,長在背部左側,比牛的其他四肢較為瘦、短,有明顯的大小腿、關節、牛蹄,可以小幅度地活動,乍一看,像是一隻小腳跨在牛背上。據了解,這隻五腳牛是盤州動物園特意從廣西買回來的。盤州動物園的管理員楊德鑫告訴記者,這頭五腳牛是他們2019年中旬的時候才引進到盤州動物園的。
  • 蜥腳類動物進化的終極產物,曾經漫步在大地上的最大型動物之一
    阿根廷龍毫無疑問是蜥腳類動物進化的終極產物, 在侏羅紀和白堊紀交替的時候, 地殼的活動非常劇烈, 大部分曾經在侏羅紀名噪一時的蜥腳類動物, 最後都不能適應地殼導致的氣候變化而滅絕。
  • 遠古魚類是怎樣演化成四足動物的?
    19世紀初,法國生物學家艾蒂安·若弗魯瓦·聖伊萊最早注意到生活在尼羅河中的一種魚,與人類以及其他陸地動物的身體結構擁有一系列共同點。不久之後,達爾文提出的進化論對此作出了解釋:現代魚類和現代四足動物擁有共同的祖先——古代魚類。通俗來說,可以理解為 「魚類登陸演化成為四足動物,人是從魚演化來的」。在接下來的近200年內,要解決的問題就變成了:什麼魚、在何時、怎樣演化成了四足動物?
  • 恐龍時代出現之前,什麼出現的最早?看完長見識了!
    恐龍時代出現之前,什麼出現的最早?看完長見識了!現在大家都知道,目前來說統治地球的是擁有非常高智商的人類,大家同樣知道在人類沒有出現之前那個時候統治地球的是一種體型非常龐大的恐龍,但是恐龍的毀滅是因為一次隕石撞擊地球。
  • 5種曾經存在過的遠古生物,世界公認長相最奇葩的存在
    不知道在大家眼裡,有沒有那種長的很奇怪的動物,畢竟每個人的審美觀不一樣,有人覺得好看有人覺得醜,有的動物看上去總會對不上一些人的胃口,會覺得這個動物真奇怪,而今天講的,卻是曾經存在過的遠古生物,被公認長相最奇葩的5個物種。
  • 農村過去常見的小動物,四隻腳,尾巴斷了會「刷鍋」,現在不見了
    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是:農村過去常見的小動物,四隻腳,尾巴斷了會「刷鍋」,現在不見了。生活在農村,總有很多童年美好的記憶,有時候一個小物件,或者是一個小動物都能夠引起一段美好的回憶。但是當發現過去農村常見的小動物,不知何時竟然消失了,再也見不到它的蹤跡時,心裡難免不產生失落感,因為它畢竟陪伴著自己度過了那個時代,那個童年。
  • 一隻腳的牛,兩隻腳的牛,三隻腳的牛,這些怪物世界上全都有!
    我們平時見過的動物,基本上都是偶蹄動物,也就是說,它們的腳都是雙數,最常見的是兩隻的,像人和鳥類;然後是四隻腳的,比如各種牲畜和野獸;再多就是六隻、八隻的昆蟲,蜘蛛、蜈蚣。我猜,你一定沒見過一隻腳和三隻腳的動物。不過在神話傳說裡,人間的一切規則都有可能被打破。在上古世界中,《山海經》就曾記載一隻腳的牛和三隻腳的牛,簡直令人嘆為觀止,匪夷所思。
  • 曾經有一種長著爪子的蛟蛇,生活在1億年前,會是龍的原型嗎?
    中國人從古至今都很崇拜龍,龍在中國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因此總有很多關於龍的傳說,等待著我們不斷的去探索它的奧秘,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曾經有一種長著爪子的蛟蛇
  • 科學網—蜥腳類恐龍可能長著「鳥嘴」
    研究人員在上周於澳大利亞布裡斯班市召開的古脊椎動物學會年會上報告說,這些遠古的大傢伙並沒有生著蜥蜴般的嘴唇,而是長有類似鳥類或海龜的喙。 蜥腳類恐龍可能是用這些喙來獲取大量的植物——只有這樣,它們才能長到創紀錄的大小。據分析,這些喙中長有大量的長釘狀牙齒。
  • 這5種曾經存在過的遠古生物,公認長相最奇葩,對上你的胃口了嗎
    不知道在大家眼裡,有沒有那種長的很奇怪的動物,畢竟每個人的審美觀不一樣,有人覺得好看有人覺得醜,有的動物看上去總會對不上一些人的胃口,會覺得這個動物真奇怪,而今天講的,卻是曾經存在過的遠古生物,被公認長相最奇葩的5個物種。
  • 這5種曾經存在過的遠古生物,公認長相最奇葩,對上你的胃口了嗎
    ,而今天講的,卻是曾經存在過的遠古生物,被公認長相最奇葩的5個物種。1、鏟齒象大象是生活中經常提到的動物,而鏟齒象就是屬於象類的,但長得卻和我們所認知的大象有著非常大的區別。3、歐巴賓海蠍歐巴賓海蠍是寒武紀的遠古生物,生活在大約5.3億年前的海洋裡,而在寒武紀當中,有出現過一次物種大爆發,出現了許多新的物種,而歐巴賓海蠍的樣子,也讓有的專家推測有可能是蝦的遠親,甚至也可能和現在存活的生物都沒有關係。
  • 最大的陸生動物:蜥腳類恐龍
    如果時光倒流1.5億年,那時陸地上的統治者就是巨大恐龍群,其中的主角則是有100多個種類的蜥腳類恐龍(屬於蜥臀目)。蜥腳類恐龍中身長最大的超過30米,有很長的頸和尾,粗壯的四肢支撐著如大酒桶般的身軀。  當時,雖然陸地上的生命已出現了4億年,但是除了蜥腳類恐龍之外,陸生動物中沒有身長超過20米的。
  • 世界犀牛日,盤點那些曾經出現過的怪異犀牛
    圖自Google但在歷史上,它們的數量也曾盛極一時,出現過許許多多形態各異的種類,其中不乏有長相奇特的。如果你看過電影《神奇動物在哪裡》,一定會對裡面那隻體形酷似犀牛,還能從頭部的巨大犄角中噴射毒液的角毒獸印象深刻。
  • 男女一過 36歲,膠原蛋白流失嚴重,常吃3物,只長顏值不長肉
    導語:男女一過36歲,膠原蛋白流失嚴重,常吃3物,只長顏值不長肉在我們大部人的印象中,豬蹄是膠原蛋白的代名詞。但是想要吃豬蹄來補充膠原蛋白既不健康又會長胖。其實除了豬蹄、雞腳和魚皮這類動物身體中的膠原蛋白,我們選擇一些植物的膠原蛋白會更加健康,而且關鍵是只長顏值不長肉!小編給大家介紹三款非常健康的植物性膠原蛋白,讓我們在補充滿滿膠原蛋白的同時還不會長肉,完全顛覆了之前只要吃就會長肉的觀點,那就是桃膠、雪燕、皂角米這三個好東西!
  • 烏龜是怎樣生活的,烏龜怎樣睡覺,你了解過嗎?
    大多數陸棲的龜類,生活很有規律。早上,它們在住所醒來,先爬到空曠的地方去曬太陽,從中可以得到足夠的「工作溫度」。午前當它們外出覓食或交配的時候,頸道很足,表現出最強的生活力。到了正午,烈日當空,地面上氣溫升高,它們紛紛爬到灌木叢或其他陰涼地方去「納涼」。一到下午,它們又精神煥發,恢復了活力,雖然沒有午前那樣活躍,可是仍舊不停地到處遊逛著。黃昏來臨了,它們各自返回自己的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