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位專家評估,地球格局或改變,179萬平方公裡土地快沒了?

2020-05-09 環球科學貓

作者:文/虞子期

氣候對人類的威脅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在全球變暖的情況之下,高溫,乾旱,南北極冰川融化,強風暴等問題都在逐步的出現,並且出現的頻率和強度都提升了不少。

而對於2020年來說,我們依然是看到了很多極端性氣候現象,加上如今又出現了厄爾尼諾現象的發展,這再次說明了今年的氣候可能更加複雜,而接下來我們主要是針對冰川的變化做一個了解。

100多位專家評估,地球格局或改變,179萬平方公裡土地快沒了?

整體上而言,南北極冰川融化是可以肯定會提升海平面上升的,並且根據海洋公報也可以看到,每年雖然上升都是以「毫米」計算,但是俗話說「積少成多」,海平面的上升也會出現類似的情況。

所以說,居住在沿海城市的朋友可能沒有那麼明顯的感覺到海平面產生的威脅,但是它確實在步步逼近之中,這是一個事實。

100多位專家評估,地球格局或改變,179萬平方公裡土地快沒了?

人類如何降低海平面上升?

很明顯,上面我們說到氣候,那降低氣溫的上升才可能達到海平面不上升的「可能性」。根據世界氣象組織數據指出,在2019年,全球的平均氣溫已經達到了有史以來第二高溫時期,而二氧化碳的排放也創下了新高,這說明我們仍然沒有達到排放的目標。同時根據2020年NOAA發布的前幾月數據顯示,1月、2月、3月、4月都是達到了一個新高狀態。

100多位專家評估,地球格局或改變,179萬平方公裡土地快沒了?

所以說地球升溫是在持續之中,而這裡面可能存在厄爾尼諾的原因。根據國家氣候中心指出,自從2019年11月以來,厄爾尼諾就在維持發展。不過這可能是一個短暫的厄爾尼諾現象,因為預估在春季之後,主要的監測區域將可能處於中性狀態,所以說厄爾尼諾消失也可能快了,當然消失之後,我們全球的氣候將會再次出現一番新景象,然後回到我們海平面的問題上。

100多位專家評估,地球格局或改變,179萬平方公裡土地快沒了?

整體上而言,要想降低海平面的上升,我們就要從降低氣溫開始,而降低氣溫又是與「溫室氣體」減少存在關係,溫室氣體又與人類存在一定關係,所以最終只能靠人類來達到「排放目標」。

100多位專家評估,地球格局或改變,179萬平方公裡土地快沒了?

如果未達到排放目標會怎麼樣?

很簡單的說,如果未達到排放目標,那麼海平面肯定會上升的。而根據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TU Singapore)科學家發出警告稱,如果溫室氣體持續排放,到2100年,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可能會超過1米,到2300年,將超過5米。這是來自100多位國際專家進行的評估,並且提供了更加廣泛的海平面上證據,我們的目標是將氣溫上升限制在2度以內,儘可能控制在1.5度以內,如果達不到,地球格局可能發生改變。

100多位專家評估,地球格局或改變,179萬平方公裡土地快沒了?

如果全球變暖限制在比工業化前水平高2攝氏度的情況下,根據公開數據顯示,專家估計到2100年上升0.5米,到2300年上升0.5至2米。

在高排放情況下,變暖4.5攝氏度,專家估計,到2100年,上升幅度為0.6至1.3米,到2300年,上升幅度為1.7至5.6米。而這項結果也發表在了《自然夥伴雜誌氣候與大氣科學》上,同時海平面上升預測超出了國際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先前估計。

100多位專家評估,地球格局或改變,179萬平方公裡土地快沒了?

當然,這只是根據如今氣候排放給出的一個預估,並且還存在很多不確定性的因素,所以說數據也只能暫時以參考為主。

海平面上升的影響主要有哪些?

海平面上升之後,對氣候的條件也會發生轉變,同時對全球的低洼地區和島嶼地帶都可能帶來巨大的影響。根據2019年的報告指出,如果全球平均氣溫上升到2°C,預估全世界將失去相當於179萬平方公裡的陸地面積。

大部分土地損失將發生在重要的糧食種植區,很快可能就沒了,比如尼羅河三角洲等。而孟加拉國大片地區很難以適宜人們繼續居住生活,包括倫敦、紐約和上海在內的一些全球主要城市也將受到威脅。

100多位專家評估,地球格局或改變,179萬平方公裡土地快沒了?

因為這些地區的海平面高度都很低,例如上海,作為長江三角洲衝積平原的一部分,平均高度為海拔2.19米左右,所以這直接說明了較低地區很容易受到海平面的威脅,到時候真的是陸地房變成海景房。

根據環境部發布的消息指出,我國海平面總體波動上升,速率高於同時段全球平均水平,其中1980年至2019年,我國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為3.4毫米/年,高於同時段全球平均水平。

100多位專家評估,地球格局或改變,179萬平方公裡土地快沒了?

2019年,我國沿海海平面比常年高72毫米,為1980年以來第三高,過去10年我國沿海平均海平面處於近四十年來的高位。這些都是公開的數據,所以說海平面的威脅是在逐步的靠近之中,這就是大概的情況。

相關焦點

  • 專家:2100年海平面上升或超過1米
    所以說地球升溫是在持續之中,而這裡面可能存在厄爾尼諾的原因。不過這可能是一個短暫的厄爾尼諾現象,因為預估在春季之後,主要的監測區域將可能處於中性狀態,所以說厄爾尼諾消失也可能快了,當然消失之後,我們全球的氣候將會再次出現一番新景象,然後回到我們海平面的問題上。
  • 地球上的野地大規模消失 13年內就有190萬平方公裡原始自然地景被人類活動所改變
    圖片來源:b k(CC BY-SA 2.0)(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環境資訊中心網站(姜唯 編譯):一份新研究發現,地球上的野地(wilderness)正在大規模消失。短短13年內,就有190萬平方公裡原始自然地景被人類活動所改變,幾乎是一個墨西哥的面積,當中熱帶莽原(tropical savanna)和草原(grasslands)因人類壓力而損失的面積最大。
  • 科學研究稱全球海平面上漲快過預期,上海紐約或被淹
    印尼中爪哇,因海平面上升被淹的房屋報告指出,由於全球氣候變暖,格陵蘭和南極洲的冰蓋在加速融化,全球海平面上升的速度遠遠快於此前科學家預計的速度,至2100年,全球平均氣溫最高會上升5攝氏度,因此,全球海平面將在2100年前上升超2米,179萬平方公裡的土地將被海水淹沒,包括全球重要的糧食產地,讓1.87億人(全球2.5%的人口)無家可歸。
  • 北極1年融1000萬平方公里海冰,全球森林或200年後消失
    在2020年裡,7月下旬應該是一年中最熱的一段時期,不過受長期降雨影響,多地天氣感覺並沒有那麼熱,這並不代表所有北半球天氣都是如此,不少北極地區因乾旱少雨而導致極度高溫,前不久,北極地區傳出38攝氏度高溫天氣的壞消息,而現在又有一條壞消息傳出,僅在一個夏季,北極損失了1000萬平方公里海冰,不少人都在討論地球這是怎麼了。
  • 世界最失敗的國家:擁200多萬平方公裡肥沃土地,經濟卻年年墊底
    世界最失敗的國家:坐擁200多萬平方公裡肥沃土地,經濟卻年年墊底發展才是硬道理,無論是一個城市還是一個國家,經濟發展是最重要的。經濟發展不上去,那就代表國力會越來越薄弱,周圍的國家在蓬勃的發展,和差距越來越大。
  • 3.5萬平方公裡的「保稅倉庫」有多神秘?快跟海蛙來了解一下→
    3.5萬平方公裡的「保稅倉庫」有多神秘?海南這個倉儲物流的普通學生一下變成了「優等生」這硬核的升級源於《總體方案》中的一句話貨物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內不設存儲期限可自由選擇存放地點給全世界做貿易的人送福利海南是認真的目前,在全國其他100
  • 美國NASA被震撼,中國面積4.2萬平方公裡,100多年的沙漠即將消失
    毛烏素沙漠位於黃土高原以北,陝西跟內蒙古交界的地方,這裡是中國四大沙地之一,毛烏素沙漠橫跨寧夏陝西內蒙古三個省份,毛烏素用蒙古話翻譯是壞水,意思是這塊沙漠中水質不好,但在一千多年前它曾經水草肥美,是歷代皇族的養馬之地,但是後來因為地質變遷,成了荒漠。
  • 美國億萬富翁擁有8903平方公裡土地 成全美最大私人地主
    2011年,馬龍收購了緬因州和新罕布夏州超過100萬英畝的林地,使他名下的土地總面積達到220萬英畝(約合8903平方公裡),榮登全美最大私人「地主」寶座。   被馬龍擠下第一名寶座的是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的創始人泰德·特納,他名下的土地有200萬英畝,在此前的15年裡一直是美國最大「地主」,在美國境內擁有3280平方英裡土地(約合8499平方公裡),另外在南美洲還擁有156平方英裡土地(405平方公裡)。
  • 此島曾是中國最大島嶼,足以改變世界格局,如今已屬於外國!
    此島曾是中國最大島嶼,足以改變世界格局,如今已屬於外國!文/歷史小掌門每個國家都非常需要的戰略部署,就是太平洋出海口,足以改變世界格局的存在。但是早些年的中國,根本就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但是,曾經真的有一塊屬於中國的土地,原本是可以做出海口的,這個地方叫「庫頁島」,此島曾是中國最大島嶼,面積比兩個臺灣還大,如今已屬於外國。俄羅斯稱為「薩哈林島」,但這個名字也是俄羅斯音譯滿語而來的。而日本把「庫頁島」稱為「北蝦夷地」或「樺太」。
  • 專家:海平面上升30釐米 廣州將被淹千平方公裡
    南都訊 記者劉軍 「如果海平面上升30釐米,廣州就要被淹沒1000平方公裡,珠三角地區要被淹沒5000平方公裡。」近日,國家發改委專家姜克雋受聯合國基金會委託,在廣州解讀IPC C的第五次氣候變化評估報告,姜克雋對中國未來減排充滿信心,而廣州有不少減排的探索走在全國前列。
  • 蝴蝶效應最好例子:1萬平方公裡沙漠,養活550萬平方公裡雨林
    【徐德文科學頻道 || 最有趣科學專欄 || 蝴蝶效應的最好例子】亞馬遜雨林位於南美洲,大西洋的西岸,面積550萬平方公裡,佔全球整個雨林面積的一半,森林面積的20%。有一個說法稱,亞馬遜雨林是地球之肺,因為它提供了大氣層中氧氣來源的10%或20%。
  • 蝴蝶效應最好例子:1萬平方公裡沙漠,養活550萬平方公裡雨林
    【徐德文科學頻道 || 最有趣科學專欄 || 蝴蝶效應的最好例子】亞馬遜雨林位於南美洲,大西洋的東岸,面積550萬平方公裡,佔全球整個雨林面積的一半,森林面積的20%。有一個說法稱,亞馬遜雨林是地球之肺,因為它提供了大氣層中氧氣來源的10%或20%。
  • 中國國土已超過了960萬平方公裡?是有新增的土地嗎?
    說起中國國土面積,大家都會脫口而出960萬平方公裡這一數字。隨著中國的飛速進步,各行各業都有了不錯的發展和進步。在外國人看來,中國是個地大物博的國家。就連上學時的地理課本也有提及,中國國土面積為960萬平方公裡。
  • 蝴蝶效應的最好例子:1萬平方公裡的沙漠,養活了550萬平方公裡的亞馬遜雨林
    亞馬遜雨林位於南美洲,大西洋的東岸,面積550萬平方公裡,佔全球整個雨林面積的一半,森林面積的20%。有一個說法稱,亞馬遜雨林是地球之肺,因為它提供了大氣層中氧氣來源的10%或20%。5000多年前,撒哈拉完全乾燥,形成了沙漠,約40萬平方公裡的查德湖慢慢萎縮,到現在僅剩下了一千多平方公裡。查德湖北部海拔更低的博德萊窪地是一個古老的湖床,其巖石礦物質由死去的硅藻等微生物沉積而成,含有大量的磷元素。
  • 2021年國有土地上房屋拆遷,評估不重視?後果很嚴重
    1、基本案情首先通過案例來分析,江蘇某公司主要從事混凝土樁的業務,企業佔地100多畝,土地性質主要是國有工業用地,建築面積有5.2萬多平米,其中3萬多平米是多層的建築,主要用於辦公宿舍等。2019年對該企業進行了國有土地上房屋進行徵收補償,企業認為補償不合理,所以要求維權,主要是因為評估的一些問題。
  • 北極氣候極端,覆冰率創新低僅370萬平方公裡,新世界或將出現
    當然根據衛星數據顯示北極的覆蓋頻率到底低到了一個什麼樣的程度,根據具體的數字,我們或許可以看出事態的嚴重性,首先北極的冰蓋已經縮減到3,74萬平方公裡——可是根據以往的數據來看,北極覆蓋冰蓋的總面積高達2,100萬平方公裡。
  • 揭秘改變世界能源格局的頁巖氣技術,你知道嗎
    能源格局就完全變了。看一下這個頁巖氣可採資源量排名,只要你能開出來,世界能源格局是真的徹徹底底的改變了,去石頭裡面扒金幣,這不是開玩笑嗎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提出頁巖氣理論,還想著去幹的,等於傻子,只有這位倔老頭,喬治米切爾,水力壓裂法之父,很傳奇,真的是孤獨的勇士,源他而起的頁巖氣工業,改變了世界能源格局。
  • 中國960萬平方公裡,俄國1700萬平方,為什麼感覺中國更大
    作為太陽系唯一擁有人類的行星,在地球養育了很多自然生物,單單是我們人類,就高達60多億人口,在幾十億人口中,他們分別遍布在不同的大洲、國家居住,組成了不同的文化風俗,才使得我們現在的文明社會多種多樣,世界也更加完美,下面我們來看看中國960萬平方公裡,俄羅斯1700萬平方公裡
  • 法國沒人口負擔,人均資源多,為何不是超級大國?
    這個假定太牽強,要是人口少、資源多成為了超級大國的條件。那就非加拿大和澳大利亞莫屬!加拿大土地面積1000萬平方公裡排全球第二,僅次於俄羅斯,人口數量才3800萬;澳大利亞土地面積770萬平方公裡排世界第六,人口數量更是才2500萬。
  • 北極超100萬平方公裡的臭氧層空洞,最近補上了
    據美國媒體CBS報導,4月23日哥白尼大氣監測局宣布,北極上空迄今為止探測到的最大臭氧空洞終於關閉,面積約有100萬平方公裡,相當於三個格陵蘭島。據了解,該洞於今年早些時候形成,並在3月達到了最大高度,距地球表面約11英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