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生態治理再出新成果 古田老工業區由「化工時代」向「漢江灣...

2020-11-25 湖北網絡廣播電視臺

為加快推進國家、省土壤汙染修復治理技術應用試點項目工作,11月24日,省生態環境廳會同省自然資源廳組織召開了武漢市礄口區《古田生態新城1135片土壤修復項目(原武漢力諾化學集團有限公司)修復效果評估報告》技術評審會。該評審會是漢江灣區域歷經化工企業搬遷完成後,在生態治理領域的又一重要時刻。

全國首批啟動化工企業整體搬遷。武漢力諾化學集團有限公司場地位於武漢市礄口1135片區,以該片區為核心的古田老工業區於1952年開始建設,是武漢近現代工業發展歷史的象徵。200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礄口區委、區政府痛下決心,積極響應全國城區老工業區搬遷改造要求,經過八年奮戰,古田老工業區全面完成搬遷騰退,累計搬遷化工企業99家,安置企業職工4萬餘人、安置居民2112戶,拆除廠房50萬平方米。古田地區徹底告別化工時代。高標準推進修復治理工作。2015年,搬遷騰退工作完成後,面對場地汙染程度複雜多樣等諸多問題與挑戰,省、市生態環境部門及礄口區委、區政府始終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指示精神;始終秉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核心理念和戰略定位;始終堅持「高標準、高要求」的修復治理底線,組建專家顧問團隊,在不同環節、過程中開展專家評審會嚴格論證,主動對標,確保場地調查、修複方案編制、治理與修復實施、修復效果評估等每一個環節實現高質量、高標準。2017年12月土壤修復工作正式啟動。

科學防範修復治理風險。2018年本項目被生態環境部列入國家土壤汙染修復治理技術應用試點項目。生態環境部、省生態環境廳、市生態環境局等各級領導多次現場調研指導工作。礄口區主要領導親自掛帥,督促項目進度。在施工上採用水泥窯協同處置、原位化學氧化以及異位熱脫附等高新技術。其中熱脫附技術由湖北技術交易所授權專利10餘項,評價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在修復過程中,堅持嚴格管控,落實場內監督責任。對二次汙染防治、安全文明施工、揚塵治理等各方面進行全方位監管,定期檢測水、氣、噪聲等方面排放達標情況,不留盲區,真正實現中心城區「零風險、零汙染、零投訴」的綠色生態治理。打造「三生融合」示範區。歷時三年該場地嚴格按照修複目標高質量完成土壤修復工作,隨著該場地修復效果評估工作順利通過,該區域將建設世界級漢江灣科創總部基地,打造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高質量發展的典範。

(湖北廣電融媒體記者 馬豔 通訊員 於海濤 責任編輯 馬張馳)

相關焦點

  • 株洲:推動清水塘老工業區轉型升級 決勝「全域II類水」目標
    紅網時刻記者 李璐 株洲報導近年來,株洲市下大力氣推動汙染防治攻堅戰,紮實推進各類企業綠色轉型,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無論是決勝「全域II類水」的目標,還是清水塘老工業區「六年大見成效、十年建成新城」的規劃,曾經的「工業之城」有了令人欣慰的變化。
  • 湖南工業老區清水塘治理之變:「變色龍港」成歷史
    這條港名叫霞灣港,是株洲市清水塘工業區廢水集中排放地——沿線數百家大大小小工業企業的廢水都流經於此。而這些廢水流向的最終目的地,則是緊鄰著的湘江。清水塘老工業基地核心區面積為15.15平方公裡,既是株洲傳統工業的聚集地,也是全國重要的冶煉化工基地。
  • 嘉定工業區:「聚核」蓄勢,量變到質變的反應正在發生
    作為嘉定高起點規劃的開發區、集中吸引外資的窗口、制度創新的試驗田,嘉定工業區從一開始就承擔了時代賦予的使命。經過28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了嘉定高端製造業的核心區,產業能級和核心競爭力穩步提升,產業基礎趨於高端化、產業鏈水平趨向現代化。
  • 寫在長江經濟帶座談4周年之際:湖南走出一條行進中的綠色生態發展路
    二問:過去汙染嚴重、布局分散的環湖沿江化工企業,如今又發展得如何?先來看株洲清水塘。在2019年末,株洲人民收到了一個重磅好消息:三一能源裝備園、綠地濱江科創園同步開工建設,清水塘老工業區開啟轉型發展新徵程。省委書記杜家毫在現場與株洲人民一同見證這一喜悅時刻。
  • 以「三色」絲線,繡出新時代鄉村「善治圖」
    鄉村,不僅僅是文化生態的需求,更是人們對家的記憶和依戀。  然而,隨著城鎮化的發展,鄉村的青山減少了,綠水變渾了,到處聳立起大同小異的水泥樓,家鄉的記憶越來越淡,故鄉的感情越來越陌生。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
  • 全國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監測數據培訓班在植物所古田山站舉辦
    10月27日至31日,全國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監測數據培訓班在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古田山森林生物多樣性與氣候變化研究站舉辦。本次培訓班由掛靠在植物所的中科院生物多樣性委員會,以及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絡(CERN)和中國森林生物多樣性監測網絡(CForBio)共同主辦,古田山站和錢江源國家公園管委會承辦。
  • 工業園區治理案例|上海化學工業區聯合異氰酸酯項目危廢管理服務
    「上海化學工業區聯合異氰酸酯項目的危險廢物管理服務」是園區第三方治理案例,通過「政府引導、企業參與、院校支撐、市場化運營、專業化管理」的合作模式,明確了各方職責與付費機制,實現了園區汙染治理的專業化技術服務和市場化運營,具有較好的典型性和示範意義。案例概況本案例實施單位為上海化學工業區升達廢料處理有限公司。
  • 2020古田真的要起飛!這麼多重磅項目落地!
    via古田發布7古田縣天寶西朝鑰礦5000t/d採選技改升級項目8古田縣城西工業園區標準化廠房建設古田城西工業區標準化廠房建設項目是為貫徹落實我縣「建三圈 興三業」戰略結構布局而謀劃的重點項目,同時這個項目也是省「五個一批」開工攻堅計劃重點項目之一。
  • 湖北武漢玻璃廠斥資3000萬減排跑贏國標
    湖北武漢玻璃廠斥資3000萬減排跑贏國標北極星大氣網訊:堅持綠色發展理念,致力打造生產、生活、生態三位一體宜居之城,為居民創造良好工作和生活環境。近日,湖北省副省長曹廣晶赴武漢開發區(漢南區),對該區生態文明建設、環保節能減排、產城融合發展等進行專題調研。
  • 東京灣區主題系列(二)——臨港工業區的形成
    而其中的核心要義,就在於工業以東京為中心的工業聚集,到向外分散,進而形成了「京濱工業帶與京葉工業帶」的超級臨港工業區,促使東京灣區成為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工業大都會」。再加上神奈川縣與千葉縣相對東京都的土地成本與空間的巨大優勢開始顯現,因此實現了工業分布的區域平衡。據日本通產省統計,1974年東京都有66家工廠外遷,從70年代開始,這種趨勢有增無減。
  • 化工廢水治理是個精細活兒
    化工廢水治理是個精細活兒北極星水處理網訊:今年以來,在長江經濟帶環保專項督查等工作中,化工園區、化工企業水汙染治理成為管理層關注的重點,相關的治理市場正在升溫。但與此同時,作為 「十三五」工業水汙染治理的重點和難點,化工廢水處理還面臨管理、技術、經濟性等諸多挑戰。化工園區治理要遵循什麼原則?
  • 湘江治理與生態修復,「小」溼地竟有「大」功效
    而對於湘江治理來說,經過多年努力,整頓岸上工廠違法排汙,挖沙採礦等問題,解決得比較好,清水塘等老工業區紛紛轉型升級,走出一條綠色發展之路。  但農業面源汙染,以及村鎮汙水源頭治理,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為一湖四水療傷,除了前期要「去除病灶」,還得持續清理「毛細血管」。
  • 藍藻生態治理解決方案
    3.碧沃豐生物除藻碧沃豐藍藻生態治理解決方案,採用強化微生態系統為核心,除藻和抑藻相結合的技術路線,調節水體菌藻平衡,抑制藍藻生長,通過微生物技術重新構建湖泊的自我修復能力。為治理藍藻問題,選用除藻和溶藻兩款微生物,直接投加除藻和溶藻,抑制藻類生長,加速死亡藍藻分解,提高水體透明度,提升水質。
  • 長江經濟帶發展五周年丨一江碧水綠滿瀟湘 唱好新時代「長江之歌」
    據湖南省生態環境廳發布的數據,近年來,洞庭湖溼地累計清退歐美黑楊32.68萬畝,修復清理跡地及洲灘、岸線32.29萬畝;在「四水」流域完成退耕還林還溼3.85萬畝。歐美黑楊已清退,洞庭湖草長鶯飛的如畫美景再現,湖區經濟正朝著高質量生態經濟發展的方向邁進。轉型升級 清水塘綠色蝶變打造「株洲樣板」株洲清水塘老工業區曾是全國重要的冶煉化工基地。
  • 「新時代文明實踐」古田街古雅社區舉辦「親子尋寶環保行」活動
    古田街古雅社區舉辦「親子尋寶環保行」活動 圖片來源:古田街11月15日,古田街古雅社區在招商江灣國際小區廣場舉辦「文化古雅樂吾家」&親子尋寶活動,社區70多位居民與下沉黨員志願者一起參與活動。此次活動不僅向孩子們提供了一個動手動腦的舞臺,提升了動手能力和文明環保觀念,也增加了孩子們對環保知識的了解,讓居民親身參與新時代文明實踐,與黨員志願者、社區志願者一起感受文明實踐活動帶來的快樂,用自身行動來踐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服務精神,營造良好的社區文明宣傳環境。
  • 從工業區到時尚基地 吳涇蝶變打造「閔行外灘」
    說到吳涇,在老一輩上海人腦海裡跳出的可能是有著「五朵金花」之稱的大型工廠、工業區裡煙囪林立、空氣中瀰漫著化學品的味道……曾經有一種說法,「走在龍吳路上,聞著味道就知道到吳涇了。」但老皇曆現在不管用了。走在龍吳路上,化學品的味道淡了,煙囪少了,樹越來越多。
  • 莘莊工業區十餘企業變身地區總部 用地沒變化產出顯增加
    三年後的今天,正當很多製造業企業和園區深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生產持續下行時,莘莊工業區開始初嘗轉型後的成果:今年上半年,工業區的工業總產值增幅為6%,實現的財政總收入卻遠高於這個比例,增長15%。昨天,莘莊工業區舉行「超越期待,共創未來」文化成果發布會,園區內眾企業紛紛表示,將在「共融共贏、精進創新」的核心價值觀引領下,將轉型進行到底,共謀穩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