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工業區:「聚核」蓄勢,量變到質變的反應正在發生

2021-01-09 騰訊網

說起嘉定工業區,工業經濟是她的靚麗名片,一直以來被看作嘉定經濟發展的主陣地、主戰場、主力軍。然而這幾年,她被賦予越來越多的使命,作為多項戰略規劃實施的核心區,嘉定工業區正在集聚越來越多的創新要素,積蓄越來越多的能量,隨著創新濃度的提升,一場從量變到質變的「聚核」反應正蓄勢待發。

「核」顧名思義是核心,處於核心地位,必定有很多別人無法替代的硬核功能,也有「捨我其誰」的責任擔當。

作為嘉定高起點規劃的開發區、集中吸引外資的窗口、制度創新的試驗田,嘉定工業區從一開始就承擔了時代賦予的使命。經過28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了嘉定高端製造業的核心區,產業能級和核心競爭力穩步提升,產業基礎趨於高端化、產業鏈水平趨向現代化。

這裡的製造業到底有多牛?來看最新的數據:2020年1-11月,儘管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但規上工業產值仍然實現了1117.4億元,同比僅下跌1.3個百分點,工業經濟的韌勁和抗壓性得到充分體現。商品銷售總額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別同比增長9%和5%。最新出爐的2019年上海外資企業百強榜上,園區的大眾動力總成、沃爾沃汽車、迅達電梯、富士通將軍、大陸泰密克榜上有名。「十三五」期間,這些傳統的老牌企業正在加大轉型力度,不斷向產業價值鏈高端邁進,今年,東來塗料、艾仕得塗料、沃爾沃汽車、上汽變速器、大陸泰密克、迅達電梯等紛紛增資擴產、加快技改,「梅開二度」,煥發出新的活力。

過去,依靠要素驅動向外求擴張。現在,依靠創新驅動求內涵式發展。正因為有著雄厚的製造業基礎和優勢,嘉定工業區再擔大任,被確定為科創中心重要承載區的核心區和自主創新產業化示範區核心區,這「兩核」直接決定著嘉定未來產業發展的成色和含金量。

科技創新具有不確定性和長期投入性,單靠企業單打獨鬥,可謂獨木難支。嘉定工業區從空間、資金、人才上,扶優育強,讓這些手握核心技術的初創型企業從小到大、從大到強,發展壯大。

一批「硬核」企業破蛋而出,它們有的是細分領域的「隱形冠軍」,有的是新基建「獨角獸」,如打破巨頭壟斷的聯影醫療、推動高端骨科脊柱產品國產化的三友醫療、能夠與世界頂尖企業抗衡的禾賽科技、實現雷射器自主可控的飛博雷射,都是嘉定工業區「自主創新產業化」的成果。投資20億元的聯影二期即將開建,禾賽科技擬建設年產十萬臺的研發生產基地,三友醫療在科創板上市,未來發展不可限量。

下一輪經濟增長的爆發點在哪兒?來看一組數據,今年1到10月,嘉定工業區集成電路及物聯網的產值已經達到了126.4億元,位列四大戰略新興產業之首,佔據全區半壁江山。最近,嘉定工業區添柴加火,圍繞智能傳感器產業鏈頻頻出招發力,在上海智能傳感器產業園引入了7家相關企業,從研發、設計、製造、封裝、測試等環節強鏈補鏈,力爭到2025年實現千億元產值。

有人說,創新一定是發生在人才、資源、信息充分連接碰撞的城市。一個地區只有集聚各種創新要素到一定程度時才有可能發生質的裂變,也只有「集聚」才能不斷強化「核心」地位。

科創資源如何與地區發展聯動起來?院所成果難以走出象牙塔,政府部門如何推一把?嘉定工業區拿出寶貴的土地資源,主動承載了中科院聲學所東海研究站、技物所嘉定園、放射性藥物研發平臺、國家智能傳感器創新中心、先進雷射產業創新技術研發與轉化功能平臺,不斷推動創新技術研發應用。

科創資源集聚帶來的驅動力,也讓園區正在成為長三角地區自主創新的高地。在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助力下,嘉定工業區在溫州設立了嘉定工業區溫州園,溫州在嘉定工業區設立「科技創新(研發)園」,雙方建立跨區域科創合作機制,加快產業協同升級。上海智能傳感器產業園正在與無錫、杭州、合肥共同打造長三角「感存算」一體化超級中試中心。

產業的發展靠人,產業獨強,城市功能孱弱終究跑不了「馬拉松」。早晨在嘉寶片林環湖步道晨跑、中午在崇恆新天地享用美食、下午在新落成的工業區圖書館捧書靜坐,任時間流淌……近兩年,嘉定工業區聚焦產城融合,逐步改善城市功能。

「十四五」時期,嘉定工業區的教育、醫療、養老、交通、商業資源都將有質的飛躍,嘉閔線北延伸段將在此設立站點,匯善路交通樞紐、上師大附屬第五實驗學校、匯源路幼兒園、虯橋福利院三期項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擴建工程、南區文體中心都將建成啟用。嘉定工業區將從基礎設施建設轉向小城鎮功能建設,以嘉定聯影健康小鎮、嘉寶科創小鎮建設為契機,打造「科技+產業+生活」的社區,集聚更多生產生活生態一體化的科技創新綜合體。

展望

嘉定工業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徐嶸: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轉換期,是上海新起點上邁向建成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新徵程的戰略起步期,是嘉定建設現代化新型城市的發力期。嘉定工業區將以經濟增長有質有量、科技產業高端高效、城鎮功能跨越提升、園區治理科學精細、社會民生保障有力為指引,以增強科技創新策源、壯大創新經濟集群、提升產城融合品質為主攻方向,聚焦動能轉換、產業轉型、功能跨越,加快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培育一批行業領航企業、打造一批美好生活場景,把嘉定工業區建設成為創新突出、產業繁榮、生態宜居的現代化產業園。

相關焦點

  • 哲學三大規律之一:自然萬物的量變質變規律
    自然萬物無時不刻永恆地發生著變化,這些變化從過程和結果的角度來看,分為量變過程和質變結果,而量變則會引起質變,當事物的量變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導致了它們本質上的變化。地裡的莊稼,春耕夏長秋收冬藏,一年一度周而復始。
  • 學霸煉成記:量變到質變,外因到內因
    學霸煉成記:量變到質變,外因到內因先給大家講一個經典實驗。把一隻黑猩猩關在籠子裡,籠子外放了一根香蕉,籠子裡面放了兩根短竹棒,黑猩猩看到香蕉,用手去拿,拿不到,又用一根短竹棒去夠,夠不著。他的頓悟學習理論強調了個人的主體意識作用,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外界的刺激,但是一定要以個人的主體意識為中介,就是這個學生他主動意義要強,要主動去聽、看、思考,不斷地摸索,在這個過程中,就會由量變達到質變,最終完成學習。
  • 「量變」到「質變」關鍵時期,高鐵駛向海底,北鬥全球布網
    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破冰短板領域,中國為「人造太陽」貢獻力量7月28日,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重大工程安裝正式啟動。同時,也在網上看到國內很多領域實現技術突破或獲得成果的訊息,中國正在很多領域(甚至是零基礎領域)追趕國際先進科技水平。無論是從國內外環境,還是從這些年經濟、科技等方面厚積薄發後的集中爆發來看,中國都進入了一個從「量變」發生「質變」的關鍵時期。
  • 磨磨蹭蹭的走法很好 量變終將推動質變
    今天市場磨磨蹭蹭的又漲了一丟丟,目前這種沿著五日線慢慢爬的上漲,其實是一種量變。這種量變最終其實是可以引起質變的,需要的只是時間的積澱。我們其實自從6月1日兩市出現標誌性上漲k線之後,就一直非常看好市場。在分析市場強弱的時候,我們需要一個篩子來篩選,過濾掉無用的噪音。最好的篩子就是「新」字,新方向、新價格、新幅度、新速率、新節奏、新成交量等等一切的新.
  • 著名的沙丘悖論:量變會引發的質變,但從哪一刻開始發生了質變?
    那就是我們常說的「量變引起質變」,我們這麼多年來一直都關注量變會引發質變,但是從哪一刻開始發生了質變呢?針對於這個問題這麼多年來都爭論不休,哪怕到了現在網上關於這個沙丘悖論的看法也有許多中,這裡就不一一介紹了,我只談一下我自己的看法。
  • 2019影響力榜出爐 創新浪潮下中國馬拉松從量變到質變還有多遠
    從技術提升到社區交流互動等趨勢來看,跑者個人視頻肯定會像圖片一樣,成為有品質的賽事的重要標配。」而譚傑則表示:「不看好這種形式,因為絕大多數跑者出現在自己視頻中的形象,不突出、不夠完美,基本不具有收藏價值,當然就更難產生傳播效果。」李相如也認為:「個人定製視頻會增加賽事組織方的賽事成本。提高賽事服務水平,要與市場化相結合,定製活動要遵循市場規律。
  • 什麼是能源核聚變?氫彈爆炸是聚變反應?如何使它們發生核聚變?
    2021-01-12 10:51:22 來源: 每天一大樂PLUS 舉報   核聚變就是利用氫
  • 質變數學革命
    質變數學曾大江著序質變數學革命面對充滿矛盾和質變現象的無垠的宇宙,數學總是躲在演繹的、量變的角落孤芳自賞。無限是吞噬數學的深淵,矛盾是囚禁數學的夢魘。從公元前520年到公元1684年,數學都在迴避無理數和無限的概念。從1545年到1777年,數學都在拒絕虛數。從公元前460年到公元1872年,數學都在迴避無限集的問題。從1684年到1931年,數學都在追求無矛盾性和完備性。18世紀之前,數學是不嚴密的和直觀的數學。18世紀之後,數學才逐漸發展為嚴密的和抽象的數學。20世紀以來,數學逐漸發展為以公理集合論為主體基礎的集論數學。
  • 高考化學59個量變引起質變的化學方程式匯總
    原標題:高考化學59個量變引起質變的化學方程式匯總 高中化學 相互反應的兩種物質,由於一方面的量的改變而引起產物的質的變化,或者是由於藥品的加入順序不同而導致截然不同的結果,或者隨著反應的進行,酸的濃度變了,產物也變了,上述的實例在中學化學中屢見不鮮
  • 打造「氣象站」和「傳聲筒」 立法民意徵詢在嘉定有了「直通車」
    嘉定工業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徐嶸指出,嘉定工業區基層立法聯繫點注重黨委引領,強化賦能提效,發揮人大主導作用,將人大「家-站-點」平臺無縫對接。全領域延伸觸角,擴大徵詢範圍。並做到全過程民主參與,拓展工作意義。做好立法徵詢前各類調研,深入基層聽取意見建議,力爭打造成為民主法治成果展示地、普法宣教空間載體和法律宣傳的「傳聲筒」。
  • 太陽核心溫度只有1500萬攝氏度,為什麼會發生核聚變反應?
    後一階段則是利用原子彈爆炸產生的能量,使氫彈中的氫同位素氘和氚在高達1億攝氏度的環境下,發生核聚變反應,生成氦4原子核,同時釋放更大的能量。作為核聚變反應條件最低的氫,在現有人工控制下至少得需要1億攝氏度的高溫,這一點與「人造太陽」原理基本相似。
  • 對話嘉定區委書記陸方舟:嘉定新城,「新」在哪裡?「汽車城」正在...
    說到生物醫藥創新最好的城市一般會想到波士頓,希望嘉定也能做成醫療產業高地,產業集聚很重要。產業聚集很重要!不僅需要線上流量聚集,還需要上下遊產業鏈的線下抱團。我的朋友血紅,他是網絡作家。但網絡作家不光一個人,旁邊是一個完整的產業鏈,還有編輯、動漫、遊戲、智慧財產權交易等等,這些產業鏈需要集群。
  • 打造血液病診療生態系統,這家醫院經歷了從量變到質變
    陸道培醫療集團CEO路陽告訴健康界:根據中國腫瘤登記年報,從2003年到2014年這10年間,中國的血液病年新發病例數從6508例增加到27359例,其中淋巴瘤和骨髓瘤發病人數增加了近4倍。同時,從診斷到治療,新型技術在血液病領域得到快速應用,讓醫患雙方看到備受鼓舞的效果。
  • 應對近30年來同期最低氣溫,嘉定準備好了!
    南翔鎮嘉定工業區各相關職能部門、村和社區利用多渠道迅速發布氣象信息,動員和組織居民提早做好應對寒潮的防範準備。為預防地面結冰,聯勤隊員正對人員密集區、學校、橋梁上下坡處等事故易發點加強巡查。各職能部門做到聯動響應,快速處置各項突發事件。
  • 核聚21天暴力突破英語,核聚老師核聚英語訓練營
    核聚21天暴力突破英語,核聚老師核聚英語訓練營尤其30歲之後,財富獲得的速度會越來越慢,但多一張證書,你會收穫很多想要的結果:升職、加薪、副業收入、人脈……核聚21天暴力突破英語可是道理誰都懂,但生活、工作已經夠忙了,時間精力有限,怎麼才能快速通過考試
  • 為什麼太陽的核聚變反應,不是一瞬間全部爆炸,而是持續發生的?
    為什麼太陽的核聚變反應,不是一瞬間全部爆炸,而是持續發生的?太陽每日都在為地球提供光和熱,正是因為太陽所帶來的能量,才讓地球從一個光禿禿的球體變為了生命遍地的美麗星球,所以生命體根本無法離開太陽。相信很多人都了解過原子彈,其中運用的物理原理就是核聚變,而太陽上有無數的粒子正在發生核聚變,相當於無數的大型爆炸正在太陽上發生,而這些都會散發出巨大的能量,變為宇宙輻射,散播到宇宙之中,穿越遙遠的距離到達地球,將這些能量帶給了地球。不過,這個核聚變並非是一瞬被全部引爆,而是持續不斷的發生變化,究竟是什麼可以讓它持續如此長的時間呢?
  • 核聚30天考霸訓練營課程,核聚老師考研全部課程
    核聚30天考霸訓練營課程,核聚老師考研全部課程而離開招聘會的時候,他們只會帶走985大學生的簡歷,非985大學生的簡歷就只有被清潔阿姨清理掉的命運。殘酷,但就是這麼真實。畢竟公司招人,想要在幾十分鐘內判斷一個人的能力,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看學歷。
  • 太陽那麼高強度的核聚變反應,為什麼不會失控?
    我們先來看一下氫彈爆炸的原理,說白了它是一種核裂變和核聚變的綜合體,內部是氫彈,外部是原子彈(當然現代大部分氫彈在最裡層還會布設一層原子彈),首先要引爆外層的原子彈,通過鈾-238發生裂變,釋放出巨大的能量,使得中心區溫度瞬間達到1億度(這也是氫發生核聚變的最低溫度),從而激發內核氫同位素-氘的核聚變反應,達到引爆氫彈的目的。
  • 量變才能質變:想走捷徑的最後都成了彎路
    尤其是對於畢業多年的同學,大家在工作中慢慢體會到這種方式的價值,認為培養了學生敏銳的社會觸覺、深刻的問題意識、流暢且具個性化的文字表達,更獲得心智和品行的同步提升。/ 02/2015年2月9日,正在澳大利亞外訓的孫楊按照香飄飄奶茶的風格做了一道數學題:在奧運會前,孫楊的教練張亞東曾經透露,每天水中遊的訓練量是15000-20000米,孫幾乎無法堅持並經常大哭。除了遊泳訓練外,還有數小時的力量訓練。
  • 三種方式帶來改變,從量變到質變,「西雀」為財稅公司升級助力
    關於這點,就要涉及到客源的問題,財稅公司現在獲客難是普遍存在的問題,怎樣去解決好也讓各位老闆都破費心思。在這套基本的流程幫助下,「西雀」讓多家財稅公司實現了從零起步再到累積客戶最後質變。 「西雀」智慧財稅管理系統讓財稅公司更懂業務,這個業務不止是簡單的業務處理這個過程,更重要的是以系統為主導,來促進行業標準化發展。眾所周知財稅行業在經歷了前期的高速發展後,中間進入了很多公司都想來這個行業分一杯羹。可是,這樣就產生了問題,那就是行業沒有標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