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物所舉辦「第五屆植物分類高級培訓班」
植物所舉辦「第五屆植物分類高級培訓班」 2019-10-11 植物研究所 【字體:植物所人事處、系統與進化植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相關負責人出席了開班儀式。
-
生物多樣性與自然資源調查監測研討會召開
據了解,我國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也是最早加入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的國家,並將於2021年作為東道主舉辦聯合國第十五屆生物多樣性大會。從自然資源管理的角度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符合當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思路。 「未來10年,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將設立什麼的目標?那就是實現生物多樣性喪失的曲線反轉。」
-
國際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保護
5月22日是聯合國大會確定的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在這一天,很多國家都會舉辦各類宣傳活動,用宣傳生物多樣性的相關知識來喚起人們對於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識,共同建設美好家園。為了能夠讓大家了解到生物多樣性是如何對人類的日常生活造成影響,我們先來了解生態系統的組成。生態系統,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間內,生物與環境構成的統一整體,其中生物與環境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並在一定時期內處於相對穩定的動態平衡狀態。生態系統的存在並不單一,不同的生態系統還會相互交錯,互相產生影響。
-
植物所在亞熱帶森林群落生物多樣性維持機制研究中取得進展
然而,由於對亞熱帶森林群落多樣性維持機制缺乏足夠的認識,如何保育和修復我國各類退化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面臨著核心理論「瓶頸」。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馬克平研究團隊近20年來一直致力於亞熱帶森林生物多樣性研究。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丨全國首部!《雲南的生物多樣性》白皮書在昆發布
初步建立起多元化生態保護補償機制,探索實施了野生動物肇事補償機制。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 建立了遺傳資源與進化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林草局亞洲象研究中心、雲南滇金絲猴研究中心等一批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平臺。建設了雲南自然保護區、雲南植物標本等一批資料庫。完善生物多樣性監測網絡,開展了生態系統觀測及30多個物種的專項監測調查。
-
昆明植物所揭示多維生物多樣性對森林生態系統功能的影響機制
全球變化(包括氣候變化、土地利用和地表覆蓋變化)和人類活動等導致了生物多樣性的加速喪失,進而影響了生態系統的服務功能。近年來,生物多樣性對生態系統功能的影響機制受到廣泛關注,是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學研究領域的熱點問題。
-
《雲南的生物多樣性》白皮書發布:90%典型生態系統獲保護
白皮書指出,經過多年努力,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顯著,全省90%的典型生態系統和85%的重要物種得到有效保護。地處中國西南的雲南,是中國乃至世界的天然基因庫,及中國西南乃至東南亞的生態安全屏障。雲南省國土面積僅佔中國的4.1%,卻囊括了地球上除海洋和沙漠外的所有生態系統類型,高等植物及脊椎動物種數均超過全國的一半。
-
生物多樣性日:我國首個生態系統名錄《雲南省生態系統名錄(2018版...
2020年《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5次締約方大會及其議定書締約方會議將在中國舉辦,體現了國際社會對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的充分認可,也將推動中國相關工作的不斷深化和拓展。特殊的地理位置,複雜的地形地貌,獨特多樣的氣候環境,孕育了雲南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各類群生物物種數均接近或超過全國的一半,雲南國土面積僅佔全國的4.1%,卻囊括了地球上除海洋和沙漠外的所有生態系統類型。
-
雲南率先發布生態系統名錄 權威反映全省生態系統多樣性基本信息
雲南網訊(記者 楊之輝)5月22日,雲南省環保廳聯合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召開新聞發布會,在全國率先發布《雲南省生態系統名錄(2018版)》(以下簡稱《名錄》)。研究表明,雲南是全國生態系統類型最豐富的省份。
-
雲南:保護生物多樣性 守護生態安全屏障
特殊的地理位置,複雜的地形地貌,獨特多樣的氣候環境,孕育了雲南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全省現有生態系統囊括了地球上除海洋和沙漠外的所有類型,享有「植物王國」「動物王國」「物種基因庫」等美譽。 雲南生物多樣性具有三大特點: 一是豐富性。
-
經濟視角解讀:我們為什麼要保護生物多樣性—新聞—科學網
這是生物多樣性保護最終極也是最原初的問題。 過去,生態學家也許會這樣回答你:一個生態系統中存在的物種數量愈多,該生態系統愈穩定,生產量也愈豐富。但現在,他們會用經濟學家的視角告訴你,一個良好的生態系統是非常值錢的,反之人類的損失會非常慘重!
-
雲南舉辦生物多樣性圖片暨生態環境漫畫展
中國環境報見習記者陳克瑤昆明報導 11月17日,由雲南省生態環境廳主辦、以「多彩生命,守護生物多樣性」為主題的雲南生物多樣性圖片暨生態環境漫畫展在昆明市博物館拉開帷幕。舉辦雲南生物多樣性圖片暨生態環境漫畫展,旨在深入宣傳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展現雲南省生態環境保護成果,推動生態文明建設,普及生物多樣性保護知識,提高公眾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為明年在昆明舉辦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CBD)第15次締約方大會(COP15)營造良好宣傳氛圍。
-
植物大數據對生物多樣性保護、環境變化監測等具有重要意義——
我國的植物大數據研究成果已經應用於三峽水淹區多樣性調查、瀕危物種評估、保護區的有效性評估、入侵種預測、國家重點野生植物分布、中醫藥植物分析等多個領域,支撐著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項目、國家環保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等多個項目 大數據與移動網際網路正在讓人們與「植物王國」的距離變得更近。
-
多樣性喪失導致生態系統功能衰減 集約化生態農業或為治「病」良方
農業農村部環境保護科研監測所生物多樣性與生態農業創新團隊在山東齊河現代生態農業試驗示範基地,進行玉米大豆寬幅輪間作試驗。趙建寧攝 農業生物多樣性保護是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糧食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生態安全的保障。
-
「雙西」生態如何保護修復?生物多樣性要保護
聚焦話題「雙西」生態如何保護修復?西湖邊有10多對留守鴛鴦,西溪植物、昆蟲和鳥類的多樣性顯著增加西湖與西溪,水系人文相通,都是杭州綠地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近些年來,「雙西」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都做出了不小的努力。
-
雲南促進生態文明建設 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
宣傳周活動包括由國際音樂大師譚盾攜手多位音樂家及昆明聶耳交響樂團,聯袂舉辦的大型生態交響音樂會;舉行COP15雲南省籌備工作情況暨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專題新聞發布會;雲南藝術家生物多樣性主題創作活動開筆禮;以及通過線上與線下結合的方式舉辦保護生物多樣性音樂、攝影和視覺藝術徵集,多媒體影像聯展,多場COP15大會核心影像宣傳片的雲發布。
-
2020年廣東省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數據分析與報告撰寫培訓班在東莞舉辦
為持續提高全省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數據分析與報告撰寫能力,加強監測數據的轉化利用,2020年11月25-27日,省疾控中心在東莞市舉辦2020年廣東省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數據分析與報告撰寫培訓班,來自全省21個地級市疾控中心的業務骨幹共約70人參加。
-
溼地生態系統中的生物多樣性
2020年被譽為「生物多樣性超級年」,今年10月將在雲南省昆明市舉辦《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5次締約方大會(COP15)。為迎接COP15召開,加大生物多樣性的科普宣傳力度,讓廣大中小學生關注、保護生物多樣性,「雲課堂」應運而生。
-
首屆庫布其雲論壇舉辦:防治荒漠化,保護生物多樣性,打贏藍天、碧水...
上午,由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秘書處、億利公益基金會共同主辦的首屆庫布其雲論壇通過視頻方式舉辦,論壇主題為「防治荒漠化、保護生物多樣性,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來自聯合國、國際組織、企業界、金融界、科學界的嘉賓從不同角度探討生態產業、綠色金融在防治荒漠化、保護生物多樣性方面的重要作用,稱讚中國為全球環境生態治理做出的突出貢獻。
-
顯微鏡下的「海底世界」:膠州灣浮遊植物生物多樣性水平明顯提升
半島全媒體記者 李紅梅記者從青島市生態環境局獲悉,膠州灣海洋生物多樣性監測結果顯示:2020年,膠州灣區域生物多樣性、物種豐富度、均勻度處於較好的水平,浮遊植物群落結構穩定性較往年明顯提升,浮遊動物及大型底棲生物群落結構穩定性及生物多樣性持續保持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