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今天,宇宙已經有大約138.2億年的歷史了。在這一百多億年的歲月裡,我們的宇宙孕育了無數的恆星。這些恆星中,最年輕的已經是宇宙第三代恆星了,比如我們的太陽。還有一些很古老的恆星,它們產生得更早,是宇宙中第二代恆星。
到了第一代恆星,情況就不一樣了。它們形成於宇宙的最早期,也就是說,我們的觀測設備需要觀測到宇宙的邊緣,才有可能看見這些恆星。但是迄今為止,我們仍然不具備如此強大的觀測能力。因此,直到今天,它們仍然只存在於理論中,天文學家們知道這些恆星真實存在,卻對它們無能為力。
到目前為止,人類觀測到的最遙遠天體叫做MACS 1149-JD,是一個距離我們大約132億光年的星系,是天文學家利用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哈勃極深場圖像中發現的。這意味著,它形成於132億年前。可是,在這裡,我們仍然無法找到第一代恆星。
那麼,宇宙中最早的恆星,到底是什麼時候誕生的呢?
(圖片說明:哈勃極深場)
科學家指出:在大爆炸後38萬年,我們的宇宙進入了一個非常特殊的時期,那就是宇宙黑暗時代。在長達幾億年的歲月裡,宇宙中所有的氫都均勻分布,並且是以原子的形式分布著。我們知道,現在的恆星形成模型認為,星際物質要首先通過靜電力出現局部的凝聚,才會引發引力的滾雪球效應,從而形成恆星或者行星。而在宇宙黑暗時代,氫都是以原子形式存在,就無法形成靜電力。
整個宇宙一片死寂,仿佛已經死亡。
但是,因為某個未知的原因,有一些氫被電離了。就像我們剛才提到的模型一樣,開始有天體形成,那就是第一代恆星。第一代恆星通過輻射和超新星爆發,促使更多恆星形成,今天的宇宙才如此豐富多彩。
理論簡單,驗證卻很難。黑暗時代的宇宙充滿了氣體雲,遮擋了可見光和紅外線,讓我們無法觀測。因此,當時的宇宙中到底發生了什麼,始終是個謎。甚至在未來短時間內,我們都很難具備對這個時期進行觀測的能力。
但是,科學家不會放棄。
來自喬治亞理工學院的相對論天體物理學中心(CfRA)的一個研究團隊通過計算機模擬過程,描述了第一代恆星形成的過程,讓我們可以一窺那個時代的秘密。
根據目前的理論,第一代恆星最早形成於大爆炸後1億年左右。當時的宇宙只有氫以及極少量的氦以及更加微量的鋰,這也是第一代恆星的原料。這些元素坍縮形成了第一代恆星,它們的質量普遍可以達到太陽的1000倍。
如此大質量的恆星都有著很短的壽命,大概只用幾百萬年,第一代恆星就能燒完所有的燃料並死亡。但是,在核聚變和超新星爆發過程中,就會有更重的元素產生,因此第二代恆星中就會有碳、氧等元素,它們又被稱作碳增豐貧金屬星。
(圖片說明:光譜是探測恆星元素含量的重要手段)
由於第一代恆星目前是不可能被觀測到的,因此這些最早形成的第二代恆星就成了宇宙中的活化石。它們內部所包含的元素種類和比例等信息,就像是它們的指紋,可以告訴我們很多信息,這些也是第一代恆星留下的痕跡。
為了完成這次模擬過程,研究人員藉助了喬治亞理工學院的PACE計算機集群,同時還利用了德克薩斯高級計算機中心的Stampede2超級計算機、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極端科學和工程發現環境及其贊助的Frontera系統(世界上最快的學術超級計算機)、以及聖地牙哥超級計算機中心的Comet計算機集群等設備,來探索第一代宇宙的秘密。
(圖片說明:Stampede2)
正是憑藉這些計算機集群的強大計算能力,研究團隊實現了對第一代恆星的超新星爆發進行建模。結果顯示,那些貧金屬恆星通過吸收第一代恆星噴射出的物質,從而獲得了碳增的結果。
同時,他們的模擬還預言了另一種恆星,這種恆星體積相對比較小,並且金屬元素的含量極低。這些恆星今天仍然存在於我們的宇宙中,只不過人類目前還沒有發現。
CfRA的博士後研究員Gen Chiaki描述說:「我們發現,與已經觀測到的碳增恆星相比,這樣的恆星只含有很少量的鐵,甚至只有太陽的幾十億分之一。不過,我們可以看到一些氣體雲的碎片,這暗示我們:低質量恆星是在低鐵豐度體系中形成的。這樣的恆星我們現在還沒有觀測到,而我們的研究正是提供了最早期恆星形成的一種理論。」
近些年來,星系考古學正在迅速發展,成為了天文學領域的一個熱門方向。就像考古學家通過化石和各種遺蹟來推測古生物和遠古氣候環境的信息一樣,該領域的科學家們也在嘗試對古老的恆星進行觀測和研究,以求了解更早期的宇宙、星系和恆星所經歷的起源和演化過程。這些發生在一百三十多億年前的宇宙事件,仍然有太多謎題讓我們困惑不已,這也是人類孜孜不倦所追求的真知。
Chiaki介紹說:他們接下來的研究內容將不僅僅探索古老恆星的碳含量,還會將更多更重的元素考慮進來,進行更加宏大、完整、細緻的模擬。
「這項研究旨在了解碳、氧、鈣等元素的起源過程,它們是在星際介質和恆星之間往復不斷的物質循環過程中累積起來的。我們的身體和我們的行星都是由碳、氧、鈣這些元素構成的,因此我們的這項研究就至關重要,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構成我們人類的元素是如何起源的。」
人類的出現固然是宇宙的奇蹟,但宇宙從一個奇點演化到今天如此龐大、豐富的結構,也同樣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現在宇宙中除了氫以外的大部分物質,都是通過第一代恆星形成的,使它們造就了今天壯觀的宇宙。這個奇蹟到底是怎麼發生的,或許將在未來幾年被科學家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