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寶寶外耳道癤腫、中耳炎等疾病

2020-12-09 寶寶知道

外耳道癤腫的預防和護理

人的外耳道有豐富的毛囊和腺體,一旦外耳道皮膚受到損傷就容易引起感染,感染後也容易發生癤腫。外耳道癤腫是十分疼痛的,寶寶常會因為此病出現劇烈哭鬧、不肯喝奶、睡眠不沉、易驚哭等症狀。

處理方法

為了預防寶寶發生外耳道癤腫,要保持寶寶外耳道的清潔,禁止用發卡、火柴棍等給寶寶掏「耳屎」;洗臉洗頭時,可用消毒棉球塞入耳道口,防止水灌入耳內;如果有水進入寶寶耳內,可用消毒棉輕輕地捲入耳內,蘸擦。一旦寶寶的耳道發生感染或有溼疹,一定要去醫院檢查,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中耳炎的預防和護理

中耳炎最開始的症狀是發熱、耳痛和耳朵不舒服。4個月的寶寶還不會表達,可能表現出躁動不安或去拉扯受感染的耳朵,也有可能會出現噁心和嘔吐。

1. 中耳炎發生時,用耳鏡由外耳道看進去耳膜會有紅腫,並向外耳道突出的發炎現象。

2. 正常情況下,用耳鏡光線照射時,在耳膜前下方會有光線反射現象。而患有中耳炎時耳膜表面對耳鏡光線的反射會消失或減弱。

3. 中耳積水時,耳膜呈現白色界面。

處理方法

治療中耳炎感染。中耳炎有一部分是病毒引起的,因不容易和細菌性中耳炎區分,所以目前治療時,如果是急性中耳炎必須使用抗生素治療一療程。使用滴劑局部打開耳咽管,使血管收縮,黏膜消腫使耳咽管打開。如果還不見效,這時就需要根據情況,由醫生進行下一步的診斷和治療。

相關焦點

  • 外耳道癤腫如何治療
    外耳道癤腫如何治療 時間:2020-08-26 08:52山東省耳鼻喉醫院 外耳道癤腫如何治療,外耳道癤腫多為挖耳損傷外耳道皮膚或洗澡時及遊泳後外耳道積水,使局部表皮軟化,易被細菌侵入感染。另外,化膿性中耳炎膿液的浸漬,以及某些全身疾病如糖尿病等也可誘發。
  • 專家提醒:挖耳不當會引發多種外耳疾病
    耳內耵聹多少因人而異,一般情況下,在人們說話、吃飯、打哈欠時,耵聹會隨下頜運動,藉助耳道皮膚上汗毛的推動作用,緩慢地從耳道內向耳道口移動,乾燥成痂、自動排出。因此,常挖耳朵可以說是多此一舉,更確切地說,常挖耳朵是一種不良習慣,可能誘發多種耳朵的疾病。最值得警惕的是,經常挖耳,反覆刺激外耳道還有誘發中耳癌的危險。
  • 寶寶經常抓耳朵,媽媽們要警惕這些疾病
    導語:寶寶用手抓耳朵,無論什麼原因,媽媽都應該重視。對於寶寶而言抓耳朵屬於不由自主,除非耳朵出現瘙癢或是耳朵裡進入了東西,要不然孩子一般很少自主的抓耳朵。所以媽媽要引起重視,觀察寶寶耳朵裡有沒有身異樣的情況。
  • 寶寶總是搖頭揪耳朵?出現這些情況要及時就醫
    處理方法 寶寶的耳道有自潔功能,耳屎會隨著咀嚼、張口等動作排出,一般情況下,不建議自行給寶寶掏耳朵。如果寶寶耳朵癢得難受,可以用寶寶專用棉籤,清潔耳道外部,或輕揉耳廓幫助耳屎排出。注意不要掏的太深,也不要太用力!
  • 寶寶總愛抓耳朵,是正常行為還是疾病信號?專家教你來識別
    應對方式:家長可以利用這個機會,教寶寶識別:「這是耳朵」;如果寶寶一天到晚都在拉耳朵,甚至抓破,更應該及時通過玩遊戲、做親子互動轉移寶寶注意力。注意:6個月以下的寶寶,雙內耳發育不成熟有關,當坐在搖晃的玩具上或出行坐車時,會出現平衡上的輕度異常,從而出現哭鬧、噁心嘔吐、抓耳朵揪耳朵的行為。隨著寶寶長大,這種現象就會慢慢的消失。
  • 五「人耳結構、如何接收聲音、耳部疾病」
    我們可以粗略地把耳朵看成是外耳、中耳和內耳的組合體。外耳道盡頭是鼓膜,薄薄的,像雞蛋裡的白皮一樣。聽小骨有三塊,是錘骨、鐙骨和砧骨,中耳的鼓膜、聽小骨這些鏈條負責將聲音往內耳傳導。內耳部分主要包括耳蝸、前庭與半規管。耳蝸上有毛細胞,負責將聲能轉化為電能,再傳遞到聽神經,最終到大腦。
  • 中耳炎千萬別小看了 嚴重起來人會偏癱的
    「三炎一聾」是耳鼻喉科常見的四大疾病,即鼻炎鼻竇炎、扁桃體咽炎、中耳炎以及耳聾。中耳炎作為最常見的一種耳病,如果不是急性發作,大多數患者會聽之任之,覺得只要不痛不癢、不流膿就萬事大吉。  浙江省中醫院耳鼻喉科主任、全國中西醫結合耳鼻喉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趙榮祥教授提醒:「中耳炎分為非化膿型和化膿性的,而化膿性的又有單純型、骨瘍型、膽脂瘤型。
  • 中耳炎的六大顯著徵兆
    中耳炎不是什麼稀罕的疾病了,是很常見的一種耳部疾病,導致中耳炎的原因有很多,那麼中耳炎的顯著症狀你知道多少。中耳炎的六大顯著徵兆中耳炎是我們的中耳全部或者是部位結構發生的炎症性病變,一般孩子發生的也是很多的,一般有非化膿性和化膿性中耳炎兩大類。
  • 夏季耳部疾病患者增多 專家:當耳內進水時,勿亂掏
    夏季耳部疾病患者增多 專家:當耳內進水時,勿亂掏 2018-07-25 18:56:3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寶寶聽不清、耳朵裡總打鼓,警惕分泌性中耳炎
    孩子突然變木訥,也可能是耳朵出問題「寶寶說話不清楚,看電視開的聲音比較大,或者頭歪向一側,或者自訴耳內有異響,讓家長重複上一句話,既往有急性中耳炎病史,近期突然變得有些木納,對聲音反應不好,這些都要高度懷疑存在分泌性中耳炎。」
  • 寶寶總是抓耳朵是怎麼回事
    「寶寶老在抓耳朵,都抓出血了,會不是是中耳炎啊?」,每天都會有家長抱著寶寶過來看耳朵,經過專科檢查發現其實是耵聹刺激耳朵癢導致的。這種情況是常見的,在這裡給寶爸寶媽們科普一下。
  • 耳朵瘙癢是耳屎多 可能是這些疾病造成的
    耳道內出現瘙癢的感覺,極有可能是身體向我們發出的「求救信號」,這是我們應考慮是否是健康出了問題,那麼,哪些疾病會造成耳癢的併發症狀呢?  耳道疾病首先要考慮的是,是否耳道健康出現了問題,當出現真菌性外耳道炎、慢性中耳炎等疾病時,都會出現耳道瘙癢的併發症狀,同時可能還會伴隨出現耳道流膿的情況。這是應及時前往醫院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