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科技匯聚了現代多學科領域在納米尺度的焦點科學問題,促進了多學科交叉融合,引領新的技術變革,是全球範圍內最大和最有競爭力的研究領域之一。納米科技是指在納米尺度(1-100納米)上研究物質在原子、分子水平的特性和相互作用,以及利用這些特性多學科交叉的科學和技術,目標是直接利用原子、分子及物質在納米尺度上表現出來新穎的物理、化學和生物學特性,製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產品。
世界各國尤其是科技強國都已將發展納米科技作為國家戰略,美、德、日、英、法等國家已經形成了從探索納米尺度新結構、新性能的基礎與應用研究,到全力打造納米技術的產業鏈。目前已經有許多納米技術已經開始進入市場,據估計2013年全球市值約2540 億美元。現階段納米科技及產業化仍處於快速發展期,未來在新興技術領域具有巨大潛力和發展空間。
「納米科技」重點專項指南編寫組成員、北京大學教授朱星認為,我國早在上世紀80年代起就重視納米科技研究。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通過國家各部門的支持和廣大科研人員的努力,中國的納米科技研究水平已經進入國際研發的第一梯隊,擁有一批國際水平的研究基地和研究人員,與國際納米技術同步發展,具備國際競爭的話語權,研究領域不斷拓展-從基礎研究拓展到與能源、環境、健康、標準等重大應用領域相結合。特別是自2008年以來,中國在納米科技方面發表的論文總數一直在國際上名列第一,論文的引用頻次世界第二,表明我國納米科技研發的整體實力處於國際領先水平。新型納米材料、納米器件、納米醫藥等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研究成果實現產業應用,未來在新興技術領域仍有巨大潛力和發展空間。
朱星介紹說,「納米科技」重點專項將部署新型納米製備與加工技術、納米表徵與標準、納米生物醫藥、納米信息材料與器件、能源納米材料與技術、環境納米材料與技術、納米科技重大問題等7個方面的研究任務,支持科學家面向解決重大科學問題和突破關鍵技術進行一體化設計,從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到產業示範全鏈條組織項目。
對此,「納米科技」重點專項指南編寫組成員、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研究員王琛認為:「納米重點專項的實施將保持我國在納米科技國際競爭中的優勢,突破科學創新與技術創造不足的難題,提高我國基礎研究的國際影響力,推動相關研究成果的轉化應用,力爭在若干優勢領域率先取得重大突破,推動我國高技術產業領域的技術變革,帶動和支撐相關產業的發展,對我國建成創新型國家和科技強國、人才強國起到重要支撐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