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舊石器時代到青銅時代的西伯利亞人與第一批美洲人接觸的證據

2020-12-02 科學網

研究發現舊石器時代到青銅時代的西伯利亞人與第一批美洲人接觸的證據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5/22 14:12:17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人類史科學研究所Johannes Krause、Choongwon Jeong、Cosimo Posth等研究人員合作發現,舊石器時代到青銅時代的西伯利亞人與第一批美洲人接觸的證據。該項研究成果於2020年5月20日在線發表在《細胞》雜誌上。

據研究人員介紹,自舊石器時代晚期以來,現代人類就居住在貝加爾湖地區,儘管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這些人的確切歷史仍然未知。

研究人員發現該西伯利亞地區的19個舊石器時代至青銅時代早期個體的全基因組數據。舊石器時代晚期的基因組通過共同的混合血統祖先產生所有非北極美洲原住民,這顯示出與原住民的直接聯繫。研究人員還證明了早在新石器時代和青銅時代貝加爾湖人口的形成是由於在整個八至六千年的長期混合。

 

此外,研究人員檢測了與西方歐亞草原群體的遺傳相互作用,並從兩個沒有西方歐亞血統的青銅時代早期個體中重建了鼠疫病基因組。

 

總體而言,這些研究表明,舊石器時代晚期的西伯利亞人與第一批美洲人之間存在最深遠的聯繫,並揭示了人類和病原體在青銅時代跨越歐亞大陸的流動性。

 

附:英文原文

 

Title: Paleolithic to Bronze Age Siberians Reveal Connections with First Americans and across Eurasia

Author: He Yu, Maria A. Spyrou, Marina Karapetian, Svetlana Shnaider, Rita Radzeviiūt, Kathrin Ngele, Gunnar U. Neumann, Sandra Penske, Jana Zech, Mary Lucas, Petrus LeRoux, Patrick Roberts, Galina Pavlenok, Alexandra Buzhilova, Cosimo Posth, Choongwon Jeong, Johannes Krause

Issue&Volume: 2020-05-20

Abstract: Modern humans have inhabited the Lake Baikal region since the Upper Paleolithic, thoughthe precise history of its peoples over this long time span is still largely unknown.Here, we report genome-wide data from 19 Upper Paleolithic to Early Bronze Age individualsfrom this Siberian region. An Upper Paleolithic genome shows a direct link with theFirst Americans by sharing the admixed ancestry that gave rise to all non-Arctic NativeAmericans. We also demonstrate the formation of Early Neolithic and Bronze Age Baikalpopulations as the result of prolonged admixture throughout the eighth to sixth millenniumBP. Moreover, we detect genetic interactions with western Eurasian steppe populationsand reconstruct Yersinia pestis genomes from two Early Bronze Age individuals without western Eurasian ancestry.Overall, our study demonstrates the most deeply divergent connection between UpperPaleolithic Siberians and the First Americans and reveals human and pathogen mobilityacross Eurasia during the Bronze Age.

DOI: 10.1016/j.cell.2020.04.037

Source: 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20)30502-X

Cell:《細胞》,創刊於1974年。隸屬於細胞出版社,最新IF:36.216

相關焦點

  • 印第安人的故鄉來自俄羅斯?研究發現美洲原住民來自西伯利亞
    總體來說,西伯利亞地區在幾萬年前曾形成許多現代民族的共同祖先。包括印第安人和俄羅斯人在內的現代民族具有這一共同祖先的DNA。關於北美地區和南美地區居民具有西伯利亞起源假設的遺傳學證據於2015年出現。一個科學家團隊分析並對比了31個來自美洲、西伯利亞和大洋洲原住民的基因組。研究人員還將獲得的數據與從遺骸化石—骨骼和木乃伊中提取的古代DNA解碼結果進行了比較。本次研究的作者一共研究了來自169個族群的3000多個人類基因組,其中包括古代和現代的族群。研究不僅證實史前西伯利亞人與印第安人的親緣關係,還確定了他們從歐亞大陸北部遷移到美洲大陸的大致路線。
  • 雲南確定一處年代僅次於元謀人的舊石器時代遺址
    新華網昆明1月19日電(記者 秦晴)雲南省石林彝族自治縣一個早在40多年前就被發現的人類舊石器時代遺址,近日終於確定其考古年代。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資深研究員黃慰文說,這是雲南省發現的距今約80萬年的人類舊石器時代遺址,其考古年代僅次於雲南元謀人遺址。
  • 闢謠:巴拿馬捲尾猴已經進入石器時代,它們很可能進入青銅時代?
    石器時代是人類進化的一個重要的時期,這個時期一共分為三個階段,即:舊石器時代(距今250萬年前-1.5萬年前)、中石器時代(距今約1.5萬前-5000年前)、新石器時代(距今約5000年前到2000年前)。
  • 時代進步,從新石器時代到網絡資訊時代!
    目前已知最早的猿人化石是非洲猿人,有600萬年,非洲猿人大遷徙,從非洲走出到歐亞,美洲,遍布全球。雲南河姆渡遺址原始人有50萬年,北京龍骨山山頂洞原始人頭骨化石,是15萬年前的。山頂洞原始人群居生活在山洞穴裡。
  • 珠江三角洲的舊石器時代人類
    1901年以後,有文物考古人員宣布在器國鍾村的幾個地點先後獲得部分人工打制石器,即舊石器。部分學者認為在舊石器時代,廣州地區已有人類活動。D但是,這個觀點未得到考古界的普遍認同。由於所發現的「舊石器只是採集品,不是對有關遺址進行科學發掘的結果,因而多數學者對此持道旗態度,未敢確定廣州地區在舊石器時代就有人居住。」
  • 雲南出土罕見舊石器時代人齒化石及石器
    雲南出土罕見舊石器時代人齒化石及石器  據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考古發掘隊領隊吉學平介紹,這個舊石器遺址位於雲南富源縣城東南約17公裡,共發現2個洞穴。初步年代測定1號洞文化層的年代大約距今10萬年,2號洞晚於1號洞。  經雲南省地礦廳水文隊專家劉經仁鑑定,1號洞內的動物化石和石製品確認為舊石器時代遺址。
  • 福建發現2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遺址
    東方網11月29日消息:福建省文化廳和三明市政府昨天宣布,考古工作者在三明市萬壽巖的兩個洞穴中分別發現了距今將近20萬年的舊石器時代早期古人類活動遺址和距今2-3萬年的舊石器時代晚期人工石鋪面。據新華社報導,萬壽巖位於三明市三元區巖前村,此巖由灰巖構成,巖溶發育,生成十幾個洞穴,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埋藏在靈峰洞和船帆洞兩個洞內。1999年9月至2000年1月,考古工作隊在對萬壽巖的靈峰洞和船帆洞進行考古發掘時發現了這兩個遺址。
  • 舊石器時代的《瘋狂原始人》尼安德特人的日常生活
    電影裡原始人的原型就是尼安德特人,也就是俗說的尼人。尼人是舊石器時代的人屬亞種,最早由非洲遷出,統治了歐洲近五十萬年的時間,但在距今約三萬多年前便已滅絕了。滅絕的原因眾說紛紜,不過無論怎樣,這個處於舊石器時代的人屬亞種,有著相對成熟的人類習性,像取火,製造工具,喪葬,裝飾,或可能懂得使用藥物,以及族群分工。
  • 美洲原住民早於歐洲人接觸玻里尼西亞人
    努庫希瓦島上的玻里尼西亞人攜帶著美洲土著祖先的痕跡。在風和浪的微妙變化、候鳥路徑、發光浮遊生物的光以及星星位置的引導下,他們到達並定居在了從紐西蘭到復活節島的諸多島嶼。復活節島是離南美洲最近的玻里尼西亞島。因此,人們自然會想:這些世界級的探險家是否成功到達了南美洲?對800多名現代玻里尼西亞人和印第安人的基因組研究表明,他們確實如此。
  • 木星,土星發現了傳說中的青銅時代的結構
    其中一些小到10英寸高,而另一些則超過6英尺。米切爾時代的傳奇故事並不為人所知。在一次大饑荒中,一位仙女據說給了一頭神奇的奶牛源源不斷的牛奶。一天晚上,一個女巫把牛擠進篩子裡,牛才意識到女巫在幹什麼。傳說女巫被變成了一塊石頭,而這個圓是為了抓住女巫而建的。青銅時代持續在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200年之間,它的秘密仍在繼續被揭露。
  • 最早發現新大陸,哥倫布並非第一人?早有其他文明到達了美洲
    因此,這兩件從阿拉斯加出土的文物提供了迄今為止最明確和有力的證據,證明有色金屬工業及冶鍊金屬技術是通過白令海峽的史前貿易傳播到阿拉斯加的。」俄羅斯的考古學家報告稱在西伯利亞鄂木斯克地區發現了一套完全由骨頭支撐的盔甲,而這套盔甲是屬於以為生活在四千年前的古代西伯利亞騎士。這套盔甲有多個大塊骨板組成,而每個骨板之間由一些骨頭碎塊連接而成。
  • 在哥倫布發現美洲之前,在美洲大陸的人是不可能吃到雞肉的
    是在智利海岸進行家禽交易的玻里尼西亞人為雙方搭建起了逾越天塹的橋梁,而不是那些被衝上巴哈馬海灘的西班牙水手。雞骨殘骸出土於埃拉雷納爾-一在西班牙語中意為「沙灘」。此地位於延伸至太平洋的阿勞科半島,智利城市瓦爾帕萊索以南250英裡處。挖掘現場的考古學家在這裡發現了一處不起眼的村莊遺址,直至1400年前都有人居住。
  • 研究揭示美洲人祖先或來自海上—新聞—科學網
    這時,Des Lauriers不小心踩碎了大皮斯莫蛤的殼,但他之前從未在這個距離下加州太平洋海岸100公裡遠的島嶼上見過這種動物。而且,扔在地上的石頭工具也不同於Des Lauriers之前在島上發現的箭頭和鋒利的黑曜石,這些鋸齒狀碎片只是人們從海灘鵝卵石上胡亂敲下來的。 「我當時不知道這代表了什麼。」Des Lauriers說。
  • DNA給出答案:到底誰是第一個在美洲定居的人?
    」美洲,而後是斯堪地那維亞人和玻里尼西亞人。世界公認,人類在上個冰河時代從西伯利亞遷徙到北美地區。即使是在美洲大陸的最南端,也發現了與這些人相關的人工製品。克洛維斯文化起源於1.35萬年前,這種文化的代表是整個美洲的所有土著居民祖先。但直到最近,研究人員才了解,東亞人出現之前,有多少移民以及是否還有其他人曾經生活在這片土地上。
  • 邯鄲舊石器時代考古成果
    邯鄲舊石器時代考古成果 2018-08-14 11: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從荒蠻走向文明,新石器時代革命,人們為什麼要定居生活?
    Gordon Childe於1935年創造了"新石器時代的革命"一詞,以描述人類開始種植植物,馴化動物以供食物和形成永久定居點的重大而重要的變革時期。農業的出現將新石器時代的人們與舊石器時代的祖先分開了。現代文明的許多方面都可以追溯到人們開始嘗試社區共同生活的那個時代。
  • 舊石器時代晚期不同地區,具有不同的聚落,居住方式也大有不同
    舊石器時代晚期的聚落起源今天的文章的主要內容是對舊石器時代不同地區的住址和環境的情況簡述,探尋聚落的起源,如果大家感興趣的話,就繼續看下去吧!河套人文化的發現範圍較廣,包括陝西和內蒙古交界處的薩拉烏蘇河流城和寧夏靈武一帶。
  • 「眾所周知」的歷史(一) ——舊石器時代
    「眾所周知」的歷史(一)——舊石器時代
  • 1300件文物展示「最早美洲人」神秘生活(圖)
    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只是西方視角  1300件文物展示「最早美洲人」神秘生活  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是狹義上對哥倫布和西方人而言,最早發現美洲大陸的原住民原來來自亞洲蒙古人種,而令17世紀美洲原住民驟減根源是歐洲移民帶來的疾病……一批「最早的美洲人」生活文物藏品11日來到廣東省博物館,這個《最早的美洲人——北美原住民藝術》免費展覽,再撩美洲原住民故事
  • 女嬰改寫美洲歷史:2萬年前美洲原住民已是美洲人
    原標題:一名女嬰改寫美洲歷史:2萬年前美洲原住民就已是美洲人西媒稱,一個女嬰可能正在改寫最古老美洲人的歷史,她的遺骸在阿拉斯加被發現,距今已有約1.16萬年歷史。一個研究團隊考古學家分析得出了其中完整的基因組,證實她來自於一個迄今為止完全未知的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