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被殺時喜歡流眼淚,民間認為是通人性,專家:其實沒半點關係

2021-01-11 騰訊網

人類圈養動物的歷史十分悠久,自從農業時代到來,就有越來越多合適的野生動物被人類馴養成為家畜。家畜們的功能都不盡相同,比如說狗是用來看家護院的,雞鴨是養了作為糧食儲備的,牛則是幫助人們耕作的。

在手工勞作時代,體格壯碩力氣大的牛能夠幫助人們分擔勞作壓力,是農民家庭必備的,很多人家窮到賣兒賣女都不願意把牛賣掉。

牛這種動物很早就出現在人類歷史上,在《山海經》中就出現過相關記載,裡面描述的牛是耗牛。到了周朝,牛已經作為祭祀用品出現在相關的史料記載中。在中國文化中,牛的形象一直都是正面的,象徵意義比較美好。因為和農民們的勞作生活息息相關,所以牛身上一直都被賦予了勤勞踏實的品質。

在農耕時代牛的地位很高,在那時候,百姓私底下殺牛是犯法的,盜竊傷害牛也是重罪,比如在《宋史》中就曾經記錄過一個相關案件,包拯曾經解決過一樁盜割牛舌案件,兇手受到了十分嚴厲的懲罰。在神話故事牛郎織女裡面,牛郎身邊的牛起到了推動劇情的作用,是一個很重要的角色,在中國神話中,牛的形象都是比較正面的。

在古埃及文化裡面,牛這種動物象徵著財富和力量,北歐神話裡面牛也是以正面形象出現,相傳霜巨人尤彌爾就是被一隻母牛撫養長大的。這些神話對於當地人民的影響十分深遠,由此很多地方都有關於牛的節日,並一代代傳承下來,比如說西班牙的聖菲爾明節、還有巴西的敬牛節。

在印度牛也有著極高的地位,印度在世界地圖上的版圖形狀就像是一個牛頭,因此整個印度都十分尊牛這種動物,印度也得到了牛顱之國的別稱。如今在印度街頭,隨處可見牛的身影,甚至牛尿和牛糞便在印度人眼中都是十分神聖的東西。

牛最早被用於農耕是從中國開始的,在三國時期,曹操打敗袁紹之後下令:「授土田,官給耕牛,置學師以教之」的文獻記載,在此之後,有不少的牛耕地的詩詞。這是史料中第一次出現關於耕地牛的記載,之後在漢唐時期出現了許多相關的詩詞,牛耕活動還衍生出許多相關的風俗。比如說在山東一帶,春天到來的時候民間會有打破土牛的風俗,然後大家爭搶春土牛,搶到牛頭的人接下來一年都會十分順利。

在道教中也有關於牛的文化,比如說「牛頭馬面」這個說法最先就是出現在道教文化之中。「牛頭馬面」這兩個形象是來自地府的陰差,作用和西方的死神差不多,人陽壽已盡的時候「牛頭馬面」就會出現,把人帶到陰曹地府。正是基於這種背景,民間傳說如果把牛的眼淚抹在眼皮上面,人就能看到鬼魂,在星爺的電影中就出現過類似情節。

在電影中牛的眼淚是藍色的,實際上沒有這麼玄乎,牛的眼淚也並不能讓人看到鬼魂。牛的眼淚和人的眼淚一樣,都是透明的液體,很多動物的眼淚都是這樣的。但比較特殊的是,牛在被宰殺的時候一般都會流淚,這就讓很多共情能力強的人覺得心裡不舒服,因為臨死前流淚這種行為實在太人性化了。

其實牛流淚並不是和人一樣,感受到了悲傷恐懼害怕這一類的情緒,而是因為牛的體內有病毒,刺激了牛的淚腺,然後淚腺就分泌出了淚液。牛體內的病毒有很多種,最常見的有副流感病毒3型、呼吸道合胞體病毒感染還有結膜炎和生產癱瘓等等,所以頻繁流淚的牛可能就是患有這些病症。

得病的牛如果不及時醫治的話,牛就會越來越瘦弱,這樣的牛自然無法下地耕田了。一般不能耕地的牛就會被宰殺,宰殺的時候牛因為體內病毒的刺激,會淚流不止,這也是牛在傳達自己生病了的信息。不過古時候醫療技術並不發達,人們對於牛的病症並不清楚,所以把牛在臨死前的流淚舉動曲解了。當時大部分人認為,牛通人性,被殺的時候流淚是因為捨不得離開。

相關焦點

  • 牛被殺時為什麼流眼淚?
    在我們生活中最常吃的肉那就是豬肉了,但有很多人也喜歡牛羊肉,因為牛肉當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還有人體所需的礦物質以及微量元素,然而讓人想像不到的是,牛在被宰殺的時候還會流眼淚,那就有人提出疑問,牛被殺時為什麼會流眼淚呢?聽了專家的分析,網友表示不想再吃牛肉了。
  • 牛被殺時,為什麼會流眼淚?聽完專家的分析,網友:不忍心再吃了
    牛被殺時,為什麼會流眼淚?聽完專家的分析,網友:不忍心再吃了想必然很多人都喜歡吃牛肉吧,牛肉相對於其他肉類,營養價值會更高一些,而且牛肉中含有大量的人體所需的礦物質和微量的元素,對人體的健康有非常大的益處,所以說牛肉對於我們人類的作用和影響是相當大的。
  • 牛被殺時為何會流眼淚,真的只是通人性?專家的解釋讓人後背發涼
    不過在農耕時代前期,農耕量不大,牛並沒有從事農耕,而是活躍在戰場上。《左傳》中說:國之大事,在祀與戎,也就說祭天和戰爭是最為重要的,《禮記·王制》載有:諸侯無故不殺牛,大夫無故不殺羊,士無故不殺犬豕,庶人無故不食珍。從這兩處來看,牛的地位在古代相當高,只有祭天儀式時,才會殺牛,平常殺牛是犯法的。
  • 牛被宰殺時,為何會流眼淚,真的是通人情嗎?聽聽專家咋說
    在農村,許多的家庭會殺掉家中的牛用來賣錢,或者自己食用,往往在這個時候,那些即將要被殺掉的牛就會留下晶瑩的淚水,仿佛在哀求人們放過自己,當人們看到這樣的場景,心裡就會犯嘀咕:為什麼牛會在自己即將被殺時流眼淚呢?難到牛在和人類的相處中已經通了人性,會分辨好壞嗎?
  • 牛被殺時為什麼會流眼淚?聽了專家的分析,網友:不敢再吃牛肉了
    相信大家都十分的明白,動物都是有情感和靈性的,你知道牛被殺時為什麼會流淚嗎?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牛在我們的映像中一種是忠厚老實的形象,它們一直勤勤懇懇的毫無怨言,相信大家也都非常喜歡吃牛肉,因為它的肉裡面豐富的蛋白質和能量。但是牛是非常通人性的,大家也都十分的清楚牛的成長需要很長時間,在這個期間牛就很容易和主人產生感情,而以前牛也是作為重要的勞動工具,是農戶的好幫手。
  • 牛被宰殺時為什麼會流眼淚,聽了專家的理由,讓人後背一陣發涼
    中國神話和文明當中,牛都是勤勞的象徵,農耕時代,牛的地位也非常高,私自宰殺牛是犯法的,《宋史》包拯就處理了一件盜割牛舌案件,其實不僅僅是中國,在西方的文明當中,也是遍布牛的身影。至於牛從什麼時候開始農耕的,在歷史上首次提及是《三國志·魏書·武帝紀》曹操打敗袁紹之後:「授土田,官給耕牛,置學師以教之」的文獻記載,在此之後,有不少的牛耕地的詩詞。唐代詩人元稹《生春》詩:鞭牛縣門外,爭土蓋春蠶。先「鞭」而後「爭」是古代冬寒迎新春風風俗之一,在山東一帶,民間都會打破土牛,人人爭搶春牛土,並以搶得牛頭為吉利。
  • 牛被殺時為什麼會流眼淚?專家給出的答覆,讓人後怕
    時至今日,年關將至,許多人家裡都開始採購各種年貨,在農村,各種家畜也都被安排開始宰殺,留在春節期間享用,而牛肉作為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美食,自然不能少,雖然看過殺牛情景的人應該都見過,看過牛被殺前流淚的情景吧,很讓人心疼,為什麼他們會這樣呢?
  • 牛被宰殺時為什麼會流眼淚,聽了專家的解釋,讓人後背一陣發涼
    包拯曾經破獲一樁案子便是和牛有關,一位農夫養牛可是仇家卻割掉了他牛的舌頭,如果牛死在了農夫的手中,那麼農夫就會被冤枉,甚至會獲刑遭遇法律的制裁。其實這個故事也向我們展現出來了當年牛的重要地位在民間,還有傳言稱,牛可以看見陰間的鬼神,甚至還是鬼神的代言詞。
  • 為什麼殺牛的時候牛會流眼淚,是因為牛有靈性嗎?看看專家怎麼說
    想必大家對牛並不陌生吧?在我們的生活,尤其是在以前,科技並不是那麼發達的時候,每個村裡都會有幾頭牛的,在需要耕耘的時候,它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而大家知道嗎?殺牛的時候,牛會流眼淚的,那個場面看起來非常的感人。那麼牛為什麼流眼淚呢?讓我們看看專家是怎麼說的。
  • 為什麼農村殺牛時,牛會跪地流眼淚?今天終於知道了
    牛是農民一生的好夥伴,而牛也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農民家庭,奉獻給了土地。在古時候隨意宰殺耕牛是犯法的,而如今機械化生產時代來臨,幾乎每頭牛的一生都逃脫不了被宰殺的命運。科學家們經過研究發現,其實牛是富有智力的一種動物,而且還擁有較為豐富的情感,可以說是一種多愁善感的動物了。
  • 為什麼牛在被宰殺時,會流出眼淚呢?
    導語:為什麼牛在被宰殺時,會流出眼淚呢?如果要說最早有記載關於牛的話,那可以追溯到《三國志·魏書·武帝紀》,據記載:「授土田,官給耕牛,置學師以教之」。牛在社會上的地位不易,在我們中國是生產力工具,在印度則是聖獸。
  • 動物也會流眼淚!它們的眼淚是在表達什麼呢?
    當他們接近屠宰房門口時,牛突然停步不前,兩隻前腳往前跪下,眼淚也跟著撲簌簌地流了下來,眼中充滿了恐懼和悲哀。在場的工人們無不被這駭人之舉所震撼,有些人也不覺流下了眼淚。最終工人們決定共同出錢將其買下,送到佛寺中讓其終老。而牛也似乎明白了人們的心思,止住了眼淚。
  • 俗語「豬草包,羊好漢,牛的眼淚打轉轉」,啥意思?你注意過嗎?
    中華有上下五千年的萬史,也造就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脈,是民間老百姓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的總結,有的是對民間生活的描述,也有的是對於生活的思考,因其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所以在民間廣為流傳,很多俗語的背後還蘊含著很深刻的道理。就比如老一輩人說的「豬草包,羊好漢,牛的眼淚打轉轉」,是什麼意思呢?你有沒有注意過呢?
  • 為啥牛在被宰殺前會流眼淚?很多人都不懂,以後還是吃豬肉吧!
    為啥牛在被宰殺前會流眼淚?很多人都不懂,以後還是吃豬肉吧!牛肉大家應該都很喜歡吃吧,我們在市場上買回來的牛肉基本上全是緊緻的瘦肉,吃起來非常有口感,比經常吃的豬肉好多了,因此價格也自然高出好幾倍,但是這也擋不住人們的饞嘴。
  • 故事:駝夫養了十年的牛要殺時,這頭牛流下了眼淚,原因讓人心寒
    ,可在那裡一直沒有人願意購買,當李駝夫看到這頭牛時,才明白為什麼沒有人買,是因為小牛是個瘸子,一隻腳長一隻腳短,走路起來一上一下的。這時候李駝夫已經七十多歲了,養一頭牛對於他來說有點力不從心,於是他就想把這頭牛給處理掉,於是給村裡的人說了這事,村裡屠夫說:「你再養半把個月,等到中秋節我們就把牛給殺了,正好過節大家都要買肉吃,這樣你還能賺多點,如果活著賣出去,這頭牛身體殘,耕田的能力不行,賣不了好價錢,李駝夫想想也對,於是就養了下來。
  • 牛臨死前為何會流眼淚?聽了專家的解釋,讓人後背一陣發涼
    特別是在宋朝,牛的地位無比之高,你家有頭牛,但私自宰殺卻也是犯法的。而不僅是在中國,在西方的文明裡,同樣遍布了牛的身影,它的地位同樣是高。比如說西班牙有聖費爾明節,又名奔牛節,巴西有敬牛節。足以見得,牛的非同一般的地位。牛是從何時被運用到農耕上面的呢?據資料載,最早是在曹操打敗袁紹之時,《三國志》裡有這麼一句話「授土田,官給耕牛,置學師以教之」。
  • 農村殺牛的時候,為何牛會「流眼淚」?老農說出了真相!
    農村殺牛的時候,為何牛會「流眼淚」?老農說出了真相!大家對於牛肯定都不陌生,在經濟還不發達的時候,牛作為一種任勞任怨的家畜,給人們的農業生產帶來了很大的幫助,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形象也是被人們稱為勞模,不僅可以搬運,也可以進行耕耘,當時是農民最親愛的夥伴。
  • 牛被宰殺之前,都會流下眼淚,你知道為什麼嗎?
    現在的人們身邊基本上都是狗、貓之類的動物,如果是在村子裡,還會有家畜,比如豬、羊、牛等,如今的這些動物是一個比一個戲精,讓人們看了之後紛紛感到不可思議,以前怎麼就沒見過它們這麼聰明呢?不知道小夥伴們是否知道,在牛快要被宰殺的時候,都會流下眼淚,這麼多年以來,人們都一直認為牛比較有靈性,這也是人們認為牛會流眼淚的根據,但是為什麼它們會流眼淚呢?小夥伴們知道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嗎?
  • 俗語「豬草包、羊好漢、牛的眼淚打轉轉」,啥意思?古人經驗之談
    就比如這句俗語「豬草包、羊好漢、牛的眼淚打轉轉」,這句話是啥意思?有沒有道理蘊涵其中?且聽我一一道來。豬草包牲畜豬,在生活中是常見之物,在以前的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會養上一頭,在古代也是最先馴養的六畜之一,早在遠古時期,古人根據生活所需和動物的認知,先後選擇了馬、牛、羊、雞、狗和豬進行飼養馴化,經過漫長的歲月,逐漸成為現在的家畜。
  • 農村俗語「豬草包、羊好漢、牛的眼裡淚打轉」是什麼意思?
    但有社會經驗的人往往一讀就明白,那麼「豬草包、羊好漢、牛的眼裡淚打轉」怎麼理解呢?「豬草包」農村人逢年過節的時候都會選擇殺一頭自家的豬留待食用,不管是送人還是自家吃,總歸自家養的豬更放心。所以說豬是農村最常見的一種家畜,但豬有一個特點就是喜歡嚎叫,只要餓一頓沒餵食,那麼豬圈裡的豬將會餓的直打滾,很遠就能聽到嚎叫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