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追風
CRISPR系統為代表的基因編輯工具發展迅猛,被廣泛應用於動植物基因組編輯、文庫篩選、核酸檢測和基因治療等等,相關成果層出不窮。此外,近年來基於CRISPR-Cas9系統開發的單鹼基編輯系統(Base editors)更是如火如荼,新的先導編輯系統(Prime editor)也正在興起。因此,筆者盤點最近一段時間CRISPR領域的最新進展,以饗讀者。
一、 MT:AAV-CRISPR基因編輯效果會被體內先前存在的對Cas9的免疫所否定
腺相關病毒(AAV)載體是目前遞送體內治療性CRISPR-Cas9編輯元件的主要候選載體。然而,基於AAV的遞送涉及細菌蛋白Cas9核酸酶的持續表達。最近的研究表明,針對常用的Cas9同源物SpCas9和SaCas9的中和抗體和T細胞特異性在人類中有很高的流行率。
2020年4月19日,美國貝勒醫學院William R. Lagor團隊在Molecular Therapy發文,首次在小鼠模型中測試了預先存在的對SaCas9的免疫力是否會對使用AAV包裝CRISPR-Cas9編輯肝臟基因組構成障礙。結果發現雖然有效的基因組編輯發生在預先存在SaCas9免疫的小鼠肝臟中,但這伴隨著肝臟中CD8+T細胞比例的增加。這種細胞毒性T細胞反應的特徵是肝細胞凋亡,重組AAV基因組丟失,基因組編輯的細胞完全消除,隨後是代償性肝再生。本研究為基於CRISPR-Cas9的肝臟體內基因組編輯提出了重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5月18日,MT刊發了杜克大學Charles A. Gersbach對本研究的的評論文章,認為對Cas9的免疫是持續基因組編輯的障礙,有待科學家進一步探索和解決。
原文連結:
1. https://doi.org/10.1016/j.ymthe.2020.04.017
2. https://doi.org/10.1016/j.ymthe.2020.05.007
二、 MT:一種治療常染色體顯性疾病的新方法-Cas9介導的等位基因特異性編輯
CRISPR-Cas9提供了一種通過破壞突變等位基因的非同源末端連接(NHEJ)策略來治療常染色體顯性疾病的工具。為了區分野生型和突變型等位基因,SpCas9必須能夠區別單個核苷酸的變化。
2020年5月7日,英國阿爾斯特大學C.B. Tara Moore團隊在Molecular Therapy發文,證明了等位基因特異的CRISPR基因編輯能夠實現完全的等位基因識別,並建議將其作為常染色體顯性疾病的靶向方法。該方法利用目標區域中的自然變異,這些變異包含一個等位基因上的PAM,該等位基因位於致病突變的順式基因上,消除了依賴突變的方法的限制。這種創新的針對患者的指南設計方法考慮了患者的個體基因構成,允許以個性化的方式評估目標上和目標外的活動。
原文連結:https://doi.org/10.1016/j.ymthe.2020.05.002
三、 bioRxiv:新的CRISPR loci預測工具-CRISPRCasTyper
CRISPR-Cas位點編碼高度多樣化的原核生物適應性防禦系統,最近因其在基因編輯等方面的應用而變得流行。對於系統檢測和分類CRISPR-Cas系統的生物信息學工具的需求日益增長。
2020年5月15日,丹麥哥本哈根大學Søren Johannes Sørensen團隊在預印本網站bioRxiv發文,開發了新的工具CRISPRCasTyper,基於最新的分類和命名(39個亞型),具有識別和分型CRISPR陣列和Cas位點的能力。網址為http://cctyper.crispr.dk。
CRISPRCasTyper使用機器學習方法根據直接重複序列對CRISPR數組進行子類型劃分。此外,該工具還提供了圖形輸出,其中CRISPR和Cas操縱子排列以彩色基因圖譜的形式可視化,從而通過共軛來輔助部分和新系統的注釋。CRISPRCasTyper以人工篩選的31個亞型為基準,準確率中值為98.6%。總之,本研究提出了一個最新的和免費可用的工具,用於顯著改進跨基因組序列的CRISPR-Cas位點的自動預測。
原文連結:
https://doi.org/10.1101/2020.05.15.097824
版權作品,未經PaperRSS書面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