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聽到YUNEEC時,還一度誤以為是國外無人機公司,全英文的官方網站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如此的不親民,而且只能走代理的拿貨渠道更是讓人無法接受。
後面查資料才知道,YUNEEC1999年始建於香港,主要是研發製造高科技電能飛機、小型無人機、運動型攝像機以及個人電力推進設備。其核心技術是載人飛機,航拍系統(APV)和無線電控制飛機。
也正因如此,所以它與國內其他消費級無人機廠商最大的區別就是,雖然是做電動模型玩具起家,但人家現在能造載人電動飛機(E430),而DJI不可以、零度也不行、億航更別想。
對於他們的電動飛機E430,有網友這樣寫到:
雖然是聘請德國公司設計的這架E430飛機,但這不重要,對於這架飛機來說,關鍵的是使用的電動動力,這一點很牛。另外,這架飛機的技術人員是中國人,這架飛機的核心電動組建的集成是中國人自己做的,首飛的試飛員也是中國人。可以說,E430從設計、製造、試飛、銷售是完全沒有政府參與的中國私營企業和個人運作的項目。
評價有點高,但也說明了有實力,畢竟中國人自己搞定的載人電動飛機,不過話說回來,載人飛機的設計理念真的就適合無人機嗎?YUNEEC的無人機究竟如何?
Typhoon Q500圖為 Q500
消費級無人機Q500又叫颱風(Typhoon),一款四軸航拍無人機,自帶三軸穩定雲臺以及相機,可拍攝1080/50p全高清視頻。最大的特點就是用戶到手後一分鐘就能起飛,無需組裝和另購任何附件。而它在業內則會經常被拿來跟DJI的精靈3對比。
在實際體驗過程中,可以發現或許是基於載人飛機的設計理念,YUNEEC的無人機在速度與操作上,表現的非常保守(動力餘量足),因而相當穩定。沒有一發沖天的氣勢,也缺乏一落千丈的感慨,新手玩可以,但老飛玩的話可能趣味性並不強,另外「落地三連跳」的模式,可能還真需要在斟酌幾番,很多飛手都會吐槽的一點。
圖為 Q500 手持遙控器
一體式的遙控器集成了屏幕,可以實時觀看到空中鏡頭的取景畫面。這是跟DJI還有其他無人機遙控的一個顯而易見的差異。
一體式的設計首先就會方便很多用戶的使用,不在需要架一個手機當屏幕了,也免去了飛行過程中意外來電的尷尬,當然這個成本是算在消費者頭上。另外,沒有了與手機的適配問題,所以YUNEEC在穩定性方面再加一分。內置了Android作業系統,在遙控器上就能解決很多問題,比如新手模式的解禁,美國式/日本手的切換等等,相當方便。
圖為 Q500 手持雲臺
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一個手持穩定器手柄,這也是個亮點,可以把Q500上面的雲臺和相機裝直接裝上去,上面再卡住一臺手機,通過APP就能在使用這個帶有三軸增穩的相機,手持雲臺跟無人機是一起的,無需額外購買,業界良心。
圖為 Q500 WIZARO
最後,知道這個遙控器是幹什麼用的嗎?它是用來控制無人機飛行的,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手持遙控器能實現的控制功能,它都可以,而且是指哪飛哪。當飛手攜帶遙控在身上的時候,無人機同樣可以實現follow me和watch me兩個功能,即無需任何操作無人機都會自動跟隨你或者拍攝你。功能強大,比LILY有過之而無不及。
Tornado H920
圖為 H920
龍捲風H920的出現跟DJI的S系列差不多,專業級的航拍無人機,相比Q500它更加專業,軸更多,更穩當,性能更強勁,可掛載的相機重,更高端,航拍效果更贊,甚至能在強風與雨天飛行,當然也更貴。
圖為 H920 地面站
地面站看上去也是非常專業,至於實際使用效果,並不清楚,因為沒有體驗。不過,據介紹,跟Q500遙控器能實現的功能差不多。
圖為 V18攝像頭
H920體型更大,所以下面能掛載的相機種類也會更多樣化。V18是可以實現18倍變焦的攝像頭,通過地面站上的控制項就能實現遠程變焦。售價不菲的V18主要用途據是在安防領域,比如說高空抓拍車牌什麼的。
圖為 H920 手持雲臺
YUNEEC最有意思的做法就是給所有無人機都配置相應的專業箱子,而其他品牌都是要額外購買的,還有就是每臺無人機裡面都會配置一個相應的手持雲臺支架。H920也同樣如此,採用碳纖維材質,雙手支架與肩同寬,並在支架上有設有控制按鈕,能直接控制相機的拍攝角度與方向。
圖為 CGO4雲臺相機
CGO4雲臺相機則是YUNECC與松下合作的一款針對無人機航拍的4K相機,其將松下GH4相機機芯,3倍光學變焦鏡頭和5.8 GHz實時圖傳模塊集於相機外罩中,不僅可以在H920上使用,也可以在手持支架上使用。
圖為 E-GO電動滑板
最後,還有一塊現場並未露面的電動滑板E-GO,這款滑板之前在某展會上有見到,外形上看跟國內STARY或者說主流電動滑板相差無幾,問及詳細內容時也並未獲得較多的信息。不過可以肯定的是,E-GO的設計初衷很有可能不是用於短途代步所用,而是用於手持拍攝。
YUNEEC一反往日低調之態,一次性吐了好幾款產品,看來是準備要面向祖國大陸開疆闢土,大幹一場了。無論是從公司背景還是產品品質來看,他們是很有實力的一家公司,在圈內也有口皆碑。今年8月份英特爾6000W美金的注資,更是給足了他們信心。不過話說回來,要想打開國門第一步還是先把官網改為中文版吧,畢竟中文才是最屌的。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