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是一種複雜的有機化合物,也稱朊。胺基酸是組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數量不等的胺基酸通過脫水縮合的方式連成長短不一的肽鏈,而後數量不等的肽鏈經過盤曲摺疊形成的具有一定空間結構,就形成了蛋白質。
蛋白質可以幹什麼?
蛋白質是人體的重要成分,約佔人體全部質量的18%,而且人體大部分機能都需要依靠蛋白質來維持正常運轉。比如人體內數量龐大的生物酶絕大部分是由蛋白質組成的。
免疫系統中蛋白質也扮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平時我們所熟知的抗體本質上就是蛋白質。當然,人體的正常生理代謝和生長發育過程中,蛋白質均扮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甚至,在緊急的時刻,蛋白質還能分解供應人體活動所需的能量。
蛋白質是如何消化吸收的?
蛋白質的體積很大,大到小腸無法直接進行吸收。所以當我們攝入蛋白質後,首先在胃裡進行初步水解,胃蛋白酶將部分特異性較低的蛋白質初步水解,形成多肽、寡肽和少量的胺基酸,然後隨著食物糜進入十二指腸。在十二指腸中,胰液和食物糜混合,其中的胰蛋白酶將蛋白質和肽鏈進一步水解成寡肽和胺基酸並送入小腸以吸收。
必須胺基酸是什麼?
說到蛋白質,就不得不提蛋白質的基礎組成部分——胺基酸。人體所需的胺基酸大約有20種,大致可以分為三類:必需胺基酸、半必需胺基酸和非必需胺基酸。
非必需胺基酸是指人體可以通過其他胺基酸生產獲得的;半必需胺基酸則是可以生產,但是產量不足,需要通過攝入來補充部分,為精氨酸和組氨酸;而必需胺基酸則是人體無法自身合成,必須通過攝入來獲得的胺基酸。為賴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甲硫氨酸、蘇氨酸、異亮氨酸、亮氨酸、纈氨酸、組氨酸(嬰幼兒)。
怎麼補充蛋白質?
我們平時攝入的蛋白質主要分兩類,植物蛋白質和動物蛋白質。其中,動物蛋白質主要儲存在肉類、水產類、蛋類和奶類之中,而植物蛋白質多數存在於豆類和豆製品當中。如果按照膳食寶塔的要求進行攝入,那麼作為普通人來說蛋白質的攝入量是足夠的。而對於素食主義者來說,蛋白質攝入情況確實需要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