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科技網】
火星大氣的情況就是非常稀薄,但是大氣結構還是有的,而土衛六的大氣層是非常濃厚的,畢竟土衛六遠離太陽。火星之前也有濃密的大氣結構,但是受到太陽風的幹擾,大氣幾乎丟失殆盡,變成了今天的模樣。相比之下,土衛六的就好很多,也被稱為早期地球。
與地球相比,火星體積與表面積的比例大得多,火星散熱速度大大增加。導致在形成之初,火星過早地失去了大部分能量,連帶磁場一起。失去磁場的保護,火星表面的大氣逐漸向太空散逸,短短數億年間火星只剩下了稀薄的大氣層。
反觀土衛六,與火星相比它與太陽的距離更遠,導致土衛六整個星球的整體溫度較低。一般來說氣體需要有足夠高的溫度才能散逸,而土衛六的環境正好能夠留住這些氣體。接著,土衛六上有固定的、由液態甲烷與乙烷組成的湖泊,同時也有大氣循環系統,能夠保證土衛六表面大氣的循環更新以及補充。
再者,土星自身的磁場正好能延伸到土衛六那邊,也能保證土衛六的大氣層免遭太陽風與宇宙射線的侵害。此外,如果把衛星看做行星形成之初剩餘的材料的話,以低溫狀態形成的土星就可能以某些方式把揮發性氣體捕獲在自己的周圍,在氣體中運行的土衛六就有可能把其中大部分的氮氣(土衛六是富氮星球,大氣層中氮含量達98.44%)收歸己有,最終形成自身濃密的大氣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