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冬季地球處於太陽的近日點,卻很寒冷?

2021-01-15 鏡像君科普

行星圍繞恆星公轉軌道是橢圓,而這個橢圓,其實偏心率小得很,近似可以按照正圓處理了,所以可見,季節的變換,跟距離的遠近關係並不是很大。

可能很多人一看到近日點遠日點的就以為近日點遠日點和太陽之間距離的差值很大,實際上,在近日點時,地球和太陽的距離1.47億公裡,而在遠日點的時候,地球和太陽的距離為1.52億公裡,這個差距只有500萬公裡,可見並不大,至少跟日地平均距離1.5億公裡比起來的話,影響係數連5%都不到,可見距離的影響可以說是很小的。

既然這樣,那麼地球上分明的一年四季,到底是為什麼呢?實際上,這主要還是跟地軸是傾斜的有關,如果地軸沒有傾斜的話,可以說地球上幾乎就是沒有一年四季的。每年的1月3日左右,地球跟太陽的距離最近,大概是1.47億公裡,而每年的7月4日左右,地球跟太陽的距離最遠,大概1.52億公裡。我們都知道,在我們北半球,近日點時地球是冬季,而遠日點的時候,地球是夏季,按道理說地球跟太陽越近的時候,溫度就應該越高,這個時候應該就是夏季,但是為什麼是冬季呢?

其實是因為陽光的傾斜角不一樣罷了,不只我們有不有這樣的體驗,那就是一天之中,早晨和傍晚的時候,氣溫相對低一些,而正中午的時候,氣溫則是一天之中最高的,其實這就是因為陽光的傾斜角不一樣導致的,在早晨和傍晚的時候,陽光是傾斜照入地面的,這樣單位面積上陽光的功率是不一樣的,而正中午的時候,陽光正射地面,這個時候單位面積上陽光的功率就達到了最大了,所以就最熱。

同樣的道理,一年之中,當地球位於近日點附近的時候,太陽光的直射點在南半球,這個時候那麼南半球就是夏天了,而對於身處北半球的我們,就是寒冷的冬天了。地球是圍繞太陽以橢圓的軌道運轉的,但是由於地球的地軸本身與黃道面有一個夾角,所以就意味著地球是歪著身子圍繞太陽公轉的,所以在一年之中的不同時刻,地球上某一特定地區的某個時間,陽光的傾角也是不盡相同的,總而言之,當陽光更接近於垂直入射的時候,天氣就更熱。另外,日照時間也是影響氣溫的一個因素,但是綜合看來,陽光傾斜角的影響是主流,也正是因為這樣,地球上才有分明的一年四季。

相關焦點

  • 近日點沒用?為什麼冬天這麼冷!地球和太陽不是越來越近了嗎?
    此時正值寒冷的冬季,於是便有不少人產生了這樣的疑惑:近日點是不是沒什麼作用?不然,為什麼太陽和地球的距離變得越來越近,而冬天依然如此寒冷?為什麼夏至時的北半球會天氣炎熱?不僅是因為地球赤道面和軌道面存在23.5度的夾角,導致了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地球的北半球也正朝著太陽傾斜。而且,此時地球在近日點時的運行速度也更快。 地球上的溫度並沒有因為地球經過近日點變得更加溫暖,也沒有因為地球經過遠日點而變得寒冷。地球上之所以有色彩鮮明的季節之分,不是因為太陽和地球之間的距離所造成的,而是因為地軸的傾斜。
  • 地球近日點比遠日點離太陽近500萬千米,為什麼我們卻是冬天?
    億千米,地球大約每年在1月初運行到近日點;一個距離太陽最遠的位置,稱為「遠日點」,遠日點大約距離太陽1.521億千米,地球大約在每年7月初運行到遠日點。嚴寒的冬季每年1月初,當地球位於近日點的時候,距離太陽最近,比在遠日點的時候近了大約500萬千米,也就是會接受到更多的太陽輻射能,所以此時地球大氣層的平均溫度會達到全年的最高值。
  • 為什麼冬季距離太陽更近還那麼寒冷,夏季在遠日點,反而更熱?
    為什麼冬季地球處於太陽的近日點,卻很寒冷;夏季地球處於太陽的遠日點,反而很熱?距離太陽近不是更熱麼?為什麼近日點時北半球反而在冬季呢?其實這個知識點在初中地理中就已經交代得很清楚了,也許有太多的朋友遺忘了這個由來,咱就當來回到一次中學課堂吧!
  • 地球來到近日點,距離太陽只有147091144公裡
    趣味探索訊 今天是2020年1月5日,對於我國大多數地區來說,今天是一個比較寒冷的日子,因為不是雨就是雪,中央氣象臺剛發布了暴雪預警,全國多地氣溫也是一降再降,大部分地區最低氣溫已降至零攝氏度以下。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在這寒冷的日子裡,地球卻來到了距離太陽最近的軌道點,即近日點,這是2020年開年以來,地球首次接近太陽。
  • 地球1月4日經過近日點 全年距離太陽最近
    參考消息網1月4日報導 北京時間1月4日22時,地球經過近日點,這是一年中地球距離太陽最近的時刻。經過近日點時,地球與太陽相距14710萬千米,比經過遠日點時的距離小了500萬千米。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1月3日報導,地球過近日點通常在1月初,過遠日點通常在7月初。
  • 地球距離太陽最近的時候,為什麼卻是北半球最冷的時候?
    文/Yookee眾所周知,地球圍繞太陽是在一個橢圓的軌道上作周期性公轉,既然是橢圓形軌道,那軌道上就有近日點和遠日點,即地球處在遠日點時離太陽最遠,在近日點時離太陽最近。如下圖所示:經科學測算,地球在1月初位於軌道的近日點,此時北半球正值最寒冷的冬季;在7月初位於軌道的遠日點,此時北半球正值最炎熱的夏季。我們都理解,地球上的寒冷或炎熱,直接取決於從太陽那裡獲取的光照。那麼在1月初的冬季,地球是離太陽最近的,理論上地球應該最溫暖才對,為什麼北半球卻是最寒冷的呢?
  • 近日點和遠日點
    ( )A.春分到秋分的天數多B.秋分到春分的天數多C.一樣多答案:A當地球離太陽最近(1月4日左右)時太陽公轉速度最快,位於遠日點時公轉速度最慢。因此秋分到春分包含公轉速度最快的冬季,天數較少。近日點時,日地距離是1.471億千米;而遠日點時,日地距離為1.521億千米.兩者差距約500萬千米,和日地距離相比十分微小,而且對於南半球來說,遠日點是冬天,近日點是夏天,所以這並不是四季溫差的原因
  • 地球處於近日點竟然是冬季,位於遠日點反而是夏季,真與遠近無關
    而地球在公轉軌道上位置的不同,太陽直射點也就不同,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為例,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陽直射赤道,全球晝夜平分,南北兩極無極晝極夜現象;夏至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北半球晝長夜短,且越往北晝越長夜越短,北極圈內出現極晝現象,而南半球則屬於晝短夜長且越往南晝越短夜越長,在南極圈內出現極夜現象。單就理論而言,地表溫度的變化由獲得的太陽輻射量決定。
  • 地球今過近日點 距太陽最近
    1月4日22時,地球過近日點,是一年中距離太陽最近的時刻。這一天是一年裡看到太陽「最大」的一天,也是整個地球得到太陽能最多的一天。據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地球繞著太陽公轉,每過365.2422日繞行一周。
  • 周末,地球將過近日點,是一年中看到太陽「最大」的一天
    每年一月初,當北半球正值冬季,地球離太陽是最近的。而當每年七月初的北半球之夏,我們離太陽最遠。圖片來源:NASA。你看,(地球在)遠日點和近日點(到太陽)的距離其實並沒有太大差別。地球的軌道非常接近正圓。因此,地球上的四季輪迴並非產生於和太陽之間的距離,而是我們地軸的傾斜。
  • 解碼行星地球公轉軌道近日點、遠日點蠕動漂移
    天文學觀測表明,白天由長變短的轉折點對應地球公轉軌道的遠日點(太陽直射北回歸線),而白天由短變長的轉折點對應地球公轉軌道的近日點(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只有當地球經過遠日點後,才會開啟晝短夜長的日子。 傳統慣性思維認為,過了夏至節氣,意味著地球公轉過了遠日點,開始晝短夜長了。即夏至日與地球公轉軌道遠日點是重合的。
  • 冬至後的地球明明在向太陽靠近,為什麼我們的天氣卻變得更冷了?
    其次,從天文角度來說,冬至是太陽在這一天運行到了冬至點(黃經270°)的時候。那麼,為什麼冬至後太陽向北移動,天氣反而變得越來越冷?冬至後的地球逐漸接近近日點眾所周知,地球圍繞太陽進行運轉的無形軌道,其實並不是一個正圓形,而是一個近似正圓的橢圓形。其特殊的軌道特徵產生了兩個特殊的點,它們分別是地球與太陽位置最近的近日點,以及地球和太陽位置最遠的遠日點。
  • 為什麼冬天的時候,地球在近日點?夏天卻在遠日點?
    ,地球正好處在了近日點,而當我們是夏天的時候地球就正好處在了遠日點。為什麼近日點和遠日點不足以影響到地球四季變化呢?想了解這個問題,就需要知道地球的四季變化是怎麼來的?也能看到在每年的1月地球就運行到了近日點,7月北半球最熱的時候就運行到了遠日點。地球的近日點和遠日點不足以影響地球大氣溫度的原因是因為它們之間的差距很小,近日點的時候地球所接受到的太陽輻射只比遠日點強了不到6%。這種微小的差異不足以左右地球的溫度變化。那麼到底是什麼因素導致了地球四季變化呢?
  • 太陽能把熱量傳到地球,為什麼太陽到地球之間的太空是寒冷的?
    而正是因為這種高溫,太陽才能在離地球1.5億公裡遠的地方,給地球帶來溫度,地球有溫度就能產生生命,使生命得以繼續生存下去,說到這裡,也許許多人會問,太陽的「熱量」是否能夠在1.5億公裡的宇宙空間內傳送到地球上,但為什麼太陽到地球的宇宙空間還這麼寒冷呢?
  • 太陽能把熱量傳遞地球來,而地球與太陽之間為什麼是那麼寒冷的?
    億公裡的情況下,給地球帶來溫度,地球有溫度才能產生生命並讓生命繼續繁衍,這裡說的可能很多人會想,太陽的「熱量」能穿越1.5億公裡的空間到達地球,但為什麼太陽和地球之間的空間仍然如此寒冷?當溫度升高時,為什麼我們會覺得熱?什麼導致溫度上升或下降?所有這些問題都需要知道溫度的性質才能知道其中的奧秘。
  • 地球1月4日過近日點 距太陽最近
    新華社天津1月3日電 1月4日22時,地球過近日點,是一年中距離太陽最近的時刻。這一天是一年裡看到太陽「最大」的一天,也是整個地球得到太陽能最多的一天。據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地球繞著太陽公轉,每過365.2422日繞行一周。
  • 地球繞太陽運行,是什麼力讓地球在近日點加速的?
    我們都知道地球繞太陽運行,其軌道為橢圓形,在進入近日點運行速度會加快,在遠日點運行速度會降低,根據牛頓第一定律,物體在沒有受到任何靜外力的作用下,會一直保持目前的運動(靜止)狀態,那地球速度的增加還有緩慢是什麼力在起作用呢?
  • 今天地球離太陽最遠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不是一個完美的圓形,而是一個偏心率很低的橢圓形,太陽位於其中一個焦點上。這意味著每年有一時候,地球與太陽的距離最遠,該位置就被稱為遠日點。今年的遠日點出現在北京時間7月4日上午4點11分,也就是今天清晨,此時日地距離為152,092,505公裡。平均而言,地球距離太陽149,597,870公裡,即1個天文單位(AU)。但由於地球的橢圓形公轉軌道,所以兩者之間的實際距離會隨時間而變化。這就是為什麼地球在每年7月初經過遠日點,而在1月初經過近日點。因此,在北半球夏季時,地球反而離太陽更遠。
  • 地球四季的變化是由什麼決定的呢?和地球離太陽的遠近有關係嗎?
    其中地球的自轉和公轉決定了晝夜和四季的變化。地球人幾乎都知道,地球圍繞著太陽轉,公轉一周為一年,然而,地球圍繞著太陽轉的軌道並不是看上去的正圓形,而是一個橢圓形。太陽的位置就在橢圓形的一個焦點上 那由於這個焦點和橢圓形的中心點並不是一個點,地球離太陽的距離就會出現遠近之分。
  • 水星的近日點太陽和遠日點的太陽看起來大小差多少?
    一個很有趣的話題,但更有趣的是近日點的北半球是冬天,而遠日點的北半球則是夏天,當然大家都知道這是自轉軸歪斜,太陽光的直射與斜射的問題!一筆帶過,我們回到正題,討論下近日點和遠日點的太陽視角問題!一、為什麼會有近日點和遠日點?